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83章

江山战图-第83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光看出了陈旭眼中的急切,笑着安慰他道:“山谷里的地形我很了解,再向前走两里,我们就能看到空旷之地,高句丽军应该就驻扎在那里。”

“走吧!”

沈光向所有人一挥手,陈旭也跟随着他向树林里奔去。

沈光确实很熟悉这边地形,他带着百名士兵迅速在森林内奔跑,大约跑出一两里,他忽然一摆手,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他盯着前方,慢慢向后摆手,示意大家趴下。

片刻,前面传来了说话声,很快便出现一队巡哨士兵,约十余人,个个身穿盔甲,手执长矛,列队从他们面前经过,向另一边走去。

众人屏住呼吸,匍匐在灌木丛和草丛内,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等巡哨士兵走远了,陈旭才猫腰奔上前,低声问道:“发现了什么?”

“你看前面!”沈光微微笑道。

陈旭透过几株灌木丛向前方望去,他顿时嘴都合不拢了,只见前方便是一片占地数里的空地,一顶顶大帐在空地里密集排列,被一圈木栅包围,一轮皎洁的月光下看得格外清晰。

“你们打算怎么做?”沈光低声问道。

“我们带有火箭和火把,准备燃烧敌军大帐,这也是信号。”

“让我来点火吧!你们在外围射杀敌军,另外火点燃时,再派人出谷去报告。”

沈光在攀爬下岩缝时表现出了高超敏捷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陈旭也清楚,由他去点火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眼看天快要亮了,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他立刻把身后的皮袋给沈光,“这里面有三根火把,一点就着,一切就拜托沈校尉了。”

沈光将皮袋背上身,纵身向敌军营地奔去,他敏捷得就像一只羚羊,迅速奔至一丈高的木栅旁,轻轻一纵身便越了过去,看得陈旭和他的手下目瞪口呆。

一名沈光的手下得意地低声笑道:“我家校尉的轻身功夫堪称天下第一,当年攻打辽东城,隋军阵亡上万也攻不下城,而他只用一根绳索便攀上城头,一举夺下辽东城,连皇帝都亲自接见他。”

“那他怎么会在辽东城?”

“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呗!再加上出身也不太好,不受人重视,若再没有希望,我们都准备回乡干老本行去了。”

陈旭正想问他们老本行是什么,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指着营地低喊:“快看,起火了!”

众人都看见了,只见一团火光在大营中军腾空而起,陈旭大喜,一挥手,“跟我来!”

他率领百名士兵向敌军营地的另一边疾奔而去。

。。。。。。。。。。

渊武宁刚刚安排好士兵赶赴平壤送信,他正在考虑下一步行动的细节,外面一阵叫喊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顿时怒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亲兵冲了进来,紧张万分喊道:“将军,外面。。。。。外面起火了!”

渊武宁大吃一惊,腾地站起身,向帐外大步走去,走出大帐,只见东面的十几顶大帐着火了,烈焰冲天,火海练成一片,士兵们乱成一团,跌跌撞撞从大帐内逃出来,哭喊声一片。

渊武宁惊得目瞪口呆,随即厉声问道:“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原因,是不是有人进来放火?”

渊武宁觉得不可能,他在山谷口布下了四道探哨,万无一失,若有人要潜进来肯定会惊动探哨,至于后面也不担心,四周都是百丈高的悬崖峭壁,连猿猴都爬不下来,更不用说人。

难道是有人不小心失火?

正急速思索之时,渊武宁忽然看见一个可疑人影在大帐中奔跑,他心中大怒,立刻冲回帐取出大刀,翻身上马,催马向那名黑影逃跑处疾速追去。。。。。。。

火势燃烧十分迅猛,大营内已乱成一团,在睡梦中的高句丽士兵纷纷被惊醒,来不及穿上衣服,拿取兵器,便不顾一切冲出大帐,向营栅外涌去,很多人光着上身,赤着脚,狼狈万分。

山谷内的大乱终于影响到了谷外,此时天色已清明,张铉率领一千士兵正紧张地等待消息,他们也感觉到了山谷中的变化,这时,山谷口的警钟‘当!当!’敲响了,只见十几隋军士兵冲出来,大喊道:“将军,山谷内已乱,速速进兵!”

张铉大喜过望,再没有犹豫,当即喝令道:“杀进去!”

他双腿一夹战马,战马疾冲而出,后面一千士兵紧紧跟随着他,向山谷口掩杀而去。

形势瞬息万变,他们刚冲到山谷口,只见从山谷内冲来大群高句丽士兵,足有数百人之多,个个衣着不整,狼狈不堪,有的人拿着兵器,有的人赤手空拳,,面对突然出现的隋军士兵,他们惊恐万分,纷纷后退。

张铉大喊一声,“杀上去!”

他一马当先,冲进了敌群之中,长戟杀戮,劈砍刺杀,所过之处血光四溅,肢体横飞,哀嚎声一片,隋军士兵跟随在主将身后掩杀,杀得高句丽士兵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高句丽士兵个个胆寒心颤,他们见逃跑之路被隋军堵住,只得调头向山谷内四散逃去,张铉大喝一声,“第一团守住谷口,其余士兵跟我杀进去!”

他一催战马,杀开一条血路,冲进了火光漫天的山谷内。

刚冲入山谷没有多远,便看见一片空地内,数十名隋军士兵正在围攻一名敌军大将,这名敌军大将身披盔甲,胯下一匹雄健战马,手舞一柄大刀,武艺十分高强,不过看得出他已无心恋战,只想摆脱隋军士兵的纠缠。

但和这名大将激战的隋军却不是陈旭和他的部下,而是另一支军队,为首是一名年轻的将领,手执战刀,身体极为敏捷,面对敌将大刀的惨烈劈杀,他总是能在千钧一发之时躲开。

张铉有些愣住了,这是哪里来的隋军,这名隋军将领又是谁?

就在这时,渊武宁一眼看见了张铉,所有隋军惟独此人骑马,一定是隋军主将,渊武宁正在焦急万分之时发现敌军主将,使他心中升起一线希望,如果能斩杀敌军主将,或许他们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渊武宁连劈数刀,逼退了沈光和他的几名手下,渊武宁一调马头,提刀向张铉迎面冲来。

朦胧的晨曦之中,张铉微眯双眼望着疾冲而至的敌将,对方竟然头戴锥形金盔,头盔上插着两根长长的山雉尾羽,据说这是高句丽位高者的标志。

张铉心中有了计较,不等敌将挥刀,他便抢占了先机,双臂贯力,挺戟便刺,长戟如一道黑色闪电,瞬间刺到了渊武宁胸前。

渊武宁没想到对方的速度竟然如此快猛,他心中暗吃一惊,闪身已来不及,双手执刀杆向外架去。

张铉这一枪是霸王枪法的第三招风响雷动,他在和宋金刚大战时也用过这一招。

但时隔一月,张铉已经将紫阳戟法和霸王枪法融汇在一起,里面蕴藏着力量的精妙变化。

当戟尖和对方刀杆碰撞在一起时,长戟的速度陡然间变慢了,就仿佛拖上了千斤重物,沉重地压制住了刀杆。

渊武宁感觉对方长戟重若千斤,他竟无法将长戟架出去,眼看着戟尖一点点向自己前胸刺来,他吓得魂飞魄散,身体向后躺去,但长戟却如山一样向他压下来,戟尖却对准了他的咽喉。

此时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被对方刺穿咽喉,要么弃马,他大叫一声,身体翻身落马,大刀也脱手了。

渊武宁刚要爬起身逃跑,只觉背心一阵剧痛,他惨叫一声,当场毙命,锋利的戟尖刺穿了他的后背,张铉毫不留情地将敌将刺死在地。

不远处,沈光看见了张铉的武艺,他心中不由一阵沮丧,对方究竟是什么人,他和敌将斗了数十个回合,还差点被敌将杀死,但此时这名武艺高强的敌将竟然连一个回合都抵挡不住。

111。第111章 乌骨之城

“你是何人?”张铉长戟一指沈光,高声喝问道。

沈光见张铉不到一个照面便生擒了敌将,令他心中颇为震慑,他上前单膝跪下,“末将是辽东城校尉沈光,特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张铉一怔,辽东城不是不肯出兵吗?怎么还是派人来了,而且只有数十人,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一股墨黑的浓烟卷来,呛得士兵们连连咳嗽,眼泪鼻涕都被呛出来,张铉掩住口鼻,不及和沈光多说,高声下令道:“传我命令,立刻退兵到谷口!”

山谷内的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滚滚,整个山谷内被浓烟笼罩,人无法再呆下去。

隋军纷纷向山谷口撤退,高句丽士兵也一群群向谷口处逃来,但他们没有脱身的机会,隋军士兵已经把山谷口团团包围,他们要么被抓俘,负隅顽抗者当场被格杀。

这场大火一直到中午时分才渐渐熄灭,待浓烟稍稍消退,士兵们开始进谷搜寻藏匿敌军,发现山谷内到处是尸体,大部分人都是被浓烟呛晕,窒息而亡,隋军搜寻了两遍,才抓到十几名幸存者。

这场战役令张铉十分满意,他们全歼了两千名高句丽士兵,包括对方主将在内生俘了八百余人,烧死、杀死、窒息而死者达一千二百余人,而他们自己却不过十余人的伤亡。

如此伤亡悬殊的战斗使每一个士兵都欢欣鼓舞,隋军士兵们士气高涨,当张铉宣布战斗结束、每人记功一次之时,山谷外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但张铉却并不乐观,他从陈旭那里得到了这次行动的详细报告,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他不该冒然派陈旭行动,不了解地形,不了解对方的防御情况,却自以为是奇谋而行之,这绝对犯了兵家大忌。

应该说,这次取胜完全是一种侥幸,如果不是沈光帮助他们,现在庆祝胜利的很可能就是高句丽军。张铉心中暗暗惭愧,同时也对沈光充满了感激。

“沈校尉的功绩我会向上禀报,不知沈校尉打算什么时候回辽东城?”

沈光心中苦笑了一声,丘明达分明是借机把他赶出了辽东城,他哪里还回得去?

他沉吟一下问道:“张将军下一步是去哪里?”

“我奉命前往乌骨城集结,我会把这些战俘一起带过去。”

沈光笑道:“乌骨城在南面三百里外的鸭禄江边,路不好走,我倒是走过几次,如果将军不嫌,我愿意为将军带路。”

张铉大喜,他听懂了沈光的言外之意,就是要跟随自己一同前往,有沈光这样的人才跟随,他当然求之不得。

“沈校尉肯助我,是张铉的幸也!”

当天下午,在简单打扫完战场后,张铉便率领部众押解着高句丽战俘,在沈光的引导下向南方乌骨城而去。

........

这次高句丽战役,杨广确实改变了前两次的出兵策略,他不再大举进攻高句丽,而是在大军集结辽东的同时,派来护儿为前军主将,率军三万进攻平壤。

这种精兵方式不仅避免庞大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非常有针对性和进军效率,毕竟高句丽国力比隋朝弱十倍,他们也已经支撑不起这样的举国之战了。

如果来护儿失败,再大举进攻也不迟。

就在张铉全歼高句丽哨军,向乌骨城进军的同一时刻,在山东高密郡以北的海面上,船帆遮天蔽日,近千艘大船正浩浩荡荡渡过渤海海峡,向卑奢城方向驶去。

在为首六千石的一艘五牙战船上,来护儿浑身披挂着金盔银甲,腰挎宝刀站在甲板之上,目光严峻地注视着前方海面,海面上晴空万里,波光粼粼,风浪很小,吹拂着轻微的西南风,正是海上行军的极好良机。

来护儿同时也是隋朝的水军大将军,极善于水战,这次他奉命为前军主帅,自然采取了水陆并举的方式,这也是大业八年第一次高句丽战争时采取过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海路进攻方式对攻打高句丽极为有效。

来护儿对这次前军作战也进行了周密部署,他命令副将周法尚率五千军队先行进驻乌骨城,将以乌骨城为陆路军队的后勤重地,向南进攻平壤。

与此同时,他又命令包括张铉部属在内的一万军队从陆路向乌骨城方向集结,使周法尚率领的陆路军队达一万五千人。

但这只是陆路军队,而来护儿则亲率一万五千精锐走海路进攻平壤,水陆并举,志在必得。

“大帅,前面看见海岸了!”桅杆之上,一名眺望兵大声喊道。

来护儿精神一振,急向远方望去,果然看见了一条黑线,他心中大喜,高声令道:“先去卑奢城补给!”

.......

卑奢城也就是今天大连一带,是辽东半岛上唯一的城池,城外海湾是一座天然良港,不用特别修建便可容纳数千艘战船停泊。

在第一次高句丽战争中卑奢城被隋军占领,成为大隋水军前往辽东的补给重地,目前有驻军一千余人,主将正是来护儿的侄子来晋升。

主船缓缓靠岸,长长的船板搭上岸边青石,来护儿大步走上岸,早已等候在岸边的来晋升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参见大帅!”

“辛苦了!”

来护儿笑着让侄子起身,他又看了一眼山顶上的鹰塔,笑问道:“乌骨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