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93章

江山战图-第593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一名身材健壮的年轻男子快步走进听风阁,单膝跪下道:“卑职参见家主!”

此人叫做独孤武,他并不是独孤族人,而是独孤家将,早在北周时期,由于军队施行部曲制,几乎每个家族都养了大量家将和军队,这些家将都改为主人姓氏,最有名便是宇文述,他的先祖原姓野破头,成为宇文家奴后便改姓为宇文。

这些家将一般世代跟随主人,大多和主人的利益结为一体。

这个独孤武的祖父便是独孤信的家将,族孙三代都效忠独孤家族,对独孤家族忠心耿耿。

独孤武武艺高强,且精明能干,一直是独孤顺的左膀右臂,深得他的信赖。

独孤顺喝了口茶道:“听说宋金刚已经进入延安郡,但苦于粮食不足,你去延安郡找到宋金刚,你告诉他,在上郡洛川县一带有三座独孤家族的大庄园,每座庄园各有两万石粮食,还有不少铜钱,让他率军去搬运钱粮,这些钱粮我送给他。”

独孤顺又取出一份地图,交给独孤武,“这是庄园地图,你连夜赶赴延安郡。”

独孤武抱拳行一礼,“遵令!”

他接过地图便转身走了,独孤顺冷冷地自言自语道:“和我玩手腕,那就看谁最后痛哭吧!”

。。。。。。。。。。

俗话说虾有虾道,蟹有蟹路,三百六十行,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圈子,比如某个大酒肆要出卖转让,普通民众一般都不会知道,但酒肆这个行当的人基本上都会得到消息。

长安人口众多,藏龙卧虎,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游侠便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落。

所谓游侠,就是一群四海为家,浪迹天涯的人,文则称为游学,武则称为游侠,他们仗剑漂泊,居无定所,很多人身份不明,有身怀武艺闯荡天下之人,也有犯下重案隐姓埋名之人,还有杀人越货专门收钱替人做黑事之人。

也有很多无赖混混也自称游侠儿,整天聚集街头惹事生非,但真正的游侠是不会把这些无赖地痞放在眼中。

游侠只是一个过程,很多人在浪迹天涯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归宿。

比如隋军斥候主将沈光,他就曾是江南赫赫有名的游侠,还有吕氏兄弟也是游侠出身,甚至张铉本人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游侠,只因为猎杀了杨玄感才在燕王杨倓那里谋到一个职位。

这几天在长安游侠的圈子里传播着一个小道消息,长安恒安武馆在招揽高水平的武师,每月薪酬一两黄金。

要知道黄金在长安的市价已达每两三十五贯开皇钱,这已经是五品高官的俸禄了,长安西市,一名资深伙计的月薪也就五贯钱,用物价风向标的米价来算,一两黄金可以买三百五十斗上好粟米,一两黄金还可以买七百斤羊肉,可以买三名奴仆,可以月租一座占地十亩的大宅。

恒安武馆居然开出一两黄金的月薪,虽然是秘密招募,但还是轰动了长安游侠圈,人人趋之若鹜。

长安西市附近的凤鸣酒肆是一座开在小巷深处的小酒肆,没有酒幡,只在屋檐下挂了一只灯笼,上写‘凤鸣’二字,也没有说它是什么店铺,一般客人很难找到这里,但每天这里都有客人上门,凤鸣酒肆实际上就是长安游侠圈的聚集之处,据说这座酒肆也是一名游侠所开,在圈子里很有名气。

酒肆面积也就百个平方左右,中间是大堂,摆了八张小桌子,两边有坐榻,而四周则用屏风隔开,便隔出了六小间雅室。

这天中午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客人基本上都走了,只有东北角一间雅室内还坐着五名喝酒的游侠,这五人若说认识,但谁也不知彼此的底细,如果说不认识,但互相又常常见面,彼此已经很熟悉。

为首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精悍道士,他头戴竹冠,穿着一件蓝色道袍,修长有力的手指显示出他是一个真正佩剑之人,剑对他来说是武器,而不是装饰品。

大家只知道此人姓孙,曾是终南山的一名道士,大家都叫他孙道长,至于他是哪里人,本名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了,但也没有人关系,在座的五个人都是这样的情况,只是在酒肆认识而已。

“怎么样,恒安武馆的消息可是真?”众人七嘴八舌问道。

今天是武馆招募的最后一天,孙道长今天一早也去了恒安武馆应募,使众人极为感兴趣,纷纷向他打听应募之事。

孙道长喝了口酒,苦笑道:“应募是真,而且一两黄金只是最低的固定收入,不干活也能拿这么多,如果出去做事,再另外算钱,要比一两黄金多得多。”

众人听得血脉贲张,纷纷问道:“去做什么?”

“具体不知道,但听说是给关中的巨商大贾运送贵重货物提供保护,一些豪门大户的家人出游,也需要人保护,大概就是这些事情。”

另一人笑道:“我也听说是洛阳和中都也出现这种生意了,路上不太平,很多大商人就雇佣武艺高强之人护卫,一般人信不过,所以会找武馆,不过价格可没有这么高。”

“孙道长通过了吗?”旁边几人问道。

孙道长摇摇头,叹口气道:“如果通过了,我就不会坐在这里和你们聊天了。”

“要考验什么,道长能不能和我们说一说?”

“很简单,就是比剑,走进一间大屋子,和一名蒙面黑衣人比剑,旁边一个人没有,只要击败这名黑衣人都算通过了,如果被黑衣人击败,又不肯弃剑认输,那很可能就死在屋子里,今天上午去了二十几名高手,只有一人被录取,死了两人,伤了二十人,只有我和另外两人全身而退,各位,这黄金可不好挣啊!”

“谁被录用了?”众人问道。

这时,酒肆掌柜走过来给他们添酒,笑道:“就是住在我们酒肆的那个小马儿,绰号摘星手那个,他刚才来结帐走人了。”

“原来是他!”

众人都想起那个整天喝酒,一声不吭的闷葫芦,原来是他被录取了。

907。第907章 意外收获

西市东海纸行内,长安情报署侯正杨重澜和主管情报述内勤的参军高瑾皆面色凝重,他们正在听一名手下的汇报。

这名手下名叫马耀宗,年约二十四五岁,彭城郡人,是从隋军斥候中精心挑出来的弓弩旅帅,有百步穿杨的神技,他是以徐州游侠的身份潜伏在长安,绰号摘星手,这是因为他手臂极长的缘故。

正是这名手下得到一个消息,恒安武馆招募高水平武士,居然给出了每月一两黄金的高薪,斥候特有的敏感让杨重澜生出一丝警惕,便让马耀宗也去应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次恒安武馆的招募背景绝不简单,卑职听说一共只录用了十二人,其中三个女人,所有人都来历不明,但卑职感觉,这个恒安武馆只是替人招募。所招募的人实际上和他们无关。”

“关于这家武馆,高参军查到什么了吗?”杨重澜回头问高瑾。

高瑾点点头道:“这家武馆的前身叫做晟长武馆,在长安以培养弓箭手出名,是当初天下第一箭长孙晟开设,长孙晟去世后,武馆便改名为恒安武馆,据说是被他的次子长孙无傲接手,这个传闻应该正确,因为长孙无傲的字就叫恒安。”

杨重澜眉头一皱,“长孙无傲现任左监门卫将军,他要招募十二名武士做什么?”

这时马耀宗禀报道:“或许和长孙无傲无关,是长孙家的另一个人。”

“为什么?”

“今天下午来了一个年轻人,馆主对他非常恭敬,叫他四公子,他将录用的每一个人都审视一遍,然后要求我们各自回去考虑一晚上,一旦决定就不能反悔,卑职直觉,此人才是真正的幕后主导。”

高瑾脱口而出,“难道他是长孙无忌?”

“你确认他是叫四公子吗?”杨重澜问道。

“卑职不会听错。”

杨重澜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但又看不透彻,似乎抓到了一点线索,但眼前又是一团乱麻。

高瑾小心翼翼提醒道:“卑职觉得,关键是要确认这个四公子究竟是不是长孙无忌。”

杨重澜点点头,还是高瑾看得透彻。

长孙无忌的府邸位于安业坊,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小宅,他妹妹嫁给李世民后,李世民便将这座小宅送给了他,目前长孙无忌和妻子以及几个儿子住在这里,此外,还有十几名仆人。

夜晚,忙碌了一天的长孙无忌骑马回了家,由于他对李世民极为重要,李世民特地派了两名贴身侍卫保护他的安全。

长孙无忌翻身下马,他的长子长孙冲从大门内奔了出来,扑进了父亲的怀抱,长孙无忌抱着儿子哈哈大笑进了大门,侍卫也将马匹牵入府中,大门随即关闭了。

这时,藏身在街道对面一堵高墙上的杨重澜问道:“今天审视你们的人是他吗?”

马耀宗点点头,“卑职看人从不会出错,就是此人!”

杨重澜轻轻拍了拍自己额头,他不知是不是该庆幸,自己竟然在无意中发现了唐朝的一个秘密,不用说,长孙无忌是在筹建一个杀手组织,杀手组织为谁服务,无需考虑,肯定是李世民。

庆幸的是,他们的人也被长孙无忌招揽进去了。

杨重澜沉思片刻,他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为马耀宗建一个假的籍贯和假的成长记录,长孙无忌一定会去查他的背景。

。。。。。。。。。。

目前张铉并没有返回中都,而是在马邑郡北部的紫河一带,这一带地势平缓,紫河以北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紫河以南则是重峦叠嶂的山脉,巍巍长城便修筑在紧靠紫河的山峦之上,经过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争破坏,秦长城早已坍塌损坏殆尽,而这些山峦之间又有无数的山口,几百年来草原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就是从这些山口杀向中原。

八年前,已经意识到突厥开始有南侵野心的隋帝杨广为了堵住突厥骑兵南下并州,便强行征发了四郡三十万民夫在紫河至榆林一带重修了近千里的长城,这段长城成为突厥骑兵难以逾越的障碍。

不过就在刘武周统治马邑郡后,他在突厥人的一再要求之下,刘武周将紫河山口的一段约三十里的长城拆毁,使突厥骑兵又能沿着紫河山口长驱南下。

紫河山口其实就是紫河河道,原本东西流向的紫河在这里折道向南变成了南北流向,长年累月的冲刷,使流经山峦之间的紫河冲出了一条最宽处达二十几里的山谷,这条长达数十里的谷地在和平时期是著名的马邑商道,张铉第一次去草原便经过了这条商道。

而一个月前隋军伏击突厥骑兵,也是发生在在这条谷道内。

隋帝杨广修建的长城也经过了这段谷地,在低缓的平地上修建了二十余里的长城,形成了一座关隘,叫做紫关,派有重兵在这里驻守,可惜这段长达二十余里的关隘却被刘武周拆除了。

为了恢复这段关隘,张铉在马邑、娄烦、雁门三郡征集了三万民夫,连同两万隋军一起重新修筑一道二十余里的长城,重新将山峦两边的长城连接起来。

尽管此时正是秋收农忙季节,但为了防御突厥入侵,三郡民众还是踊跃报名,况且还能包食宿,还有每天五百文的工钱,另外,凡是参加过刘武周军队的年轻青壮,只要参与修建长城,将不再追究从贼之罪,如此好的条件,三郡民众怎么能不趋之若鹜。

很多人都是赶着骡车前往,隋军缺乏运输工具,便承诺以每天三百文的价钱租赁民众的畜力车。

长达二十余里的工地上格外热闹,到处是叮叮咚咚的凿石声,骡车排成长长的队伍,将大量石料从南方运来,木工制造大型防御武器,石匠开凿方石,泥瓦匠修砌城墙,实在没有手艺也只能卖苦力搬运方石青。

五万军民昼夜不停地运送石料,修建城墙,好在刘武周虽然摧毁了这段长城,但大部分城砖还在,可以利用,加上民夫从附近山上采来大石,凿成一块块大方石夯基,使这段长城造得比原来更加坚固,但隋军不仅要修建长城,还要每隔三十里,在山上修建烽燧,烽燧分两路,一路通往上谷郡,一路通往善阳县,另外在北方武周山上也要修建五座烽燧,负责监视突厥军是否南下。

尽管工程量浩大,在军民的全力配合之下,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长城和烽燧工程便接近了尾声。

此时已是九月下旬,秋风萧瑟,树木凋零,早晚起了霜,寒气逼人,在紫河北岸的草原上,搭建了一望无际的大帐,在北方数十里范围内,隋军部署了上千名斥候,关注着北方的一举一动。

中军大帐内,张铉站在沙盘前默默注视着并州各郡,他已经得到长安的情报,李渊和武川会达成妥协,暂停打通南襄道的计划,派人去洛阳和王世充和解,唐军将全力和隋军争夺并州。

这个结果让张铉有些失望,他是希望唐军两线作战,南线和王世充争夺淅阳郡,北线和自己在太原对峙,使唐军陷入巨大的国力消耗之中,这样只需一年的时间,唐朝的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