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4章

江山战图-第7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倓压抑在心中已久的话终于找到机会说出来,“其实不光是他,还有宇文述,此人奸诈狡猾,卑劣贪婪,皇祖父明明已经罢免了他,为何又要重新复他的职?孙儿孟浪之言,请皇祖父见谅!“

杨广轻轻叹了口气,“朕何尝不想用忠臣良将,可是大隋社稷若有十分的话,属于朕的只有三分。”

“皇祖父为何这样说?”杨倓愕然不解。

杨广苦笑一声说:“上次张铉说得很对,朝廷政令基本上已出不了洛阳城,地方官府的权力都把持在各郡世家望族手中,从东汉末年至今都是这样,这些名门世家只有家族利益,从不会把大隋存亡放在心上。

而虞世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变通,他能平衡朝廷和地方利益,从而使朝廷政令能在地方上执行一点点,而虞世南正直有余,却缺乏变通,若他为相国,朝廷的政令都会变成死令,水太清则无鱼,倓儿要明白这个道理。”

杨倓默默点头,又问道:“那宇文述呢?他又有什么作用?”

杨广轻轻抚摸孙儿的头道:“朕知道你对宇文述不满,朕对他其实也一样不满,而且他有野心,让朕不得不警惕他,不过他在军方资历深厚,是关陇贵族的死对头,朕就是用他来对抗关陇贵族,否则朕怎么能在第一次东征高丽时,趁机将关陇贵族的军方势力狠狠清洗一番?”

杨倓低头不语了,杨广望着这个聪明的孙儿又语重心长道:“大隋没有外患,只有内忧,而且都是数百年固疾,朕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些固疾一一清理,再把一个朗朗江山交给你,朕之所以破格提拔张铉,就是为你培养属于自己的朝班势力,希望他不要让朕失望。”

杨倓心中感动,伏地泣道:“孙儿感谢祖父的厚爱!”

杨广将他拉在自己怀中,笑着继续道:“朕之所以没有让张铉留在备身府,就是因为朕发现他是一头虎,只有将虎放入深山,他才迅速成长为军中之王。”

“孙儿明白了!”

这时,外面有宦官禀报:“启禀陛下,裴尚书有紧急之事求见!”

杨广点点头,“让他在朕的御书房稍候,朕马上就来。”

杨广站起身,轻轻按一下孙儿的肩膀,“你继续写字吧!朕要回去处理政事了。”

“孙儿遵命!”

杨广又鼓励他两句,便起身离开了杨倓的房间,快步向自己的临时御书房走去。

此时在御书房外间,相国裴矩已经等待多时了,裴矩身材中等,皮肤白皙,留有一缕短须,一双眼睛极为锐利,他虽然已年过七旬,但精力旺盛,精通权谋,手段老辣,深得杨广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他就是杨广的军师。

裴矩是河东著名望族裴氏的家主,裴氏家族也是山东世家的后起之秀,当朝五大权臣之中,裴家就占了两人。

除了裴矩外还有御史大夫裴蕴,掌控御史台,权力极大,杨广对裴氏家族的宠爱无以复加,正是因为过于依附皇权,引来了河北各大世家对裴家的不满,山东各大世家的各种交流活动基本上都不太会邀请裴家。

这次卢老爷子过寿,若不是裴矩正好在涿郡,卢家也不会请他参加,裴矩也心知肚明,不过他并不太在意,他从来认为,有权力支撑的名门世家才能走得更远。

裴矩同时也负责应对突厥外藩,去年高句丽要将一批三十万件兵甲运送给突厥,隋朝也在同一时刻接到消息。

隋军不可能入境拦截,裴矩便联系上了亲隋的拔野古部,让拔野古部拦截了这批兵甲,不料拔野古部生了贪婪野心,想独占这批兵甲,便惹出了一连串的后患。

直到张铉摧毁了这批兵甲,裴矩才最终能向杨广交差,这不仅是大隋之幸,也是他裴矩的幸运,他也同样对张铉充满了感激。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咳,有宦官高声道:“皇帝陛下驾到!”

原本坐在榻上的裴矩连忙起身,只见隋帝杨广快步走进了书房,裴矩连忙躬身行礼,“裴矩参见陛下!”

“裴爱卿免礼!”

今天杨广的心情似乎不错,他笑眯眯请裴矩坐下,问道:“怎么样,消息属实吗?”

裴矩点点头,“今天下午微臣得到了拔野古部的确切消息,史蜀胡悉确实被张铉射杀,图勒截获了史蜀胡悉的军队,从他们口中得到了确切消息。”

“好!”

杨广欣喜万分地重重一捶桌子,毁掉那批兵甲固然让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杀死史蜀胡悉也同样去掉了他的一桩心腹大患,

草原民族过于功利性,也注定他们战术很强,但缺乏战略眼光,很多事情头脑一热便去做了,而且内讧严重,所以突厥始终成不了中原的心腹大患。

但粟特胡人史蜀胡悉却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之人,他成为始毕可汗的军师只有三年,却使始毕可汗强大了一倍不止。

突厥人一般不会接受北逃汉人,要么就直接变成奴隶,但史蜀胡悉却力劝始毕可汗接受北逃汉人,让汉人为突厥发挥聪明才智,北逃汉人带来了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极大促进了突厥的强大。

史蜀胡悉不仅帮助始毕可汗统一突厥内部,而且出谋划策破坏铁勒人之间的盟约。

这次兵甲事件其实就是史蜀胡悉的一次周密策划,甚至连隋朝也上了当。

裴矩暗中联系拔野古部,让拔野古部拦截这批兵甲,正中了史蜀胡悉布下的圈套,史蜀胡悉何尝不就是想找借口破坏铁勒三方盟约,从而彻底铲除拔野古人。

正是张铉无意中摧毁了这批兵甲,销毁了证据,才使史蜀胡悉精心部署的计划落了空,甚至连他自己也死在张铉手中。

史蜀胡悉也成了杨广的心腹之患,他正发愁如何铲除此人,却意外得知史蜀胡悉在兵甲事件中被张铉一并射杀,怎么能不让杨广惊喜万分。

他捋须笑道:“看来朕没有看错人,他真是我大隋的托鼎之臣。”

裴矩笑道:“史蜀胡悉既死,始毕可汗三年之内不会再考虑南侵,陛下就有时间处理完高句丽之事,迅速重建新军,再平定内乱,相信我大隋能由乱入治,陛下也可重展宏图大业。”

“是啊!”杨广也感慨道:“朕起年号为大业,就是希望能超越父皇,彻底消除几百年留下的各种弊端,但朕最忧心的却是人才难觅。”

“陛下今天不是得到一个托鼎之才吗?”

杨广点点头,“他也算一个人才,不过朕想把他留给皇太孙,让他成为太孙的栋梁之臣,所以封他为武勇郎将,就是给他一个起始台阶,让他一步步来,不能让他第一步就升得太快,那对他没有好处,而且朕不想让他和太孙接触过多,以免他自以为有后台,生出骄纵之心。”

“陛下明智!”

裴矩又笑着劝杨广道:“臣听说陛下打算重用卢家,微臣觉得可以用卢家作为突破口,重用卢家,让卢家对陛下生出感激之情,这一来就能逐个击破山东各大士族之间隐晦同盟,可谓一箭双雕。”

杨广何尝不是这样考虑呢?他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问道:“你觉得朕应该封卢氏什么样的官职才妥当?”

裴矩沉思良久,才捋须缓缓道:“陛下,既要重用卢家,但又不能给卢家实权,微臣考虑卢家擅长教育,不如让卢氏主管国子监,陛下以为如何?”

杨广欣然点头笑道:“裴卿和朕不谋而合,国子监祭酒正好空缺,就让卢倬出任国子监祭酒,你替朕去通告卢家吧!”

99。第99章 初见裴矩

卢家上下今天都异常兴奋,不仅是皇帝亲自驾临寿宴的缘故,更重要是重臣裴矩带来了一个让卢家欢呼雀跃的消息,皇帝陛下已决定任命家主卢倬为国子监祭酒。

夜已经深了,卢家内依旧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在忙碌准备明天的小寿宴,小寿宴也是家族内部寿宴,由来自天下各地的同宗族人代表参加,虽然都是卢姓族人,但也会有数百人之多。

百余名家仆和卢氏子弟忙忙碌碌,准备着明天的各种物品。

此时在卢府内堂,卢慎正和两个儿子商谈接下来卢家要走的路,尽管这种大事一般由家族内部进行协商,不过卢慎十分强势,他认为自己就可以决定一切,不需要家族内部的扯皮和利益争夺。

“这个国子监祭酒之职我很满意,权势不大,却能积累足够的人脉,就算天下改朝换代也不会受到影响,相反还会更加受重视。”

卢慎很满意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他笑着对长子道:“既然当今天子是让裴矩来传话,那么这件事就基本上定下来了,你明天就开始准备进京履职吧!”

卢倬连忙躬身道:“孩儿明白了。”

卢慎又回头对次子道:“明天就派人去京城,把我们在京城的宅子收拾一下,让你兄长居住。”

“是!”卢仪有气无力地答应一声。

卢慎听出他的语气中有敷衍之意,不由眼睛一瞪,“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吗?”

卢仪吓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孩儿没有什么不满!”

“哼!别以为你的心思我不懂,你认为我没有推荐你去京城为官,所以心怀不满,是不是?”

“孩儿不敢对父亲不满!”

话虽这样说,但卢仪心中确实很不满,什么都让大哥占全了,家主是他,现在卢家有了出任高官的机会,还是被大哥抢走。

而自己却一无所有,难道自己不是嫡子?难道自己没有能力?他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卢慎眯眼打量次子片刻,冷冷道:“知道我为什么不推荐你吗?你心胸格局太小,做不了大事,从张铉之事就可以看出来,我让安排他入席,你却心胸狭隘,极尽羞辱之事,若不是他不屑离去,你让我卢家怎么向圣上交代?”

卢仪急忙辩解道:“孩儿并不知道他会被圣上器重,事实上,孩儿只是按一般常理来处置此事,他打伤了白信阳,孩儿不可能为他得罪白家——”

“那是你事先安排有问题,他是罗成和庆元和朋友,你就应该把他们安排坐在一起,有罗成和庆元在,白信阳还敢去挑衅吗?分明就是你看不起他,故意将他安排在角落里羞辱,你的那点小心思以为我会不懂?”

卢仪被父亲骂得恼羞成怒,他脸胀得通红,硬着脖子分辩道:“相信任何人都会和孩儿一样处理此事,大哥也一样,甚至包括父亲,您也会这样处置他,现在却全把责任都推到我头上,我又不是圣人,怎么会知道圣上会器重他那样一个叫花子?”

卢慎勃然大怒,重重一拍桌子,“你还有脸争辩,给我滚出去,滚!”

卢仪心中愤恨之极,终于失去了理智,激愤之下他转身便走,只听‘砰!’一声巨响,卢仪撞开房门大步走出去。

“逆子!”卢慎指着儿子后背气得大骂,险些晕厥过去。

卢倬吓得连忙扶住父亲,连声劝道:“父亲息怒!息怒!”

卢慎慢慢平静下来,他忍不住长长叹息一声,“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愚蠢不懂事的儿子?”

卢倬却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低声对父亲道:“既然孩儿去京城任职,不如卸下家主之职,让二弟的出任,父亲觉得如何?”

“不行!”

卢慎断然否认了儿子的建议,“卢氏族规写得很清楚,家主之位必须由嫡长来继承,我不想因为此事修改族规,否则后患无穷,你继续担任卢氏家主,至于你不在涿郡其间,有我在呢!我会暂替你处理家族事务。”

卢倬心中暗暗叹息,说到底,还是父亲不肯放弃家族中的权力。

沉默了片刻,卢慎又问道:“还有今天崔家求婚那件事,你为什么要婉拒?”

“孩儿只是觉得崔家太强势,明明崔卢的约定是清儿嫁给崔氏家主继承人,现在他们家主未定,就要求清儿再嫁给崔文象,这不合规矩,孩儿觉得崔家有点欺人太甚!”

“崔家是河北第一名门,他们有强势的资本,卢氏的声望还是远远比不上崔家,你不应该拒绝他们,而且应该答应这门婚事。”

卢倬沉吟一下道:“其实孩儿并没有拒绝,孩儿只是说等崔文象事业上略有所成后再谈这件事,现在他还是白丁,孩儿觉得联姻时候未到,他们如果真有诚意,就应该觉得我说得有理。”

“凡事等一等就会节外生枝,这其中不知会发生多少事?”

卢慎叹了口气,“也罢,既然你已经这样决定,我也不管了,你把家眷都带去洛阳吧!放在蓟县,我觉得有点不太放心。”

卢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长子,“你应该明白我得意思!”

卢倬心中暗暗震惊,难道父亲已经知道清儿差点被掳走那件事了吗?

他不敢解释,只得深施一礼,“孩儿遵命!”

........

次日天刚亮,罗成便气喘吁吁跑到张铉院子里,此时张铉正在收拾自己行李,见罗成跑得满脸通红,便笑道:“有这么急吗?”

“大哥快跟我来,有人找你!”

“是谁?”

“你跟我来就是了!”

罗成来不及细说,拉住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