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52章

江山战图-第752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一队骑兵进了城,屈突通转身从甬道上走下来,为首骑兵翻身下马,将邀战书交给屈突通,向屈突通摇了摇头。

屈突通接过邀战书,只见根本就没有拆封,只是在背后批了两个大字‘不战!’

他心中一阵恼怒,将邀战书撕得粉碎,狠狠扔在地上,这时,副将王君廓走上前低声道:“将军,周军很明显是用并州战场牵制住朝廷的精力,给巴蜀和河西的战局创造条件,与其最后被围困而败,不如我们主动破局。”

“我也想主动破局,怎奈尉迟恭不上当啊!”

“将军,既然周军分驻两县,如果我们进攻榆次县,交城县的骑兵一定会赶来会战,我们便可在半路埋伏弓弩伏击敌军,将军觉得。。。。。。”

屈突通摇了摇头,“如果一方是弱旅,倒可以用这个计策,但对方兵力太强,这一计最多使对方损失两三千骑兵,但对方可是三万骑兵,搞不好我们的伏兵都会被对方一锅端掉,除非是一把火烧了交城县,或者决开河堤用大水淹没,否则不会有任何效果,如果去攻交城县,那根本就不用尉迟恭去支援,三万骑兵就足以对付我们,尉迟恭的军队便可直接攻下太原城,这个方案对方也想得到,不会给我们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对方来攻城。”

“那将军打算怎么办?”

屈突通沉吟一下道:“我想用激战的办法,来刺激周军前来攻城。”

“可尉迟恭一向以稳重出名,激将法会有效果吗?”

屈突通苦笑一声,“除此之外,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次日上午,在太原东城墙上挂出了几幅巨大的布帛图,这些布图长两丈,宽一丈,上面惟妙惟肖地画着一只人头狗身的肖像,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尉迟狗贼之像,还有画着人头老鼠,同样写着‘尉迟鼠之像’,讥讽尉迟恭胆小如鼠。

屈突通又派出数十名士兵穿着丧服,拿着招魂幡去靠近榆次县给尉迟恭送丧。

但让屈突通失望的是,尉迟恭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应他的侮辱,第二天中午,榆次县的城墙上也挂了几幅巨大的布帛图,上面画了一只人头鳖身的肖像,上面写着,‘屈突通老王八’,还有一幅没有头的乌龟画像,同样写着‘缩头乌龟屈突通’,还有一队士兵在城头上敲敲打打给屈突通送丧,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

太原虽然发生着近似闹剧的口水战,但河东郡却在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惨烈大战。

当周军攻占了延安郡后,关中的形势陡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也无形中给正在河东郡作战的李世民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在李世民抵达蒲津关的第十二天,李世民第三次接到了父皇派人送来的催战金牌,李世民也没有选择了,虽然他赶制的一些特殊攻城武器还没有完成,但他知道,如果再让父皇出第四道金牌,恐怕河东郡又要换将了,他不在意失去主将之职,他只是担心换将会给河东郡战役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更时分,六万唐军开始从蒲津关出发,向黄河对岸的河东城开去,李世民身着金盔金甲,站在城头上注视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河东城墙,段志玄感到了秦王殿下复杂的心情,走上前道:“这一战早晚要打,殿下,我们尽力而为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攻打城东城已十分不易,何况还有五万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明显的敌强我弱,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一边,我也不知道这一战该怎么打,搞不好我的声望就会在这一战中陨落。”

“殿下再劝一劝圣上,我们应耐心等待战机到来。”

李世民还是摇了摇头,“越向后形势就越不利,等周军拿下巴蜀河西,集中兵力杀向关中,我们就彻底没有战机了,”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我们走吧!”

李世民和段志玄下了城,翻身上马,跟随着大军向蒲津关外而去。

。。。。。。。。。

夜晚,黑沉沉的夜色笼罩着河东大地,但河东城头的数万守军早已纷纷奔上城头,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对大战的期待。

城外辽阔的原野上布满了火光,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火焰方阵,铺摊在城外的大地上,方阵越来越大,渐渐汇聚成了一片火光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十几里外的黄河边,而且在黄河上的两道铁索桥上,两股赤亮的火流源源不断地从对岸涌来,注入到这片火的海洋之中。

李世民的主力大军和段志玄的后勤军几乎是同时向河东城进发,一直到三更时分,两边注入的兵力才开始渐渐减弱,河东城以西人喊马嘶,火把将原野照如白昼,从城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数万唐军正在构筑大营,一顶顶大帐在原野上拔地而起。

城头上,周军主将魏文通也在关注着唐军的进展,他并不担心河东城会被攻下,且不说用河东城本身的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更重要是城内有三万周军精锐,还有两万青壮民夫协助守城。

这是魏文通一直很不解之处,按理,唐军经营河东郡多年,河东城民众应该和唐军一样同仇敌忾才对,但城内民众却出乎意料地欢迎周军到来,青壮男子更是踊跃报名协助守城,只能说李神通在河东城很不得人心。

除了三万精锐士兵和两万青壮民团外,还有苏定方率领的五万周军在百里之外,他们扼守住了北上绛郡的官道,但如果河东城出现危机,苏定方也会随时率军赶来支援。

对于魏文通而言,他不需要苏定方的支援,他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如果还守不住河东城,他魏文通会被天下人耻笑,他也无颜去见皇帝陛下。

“留一千军队继续监视敌军,其他弟兄就地休息,不要管城外的动静。”

魏文通知道唐军不会连夜攻城,士兵们也没有必要紧张一夜,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更好地守住城池。

魏文通下达了休息令,士兵们纷纷裹上毛毯在城头入睡了,只留下一千士兵继续监视城外的唐军,魏文通本人也下城回军衙了。

次日清晨,天终于亮了,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河东城,守城士兵们终于看清了城外的情形,只见城外三里外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帐篷群,如一夜春雨后长出的蘑菇,上万顶帐篷一顶紧挨一顶,将河东城西面和北面死死围住。

就在这时,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在唐军大营内骤然敲响了。

1159。第1159章 天下大战(十五)

河东城又叫做蒲坂城,由于它紧靠蒲津关,是关中前往并州、河北的桥头堡,也是关中防御河北敌军入侵的最后一座坚城,因此它的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尤其在北周和北齐数十年的对峙征战中,河东城更是凸显出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并州,它的地位仅次于太原城,但它的军事意义更是超过了太原。

在长达数百年的不断修筑后,河东城已经成为天下少有的几座雄城之一,城墙高三丈两尺,宽两丈五尺,用烧制细密的大青砖砌成,而且是实心城,城墙填满了碎石。

河东城周长约三十余里,算是一座大城,城内长驻人口九万余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商业十分繁华,城内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大大小小的各种仓库就有上千座,不仅商业繁华,手工业也十分发达,河东郡的漆器、铜器、米醋、酿酒、造纸等等特产享誉天下,在开皇年间,河东城最繁华时人口曾达三十万之多。

可以说,河东城的八成人口都是靠商业和手工业生活。

但在战争面前,再繁华的商业也会凋敝,再出名的手工店铺也会关门,所以河东城民众对和平的渴望比别的地方更加强烈,他们并不在意是大周的天下还是大唐的天下,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和平和安宁,他们就会坚决拥护支持。

也正是这个缘故,当实力更加强大的大周帝国占领了河东郡后,他们便发自内心的拥护,他们只是希望战争能早一天结束。

‘咚——咚——咚!’沉闷而动人心魄的战鼓声在城外响起,河东城开始进入了战争状态,大量居住在城墙边的民众开始向城中心地带迁移,防止被巨石和流矢所伤。

两万士兵迅速上城,占据各自的位置,魏文通就是以擅长防御而著称,当年他率数千隋军士兵挡住了数万瓦岗军对洛口仓的进攻,后来在娄烦关,他又顶住了南北两面突厥大军的夹攻,连张铉也夸赞他防御守城,无人能出其右。

魏文通主要善于守城兵力调配,他能让每一个守城士兵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他只投入一万八千军队守城,另外一万四千人作为补充,那边出现缺口就迅速补充上去,这样就能保证城头始终没有缺口漏洞。

魏文通望着三里外声势浩大的唐军主力,此时他的心却平静如水,唐军六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投入攻城,最多一次投入四万人攻城,而他的守军有三万两千余人,还有近两万五千民夫,存粮更是能坚持半年。

之前他听说唐军主帅是秦王李世民,他心中颇有点担忧,李世民是唐朝宗室中少有的作战和统帅能力都极强之人,连隋朝名将屈突通也甘心做李世民的副将。

在李世民强大的统领下,自己还能不能守住河东城,魏文通也开始有点不自信了。

但此时当战争真正到来之时,魏文通反而恢复了自己,他坚决自己只要守城得法,李世民绝对攻不下河东城。

这也是魏文通下定决心不向苏定方求援的主要原因,河东城池坚固,粮食和兵力都充足,为什么要外面军队支援?那样反而会让唐军创造围城打援的战机。

想到这里,魏文通十天来的焦虑一扫而光,又想到昨晚天子发送来的鹰信,鼓励河东城将士以百战百胜的勇气彻底战胜唐军的进攻。

魏文通信心大涨,他见唐军鼓声颇为威武,便大喝一声道:“给我擂鼓助威!”

轰隆隆的鼓声在城头敲响了,这也是军队集结的命令,一队队士兵从城下奔上城头,四面八方,如蚁集聚,一刻钟后,一万八千士兵奔上了城头,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城北和城西,在巍峨的城墙上,大旗招展,军队如一片十几里长的森林,也形成了一片威武壮观的气势。

这是魏文通屡用不爽的招式,以鼓声来激荡士气,将自己的优势摊开来化解将士的担忧,应该说这种办法非常有效,当初他率三千隋军抵抗数万瓦岗军的进攻,就是用始终不息的战鼓声鼓舞着将士们士气。

这时,城下数万唐军欢声雷动,只见一座三丈见方、两丈高的大木台在数十匹健马的拉拽下缓缓从军队出来,在木台正插着一杆镶有银边的黄龙大旗。

大旗下站着一员大将,头戴金盔,身穿银甲,手执一杆王槊,正是秦王李世民。

虎牙郎将王玄敬对魏文通低声道:“将军,那就是秦王李世民了。”

魏文通点点头,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用这种方式出来,果然很有气势,一下子便使唐军士气大振。

这时,李世民高举马槊大喊:“大唐帝国的将士们,大家建功立业的时刻来了,传说河东城从未被攻克,但今天,唐军要创造这个历史,让河东城跪在我们脚下颤抖吧!”

数万唐军再次如山呼海啸般地叫喊起来,他们一起举矛高呼:“必胜!”

“必胜!”

.......

唐军的士气在李世民的激励下开始迅速恢复了,他们的斗志开始昂扬,坚信河东城将在他们脚下颤抖。

.......

一个时辰后,围困西城的李世民大军发动了终于第一次攻城,由左军大将秦琼率军进行试探性进攻,尽管这只是试探性进攻,但李世民还是投入了两万五千人的大军,一百多台攻城器械,包括巢车和云梯等重型攻城武器,绝不亚于正式进攻。

两万五千大军排列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间相隔百步,就俨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在大地上起伏前进,军队士气高昂,杀气冲天,他们从三里外向城墙缓慢靠拢,鼓声如雷,号角连天,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大将秦琼骑在战马之上,挥舞单锏指向城池喝令道:“斗蒙军和重盾军先行!”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天地,在每支队伍的中间竖起了十几座木制斗蒙,这是抵御城上飞石所用,伴随着木制斗蒙下的巨大轱辘声,以及近百辆巢车和云梯,队伍开始缓缓向城墙杀去。

城头上也鼓声大作,魏文通也全力以赴了,尽管他也知道这只是唐军试探进攻,但是对方投入了两万五千余人,还是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也投入了一万人进行西城防御,并亲自指挥战斗。

“投石机准备!”

随着魏文通一声大喝,西城头上的二十架重型投石机吱嘎嘎的拉开了,高三丈,臂长六丈,投石机居高临下,可投至三百五十步外,须五十人才能挽动。

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机矗立在城头,机身上的青铜甲片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就俨如二十尊巨大的金甲战神,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