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58章

江山战图-第55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隋军,陛下,这一点如果看不透,我们将会吃大亏。”

裴寂话音刚落,刘文静便起身道:“陛下,裴相国所言甚谬,请容微臣说几句。”

裴寂心中大怒,狠狠瞪向刘文静,裴刘二人之争,朝臣们早已见怪不怪了,李渊也习以为常,他便点点头道:“刘相国请说!”

刘文静就当没看见裴寂凶狠的目光,不慌不忙道:“裴相国先入为主,他想到拦截五万军队应该有数千人之多,这只能说明他没有去过秭归县,闭着眼睛胡说,微臣之前了解巴蜀铁矿之时,也曾研究过峡道,秭归县正好扼住了峡道,崖路狭窄,攻打秭归县十分困难,一次最多只能投入两千兵力,莫说五万人,就算五十万人也是一样,事实上,隋军只要有几百军队就能守住秭归县,如果微臣没有料错,这支突袭秭归的隋军就是偷袭均阳县的那拨隋军,大概一千骑兵左右,他们是从襄阳郡直接杀去夷陵郡,而并非借道萧铣的地盘。”

裴寂脸胀得通红,怒视刘文静道:“难道张铉和萧梁不会秘密结盟吗?张铉就会任由我们攻灭萧铣?之前萧铣派军队扫掉了渤海会在江夏的铁矿,这难道不是张铉的意思?”

刘文静依旧不慌不忙道:“我并没有说张铉不会和萧铣结盟,我也认为张铉一定会在背后秘密支持萧铣,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张铉会不会直接出兵和萧梁军队并肩作战,如果按照裴相国的意思,隋军是要投入作战,但我觉得张铉军队一定不会直接帮助萧梁军,我觉得张铉真正的目标是江夏郡,他一定会趁唐军和萧梁军激战正酣之时出兵江夏,夺走铁矿山。”

刘文静显然看得更透彻,裴寂冷笑一声,“照刘相国的意思,只要我们保住江夏郡便可,那么我们现在没有必要东征了,反正江夏郡已在我们手中。”

“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我们不从西面牵制住萧梁军,那么萧铣就会在张铉的鼓动下进攻襄阳,萧梁自称四十万大军,虽然有点夸张,但二十万是有的,而我们在襄阳只有两万人,如果萧铣十万大军攻打襄阳,江夏唐军要不要回援?如果回援,那张铉会不会趁机进攻江夏郡矿山?”

刘文静一连串的质问驳得裴寂张口结舌,这时,陈叔达起身笑着打圆场道:“具体该怎么作战应该是由秦王殿下来考虑,我们应该站得更高一点看问题,陛下,请容微臣说两句。”

李渊便顺水推舟道:“两位相国稍坐,我们听听陈相国的意思。”

裴寂狠狠又瞪了刘文静一眼,便坐下了,刘文静斜晲裴寂一眼,心中冷哼一声,也坐了下来。

这时,陈叔达走出座位不慌不忙道:“战争其实打的是后勤,相信大家一定赞同我的话,张铉这些年之所以战无不胜,关键并不在于他比我们多多少粮食物资,相反,他的粮食不如我们丰饶,人口也不如我们众多,但他的后勤保障能力却远比我们强大,根本原因就是他拥有一支强大的船队,这次我们东征出现了困难,其实困难还是和第一次东征一样,问题出在后勤上面,如果我们也有一支强大的运输船队,那么我们走丹水也好,西出长江也好,我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了,各位说是不是?”

独孤怀恩点点头道:“陈相国说得一点不错,可问题是造船需要时间积累,需要大量的船匠,两者我们都缺乏,我们该怎么办?”

陈叔达笑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有时间,只要我们想造船,现在就可以着手,两三年后,我们也会有几百艘货船,如果我们不做,那我们永远没有时间,至于船匠,关陇或许没有,但巴蜀有,岷江上就曾有十二家船场,虽然船场已经大多关闭,但人还在,只要我们高价招募,相信船匠一定会蜂拥而至,不过。。。。。。”

说到这里,陈叔达停一下,他目光望向李渊,言外之意是就征求天子的意见,自己是不是可以再说下去。

李渊连忙道:“陈相国请继续说。”

大殿里十分安静,所有大臣都在聚精会神地听陈叔达的分析,陈叔达笑了笑又继续道:“不过正如独孤尚书所言,我们现在确实急需船只,微臣有一个临时方案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胡人的办法,用大型皮筏子来运输货物,一艘大型皮筏就相当于一艘千石货船,因为我们都是顺水而下,大型皮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大殿内顿时一片议论声,陈叔达的这个方案并不新鲜,之前就有人提出用羊皮筏子运粮,但遭到了朝臣的普遍反对,堂堂****居然用胡人的办法运输,传出去会让人笑话,而且当时军队也征集到不少船只,所以这个皮筏方案就被否决了。

却没有想到今天陈相国再一次提出这个方案,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唐军的运输大船被隋军烧掉了,用胡人的运输工具总比前线断粮要好,这一点大家并不迂腐,只是皮筏能否适用,却让众人有些疑惑。

852。第852章 心如毒蝎

这时,兵部侍郎赵慈景道:“陈相国的皮筏方案兵部可以考虑,但峡道一带的长江水流湍急,暗礁众多,皮筏子很容易被暗礁撕裂,恐怕不太适合长江上航运。”

陈叔达笑道:“赵侍郎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峡道一带的长江虽然水流湍急,礁石众多,但基本上都是明礁,没有暗礁,对于江面上航行的木船却影响很大,容易触礁撞碎,但另一方面,长年的水流冲刷使礁石变得十分圆润,没有锋利锐角,不用担心皮筏被撕裂,况且皮筏本身弹力很好,如果我们再加牛皮覆盖,完全不用担心触礁撞沉,我认为可以适用于长江。”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也不好再反驳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天子李渊,李渊沉吟片刻道:“远水难解近渴,蜀中的民船已征用殆尽,关中的小船也送不去巴蜀,但前方确实需要运输粮食,朕觉得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这件事就由兵部来执行,要抓紧时间!”

赵慈景连忙躬身施礼,“微臣遵旨!”

。。。。。。。。

李渊回到御书房,不多时,太子李建成也跟了进来,“父皇找儿臣有事吗?”

“你先坐下!”

父子二人坐下,李渊喝了口茶,对李建成道:“你对东征目前的局势怎么看?”

李建成沉默片刻道:“儿臣认为控制住荆州和江夏郡是关键,萧铣是否剿灭其实并不重要,留下他反而使我们和隋军之间多了一道缓冲。”

“你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攻灭萧铣已经不太现实了吗?”

“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但儿臣还是觉得江夏郡的矿山更重要。”

李渊点了点头,”这件事朕会责令你二弟去妥善处理,今天朕找你来,是另外有一件重要之事。”

“请父皇训示!”

李渊对长子谦虚的态度很满意,便笑道:“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样说吧!朕想让你去太原。”

“儿臣遵旨!”

李渊有点奇怪地看了看长子,他知道长子一定误会,以为自己是让他太原犒军,李渊摇摇头,“你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让你去对付刘武周,把你四弟换回来。”

李建成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是让自己去打刘武周,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李渊叹口气道:“刘武周把我们拖得太久,最近朕看到几本御史台的上奏,当然说得很含蓄,说元吉在太原所为不符合他的身份,什么叫不符合他的身份,一定是他在太原胡作非为,如果是胡作非为倒也简单了,朕怀疑刘武周迟迟灭不掉并不是他有多强大,而是因为你四弟不得力。”

李建成默默无语,其实他也有点怀疑刘武周迟迟灭不了是四弟在故意放纵,为了不调回长安,去年父亲想让孝恭取代四弟,结果四弟暗中指使并州士族联名上书,要求他留下,父皇还似乎被说服了,取消了调令,李建成知道父皇也不糊涂,只是父皇已经有出巴蜀东征之意,所以才暂时放弃了调动。

但为什么现在父皇却想到把自己调去并州呢?

李渊仿佛明白李建成的不解,缓缓道:“如果张铉要攻打萧铣是另一回事,如果他不打萧铣,那南方的战事就会渐渐平息,朕担心并州那边就会有争端了,虽然不会立刻就发生,但须未雨绸缪,我们必须解决刘武周了,不能再拖下去。”

李渊负手走到窗前,怔怔地望着远处的天空,良久,他的声音变得十分悠远,又有一丝说不出的怨恨。

“当初,窦威和独孤顺告诉我,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不会有什么大的威胁,唐朝会很顺利兼并各路诸侯,最终统一天下,就算张铉也会归顺大唐,成为朕的臣下,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张铉已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鹿死谁手尚为未可知,不知朕还能不能见到天下统一的那一天。”

说到这,李渊长长叹了口气,目光中充满了惆怅。

。。。。。。。。。

鄱阳湖以西,豫章郡和九江郡的交界处,这里有一条狭窄的官道,从南向北,又呈九十度向西转弯,官道通往百里外的建昌县,但就在转弯处,又有一条支道,一直延伸到两里外的鄱阳湖边,那里是一座天然的码头,千石大船也能在那里直接靠岸。

很多在鄱阳湖打渔的渔民就是从这处天然码头上岸,然后走支道回家,但这条支道却不是渔民所修,而是林士弘所筑,为了便于他从鄱阳湖中上岸。

这天下午,几艘大船停泊在湖畔,三十几名亲兵护卫着林士弘快步走上了岸,另外两艘马船上牵下来数十匹战马。

林士弘表情极为难看,似乎胸中的怒气即将爆发,导致他情绪不稳的原因并不是彭泽失守,而是他得到消息,他的三子和二女婿在军中意外身亡,原因是被隋军刺客所害,林士弘一听便炸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哪里军中主将被刺杀的道理,那些亲兵护卫都是吃干饭的吗?要杀也是杀他林士弘才对。

二人绝对不是隋军所刺杀,而且林士弘越来越怀疑他们是被四子所害,理由很简单,四子林正彪为了夺取军权,越想这个可能性越大,越想林士弘心中的愤怒就难以抑制,他一定要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如果真是四子所为,那就休怪他不念父子之情。

林士弘翻身上马,在三十名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向西面建昌县方向疾奔而去。

这一带由于是两郡交界处,人口稀少,地处偏僻,一路向西基本上看不到村落,只有靠近鄱阳湖边有座小渔村。

战马疾奔,卷起滚滚黄尘,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起伏的丘陵,林士弘咬紧嘴唇打马飞奔,他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建昌县大营。

奔出三十里后,他们进入一条谷道,两边是陡峭的山峦,灌木丛生,怪石嶙峋,再向上则是大片原始森林。

谷道长约三里,当他们奔出一里后,却不得不停住战马,前方一棵倒伏的大树拦住了去路。

大树长约五六丈,树径两个人还抱不拢,林士弘不由抬头看了看山上,这棵大树应该是从山上滚下来,就在这时,林士弘忽然发现数十步外的灌木丛中有人影晃动。

林士弘顿时惊得头皮发炸,“不好,有埋伏!”他大喊一声,调转马头便逃。

但已经来不及,只听一声梆子响,两边灌木丛内出现了至少两千名弓弩手,他们乱箭齐发,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林士弘和他的护卫,可怜一代枭雄竟死在乱箭之下,林士弘身中数百箭,被射得像刺猬一般,他所有亲兵连同战马都全部被乱箭射死。

箭矢停止了,左边大石旁出现了将军吕飞的身影,而吕平则从右边大树背后走出,吕飞喝令左右,“去看看!”

一名士兵飞奔下山,片刻禀报道:“启禀将军,全部死了。”

兄弟二人交换一个眼色,他们完成了齐王交给他们的任务,吕平当即派两名心腹将林士弘的人头送去彭泽县。

853。第853章 老将建议

“二弟,你说林正彪会不会杀我们灭口?”在返回的路上,吕飞忧心忡忡问道。

吕平笑了笑,“一般人会这么做,但林正彪或许是例外。”

“为什么?”

吕飞不解地问道:“这种豺狼之人连自己父兄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做,为什么会对我们网开一面?”

“很简单,也现在还不是杀我们的时候,此人虽然心狠手毒,野心勃勃,但同样头脑也比较简单,他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除了我们能帮他,还有谁能指点他。”

停一下,吕平又笑道:“我也并不是说他不想杀我们,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他不需要我们了,他自然会动手。”

吕飞点点头,“你说得对,此人寡恩薄情,疑心极重,也没有什么心腹,但凡他有信得过之人,弑父这种机密之事也不会让我们去做了。”

夜晚,吕氏兄弟返回了建昌县,两人还是决定留一手,提防林正彪狗急跳墙,吕飞先一步带着士兵回了他们的营房。

林正彪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