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26章

江山战图-第72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较富足,但他们的衣着却比较简朴,当然也有不少色彩光鲜的绸缎绫罗,但更多是宽松细麻,看来自己所倡导的朴实生活已渐渐深入人心。

这时,十几名老者向他的马车跪下行礼,引来众多路人也跟着跪下,张铉心中一动,喝令道:“停车!”

马车缓缓停下,张铉指着十几名老者对亲卫道:“把那十几个老人家请来,不要惊吓了他们。”

几名亲卫翻身下马,向一群老者奔去,不多时,十几名老者被请到马车前,他们一起跪下磕头,“小民拜见齐王殿下!”

张铉淡淡道:“各位老丈不必多礼,请起吧!”

亲卫们纷纷上前将十几名老者扶起,老者们战战兢兢,不知齐王殿下找他们有什么事情?

1118。第1118章 五人组合

张铉温和地笑道:“各位老丈不用害怕,请你们过来,只是想问各位一个问题。”

一名年纪最长的老者躬身道:“殿下尽管问,小民知无不答!”

张铉点点头便问道:“现在很多人都希望我尽快登基,你们是什么态度?希望你们能据实回答。”

“当然是希望殿下尽快登基!”

提到登基的问题,一群老者惧意顿去,七嘴八舌道:“殿下登基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殿下一天不登基,我们就一天担惊害怕。”

“为什么?”张铉不解地笑问道。

“如果殿下不登基,会不会就由别人来当皇帝,再来个杨家皇帝,就像前面那个一样,无穷无尽地劳役,一次高句丽战役征发了多少民夫,又有几个人回来,大家都害怕了,眼看殿下治国有方,给大家休养生息,粮价稳定,物资丰富,这样的日子开皇年间都没有过,我们当然希望它能长久下去,殿下登基就是我们生活稳定的保障。”

张铉笑了笑道:“其实前任皇帝做得很不错,修长城、凿运河、开官道,开疆拓土,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了。”

几名老者都摇摇头,“殿下,这些工程我们都知道,但这些工程用什么样的代价完成,只有我们这些平头小民清楚,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累累白骨的代价真的让大家承受不起啊!不像殿下打仗,花长时间来进行准备,尽量利用水运,这样就不耗太多民力,可他在短短两三年就要完成如此多重大工程,除了让小民累死外,再不可能有别的办法了。”

张铉知道他们说的是实话,以他们的年纪,都经过前隋的一朝两代皇帝,他们有切身的体会,有发言权,相反,自己不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当然会觉得杨广做得不错。

张铉便笑着让亲卫赏每人一两黄金,送他们离开中道,张铉随即令道:“调头回宫!”

马车缓缓调头,向紫微后宫方向疾奔而去。。。。。。。。

和家人吃罢晚饭,张铉进了自己的内书房,虽然此时已是七月酷暑时节,夜晚十分闷热,不过紫微后宫建筑的通风设计的很好,在房间里倒不觉得很热,只要内心平静下来,只有一番清凉。

这时,内书房的门开了,王妃卢清端了一碗冰镇酸梅汤走进书房,内书房是张铉的个人世界,一般不准人随意进入,目前为止,张铉也只允许发妻卢清可以随意进出。

卢清将汤碗放在桌上,柔声道:“夫君今天似乎有心事!”

“娘子怎么知道我有心事?”

“我当然看得出来,吃饭的时候夫君心事重重,孩子们和你说话,你都没有听见。”

“是吗?我可能没有注意到。”

张铉低头想了想笑问道:“如果让娘子正式身为皇后,娘子有心理准备吗?”

卢清浅浅笑道:“我现在不就在做皇后的事情吗?只是换个名称罢了,会有什么影响?”

张铉想想也对,自己登基为帝后又会有什么变化,生活依旧、尊敬依旧,权力依旧,不过是个名称变化罢了,他现在实际上已经是天子了,至于天子礼仪,也不必像唐朝那样森严,不用像李渊那样约束自己。

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变得轻快起来,笑道:“多谢娘子的金玉良言,我心结已经解开了很多。”

卢清想想又道:“妾身还有一个建议,供夫君参考。”

“你说!”

张铉对自己的发妻很信任,知道她最了解自己,往往自己看不透的事情,她往往能看得到关键之处。

卢清缓缓道:“有些事情夫君感到困惑是因为没有经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经验,夫君应该去拜访一些年长的官员,听听他们的意见,我觉得他们应该可以给夫君启发。”

张铉默默点头,他确实有一种恍然醒悟之感。

。。。。。。。。。

入夜,一辆马车缓缓停在相国苏威的府门前,杜如晦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早等在门口的苏威孙子苏亶跑了上来,躬身行礼:“参见杜使君!”

苏亶年约二十七八岁,他曾在关中武功县做过两年主簿,属于带职参加科举,在今年科举考中第七名,目前在工部出任员外郎一职,他是奉祖父之令前来门口等候杜如晦到来。

杜如晦笑道:“原来是苏公子,你祖父应该在吧!”

“祖父当然在等候使君,另外,韦相国、萧相国和卢相国也已经到了。”

“他们倒来得挺快!”

杜如晦点点头,“既然都到了,那请带我去见你祖父吧!”

“杜使君这边请!”

杜如晦跟着苏亶快步向府中走去。

。。。。。。。。。

苏威是所有相国中最急切希望张铉登基的积极主动派,他不止一次劝说过张铉,也想过各种办法,张铉的暧昧态度也一度让他沮丧,这次隋军收复了洛阳,齐王张铉声望如日中天,数十万人在振臂喊出了‘皇帝陛下万岁!’的口号,使苏威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苏威之所以积极推动张铉登基,一方面是他身为宰相之首的职责所在,而另一方面,他今年已经八十岁,活不了几年了,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新朝的宰相,哪怕只做一天,他也没有遗憾了,至于立下拥立之功,为自己子孙挣一点福荫,那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

张铉登基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已经关系到整个政权的稳定,以摄政王之身行天子之权本身就是一种权宜之计,不能长期存在,明明北隋有个小皇帝,大家却无视他,这也有违君臣伦常。

更重要是大家都知道北隋只是一个临时国号,并不是真正的帝国国号,这种临时状态存在时间越长,对社稷的稳定越是不利,所以北隋朝野上下都希望张铉能正式登基,结束这种不正常的状态。

在几个月前,紫微阁的相国们经过协商后,决定成立一个劝进小组,专门负责劝说张铉登基,建立真正的帝国。

目前劝进会成员有五人,苏威、韦云起、萧瑀、卢楚,加上齐王记室参军杜如晦,他们五人策划各种方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张铉答应登基。

所以张铉不知道,在凯旋进城时,数十万人一起高呼皇帝陛下万岁,这不是巧合,总是要有人来引导民意,正是劝进会五人组精心策划的方案,数百人在各个角落一起振臂大喊,自然就带动了数十万人的云起响应。

书房内,苏威、韦云起、萧瑀和卢楚已经先到了,就在杜如晦的消息,今天杜如晦去试探了齐王殿下,就不知结果如何。

这时,苏亶在门外禀报,“祖父,杜使君来了!”

“快快请进!”

四人都站起身,杜如晦快步走了进来,歉然道:“来晚了,让大家久等。”

韦云起呵呵笑道:“杜参军是准时到来,倒是我们几个急性子先赶来了。”

“不用客气了,大家都坐下吧!”

苏威是主人,招呼大家坐下,又让侍女重新上茶,这时,四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如晦身上,等待杜如晦的消息。

杜如晦微微笑道:“恐怕我带来了好消息,殿下松口了。”

四人顿时大喜,苏威连忙问道:“殿下怎么说?”

杜如晦便将今天他和张铉的谈话详细给众人说了一遍,最后笑道:“殿下最后说要考虑考虑,至于考虑多少时间,我就不知道了。”

苏威眉头略略一皱,“恐怕这里面有问题了,三年前我劝殿下时,他就说让我给他时间考虑一下,这一考虑就是三年,如果又只是托词,恐怕就得拖到天下统一之时了。”

五人中,卢楚说话不太利落,但他思路却最为敏锐,他尽量放慢语速道:“应该是殿下有什么障碍,我们要想办法替他解决障碍。”

一句话提醒了众人,苏威点点头,“卢相国说得对,齐王殿下或许有难言之隐,他不好对大家说,但我们作为臣子应该替他分忧,大家都说说吧!”

韦云起道:“我估计应该还是和军权有关,其实齐王殿下的执政思路早在青州时就表现出来了,他比较注重加强相权,也比较注重军权,所以他愿意给相国放权,但他却不肯放手军权,将来即使齐王殿下登基,他也要解决好军权问题。”

苏威笑道:“军权的话题太大,也太敏感,我们谈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可以放在紫微阁商议,我们要从比较容易的入手,我觉得殿下或许是担心国号问题。”

苏威不愧阅历深厚,他知道在私人场合里有些话题是不能随意谈论,比如军权,在他们这种私人小圈子里谈论军权问题,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1119。第1119章 解决之道

萧瑀在一旁道:“苏阁老的意思是齐王殿下迟迟定不下国号吗?”

“我的意思并不仅仅如此。”

苏威摇了摇头,又缓缓道:“一个是旧,一个是新,去掉旧国号,换成新国号,但我觉得如何去掉旧国号,倒真是一个难点。”

大家都明白苏威的意思,当初为了笼络天下人之心,他们继续保留了隋的国号,又立萧皇后为太后,以表示他们才是隋朝正宗。

在北隋王朝中,张铉的身份是臣子,尽管已经贵为齐王,但依旧还是臣子,如何从臣子变成帝王,这是自古以来的难题。

李渊和王世充都用了禅让的办法,分别从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手中夺取了帝位,而北隋要比他们好一点,可以由太后宣布北隋退制,同时也可以举行一个小小的禅让仪式,把小皇帝请出来,将皇位正式禅让给张铉。

但禅让绝不是改朝换代的灵丹妙药,比如王莽篡位西汉,用的是禅让方式,曹丕篡位东汉用的也是禅让方式,千百年来却一直被世人不齿,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以小王朝替代正统汉室,让人难以接受,第二个原因就是以臣子身份取代君主,也同样让人反感。

隋朝因为短暂,或许第一个因素的影响不大,但第二个因素中以臣代君的诟病就难以避免了。

这个问题大家都明白,也是今天他们聚会要解决的问题。

韦云起眉头紧皱道:“禅让虽然从法理上没有问题,但道义上却有点欠缺,毕竟我们都曾多次指责李渊和王世充篡夺大隋江山,可我们自己也走出这一步,有点难以向天下人交代,恐怕殿下自己也不能接受。”

众人都沉默了,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必须要想办法把齐王在道义上的愧疚感消除掉,法理上行得通,道义上又无可指责,事情就圆满了,可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这时,萧瑀微微笑道:“我倒想到一个好办法!”

众人大喜,异口同声道:“什么好办法?”

萧瑀神秘一笑,“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结成联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联姻!”杜如晦脱口而出。

“没错,正是联姻,大家想到一个人了吗?”

众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他们立刻想到了那个女大难嫁的广陵公主杨吉儿,先帝杨广最宠爱的嫡女。

苏威拍了拍额头叹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让齐王殿下成为隋朝的女婿,以女婿的身份接手隋朝社稷,而不是臣子的身份,这样道义上的问题就解决了。”

“就怕广陵公主不肯!”卢楚有点担忧道。

“这个就由不得她了!”

苏威当机立断道:“她的婚姻关系到新社稷的建立,这就是她的命运,她注定是新朝的贵妃,我明天一早就去和太后谈,然后再请太后和王妃谈。”

萧瑀也笑道:“明天我陪同苏相国一起去。”

........

次日上午,紫微宫清凉阁内,萧太后接见了相国苏威和萧瑀两人,作为北隋名义上的执政太后,萧后也有不少事情需要她出面,比如主持新年大朝,在摄政王不在京城时和王妃一起出席某些仪式等等。

接见大臣也是经常之事,萧后今天接见苏、萧二相,还是以为需要她立一份懿旨,不料苏威竟然提出了张杨联姻的建议,建议广陵公主嫁给摄政王殿下。

萧后何等精明,立刻意识到张铉要登基称帝了,这显然是为登基称帝而进行的铺垫,当然,萧后也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她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萧后并不关心隋朝兴亡,在她心中,隋朝在扬州兵变后就已经灭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