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82章

江山战图-第582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军校尉惨叫一声,手中木箱落地,摔得裂开,从里面滑出几大串钥匙,每把钥匙上都有编号,正是解开百艘小船铁链的钥匙,也是刘兰成上船要寻找的东西。

刘兰成一刀刺穿了唐军校尉的胸膛,抓起三大串钥匙便向船舱外冲去,连杀两名拦截他的唐军士兵,冲上了甲板。

没有了钥匙,唐军士兵无法再迅速解开铁链,在隋军士兵一次又一次的强大冲击之下,唐军士兵最终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仅仅一刻钟,风雷军便结束了战斗,占领了百艘货船,刘兰成随即下令将百艘货船驶入河中央倾翻,八十万斤全部粗铜沉入了丹水之中。

889。第889章 先礼后兵

长安太极宫武德殿内,李渊正和五名相国以及秦王李世民紧急商议发生在淅阳郡内的袭击事件。

和中都一样,唐朝也是实施多相制,不过唐朝是五相制,裴寂、刘文静、陈叔达、唐俭、窦琎,但再加上同样有表决权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隋唐两国相制在决策人数上并没有区别。

这几个月,来自江夏郡的大量生铁和粗铜运到长安,不仅迅速增强了唐军的军事实力,大量铜锭到来也使唐朝开启了新钱法,开始铸造开元通宝以取代旧钱,

太子李建成在并州也打得气势如虹,从年初以来屡屡击败刘武周,六月初更是在娄烦郡静乐县以五万军一举击溃了刘武周的十万大军,刘武周几乎全军覆灭,只率数千残军逃回娄烦关。

目前李建成正集中兵力攻打娄烦关,眼看数年的并州毒瘤将被彻底割除,令李渊心中深感快慰。

但福无双至,就在李渊喜悦未尽,淅阳郡便传来了令他难以接受的消息。

发生在淅阳郡内的袭击事件使唐朝不仅损失百艘货船,还损失了八十万斤粗铜,这对刚刚起步的新钱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让李渊勃然大怒,立刻令次子李世民率一万军杀向淅阳郡,在众相国的再三劝说下,李渊才慢慢冷静下来,召集政事堂诸相国商议对策。

武德偏殿内一片寂静,李世民在给大臣们讲述这次袭击的前因后果,他很清楚这次袭击的军队背景。

“这次袭击船队的隋军应该和均阳县以及秭归县的袭击者是同一批人,他们是隋军在半年前成立的风雷军,由一千名精锐骑兵组成,首领叫做刘兰成,两名副将一个叫李客师,一个叫张厉,这是我掌握的全部情报。”

“请问殿下,这支风雷隋军是藏身在何处?他们是怎么穿过王世充的地盘?难道是王世充有意放他们过境吗?”裴寂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李世民让侍卫搬进来一幅挂着木架上的地图,他拾起木杆指着地图道:“如果王世充真有意放隋军过境,那么袭击地点一定会在淅阳郡北部,这样王世充就可以撇清关系,但从发生袭击的地点来看,位于丹水县和南乡县之间,而这两个县都有郑军驻扎,这便使王世充十分被动尴尬,基本上可以排除王世充事先知情,至于他们怎么穿过王世充的地盘,我不知道,但从他们袭击的范围来看,这支军队应该是从叶县过来,他们也同样会原路返回。”

“朕不想听什么解释!”

李渊冷冷道:“朕只想知道,我们的生铁和铜怎么办?我们开元通宝还要不要铸造了?”

这时,陈叔达起身道:“秦王殿下,能否让老臣也说几句。”

“陈相国请!”

李世民让到一边,陈叔达走上前缓缓道:“其实所有矛盾都集中一个问题上,那就是淅阳郡的归属问题,如果淅阳郡掌握在别人手上,那我们的南襄通道就一天没有安全可言,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袭击,事实上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均阳县被袭击后,王世充承诺加强沿途安全,但有用吗?还是照样被袭击,还在距离他们驻军那么近的地方,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要么我们直接拿下淅阳郡,要么王世充必须准许唐军在淅阳郡驻军。”

说到这,陈叔达笑道:“从这一点来说,丹水事情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出兵淅阳郡的借口。”

一旁唐俭说道:“如果王世充再承诺加强丹水防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王世充的承诺没有丝毫意义,难道他真敢纠集大军将北隋的风雷军全歼吗?”

陈叔达一向是主张议和,但这一次他的态度却很果断,原因也很简单,他负责开元通宝的铸造,现在正准备大规模铸造的时候,急需的铜料却被隋军沉入丹水,让他怎么能不恼火着急,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是彻底拿下淅阳郡的大好机会。

这时,李世民又上前道:“启禀父皇,儿臣同意陈相国的意见,王世充绝不会得罪隋军,只要王世充态度暧昧,袭击就一定还会发生,不过直接出兵不妥,应该先礼后兵,派特使前去洛阳谈判,最低条件就是王世充准许我们在淅阳郡的丹水两岸驻兵,如果王世充不肯,那么我们便直接出兵占领淅阳郡,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证南襄通道的绝对安全。

其他人纷纷表态,同意秦王李世民的方案,先礼后兵,软硬兼施。

李渊点点头,“朕也同意这个方案,各位爱卿说,此事派谁为使比较合适?”

陈叔达道:“启禀陛下,工部独孤尚书和王世充私交极好,臣建议让他为使者。”

李渊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欣然答应了,“准奏,宣独孤怀恩觐见!”

......

虽然丹水袭击案引发长安的极大愤怒,但在洛阳却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一方面固然是这件事没有造成洛阳的损失,朝野普遍不关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洛阳夹在隋唐之间,两边都不好得罪,索性只能以沉默应对。

但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王世充也知道这件事对唐朝影响重大,便下令组织人力在丹水上打捞沉船货物,同时,王世充又派使者前往中都给张铉送去一封他的亲笔信,他不干涉隋军对唐军的行动,只是希望不要发生在他的领地内。

数日后,崤关传来消息,唐帝派出的使者,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已抵达崤关,王世充立刻派太子王玄应代表他前去迎接唐朝使者的到来。

御书房内,王世充正和兄长王世恽、内史令段达以及兵部尚书云定兴等几名心腹商议对策,很明显,独孤怀恩一定是为丹水袭击事件而来,对方会提出什么条件,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段达道:“听说这次唐朝损失了八十万斤粗铜,而他们正好在铸造新钱,这批铜料损失对唐朝影响重大,微臣可以理解李渊已经恼羞成怒。”

王世充不满地哼了一声,回头问云定兴,“既然丹水有驻军,为什么会有种事情发生?”

云定兴满头大汗,心中暗骂,他虽是兵部尚书,但他哪里指挥得动军队,军队也不会向他汇报,他怎么知道这种事情会发生,分明是王世充把责任推给他。

但云定兴又不敢说此事和他无关,他只得吱吱呜呜道:“当初均阳县还有唐朝自己的驻军,粮食和船只一样被焚毁,船队在河中航行,隋军又是骑兵,若正常航行怎么会遭到袭击,微臣怀疑船队护卫中就有隋军的内应,他们内外勾结,驻军也鞭长莫及。”

云定兴又把责任推给了唐军,是他们自己擅自靠岸,和郑军无关,段达连忙道:“云尚书说得有道理,我们在沿途有六座军营,他们完全可以在我们的驻军处靠岸休息,如果是在南乡县或者丹水县被袭击,那我们是有一定责任,可问题是,他们擅自靠岸,怎么能把责任推给我们?”

云定兴和段达的意思很明白,这次事件是唐军船队擅自靠岸导致,责任不在郑军,话虽这样说,但这种事情的对错只看军队实力,和谁占理无关,现在唐朝派使者来兴师问罪,王世充总不能一盆冷水将对方泼回去。

王世充又回头向一直没有吭声的王世恽望去,“丹水那边的打捞应该结束了吧!”

“回禀陛下,打捞今天上午已经结束了,但最终只打捞出大约八万斤铜锭,其余铜锭都找不到了。”说完,王世恽迅速给王世充使了个眼色。

王世充是何等精明之人,他立刻明白这个眼色的意思了,打捞出来的铜锭应该远不止八万斤,应该还有更多的铜锭,只是他们自己也需要铜锭,便隐瞒不说了。

“好吧!这八万斤铜尽快运到洛阳,交还给唐使。”

这时,段达又道:“陛下,这次唐使到来,应该是和我们讨论淅阳郡的归属问题——”

不等他说完,王世充重重一拍桌子怒喝道:“淅阳郡的归属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段达吓得不敢吭声了,王世充的脸色阴晴不定,眼中凶光四射,半晌才冷冷对段达道:“你继续说下去!”

段达小心翼翼道:“南襄通道对唐朝至关重要,之前他们就提出在淅阳郡驻兵要求,但被陛下一口回绝,这次唐使到来,应该还是会提这个要求,当然,我们不会答应,但如果我们不答应,唐朝又会采取什么手段,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段达说得很含蓄,但房间里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什么,如果他们不答应唐朝的驻兵要求,唐朝一定会出兵攻占淅阳郡。

王世充没有吭声,半晌才说道:“等他们来了再说!”

890。第890章 绝密任务

云定兴和段达两人退下,王世恽却没有走,他心中着实有点不安,让唐军船只借道淅阳郡他是一手促成,现在开始出现了后果,自己怎么向天子交代?

王世充瞥了他一眼,叹息道:“朕现在最后悔之事就是不该用襄阳郡换弘农郡,没想到萧铣这么弱,唐军进入襄阳郡不到一个月便横扫荆州七郡,这分明是拿荆州七郡去换弘农半个郡,我们吃的亏太大了。”

王世充还没有意识到他和唐朝的交易已经失去了张铉对他的信任,他仅仅是从疆域损失上来算这笔帐,巨大的损失令他悔恨不已。

王世充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事情都是别人造成,包括自己的这位兄长,但王世充根本不相信段达、云定兴等人,认为他们一定会给自己和家族留下后路,绝不会对他王世充忠心耿耿。

王世充唯一能信任之人,就是他的兄弟子侄了,所以他也并不想追究王世恽的责任。

“我问你,到底捞起多少了铜锭?”

“回禀陛下,我们已捞起一半,如果再继续捞下去,我估计还能捞出二十万斤。”

王世充点点头,这还差不多,丹水不是汉水,没有那么宽深,只捞出八万斤,他怎么也不会相信。

“就把八万斤铜锭还给唐朝,其余铜锭收入国库,我们也要铸钱,这批铜锭来得正好。”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启禀陛下,王仁则将军来了。”

“让他进来!”

不多时,王仁则快步走了进来,王仁则被封为荥阳郡王、左武卫大将军,是王世充手下所有大将中掌握军队最多之人,深得王世充的信任。

他进来单膝跪下行礼:“微臣王仁则参见陛下!”

王世充走到他面前道:“估计唐军要对淅阳郡动手了,淅阳郡是南阳郡和淯阳郡的门户,淅阳郡丢失,南阳郡和淯阳郡也守不住了,不能半点有失,你可率两万四千军进驻淅阳郡,同时接管淅阳郡本身的六千军队,你务必用这三万军给我守住淅阳郡,不允许唐军再踏入淅阳郡半步。”

“微臣遵令!”

王世充一时糊涂,答应唐军借道淅阳郡,结果唐军得寸又要进尺。

王世充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他很清楚淅阳郡的重要性,淅阳郡的重要城池都在丹水沿岸,若答应唐军在丹水沿岸驻兵,就等于把淅阳郡拱手让给了唐朝。

没有了淅阳郡的险要,唐军便可长驱直入南阳郡和淯阳郡,到了那一步,他就只剩下洛阳孤城了。

......

洛阳南市,一辆牛车缓缓在北山皮草店前停下,一名身穿伙计服色的男子从牛车上跳下,将牛绳拴好,便快步走进了店铺大门。

“小六,午饭吃了没有?”伙计们和他打着招呼。

“吃过了,掌柜呢?”

“掌柜自然在掌柜房。”

年轻伙计快步走到后院,来到一间屋子前,在门口躬身道:“掌柜,北方的新货到了!”

这是一句暗语,意思就是说,有中都新情报,里面立刻传来吕平的声音,“拿进来!”

洛阳和中都之间的紧急通信大多通过鹰信往来,只有特别重要的情报才会派人去中都送信,情报署的鹰站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一座村子里,每天上午吕平都会派人去取情报,这名伙计就是去城外取鹰信回来。

伙计走进房间,取出一管鹰信放在桌上,负手站在一旁的吕平瞥了一眼信筒,又问道:“还有什么情况?”

“其他没有了,就只有这个。”

“去吧!”

伙计行一礼,退了下去,吕平这才取过鹰信,细细的信管居然是红色,表示里面有重要的情报,吕平拔开帽筒,从里面抖出一束细绢,他小心翼翼地将细绢展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