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97章

江山战图-第597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温彦博问道:“不知唐朝这边谁负责谈判?”

“主使是陈叔达,副职原本是我,但圣上听说是隋方副使是贤弟,他便让并州行台尚书李文和替换了我,他正好在长安述职,李文和曾做了多年的并州总管,他对并州的情况很熟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温彦博默默点头,他当然明白兄长的意思,兄长在暗示自己,李渊的目标是并州,但这又不是泄密,只要他们稍微调查一下李文和的背景就会明白。

沉默片刻,温彦博问道:“兄长现在过的如何?”

“怎么说呢?圣上对我相当器重,居然让我做了黄门侍郎,可能再过两年就要入相了,但不知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激情了,感觉很平淡,对前途也没有了信心。”

温大雅叹了口气,片刻又低声道:“现在长安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隋唐会像北周和北齐,至少能维持数十年的对峙,还有一种说法是五年之内天下又会再度统一,目前在长安前一种说法占据上风,大家都认为至少会维持二十年的东西对抗,三弟认为会是哪一种?”

温彦博淡淡道:“中都朝廷大部分的官员都认为,五年内天下必将统一,虽然不能说全部,但这种观点是主流。”

温大雅点点头,“看来所处朝廷不同,立场也会不同,隋攻唐守已经成势!”

兄弟二人又喝了几杯,温彦博便起身告辞了,温大雅有些责怪道:“这还不到半个时辰,你就离去吗?”

温彦博歉然道:“明天谈判就要开始了,我们今晚还要准备,改天我再来探望大哥。”

“也好,公事为重,我就不留你了,你坐我的马车回去吧!”

“我的马车在外等候,就不烦劳大哥了。”

温大雅把兄弟送出门,拍了拍他肩膀道:“洛阳发生了刺杀使臣事件,你自己千万当心,不要一个人出去。”

“大哥放心,我们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地。”

温彦博坐上马车,向大哥挥挥手,马车便缓缓而行,二十名武士骑马护卫在马车周围,待马车走出一段距离,温彦博低声问为首的校尉道:“有人监视跟踪吗?”

“启禀使君,没有人跟踪。”

这次派来保护北隋使者的一百名武士是从三千紫微宫侍卫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个个武艺高强,探察能力远超常人,既然他们说没有监视跟踪,那就不会有问题了,温彦博随即吩咐道:“从东市的西南门走,那边有人在等我。”

马车转了过弯,向东市方向驶去。

东市距离宣阳坊很近,占地相当于一个坊,四周围墙高耸,它有八座门,四正四偏,西南门属于偏门,平时很少开启,这里基本上没有人。

不多时,马车抵达了西南门,放慢了速度,这时,从一座石狮背后闪出一个黑影,向马车奔来,几名护卫武士拦住了他,来人连忙低声喊道:“莲花绽放!”

温彦博笑道:“让他上车!”

他们从中都出发时,房玄龄给了温彦博一封信,交代他抵达长安的当天晚上从东市西南门经过,会有长安情报署的人和他们联系,口令就是莲花绽放,所以今晚温彦博来拜访大哥更深一层目的,便是来东市见情报署人,看看从他们那里能得到什么消息。

来人上了马车,竟然是个年轻的文士,他向温彦博躬身行礼道:“卑职情报署参军高瑾,参见温侍郎!”

“原来是高参军,请坐!”

来人不是一个粗鲁的武士,而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这让温彦博心中很喜欢。

待高瑾坐下,温彦博笑眯眯问道:“情报署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情报?”

“只要谈判需要,我们都会尽力而为,我们会从一些蛛丝马迹慢慢找到使君想要的情报,目前倒有一个情报,事关谈判使团,温侍郎或许可以考虑利用。”

温彦博听他说得条理清楚,不由暗暗赞赏,笑道:“说说看,什么情报?”

“王世充在长安的情报点忽然增加二十名善武之人,颇有点蠢蠢欲动,卑职估计他们的目标就是使团。”

温彦博吃一惊,难道王世充真要破坏这次谈判吗?他有些不解地问道:“你们怎么会知道?”

“王世充情报点中有我们的人,我们一直掌握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我们可能不方便出面保护使团,但我们可以提供情报。”

高瑾将一张小纸条递给温彦博,“这是情报点的地址,必要时,温侍郎可以要求唐军把他们端掉。”

温彦博收起了纸条,高瑾看了看外面,笑道:“马上要到贵宾馆,我得走了。”

“那以后我们怎么联系?”温彦博急问道。

“明天开始,贵宾馆的厨房里就有我们的人了。”

这时,马车停下,高瑾下了马车,快步走到街道对面,上了另一辆马车,马车随即飞驰而去。

不多时,温彦博的马车也抵达了贵宾馆,他们没有停下,马车直接驶入馆舍之中,在照壁前停了下来,温彦博下了马车,这时,一名手下匆匆走上前低声道:“我们的人发现对面有人在监视,卑职确认过,并不是唐朝在监视我们,是来历不明之人。”

温彦博顿时醒悟,应该就是高瑾所说的王世充的人了,他们确实要提高警惕才行。

温彦博不仅是谈判副使,同时他也负责整个使团的日常事务,当然也包括安全。

他当机立断道:“告诉所有弟兄提高警惕,这段时间很可能会有刺客!”

“遵令!”手下行一礼去了。

温彦博刚要回房,这时,门口一名唐军侍卫飞奔跑来禀报道:“启禀温侍郎,太子殿下来了。”

913。第913章 不欢而散

裴矩和温彦博将太子李建成迎进内堂,双方分宾主落座,李建成诚恳地对裴矩道:“我父皇一直感念裴公当年对他的关照,特让我来拜见裴公,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助裴公的地方。”

李建成穿着常服,是以私人的身份前来拜访,所以和裴矩谈论之事当然只能是私事,裴矩笑了笑,“感谢你父皇的关心,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会请他帮忙。”

“有什么难处裴公尽管提出来,只要我们能办到,一定不会推迟。”

李建成又笑着问温彦博道:“温侍郎有没有去看望兄长?”

温彦博欠身道:“刚从兄长家里回来。”

李建成点点头,“我们两国彼此渊源太深,总会有家人分别在两国为官,我父皇就一直认为,公事归公事,亲情归亲情,只要私不废公,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也相信绝大部分官员能够做到公私分明。”

“两国都是圣明君主,是我们这些臣子之幸也!”

这时,李建成沉吟一下又问道:“听说贵国在大规模撤离马邑郡、娄烦郡和雁门郡之民,是不是因为突厥的缘故?”

裴矩和温彦博对望一眼,看来对方已经很清楚他们前来谈判的原因了,裴矩点点头,“我们已经从义成公主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突厥将在明年春天大举进攻并州,齐王殿下希望我们两国能够携手共抗异族入侵,使并州人民免遭生灵涂炭。”

旁边温彦博暗暗赞叹,姜不愧是老的辣,裴矩首先用大义框住了对方,‘携手共抗异族’,大义之下,让对方怎么回答呢?

李建成的表情略略有点尴尬,但很快便平静下来,淡淡道:“抗击异族入侵是每一个中原王朝义不容辞的责任,唐朝也不例外,我们会坚决抵抗突厥对并州的入侵,但与贵国携手共战之前,我觉得还需要将双方一些矛盾消除,将一些不愉快的芥蒂解开,裴公以为呢?”

裴矩微微笑道:“这就是我们出使的目的,为两国携手共抗突厥而来。”

两人都在含蓄地试探对方,但谁都不肯露一丝口风,李建成想谈上党郡和长平郡之事,但裴矩却不肯接招,只谈大义,李建成无奈,只得沉默了。

这时,温彦博在一旁道:“我相信双方只有有诚意谈下去,一定会有收获,但我们担心一些外部势力想破坏这次隋唐两国的谈判,希望贵国能予以重视。”

李建成一愣,“温侍郎这话怎么说?”

“刚才我们的护卫发现,外面有些来历不明的人在监视贵宾馆,难道是贵国派出的暗中护卫吗?”

李建成脸色一变,他们派出的护卫就是军队,再没有别的暗藏之人,难道是有人想刺杀隋使吗?

他连忙道:“我们没有派人监视,这次父皇以诚相待,除了军队护卫以外,再也没有安排其他人,这一定是某些居心叵测之人,我要回去禀报父皇,必须加强安全戒备。”

温彦博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建成,“这是王世充在长安的情报点位置,最近他们增加了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武士,很可能就是针对我们而来,我们双方都希望谈判成功,但别人未必想看到,希望殿下尽快采取措施吧!不要让独孤怀恩的不幸再度重演。”

李建成心中大怒,王世充竟然是想破坏这次谈判,如果裴矩在长安遇难,隋唐两国必将爆发大战,王世充便可坐享渔翁之利了,好歹毒的手段。

不过怒归怒,若没有确凿证据,李建成也不会完全相信温彦博的一面之词,他克制住怒火,接过纸条缓缓道:“请裴公和温侍郎放心,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人破坏这次谈判。”

......

次日一早,李渊在承天门举行隆了重仪式,欢迎北隋使者一行到来,裴矩将北隋摄政王张铉的亲笔信交给了李渊,李渊明确表态,一旦突厥南侵并州,唐军绝不退缩,将竭尽全力保护并州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承天门的见面只是一种礼节性的接见,双方的表态只务虚,不落实,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谈判细节。

不过虽然只是一种礼节性的接见,但从中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从仪式的隆重程度便可看出唐朝对这次谈判有多少期待,再比如,李渊的表态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唐朝对突厥南侵的担忧。

突厥如果真的选择了进攻并州,那唐朝也不可能避免一战,一旦隋军撤离马邑郡和娄烦郡,那么太原就是首当其冲。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李渊对隋使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但李渊更念念不忘的是上党郡和长平郡,他希望能利用这次谈判的契机收回上党郡和长平郡,所以在下午的正式谈判中,陈叔达便正式提出了这个要求。

谈判是在中书省议事堂内举行,第一天谈判,双方正使都需要出席,隋方主使为裴矩,副使温彦博,唐方主使为陈叔达,副使李文和,另外,双方各有三名参军和主簿出席。

“今天上午,我朝圣上明确表态,愿意和贵国携手共抗突厥南侵,更不会趁人之危进攻北隋,这是我们的诚意,但也希望贵国也能拿出同样的诚意。”

裴矩微微笑道:“我们主动来长安协商,难道诚意还不够吗?”

陈叔达摇了摇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双方交战多次,将士死伤惨重,已经形成了敌对关系,无论军队还是朝廷还是民间,仇恨都不会轻易消泯,我方认为,合作的前提是消除仇恨,如果仇恨不消,芥蒂不解,双方的合作也就没有了基础,就算签署了协议也会变成废纸,没有任何意义,裴公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既然是协商,那么双方就应该坦诚布公,不要彼此猜测,就算协商不成也没有关系,陈相国为何不明着说出来,怎么才能消除唐朝的仇恨?”

“裴公说得不错,双方需要坦诚布公,我们认为,双方和解的前提是将上党郡和长平郡交还我们,如果这一点贵方做不到,那么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就不可能实现。”

裴矩却回应得很平淡,“我觉得这是贵方的理解有了误会,突厥南侵并不仅仅是对北隋的威胁,而是对整个中原的威胁,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我们大军撤回河北,守住飞狐道,那么面对突厥大举入侵的便首先是太原,突厥若继续大举南下,则西河郡、临汾郡和龙泉郡都难以避免,甚至整个并州都会面临灭顶之灾,那时就不是我们来长安,而是你们来中都了,我家主公不愿中原遭受屠戮,毅然担起抗击异族入侵的重任,带着满腔诚意来和贵方协商,却面临贵方的讨价还价,岂不让人心寒?”

裴矩一番话说得陈叔达哑口无言,旁边李文和却哼了一声,“说的比唱的好听,刘武周在并州肆虐多年,却不见你们出兵剿灭,等我们把刘武周剿灭得差不多了,你们却来摘胜利的果实,最后惹怒了突厥,然后又跑来所谓的和解,不就是怕我们趁机进攻吗?大家心里都明白,你们用不着在这里装圣人,你不想抵抗,那撤军走好了,我们的军队北上抵抗突厥。”

温彦博也抓住了对方的口误,针锋相对道:“李尚书此言大谬,什么叫招惹了突厥,马邑郡是不是中原王朝的疆域?定襄郡是不是我们的领土?突厥军队驻扎在马邑郡,难道我们不该把他们赶走?难道我们不该收回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域?原来在李尚书看来,收复被占的疆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