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674章

江山战图-第67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弘嗣叹口气道:“从前太子殿下待下属宽仁,我的妻儿在长安过得很好,甚至还能回陇右老家住一阵子,非常自由,但自从三个月前楚王接管唐风后,楚王不仅是改名为八面来风楼那么简单,而且待属下苛刻残暴,他派人将卑职妻儿严密监视,甚至用妻儿的人身安全来威胁卑职,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拿到他想要的情报,就会将卑职妻儿处死,不仅对我这样,对洛阳的情报使者也是如此,逼得我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胡弘嗣说的是实情,他对唐朝早就失去了信心,从前只是因为太子殿下待下属宽仁,使他不忍背叛,而李元吉为人残暴,待下属无情无义,胡弘嗣若不是因为妻儿性命捏在他手上,他早就撂担子不干了。

张铉又道:“所以李元吉用你妻儿的性命逼你搞到蜂窝重弩的图纸,对吧!”

胡弘嗣默默点了点头,半晌,叹了口气,“他令我上元节之前必须搞到蜂窝重弩,否则就把我儿子的人头送给我。”

张铉眼中显现怒色,他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李元吉时的情形,在太原毒打一名下人,还要挖掉下人的眼睛,这种残暴的性格到今天还是一样,如果李渊栽在他这个儿子的手上也一点不冤了。

这时,房玄龄忽然问道:“那份水军部署图对李元吉重要吗?”

胡弘嗣吓了一跳,“那份图纸还没有送走,卑职立刻还回来。”

张铉明白房玄龄的意思,笑道:“不妨,那份图纸是真的,不过既然我们知道它落入唐军手中,那么这份图纸的意义就不大了,你不用还回来,直接给李元吉便是了。”

胡弘嗣苦笑一声道:“那份部署图确实非常重要,是天子指名要的东西,太子殿下将它列为最高级别情报。”

“那同属最高级别的情报还有什么?”

“最高级别的情报有五样,水军部署图排名第三,排名第一是齐王殿下的作战计划,不过这个情报每次都需要,排名第二是北隋在长安情报署详情,排名第四是横洋舟的图纸,排名第五便是蜂窝重弩的图纸,原本是洛阳兵力部署排名第五,但李元吉觉得蜂窝重弩更重要,所以就将它取代了洛阳的兵力部署。”

张铉笑道:“难道北隋的粮食库存情况不重要?难道北隋财政收支明细不重要?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用的情报,李元吉居然看重蜂窝重弩,眼光太狭隘了。”

“启禀殿下,他本来就难成大器,和他两个兄长差得太远。”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道:“蜂窝重弩图纸我不能给你,就算假的也不行,不过我可以把横洋舟的图纸给你去交差。”

胡弘嗣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殿下,国之重器怎么能交给敌人?”

房玄龄笑道:“横洋舟和蜂窝重弩不一样,就算唐朝拿到也造不出来,一是唐朝没有这么多高超的造船匠,其次唐朝的国力承受不起,我们这些年也只造出三艘,所以图纸虽然重要,但对唐朝没有什么用,给你也无妨。”

张铉也缓缓道:“军师说得很对,军队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其实蜂窝重弩也是一样,需要用大量精铁打造弩矢,普通生铁还不行,一般的弩矢更不行,承受不住那一瞬间的巨大撞击,所以唐朝拿到蜂窝重弩也没有用,我之所以不把它给你,是因为我不想对唐军士兵使用这种大杀器,已经将它封存了。”

胡弘嗣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如果能得到横洋舟图纸,李元吉这次应该就会放过我。”

张铉笑道:“好好替我做事,努力立功,等将来我统一天下,我会封你爵位军职,让你荣耀还乡。”

胡弘嗣大喜,单膝跪下道:“卑职愿为殿下尽心效力!”

1035。第1035章 喜讯到来

天不亮,胡弘嗣便匆匆离去了,这是怕被他的同僚发现。

房玄龄笑道:“我发现只要殿下亲自出面说降,没有不成功的,这次说降胡弘嗣,看起来是小事,但意义却重大,我想殿下是打算在关键时刻用他,对吧!”

张铉点了点头,“胡弘嗣是一条非常有用的鱼,要想让他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必须要将他养成大鱼,要让唐朝对他的情报深信不疑,所以一些有价值的情报要陆陆续续给他,甚至可以让他策反某些官员,就像一个人说谎,十句话有九句半是真的,但最关键的半句话却是假的,这样就能在关键的战略层面上发挥作用了。”

“殿下想到怎么用他了吗?”

张铉缓缓点头,“我已经想到了,不过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胡弘嗣,等到关键时刻再使用他。”

这时,远处隐隐传来了五更的钟声,张铉这才想起今天是除夕了,便笑道:“今天是除夕,军师回去陪陪家人吧!这个新年应该没有什么重要事情,过完年后我们再好好打算一下新一年的军事部署。”

“好!我收拾一下就回去,殿下也辛苦了,抓紧时间回去休息吧!”

张铉也坐上马车离开外署,他却不急着回宫,而是让马车在中都城内缓缓而行,他每天忙忙碌碌,操劳国事军政,已经很久没有留心看一看中都的变化。

大路直通紫微宫,这是一个空气清新而没有风的月夜,街上只听见他的马车发出一阵阵辘辘声响,当马车停下来,四周便是一片寂静。

车窗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杨树,那光秃的树枝纵横交错,将影子清晰地投落在干净平整地石板上,左面也是一片交织的树枝,枝条被月光映照的白亮亮的,在树枝的掩映下看得见背后一座黑漆漆的高墙,这应该也是一户豪门,张铉依稀记得自己来过,好像是渤海高氏在中都的族宅。

张铉有些贪婪地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这时,眼前地面的树影消失了,大地忽然被黑暗笼罩,张铉抬头向天空望去,一片巨大的黑云不知何时飘来,将月亮遮蔽了,一片轻飘飘的白花落在他脸上,脸上顿时感到一阵冰凉,是雪!天空开始飘落大片大片的雪花,北风呼啸而来,兴宁五年新年前夜,一场突来的大雪席卷了整个河北大地。

。。。。。。。。

正月初四,太极宫后宫的千步廊上,李元吉正兴奋地向紫云阁走去,李元吉也是善武之人,长得高大魁梧,英武挺拔,一支八十斤重的方天画戟使得出神入化,虽然比不上老三玄霸那样威震天下,但他也是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右威卫将军史怀义在天下英雄会时曾杀进前二十名,和李元吉比武却难分高下。

不过李元吉在太原对付刘武周表现不力,以及进剿宋金刚时的惨败,使他父亲李渊不太放心他了,不敢让他代兵,转而让他主管对外情报和对内监视。

相比领兵打仗,李元吉更喜欢目前这个职务,尤其是监视百官,暗杀叛臣,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今天,李元吉接到了从中都送来的重要情报,令他喜不自胜,急忙来向父皇汇报,他急需政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自从宋金刚和唐朝达成妥协后,战争渐渐平息,李渊也开始尽情享受皇帝的生活,每日沉溺在美人和舞乐之中,不过这段时间他又迷恋上了占卜和星象,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紫云阁中度过,紫云阁是太极宫最高的一座建筑,站在屋顶可一览漫天星斗。

目前紫云阁住着一个有名的术士,叫做袁守诚,他侄子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袁天罡,目前袁天罡在北隋出任太史少监,主持新历法的制定。

袁守诚也是名震关中的术士,尤其擅长天象和占卜。

在紫云阁四楼的静室内,李渊正凝视着窗外的槐树,袁守诚在一旁缓缓道:“所谓心目,就是用心来视物,比如这棵大树,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树叶、树干,可如果我们用心看,就能看到更加丰富的树木,看到树皮内蠕动的虫子,看见树梢上忙碌的喜鹊,看见树叶下嗡嗡的蚊虫,甚至还能看见树根中沉睡的虫卵,陛下,很多事物是我们眼睛看不见,但我们能用心却感受到,其实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用心去看,陛下就会发现事物更多更丰富的另一面。”

李渊微微一笑,“其实人也是一样,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我用心目就能看透对方。”

“陛下说得极对!”

这是,一只喜鹊停在窗前鸣叫两声,又振翅飞走,李渊好奇问道:“这可做何解?”

袁守诚笑道:“喜鹊为眷鸟,鸣叫清脆悦耳,必有家人带来喜讯。”

话音刚落,门外有侍卫禀报,“启禀陛下,楚王殿下有急事求见!”

李渊和袁守城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宣他进见!”

李渊心中着实佩服袁守诚的未卜先知之术,袁守诚更是知趣,起身退了下去。

不多时,李元吉匆匆走进房间,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入长安后宠妃颇多,又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子,但李渊真正看重的,还是他原配夫人窦氏生的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四子元吉,当年在太原,章仇太翼就暗中给他说过,他的四个儿子如鼎之四足,缺一不可。

所以李渊极为看重自己的四个儿子,尽管四子元吉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但李渊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尽管暂时不让他领兵,但李渊还是把极为重要的情报署以及监视百官的玄武火凤交给了他,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在经历了一次次挫折后,会渐渐走向成熟,最终将不负自己的重望。

李渊捋须笑问道:“你可是给朕带来了好消息?”

“正是!”

李元吉从怀中取出一只卷轴,双手呈上,“这是隋军的长江水师驻防图,驻扎的港口,战船种类及数量,以及水军士兵的驻军人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渊精神一振,急忙接过卷轴展开,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顿时大喜过望,有了这张地图,他们以后在南方和北隋水军作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这可是他期待已久的情报,建成一直弄不到,元吉居然搞到了。

李渊又看了看地图上的印章,心中更加惊奇,这居然还是原件,他急忙问道:“这是怎么搞到的?”

“启禀父皇,儿臣手下利用郑家的关系用重金收买了郑家在北隋的一个门生,此人是北隋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因为今年夏天雨水较多,兵部库房很多图纸都霉掉了,在不久前晾晒图纸时,他偷偷将这份地图藏匿带了出来。”

李渊眉头一皱,“可这是原件,兵部核查时发现它丢失了怎么办?”

“父皇放心,儿臣手下已经做了一份赝品放回原处,和这份地图一模一样,除非专门去辨别它的真伪,否则只是正常盘查的话,根本不会看出图纸有假。”

李渊这才放心,点点头笑道:“皇儿的手下很能干,可是那个姓胡的郎将?”

“正是此人,以前皇兄对他们太宽容,没有压力,所以他们也是在中都混日子,整天吃喝玩乐,几年也没搞到什么重要情报,儿臣接手后便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在压力之下,胡弘嗣连连突破,不仅搞到了长江水军驻防图,他又向我汇报,他已经有希望搞到横洋舟的图纸。”

李渊惊喜交加,横洋舟可是国之重器,他眼馋了多少年,如果唐朝也有这样的巨船,不管是对物质运送、国力上升还是士气振奋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在情报署唐风的成立之初,他就明确对太子建成指示过,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横洋舟图纸,他们也要打造大唐的横洋舟。

没想到多少年没有实现的夙愿,今天元吉要替自己实现了。

李渊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问道:“为什么能搞到图纸?”

“回禀父皇,横洋舟图纸就在兵部仓库内,我们安插在兵部中的官员也看见了,只是因为数量太多,足足有五大箱,他必须等机会才能搞出来,上元节正好是他当值,他将掌管钥匙,他先将图纸从仓库中搬出来,然后再一点点带出紫微宫,最迟一月底之前能搞到图纸。”

李渊长长舒了口气,袁守诚说得对,果然是儿子给自己带来了喜讯。

1036。第1036章 张铉做媒

李元吉察觉到了父亲的喜悦,他心中暗暗得意,这是一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启禀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禀报。”

“还有什么事,你说!”

“还有就是关于监军,儿臣有些想法。”

监军涉及军队,那是极为敏感的话题,一般情况下,李渊不愿意提及这个话题,不过今天他心情不错,而且儿子办事得力,更让他深感欣慰,他今天的尺度便放宽了。

“你说吧!朕听着。”

李元吉心中暗喜,连忙道:“儿臣也是带兵之人,深知监军的重要性,也知道监军的漏洞,比如段德操背叛,父皇也派了监军前去,但还是没有能阻止,那么问题在哪里?儿臣觉得问题就是监军没有制度,平时不报告情况,只有在监视之人快要背叛时才报告情况,但那时已经晚了,监军很可能就会第一个被杀,所以建立一个严密的监军报告制度,平常的小细节也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