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86章

江山战图-第8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渊太祚对他十分不满意,但又不能换他,权文寿手下的军队是归属于权桓,所以渊太祚在昨天视察时,很多话并不是针对权文寿,而是在交代所有的将领。

权文寿心急如火撩,急得大声吼叫:“追上他们,务必全部歼灭!”

他急昏了头,一心只想着怎么给父亲和王上一个交代,却全然忽略了城墙的安全,他率领五千士兵不顾一切地向已经撤到数里外的隋军追杀而去。

这时,城墙上只有不到二百名当值的巡哨士兵,这是正常的巡逻士兵,一旦发现海面上有异常,他们会迅速敲响警钟,通知大营内的军队上城备战。

两百名士兵也同样被冲天烈火惊呆了,他们站在城墙上,心惊胆战地望着已蔓延数里的火海,茫然不知所措。

火势太大,不断有熊熊燃烧的布幔被大风吹到空中,四散飘落,在靠近西面城墙一段也有数百顶帐篷,被营栅包围,这里是守军的仓库,存放着大量供应军队和民夫的粮草和军械,仓库营和民夫营相隔约有一里,平时戒备森严,严防烟火。

但覆巢之下也难有完卵,几片燃烧的布幔飘落进了仓库营中,点燃了仓库大营,大营内储藏的粮草也迅速被点燃,火势延烧迅猛,炙热的热浪不断向城墙扑来,使城墙西半段已无法呆下去,城上士兵纷纷向东面撤退。

城头士兵已乱成一团,他们全然没有注意到,一支穿着同样服饰的高句丽军队已经悄然出现在城头西面,这支军队约五十人,正是由沈光和他的手下,他们目标明确,就是城头上的数百架投石机。

此时城头西段已经没有了守军,沈光在辽东城头对付过这种投石机,他很清楚这种高句丽投石机有一个最大弱点。

他动作十分迅速地爬上投石机,找到了长杆和支架的接头处,这用几根皮带牢牢绑缚住。

沈光拔出锋利的战刀,用刀割断了绑缚在投石机上的几根皮带,巨大的投石机便轰然坍塌,一根根粗大的木头四散滚落,沈光一个跟头便翻出一丈多远,敏捷地闪开了粗木落地时的撞击。

足有两丈多高,像巨人一般的投石机就这样轻易地被损坏了,即使要修复,也需要十几名工匠耗费一天的时间,这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在沈光的带领下,五十余名手下忍受着热浪的炙烤,迅速将西面的近一百五十架投石机摧毁殆尽,他们继续向东破坏,一架架矗立在城墙上的投石机很快消失在夜色和火光之中。

‘当!当!当!’

急促的钟声终于敲响,一百八十名高句丽士兵冲杀而来,和沈光的手下激战在一起,但高句丽的主力军队被被张铉引到十里之外,中间隔着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营,他们根本听不见城墙上的警钟声。

就在此时,海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一艘艘大船向岸边驶来,大船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当一艘艘大船并列靠岸,一块块木板轰然搭上岸边,船上的士兵立刻向岸上列队奔去。

来护儿大步走上了岸,他的亲兵将战马也牵了过来,来护儿翻身上马,战刀一指数百步外的城墙,大喝道:“杀上城墙!”

数千名率先上岸的士兵一声呐喊,铺天盖地地向城墙奔涌而去,正在和沈光手下激战的一百余名高句丽士兵也看见了不远处密集的大船和无数士兵向城墙杀来,他们被吓破了胆,无心再恋战,纷纷掉头向城墙东面逃去。

。。。。。。。。。

权文寿一路追赶破坏防御的隋军,但张铉却始终不肯和他交战,带领军队向北奔逃,诱引五千高句丽军队在后面追赶,给沈光破坏投石机创造条件,权文寿看见了前方骑马的隋军主将,他恨得牙根直痒,就恨不住抓住敌军主将千刀万剐。

一路追出了十余里,这时,两名副将一左一右拉住了权文寿的战马缰绳,急声道:“将军,敌军分明是引诱我们北上,不能再追了!”

权文寿顿时清醒过来,他重重一拍大腿,“糟糕,中了敌军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急忙大声喝令,“立刻撤退!”

但张铉哪里会容他们撤回,当高句丽军队刚刚调头回撤,张铉立刻率军追上来,在后面追杀回撤的敌军,权文寿气得暴跳如雷,又一次下令调头追赶隋军,张铉的军队再次急速后退,这一次他们却向树林中撤退,很快退得无影无踪。

权文寿勒住战马,在树林前怔怔不安,追杀敌军未必能追得上,但就这么退军回去,他心中着实不甘,竟使他有一种进退两难的无奈。

就在这时,一名逃出的士兵骑马疾奔而至,他赶上了权文寿,勒住战马缰绳大喊道:“权将军,大事不妙,隋军已经登陆,城墙失守!”

权文寿仿佛被雷击一般,一下子呆住了,他根本没有把渊太祚的警告放在心上,但现在隋军真的登陆了,他才意识到渊太祚的话是对的,自己犯下了大错。

权文寿猛地一拍自己脑袋,自己真糊涂啊!隋军这么明显的意图都没有能看出来,城墙失守了,这下该怎么办?

“将军,快撤吧!”

手下将领纷纷劝道:“只要能保存实力,王上未必会责怪我们,若我们再不走,被敌军包围,一切都玩了。”

权文寿心乱如麻,完全没有了主意,他只得顺从将领们的劝告,带领军队迅速向东撤退,但已经晚了,五千军队沿着官道匆匆疾奔,他们刚退了不到数里,两边树林内鼓声大作,火光四起,一支伏兵杀了出来,火光中,一员老将手执大道,须发皆白,正是前军主帅来护儿。

来护儿捋须大笑,“两年前的帐,今天一并来算吧!”

他大刀一挥,“给我杀!”

近万名隋军从两边掩杀而上,高句丽士兵顿时大乱,被杀得人仰马翻,权文寿见势不妙,调转马头便逃,主将逃亡,高句丽士兵瞬间崩溃了。

全面和两边都被隋军包围,只有一条后路,但狭窄的官道使他们无法大量逃命,高句丽士兵互相践踏,争先恐后逃命,哭喊声、哀求声、惨叫声响彻了官道,被隋军杀得尸体堆积,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

来护儿却记得两年的仇恨,他的四万军队几乎全部被高句丽军队斩杀,他冷冷下令道:“不接受投降,给我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隋军顿时杀气冲天,战刀劈杀、长矛捅刺,毫不留情地向数千高句丽士兵下了杀手,狭窄的官道上变成了无比血腥的修罗场,尽管也有少量抵抗的高句丽士兵,但很快便淹没在惨烈的杀戮之中。

权文寿惶惶向西奔逃,后面只跟着不到百名士兵,只奔出不到两里,权文寿忽然发现前方有异,惊得他急忙勒住了战马缰绳,只见前方官道上呈半月形排开了千余名隋军士兵,为首一名隋军大将,倒提青龙长戟,目光凌厉地盯着他。

权文寿吓连退几步,急向左右寻找退路,他的右面是陡峭的山坡,而左面是一片茂盛的黑松林,黑松林外便是滔滔江水,权文寿走投无路,他心中有些绝望了,跟随他的百名士兵也知道没有生路了,他们不再管权文寿,撒腿便松林内逃去。

这时后面鼓声如雷,追兵即将杀至,权文寿心中一横,手中长枪一挥,催马向张铉杀去,“隋将受死!”他大喊一声,银枪刺向张铉的咽喉。

张铉不慌不忙,长戟向外一挥,只听‘当’的一声巨响,权文寿被震得双臂酸麻,长枪脱手而飞,不等他反应过来,只觉身体腾空而起,张铉轻舒猿臂,将权文寿从战马上抓了过来,重重扔在地上。

“把他绑了!”

张铉一声喝令,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权文寿面朝下按在地上,用绳索将他牢牢反绑起来。

这是张铉吸取的教训,他在神鹿镇杀死了渊武宁,事后周法尚告诉他,渊武宁是高句丽第一权臣渊太祚的三子,如果能活捉意义会更大,可惜张铉没有经验,出手太狠。

这一次他却知道,能率领五千高句丽士兵的大将绝不会是无名之辈,他便饶了权文寿一命,将他生擒活捉。

这时,来护儿率领数千军追来,远远勒住了战马,来护儿大笑道:“是张将军吗?”

张铉连忙催马上前,在马上躬身施礼,“末将张铉,参见大帅!”

来护儿点点头赞道:“我的军队乘船疲惫,我正担心会有一场恶战,却没想到你把我的障碍全部扫清了,这次成功登陆,我将记你首功!”

“多谢大帅厚爱!”

。。。。。。。。。

营地的大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才渐渐熄灭,民夫营全部被焚烧殆尽,仓库营内的物资也烧毁近半。

幸运的是军营没有被烈火波及,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军营内的高句丽士兵却没有了,他们惨烈地被歼灭在另一处地方。

来护儿并没有继续向平壤进攻,而是在登陆的海湾驻扎下来,等待周法尚军队的消息。

115。第115章 战和之争

浿水湾的一场大火使平壤城笼罩在一种惶惶不安之中,就连孩子都知道隋军在海湾再次登陆了,城头上的将士更是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隋朝大军就会兵临城下。

隋军从浿水湾登陆无疑是高明的战略,它牵制住了集结在平壤一线的高句丽军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无法北上迎战南下的隋军陆路之军,在某种程度保证了隋军能从陆路顺利南下。

此时的高句丽经过两次战争,国力疲弱,人口锐减,军队已不足五万,在第二次和隋军的战争中,高句丽自知必败无疑。

为了自保,他们不惜将隋军遗留的三十万件兵甲送给突厥,只恳求突厥能出兵南下,牵制住隋军东征,但不料兵甲在半路意外失踪,突厥出兵的希望也化为泡影。

就在高句丽上下极为悲哀之时,隋朝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隋朝权贵之一的杨玄感在中原腹地造反了,声势浩大,迫使集结在辽东一线,正准备大举进攻的数十万隋军不得不迅速撤回河北,也由此拯救了绝望中高句丽。

高句丽举国欢腾,甚至有人提出和杨玄感结盟,助杨玄感攻灭隋朝。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高句丽的兴奋还没有消退,杨玄感的造反便被扑灭,隋军第三次对高句丽的进攻也不期而至,使高句丽举国上下再一次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虽然受国力所限,占地并不大,周长只有三十里,但高句丽毕竟建国六百余年,在平壤定都也超过了两百年。

在高氏王朝两百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平壤城气势壮观,各种恢弘的建筑比比皆是,而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各种飞檐斗拱,亭台楼阁,看起来和中原城池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平壤城北门附近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这里便是高句丽第二重臣权桓的府宅,权桓官任大对卢之职,也就是宰相,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却是掌握在渊太祚手中,权桓在朝廷中并无实权。

但权桓却有很大的势力,他世代被封为东部大人,平壤以东的千里之地都是他家族的势力范围,所以尽管权桓手中无权,却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渊太祚也不敢过于轻视他。

此时,在府宅后堂,权桓穿着一身宽大的袍服,神情紧张地听一名报信兵的汇报,他很担心自己长子权文寿的生死。

“启禀大人,长公子目前就关押在隋军军营内,他目前平安无事,也没有受伤,他恳请大人早日和隋军议和,这样隋军就可以将他释放!”

说完,报信士兵将一封信呈给权桓,权桓一眼便认出了信皮上的字迹,正是他儿子的手书,他摊开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一颗心放下了,儿子真的平安无事。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虽然五千将士被隋军全歼,无一活命,但权桓压根就不关心这些将士的死活,在他心中,就算十万将士也比不上他的一个儿子重要,况且还是他的嫡长子。

他知道自己改怎么办,可是这样一来,他和渊太祚的矛盾就要彻底公开了。

就在今天上午,平壤得到一个消息,渊太祚的三子渊武宁不幸在辽东城附近被隋将所杀,渊太祚悲痛万分,强烈要求和隋军决战,并且扬言,朝中谁敢主和,谁就是他渊太祚的敌人。

偏偏这个时候自己儿子被隋军俘虏,权桓知道,要想保住儿子的性命,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和隋军议和,要么用隋军战俘把儿子交换回来,但十几万隋军战俘都在矿山做苦力,由渊太祚掌控,渊太祚愿意给自己一部分战俘吗?

沉思良久,权桓决定进宫先和王上谈一谈此事。

“传我的命令,立刻备车,我要去王宫!”

........

婴阳王高元年近五十岁,他是在隋朝灭陈次年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在十几年高句丽王上的生涯中,高元是在美酒和美人中度过,高句丽的朝政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莫离支渊太祚手中,高元只是徒有其名的王上。

长年纸醉金迷的生活摧毁了高元的健康,他身体臃肿,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