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19章

江山战图-第519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北方河面喊道:“殿下,那是什么?”

李世民急向黄河上游望去,只见河面出现了数十个小亮点,就像一簇簇火苗,正向他们这个方向漂来。

“不好!”

李世民大吃一惊,是隋军要用火船来烧浮桥了,他急声令道:“三千长矛兵立刻上浮桥!”

令如山倒,已在岸上集结等待的一支长矛兵冲上了浮桥,这时,火船距离他们已不到百步,所有士兵都看清楚了,河面上大约漂来了七八十艘筏子,筏子上点燃着熊熊烈火,显而易见,隋军是准备烧毁刚刚搭建的栈桥。

很多士兵脸都吓白了,惶然不知所措,但李世民却冷静下来,他已找到了应对之策,当即下令道:“水鬼下水,倾覆木筏!”

数十名水鬼跳入水中,奋力向燃烧的木筏游去,三千长矛手已经在栈桥上一字排开,手握长矛,准备阻挡木筏靠近浮桥。

水鬼在水中不断将木筏掀翻,燃烧的木头落入水中便熄灭了,最后只有十几艘木筏靠近浮桥,却被士兵用长矛顶住,随即赶来的水鬼也将这十几艘木筏掀翻,最终有惊无险地化解了隋军的第一次反击。

790。第790章 再开谈判

几名士兵邀功一般将一艘木筏抬到李世民面前,“殿下,就是这只木筏!”

李世民走到木筏前,仔细打量这只筏子,只见它制作十分粗陋,用刚刚砍下的树木绑扎而成,李世民对身后大将们笑道:“张铉自诩天下水军第一,要是他看见自己手下扎这么粗陋的筏子,不知他会有什么感想?”

众人都笑了起来,长孙无忌躬身道:“应该是隋军水军都已南下,北方各郡的船只都已调去江都,卑职刚刚得到情报,从蒲津关向南都没有隋军船只,殿下,这是我们进攻的机会!”

李世民点点头,一叶知秋,从一只小小的筏子便可看出隋军并没有准备充足,至少他们的水军没有及时赶到河东城,李世民振奋精神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开始渡河!”

命令下达,一百余艘中型船只开始在栈桥临时码头上停靠,第一批五千士兵在大将刘弘基的率领下,纷纷登上船只,船夫奋力摇橹,百艘中型大船如蚁群般向东岸驶去。

尉迟恭就站在黄河岸边,注视着唐军战船载着第一批士兵出发了,在他身旁,房玄龄轻轻摇着羽扇笑道:“看来那批木筏起作用了,他们真的以为隋军水师不在河东城。”

“军师,俺可以下令吗?”尉迟恭问道。

房玄龄点了点头,“既然对方已经出发,那我们也可以行动了。”

尉迟恭立刻回头令道:“令城头举火!”

不多时,河东城城头上燃起了烽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尉迟恭和房玄龄也随即向东撤退。

河东城距离黄河只有一里,这一带两岸地势地平,是极好的渡河之地,唐军船只原以为会遭到岸边隋军的强烈反击,不料当船只纷纷靠岸,唐军士兵意外地发现河岸上竟然没有隋军的一兵一卒。

为首大将刘弘基也愣住了,先是蒲津关摆了空城,然后又是黄河东岸没有了防御,隋军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难道真应了之前有人妄言,隋军在在蒲津关和河东城摆下了空城计。

刘弘基回头向栈桥望去,只见栈桥上站满了准备第二批渡河的唐军士兵,刘弘基心中疑惑,但眼前的局势不容他再考虑下去,他当即令道:“登陆!”

一艘艘船只开始靠岸,一队队士兵奔下大船,在空旷处迅速集结,大船随即调头又向栈桥驶去。

李世民却紧锁眉头,注视着河东城的滚滚黑烟,这显然是点燃了烽火,那么,河东城是在通知谁?

而且李世民也发现了河岸上竟然没有隋军防御,这显然很不合常理,隋军完全可以在岸边部署数十架投石机,打翻数十艘运兵船,不仅打击敌军士气,还能减弱敌军的攻城,这么浅显的道理李世民不相信对方想不到,对方可是以防守出名的猛将尉迟恭啊!

那么为什么隋军不在河岸部署防御呢?难道是他们是想引唐军上岸,一举歼之,可唐军会有源源不断的大军上岸,隋军又拿什么来阻止这一点呢?

想到这,李世民本能地向北边望去,他的眼睛蓦地瞪大了,只见上百艘隋军战船出现在北方的河面上,风帆挂起,顺风顺水向栈桥这边疾速驶来。

就在电光石火的一瞬间,李世民幡然醒悟,他中计了,对方用木筏载火根本就不是为了烧毁浮桥,只是让他相信隋军水师不在河东城。

这时,不仅李世民看见了隋军战船,其他唐军也看见了疾速驶来的隋军船只,栈桥上的一万多名唐军士兵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李世民一把抓住长孙无忌便向岸边奔去,数十名彪悍的亲兵在前面开道,不断将唐军士兵推下黄河,这时,浮桥上的唐军士兵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哭喊着向岸边奔跑撤退,你推我攘,互相践踏,不断有士兵惨叫着掉下黄河。

这时,两艘三千石的战船向栈桥迅猛驶来,只听‘轰!轰!’两声巨响,长达三里的栈桥被拦腰撞为三截,唐军士兵纷纷落水,栈桥上和水中一片惨叫声。

这时,又一艘三千石的巨船撞在临时码头上,码头瞬间坍塌了,只见碎木乱飞,数百名唐军惨叫着落入水中,其余战船开始围剿准备运载第二批唐军的百艘中型货船,一艘艘货船被撞翻撞沉,河面上成了隋军水师耀武扬威之地。

与此同时,尉迟恭率领两万大军向第一批上岸的五千名唐军围攻而来,他们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唐军,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李世民已逃上岸,绝望地望着在河面上横冲直撞的隋军战船,无数士兵掉入滔滔黄河水再也没有了踪影,最后一段还没有被撞毁的栈桥上,上千名唐军士兵绝望地哀哭着,他们的栈桥前后都被撞断,他们已无路可退。

这时,两艘大船迎面撞来,最后一段栈桥被撞得粉碎,千余名士兵在一片惨叫声全部落水,李世民跪倒在地,狠狠一拳砸在泥土里,他双拳紧攥,无助地哭了起来。

......

夜晚,八百里紧急军报奔进长安城,紧急军报直接送进了皇宫。

后宫内,李渊正和一群嫔妃围坐在一起,一边饮酒作乐,一边观赏舞姬的翩翩起舞,登基为帝后,李渊好色的一面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有多名嫔妃怀了身孕,饮酒、拥美,听歌看舞成了李渊最大的爱好,他将一般政务都扔给了太子李建成,只有重大军国政务他才会过问。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走进大殿,在李渊耳边低语几句,李渊笑道:“军报在哪里?拿来给朕看!”

另一名宦官小跑进来,跪下将紧急军报呈给了李渊,李渊一边喝酒,单手将军报抖开,但他只看了几行,便如晴天霹雳一般,手中酒杯‘当啷!’落地。

李渊被惊得目瞪口呆,超过四千人葬身黄河,大将刘弘基和五千士兵被俘,隋军水师已完全隔断了关中和并州的联系。

“陛下连酒杯都拿不稳,当罚酒一杯!”

一名美人没有眼色,娇笑着端酒凑上李渊,李渊心烦意乱,一巴掌将这名美人打翻,怒喝道:“拖下去,打一百棍!”

所有嫔妃都吓得花容失色,丝竹声骤然停止,舞姬们有些不知所措,李渊重重哼一声,起身便向殿外走去。

。。。。。。。。

不多时,李建成、陈叔宝、裴寂和刘文静都匆匆赶到了御书房,李渊负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众人站在一旁,谁也不敢开口,李渊叹了口气,对众人道:“虽然渡河不利,但至少蒲津关夺回来了,朕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李渊此话一出,众人立刻明白了,天子不想处罚秦王渡河不利,裴寂反应极快,立刻道:“陛下,既然隋军有两万人,那就算渡河过去攻城,我们三万军队也绝对攻不下城池,反而损失更加惨重,从这一点来说,止于河西岸也未必是坏事。”

旁边刘文静极为鄙视裴寂的随声附和,不过他也知道天子心情,这个时候不能触怒天子,便委婉地说道:“陛下,看来我们必须在延安郡设立渡口,否则,我们无法和太原联系了。”

李渊何等精明,他立刻听出刘文静是在委婉地指责裴寂‘止于西岸’的话,李渊心中着实不舒服,这个刘文静只会给人伤口上撒盐。

李建成看出了父亲的不满,他连忙替刘文静打圆场道:“刘相国倒不必担心我们和并州的联系问题,冬天黄河结冰,我们直接可以走过黄河,而且只要谈判得当,隋军还是会撤出河东城,刘相国多虑了。”

裴寂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挂满了赞誉的笑容,“太子殿下高见,确实只要再过两个月,黄河就结冰了,黄河上的交通不成问题,但想通过谈判要回河东,恐怕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是之前隋军提出的条件了。”

李建成淡淡道:“这也没有办法,当初裴相国极力要求用武力夺回蒲津关和河东城,难道就没有想到如果失败该怎么办吗?”

裴寂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半晌苦笑道:“太子殿下言重了,当时满朝文武都义愤填膺吧!”

“可满朝文武并非个个都是相国。”

“好了,建成!”

李渊及时制止住了长子的讥讽,他缓缓道:“我们确实需要面对现实,朕的意思是说,先把河东城拿回来,等以后再夺回上党郡和长平郡吧!该示弱时就不要硬逞能,那样只会失去更多。”

791。第791章 搜查疑踪

水军是张铉创立青州军时极力发展的一支军种,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骑兵,当初张铉极力发展水军的原因是船只的运载量可以极大地减少民夫使用,降低战争成本。

比如高句丽之战,张铉动用了上千艘大船,包括九艘横洋舟运送军队的粮草,最终只征用了三万船夫和五万码头搬运民夫,这和隋帝杨广征发百万民众参与高句丽战役形成了天壤之别。

正因为张铉用举国之力发展水军,才使得隋军水师独步天下,在关键时刻能封锁江面,从而实现重大战略目标,这次李世民反击就是被八千隋军水师封锁了黄河水面,四两拨千斤,使李世民大军无法渡黄河东进,李渊不得不再次接受谈判解决的命运。

此时,隋军一支五千人的水师正在长江缓缓而行,这支水师有百艘战船,包括二十艘补给船和八十艘战船,统帅这支军队的大将是虎贲郎将朱宽,朱宽是陈棱手下四大金刚之一,陈棱回归隋朝后被封为礼部尚书,他手下三万军队则交给了张铉。

陈棱特地向张铉推荐了两名前大隋水师人才,一个是水军猛将朱宽,一个是航海士何蛮,这两人在大业初年曾率军前往琉球,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水军作战及远航经验,张铉便任命朱宽为虎贲郎将,任命何蛮为水军左司马,跟随来护儿。

朱宽年约四十六七岁,在航行琉球后他便被天子杨广冷落,不再重用,十几年郁郁不得志,一直跟随在陈棱左右,而张铉对他的重用使他重新焕发青春,正是这种感恩之心使朱宽更加尽职尽责。

朱宽的任务是清剿沿江杜伏威隐藏的粮食和船只,这两年,杜伏威从各个渠道弄到了五六百艘小船,仅仅从江都货行手中便抢到了三百余艘货船,这些船只使杜伏威有了强大的运输能力。

杜伏威一直秉承着狡兔三窟的习性,难以改变,当他意识到危险来临时,杜伏威将这些船只分藏在各处,粮食也是,他在江淮各地秘密修建了十四座粮仓。

“将军,会不会藏在从前黄家的仓库内!”一名校尉小声提醒道。

这名士兵参加过从黄家搬运生铁的行动,他对那座隐蔽的仓库记忆犹新。

朱宽在江都呆了好几年,他很清楚黄家和朝廷的关系,****被调来江都出任江都郡太守,管理除了江都城以外的江都郡各县,如果贸然去搜查黄家,那必然会得罪****,但朱宽也确实怀疑黄家港湾内的船只和粮食是杜伏威的存货。

朱宽一时犹豫不决,他毕竟已经四十多岁,他长期在稳定的帝国为官,骤然转变为战乱时代的大将,他一时还不适应。

很多时候,他还是习惯于旧思维,习惯于官场中的人情世故,黄家是江淮士族领袖,得罪了黄家就等于得罪了江淮士族。

就在这时,有士兵大喊:“将军快看前方!”

只见前方驶来一支船队,由四五十艘战船组成,为首大船正是一艘体型巨大的横洋舟,朱宽大喜,目前长江上只有一艘横洋舟,那便是齐王的座船,他急忙喝令:“船队减速!”

两支船队都放慢了速度,战船靠上了横洋舟,朱宽上了大船。

张铉此时就在横洋舟大船之上,他从庐江郡过来,准备返回江都,没想到正好在路上遇到了朱宽率领的船队,这时,朱宽跟着亲兵走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大帅!”

“朱将军免礼!”

张铉笑问道:“将军在长江搜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