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44章

江山战图-第74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数十万件铁器,将它们全部熔化,并用熔化的生铁铸造了四扇城门,将太原城打造得坚不可摧。

屈突通不愧是隋朝名将,他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将太原防务焕然一新,而且他的凝聚力极强,和士兵们同吃同睡,一起训练,严格要求士兵,同时又爱兵如子,很快便将士气涣散的唐军重新凝聚起来,变得斗志高昂,士气如虹。

原本一直冷眼旁观的裴寂也不得不为之心服口服,他亲笔写了一封鹰信给天子李渊,将屈突通大大夸赞一番。

这天上午,屈突通正在大校场上训练五千新军,这些新军都是裴寂从民众中招募的青壮,一共有三万人,原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屈突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训练他们,经过两个月严格训练,三万新兵已渐渐脱胎换骨,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新锐之军。

“挥矛!”

屈突通厉声喝令,五千士兵一起挥矛刺出,动作整齐划一,颇为壮观,但屈突通还是不太满意,他感觉这些士兵在挥矛自刺缺少一种力量,或者说是缺少一种狠劲,总显得有点犹豫,已经训练了两个月了,这种感觉一直存在,屈突通心里明白症结所在,但这个症结他也无能为力。

他知道在突厥大军即将南征之前,有大量的太原民众逃往河北避难,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当时北隋官员很好照顾,即使这些士兵没有去河北,但他们都有亲人逃去了河北,如此,怎么可能让他们敌视周军?和周军拼个你死我活呢?

这时,一名骑兵从远处飞奔而来,老远喊道:“大将军,急信!”

骑兵翻身下马,将一封急信递给了屈突通,屈突通打开匆匆看了一遍,心中顿时大喜,盛彦师率领三万大军已经出了吕梁山,正向太原城疾速赶来。

他心中又有点担心,便将训练交给了一名偏将,自己翻身上马,带着十几名亲兵向东城头奔去。

屈突通上了城,走到城墙边向东面凝望,他前两天也得到情报,数万周军正在寿阳县集结,却不知周军骑兵是否已经绕去北面,准备截击盛彦师的军队,这是屈突通最担心的地方。

尽管他派出的斥候并没有发现周军抵达太原附近的踪迹,但屈突通深知周军情报厉害,如果说他相信周军不知道唐军已利用冬天的机会在离石郡悄悄部署了三万军队,那只能说是他屈突通自欺欺人,这么明显的军队调动,动员了数万民夫帮助搬运粮草物资,周朝在长安情报机构怎么可能不知道,张铉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屈突通怀疑,周军骑兵早已经部署在了娄烦郡,一旦唐军从离石郡进入太原郡,他们就会大军南下,直扑这支三万人的唐军。

屈突通心中焦急,但他又没有办法,只得负手在城头来回踱步,他最终只派出了数十名斥候赶去通知盛彦师,请他务必小心唐军骑兵袭击。

但事实证明屈突通的担心是多余的,三万唐军一路顺利,没有遭遇任何伏击,黄昏时分,三万唐军列队进入了太原城,屈突通和裴寂亲自赶到城门处迎接援军到来。

“卑职参见大将军,参见裴相国!”盛彦师单膝跪下,向屈突通和裴寂行礼。

屈突通连忙扶他起来,关切地问道:“一路上没有遇到敌情吗?”

盛彦师摇摇头,“我们也很小心,派出斥候在南北二十里外探查,都没有发现任何敌情,非常顺利,或许周军并不知道我们到来。”

屈突通眉头皱成一团,他倒不是想强求自己的推断正确,只是这件事确实很蹊跷,他又问道:“那雕阴郡吕崇茂的残军呢?现在谁在和他对峙?”

“大将军或许不知道,吕崇茂已经在上个月投降了雕阴郡的周军,现在周军已经控制了整个雕阴郡。”

屈突通吃一惊,“那你们动员上郡数万民夫运输粮食去离石头,周军不知道吗?”

盛彦师苦笑一声,“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这下子连裴寂也觉得奇怪了,“既然如此,你们居然能从离石郡平安抵达太原城,当真有点匪夷所思啊!”

屈突通沉思不语,周军明显是故意放三万唐军来太原,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1146。第1146章 天下大战(二)

开春以后,周军在并州的军队也做了重大调整,除了稳守雀鼠谷的两万军队外,周军将主力集结到了距离太原城约两百里的寿阳县,周军陆陆续续向寿阳县增兵,就在三万唐军抵达太原郡,使太原郡的守军增加到八万人时,寿阳县的周军也逐渐增加到了八万人,加上部署在娄烦郡的三万骑兵,准备攻打太原的周军兵力已达十一万人。

不仅是太原增兵,南方的河东郡也增派五万军队,由苏定方率领五万大军增援河东郡,加上之前魏文通的三万军队,河东郡的兵力已达八万之众,周军在并州投放的兵力超过了二十万,而唐军在并州的兵力也达到了十二万。

战争还没有爆发,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战争准备,寿阳县是井陉前往太原的必将之道,从前年开始便被周军控制,这里也是周军进攻太原的后勤重地,屯军粮三十万石以上,县城在三年前重新修建而成,修建在半山腰上,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这天上午,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护卫着大周帝国皇帝张铉浩浩荡荡抵达了寿阳县周军大营,旌旗招展,气势惊天。

张铉身着百炼精钢甲,头戴金盔,胯下名驹宝焰兽,当队伍抵达大营门口时,尉迟恭和裴行俨带着上百名大将一起出营迎接天子到来。

“卑职尉迟恭参见陛下!”

“卑职裴行俨参见陛下!”

这次并州大战北战场以尉迟恭为主将,裴行俨为辅将,裴行俨受尉迟恭节制,这并不是说裴行俨军职要低于尉迟恭,而是周王朝实行战区主将负责制。

比如这次并州战区,张铉指定了尉迟恭为主将,那么其他前来协同作战的大将都要服从尉迟恭指挥,如果下次在辽东战区作战,张铉指定了裴行俨为主将,那么就算尉迟恭来增援,也必须服从裴行俨指挥。

这次并州大战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北战区主将是尉迟恭,南战区主将是魏文通,南北战区之间协同作战就要通过军机台来调配。

张铉笑道:“两位将军免礼平身!”

他又对后面的百名大将道:“各位将军辛苦了,请免礼!”

“陛下请入大营休息!”

张铉催马向大营内走去,众将纷纷上马,簇拥着张铉进了大营,大营占地足有近万亩,长达数十里,大帐一顶挨着一顶,一眼望不见尽头,由于占地太大,光靠步行并不现实,所以大营中设置了多条马道,一般只能缓行,但如果有紧急军情,则允许在规定的道路上骑马疾奔。

在大营的主马道两边列队站满了五万将士,当张铉身影出现时,数万将士一起下拜,三呼万岁,气势震天动地,张铉挥手向将士们致意,队伍一直来到中军大帐,军机台谋士凌敬上前向张铉行礼,凌敬是以监军兼任军师的身份跟随尉迟恭出征,他需要坚决贯彻张铉的主战略,但具体细节则由他和主要大将协商决定。

张铉进了中军大帐,尉迟恭让手下大将带领士兵回营,他和裴行俨以及凌敬走进了大帐,张铉在帅座前坐下,笑道:“先给大家说清楚,朕只住一夜,明天南下河东郡视察,这次大战朕就不亲征了。”

尉迟恭笑着建议道:“如果陛下肯御驾亲征,这次并州就十拿九稳了。”

张铉微微一笑,“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次并州大战需要各位打持久战,至少要打半年,为我们其他战场创造机会,所以能否拿下太原倒也并不太重要,大家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众人默默点头,这次天下大战令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张铉又问道:“太原那边情况如何?”

凌敬连忙欠身道:“刚刚得到最新情报,离石郡的三万唐军已经抵达了太原,按照陛下事先部署,我们没有拦截这支军队。”

张铉微微笑道:“这样说起来,延安郡岂不是空虚了?”

“正是如此!延安郡那边已无一兵一卒。”

“确认过了吗?”

“微臣确认过了,孙将军的斥候探查过,只有上郡那边有五千军驻扎。”

张铉取出一份手令交给凌敬,“这是朕的手令,待大军抵达太原后,立刻派人把手令送往孙将军。”

“微臣遵令!”

张铉点点头,又对尉迟恭道:“目前太原的主将是屈突通,此人是经验丰富的名将,既擅于防御,也擅于出奇兵,所以这次攻打太原必须要稳,尤其夜间扎营,不能让他找到偷袭的机会。”

尉迟恭本身就是以稳重著称,张铉之所以任命他为主将,就是看中他这一点,对阵屈突通,稍有不慎就会被屈突通抓住机会。

张铉又对裴行俨道:“娄烦郡的三万骑兵不可轻举妄动,可驻扎在交城,如果我没有料错,屈突通很可能会部署疑兵,将骑兵调开,这一点裴将军要千万当心,骑兵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支援攻城主力,其他任何行动都不允许。”

尉迟恭和裴行俨一起起身接令,张铉起身走到一张天下地图前,他的目光却落到了荆州,这次天下大战,希望并州能尽可能地拖住唐军主力。

。。。。。。。。。。

寿阳县是一座中县,县城内人口有三千余户,两万余人,由于县城正好位于太原前往井陉的官道上,这是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著名商道,自古以来寿阳县的商业就十分发达,县城内人口虽然因刘武周之乱减少了一半多,但依旧拥有数百家店铺,仅酒肆和客栈就有上百家之多。

在县城西门附近有一家刘四酒馆,在县城内也是数一数二,颇有名气,大家都以为酒肆东主姓刘,但实际上,这家酒肆的东主是武士彟的兄长武士逸,当周军确定寿阳县作为这次攻打太原的后勤重地后,十几名唐军斥候也潜入了寿阳县,在刘四酒馆便成为了唐军斥候的落脚点。

中午时分,一名酒保匆匆走进了酒肆内,他给掌柜使个眼色,两人走进后院,掌柜姓蒋,是唐军斥候的校尉,进了房间,蒋掌柜便问道:“确定了吗?”

“确定了,卑职亲眼看见了张铉进营,营内数万士兵三呼万岁,声势很壮观,这可假不了。”

蒋掌柜激动得直搓手,这可是重要情报,虽然不知道张铉是特地来视察,还是准备御驾亲征?但张铉抵达寿阳县本身就是一件大事,他需要立刻向太原汇报,想到这,他又吩咐道:“你继续去查看,如果张铉离开寿阳县,也立刻向我汇报。”

酒保答应一声便告辞而去,掌柜取出一张鸽信专用薄纸,在上面细细地写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一只信鹰腾空而去,向太原城飞去。

。。。。。。。。。。

就在张铉视察并州驻军的同时,大唐皇帝李渊的圣驾也出现在蒲津关,这是李渊登基以后第一次亲临前线视察作战,实在是因为并州对他太重要,是他的龙兴之地,事关龙脉存亡,李渊下定决心要夺回并州。

由于周军又向河东郡增援了五万大军,使河东郡的驻军达到八万之众,而唐军投入只有四万,只有对方的一半,对唐军夺取河东郡极为不利,李渊毅然决定再从汉中调两万驻军投入到河东郡之战,使唐军在河东郡争夺战中增至六万人。

与此同时,李渊也更换了河东郡主将,改由秦王李世民为主帅,大将军段志玄为副帅。

目前六万唐军已经云集蒲津关,蒲津关是由黄河西岸的蒲关和对岸津口合并而成的称呼,目前除了蒲关有近六万大军外,对岸的黄河边上的津口也有五千唐军驻守,李神通虽然在河东郡大败,但他还是保住了河东的一处小小据点,保住津口极为重要,意味着唐军渡过黄河时不会遭到敌军的强力阻击,也正是因为他保住了津口,所以逃过了天子对他的处罚。

不过李渊也不再相信李神通能够夺回河东郡,而是将军权交给了次子李世民和勇猛善战的大将段志玄。

中午时分,李渊在十几名重臣和数十名大将的簇拥下登上了蒲关城头,向黄河对岸眺望。

1147。第1147章 天下大战(三)

段志玄年约三十岁,身材高大魁梧,武艺超群,而且是文武双全,曾经出任过李渊的亲兵校尉,太原起兵后,他便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在唐军南征并开创基业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右骁卫大将军,深得李渊信赖。

本来李渊任命他为这次攻打河东郡的主将,但李神通坚持认为段志玄勇猛有余,谋略稍逊,恐怕不是周军对手,经不住李神通的一再劝说,李渊最终改变了决定,不过他并没有让李神通为主将,而是改由次子李世民任主将,段志玄为副将。

如果从派系斗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李世民的大胜,不仅太原主将屈突通是李世民的人,而且河东郡战场也是李世民主导,难怪李神通和李元吉都极为不舒服,李元吉甚至在长安秘密放出了传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