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32章

江山战图-第532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进来!”

李渊自己坐位上颓然坐下,摆摆手道:“朕有点失态,你们都起来吧!”

众人站起身,心中都十分惭愧,今天他们得到快报,隋军灭了杜伏威后,又出兵丹阳郡,江南士族投降了张铉,这个消息令众人十分震惊,没想到隋军扩张如此迅速,使每个人都有了十分沉重的危机感。

片刻,李建成和裴寂先后走进御书房,上前躬身施礼,“参见父皇!”“参见陛下!”

李渊不悦地责备李建成,“为什么现在才来,不知道朕等得急吗?”

“启禀父皇,儿臣准备出宫去巡视市场,刚走到朱雀门便得知父皇召见,所以儿臣匆匆赶来。”

李渊不满的目光又望向裴寂,裴寂连忙道:“微臣正在军器监清点刚入库的兵甲,因此来晚了片刻,请陛下恕罪!”

“你们都有借口,罢了,平身吧!”

两人行礼起身,李渊又对李建成道:“朕今天把众人找来,想必皇儿也知道原因,江南士族被孟海公所逼,归附了张铉,北隋的势力已经扩张到江南,我们却寸步难行,连募兵这么简单的事情拖了几个月都完不成,朕实在是失望,也很愤怒。”

李建成躬身道:“父皇,募兵进展缓慢并不是大臣们做事不力,募兵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有相应的国力来支撑,不仅需要大量钱粮,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兵甲,当初我们之所以将兵力定为二十万,是因为我们兵甲库存只能供应二十万人,现在猛地增加十三万人,兵甲就供应不足了。”

李渊冷冷哼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说,这两年我们连一把刀都没有造出来,全部在吃前朝的老本,是这个意思吗?”

“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兵甲会不断消耗,一把刀最多只能参加两场战役就不能用了,盔甲也是一样,很容易损坏,难以修复,这两年我们也打造了大量兵甲,但消耗也太大,所以显得有点入不敷出。”

李渊不理睬他,又问裴寂道:“刚才裴相国说在清点新入库兵甲,朕想知道,现在我们究竟还差多少?”

“陛下,大概还差四万套兵甲。”

众人一片哗然,李渊怒道:“为什么会差这么多?”

“陛下,工匠们都已经尽了力,很多工匠一个月都没有回家了,吃住在工场内,实在是我们没有生铁了,陛下,左藏库中再无一斤生铁。”

811。第811章 阴魂不散

裴寂的最后一句话着实让人难以接受,李渊脸色愈加阴沉,眼睛里愤怒得快喷出火来,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就仿佛暴风雨即将到来前的宁静。

这时,李世民上前道:“父皇,儿臣有一言。”

李世民的出头使快崩断的弦骤然一松,众人都轻轻出了口气,李渊克制住了内心的滔天怒火,半晌道:“说吧!”

“父皇兵甲不足其实可以解决,儿臣有办法。”

“说下去!”李渊的脸色终于和缓了一点。

“儿臣知道在河西武威县和河湟县还有五万余套兵甲,这是李轨和薛仁杲的军队投降后收缴,因为儿臣觉得品质不太好,所以就没有收归军方,至今还在两县的仓库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李渊也想起来了,好像是有这件事,自己当时没有放在心上,便忘记了。

“但你说品质不太好,我们可以使用吗?”李渊有些担忧地问道。

“启禀父皇,长矛和战刀其实还可以,只是盔甲比较粗糙,都是皮甲,儿臣考虑,可以把两万御林军的盔甲暂时换成皮甲,把好盔甲给作战军队。”

李世民的方案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同,陈叔达笑道:“其实也不用和御林军更换,现在新兵需要训练,装备皮甲也可以,兵甲到位后,新兵就可以投入训练了。”

李渊点了点头,虽然是权宜之计,但至少也解决了眼前的危急,他便对李世民道:“这件事就交给皇儿了,尽快办妥!”

“父皇放心,儿臣回头就去做!”

李渊又对众人道:“大家再谈谈生铁之事吧!虽然解决了眼前之危,但如果生铁问题不解决,我们还是会有巨大的后患。”

刘文静上前道:“启禀陛下,微臣倒有发现。”

“刘相国请说!”

刘文静不慌不忙道:“前朝的铁矿山主要集中在江淮和荆州,冶炼在洛阳和江都,关陇地区没有矿山,不过微臣翻阅旧官文,发现在北魏年间,蜀州有大规模铁矿开采,矿山位于隆山郡和眉山郡一带,虽然文卷上没有矿山的具体地点,但地方志上一定有记录,微臣觉得应该容易找到,只要恢复巴蜀的矿山开采冶炼,我们生铁不足问题就能渐渐解决。”

裴寂心中着实不甘,他干笑一声道:“刘相国想法是不错,方案也可行,但矿山恢复开采到冶炼出第一炉铁水,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可现在我们手中已经没有一斤生铁,这一年时间我们该怎么办?兵器消耗补充怎么解决?”

刘文静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道:“生铁不光存在于官库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比如民间,家家户户都有生铁制品,还有寺院的铁钟和铁佛,还有损坏的兵器也可以回炉,甚至我们可以向外购买,我不是指向北隋购买,他们也不会卖,我是说向西方购买,由粟特商队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生铁来源,裴相国又怎么会束手无策呢?”

裴寂被说得哑口无言,半晌道:“与民争利总是不太妥。”

刘文静正要乘胜追击,李渊却摆手打断了他们的争论,对李建成道:“解决生铁燃眉问题刻不容缓,这件事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朕不想扰民,但也没有办法,我们若不能与隋军同步强大,我们迟早会被他们击败。”

“儿臣遵旨!”

李渊点点头,又对李世民道:“还有杜伏威,朕既然封他为淮南郡王,就希望他不要徒有虚名,要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放他回去,绝不能让张铉坐稳了江淮。”

李世民躬身道:“请父皇放心,这件事儿臣已经在积极准备了。”

。。。。。。。。

李建成心事重重地回到东宫,刚进宫门,魏征便迎上来对他说了几句,李建成眉头一皱,“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微臣也问过她,她只是说有大事和殿下商议,却不肯明说。”

“你去应对她就是了,我没有时间管她的事。”李建成有些心烦意乱道。

“微臣知道了。”

魏征行一礼,转身要走,这时,李建成却想到了什么,迟疑一下道:“稍等一下!”

魏征停住了脚步,“殿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建成沉吟良久道:“也罢,我就见一见她,请她在外府等候。”

李建成的外府就是从前他父皇的唐王府,由于李建成身为太子,需要住在东宫,但李渊又将大部分政务都交给他处理,只住在东宫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李渊便将从前的唐王府赏赐给他,作为李建成的外府。

半个时辰后,数百名骑兵护卫着李建成的马车在外府台阶前缓缓停下,一名家仆奔上前开了车门,扶李建成下了马车,“魏先生在吗?”

“他刚到,太子殿下!”

李建成看了一眼停在对面的一辆华丽马车,便快步向府内走去。

李建成已经快一年没见到高慧了,进门时第一眼,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尽管高慧依旧化妆得花枝招展,但脸上厚厚的一层粉也掩盖不住她憔悴的面容和变得干瘦的脸庞,就仿佛老了十岁。

“夫人好像最近不太如意?”李建成淡淡笑问道。

高慧起身行一礼,叹息道:“其实殿下也知道,自从渤海会灭亡后,我就变成丧家之犬了。”

李建成坐了下来,又笑问道:“既然如此,夫人为何不找个归属,相夫教子,平平静静度过下半生呢?”

高慧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她无法回答,也不想回答。

李建成看了看她,又道:“夫人不知道吧!江南会也解散了,天下大势已定,后来者争霸,从前的北齐和南陈都没有任何复国的机会了,你兄长现在不是过得很好吗?”

“不要给我提那个窝囊废!”

高慧紧咬银牙,她对自己那个只知贪图享受,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的大哥高烈恨之入骨,竟然暗通官府来抓她,若不是她逃得快,自己就真的栽了。

这时,李建成忽然发现她手上又戴满了指环,顿时若有所悟,笑道:“原来夫人又嫁人了。”

高慧鼻子里哼了一声,“谈不上嫁人,只是利益结合罢了。”

李建成淡淡一笑,他并不关心高慧是否嫁人,他只关心唐朝的利益,李建成沉吟一下道:“我们缺乏生铁,夫人有没有办法替我们搞到生铁?”

高慧笑了起来,“殿下问对人了,渤海会在荆州江夏郡有一座铁矿,每年产生铁五百万斤,是我们一大财源,现在依然掌控在我的手中,殿下如果需要,我可以卖给殿下。”

李建成大喜过望,“五百万斤我们统统要,我们高于市价购买。”

“最近库存倒是有一批生铁,但我们自己要用,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供应唐军三十万斤生铁,走南襄道运送进关中。”

李建成眼睛笑成一条线,“那就拜托夫人了。”

意外的收获使李建成心情格外好,他也知道高慧之所以这么痛快答应,是因为她也有事求自己,李建成便主动问道:“不知夫人来找我,有什么要紧事?”

高慧缓缓道:“我们想在河北起事,希望能得到唐朝的支持。”

李建成顿时有了兴趣,问道:“夫人不妨详细说一说,怎么起事?”

。。。。。。。。

清河郡漳南县靠进漳水附近,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四周小河环绕,绿树成荫,是一处十分清雅的修身养性之处。

这里便是窦建德归隐之后的府宅,窦建德妻儿都已死在战乱之中,在投降隋军后,他又娶了一房小妾,就在年初,小妾给他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儿子,让晚年得子的窦建德欣喜若狂,起名为窦归农,小妾也凭子贵,升为了正妻夫人。

张铉也得到了消息,封他儿子为骑羽尉,赏金五百两。

转眼,窦建德的儿子就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了,窦建德整天抱着自己宝贝儿子,教他学步说话,人生得到极大的乐趣。

这天傍晚,窦建德的府上意外来了几名客人,这让窦建德娇妻李氏有些不满,她不喜欢外人再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尤其这几个人长得凶神恶煞,一看便不是善类。

“小花,这边来!”

李氏躲在侧门旁,她招了招手,把上茶的丫鬟叫到自己身边,低声问道:“他们在说什么?”

“小婢不知,小婢一进去他们就不说话了,不过老爷好像很不高兴,一直都没有说话。”

“你再去听听,在隔壁听他们在说什么,回头告诉我。”

“遵命,夫人!”

丫鬟行一礼走了,李氏心中着实很担心,老爷很多事情都不肯告诉自己,可千万别又是什么造反之事。

812。第812章 家有小郎

窦建德的书房内坐着四个人,坐在正中间是主人窦建德,坐在他对面主客位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黑面男子,年约三十五六岁,目光凌厉,满脸横肉,此人便是窦建德从前的旧部刘黑闼,他是窦建德的同村好友,也是窦建德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窦建德投降张铉后,他的军队全部被解散,刘黑闼却在窦建德决定投降后便带着数百名心腹亲兵离开了军队,他在上党郡的太行山中落草为寇,并逐渐纠集了数千匪众,自称为黑王,在太行山一带混得颇有名气。

但刘黑闼是一个野心极大之人,他绝不甘心在太行山做一个草寇,所以当同样不甘心的高慧找到他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河北腹地起兵,这里隋军兵力较少,盛产粮食,容易造成声势。

刘黑闼当然想做老大,但高慧却不断劝说他,让他去说服窦建德同反,利用窦建德在河北的威信,必将一呼百应,风起云涌,刘黑闼也被高慧说服,化妆商人,秘密来到了漳南县武丁乡,这里是窦建德的故乡,但同样也是刘黑闼的故乡。

刘黑闼已经劝了窦建德半个时辰,说得他口干舌燥,但窦建德依旧沉默不语,不知他是在考虑,还是委婉拒绝,好在刘黑闼很了解窦德建,知道窦建德是很重情义之人,必须耐心劝说才会有效果。

刘黑闼刚要开口,只见丫鬟端着一壶新煮的茶走进来,刘黑闼立刻咬住了舌头,丫鬟在茶壶放在桌上,窦建德摆摆手,让她出去。

丫鬟退了下去,刘黑闼回头见丫鬟关上门,这才压低声音又继续劝道:“当年我们起兵之时,大哥就说过,除非灭掉大隋,否则我们将战死方休,现在隋朝还在,我们的志向还没有完成,大哥为何雄心泯灭,甘为一乡人?我们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以大哥的威望,振臂一呼,河北数十万勇士将云集在大哥身边,那时我们据幽州,控辽东,有突厥人的战马,有大唐的钱粮,天下三分,我们也能得其一,大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