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08章

江山战图-第50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看出他的担心,便笑道:“至少目前为止,这批工匠对你们没有意义,据我所知,早在两年前洛阳仓库中的生铁就用尽了,这些工匠在家无事可干,很多人偷偷打零工,或者出卖苦力养家糊口,与其等唐军攻下洛阳,白白便宜了李渊,还不如把工匠给我,我帮助你们保住洛阳,我相信郑王一定会毫不犹豫答应,苏大夫何必自寻烦恼?”

一句话提醒了苏良,这件事应该是王世充来决定,自己犹豫什么,他立刻道:“我明白了,我立刻发鸽信请示郑王,最迟后天就有明确答复!”

正如张铉的意料,五十万石快要发霉的粮食和两万户鸡肋匠户丝毫没有让王世充感到可惜,况且本来他就要给张铉三十万石粮食,现在只是增加二十万石而已。

王世充反而庆幸张铉没有要军器库中的数十万件兵器和盔甲,那才是他难以割舍的宝贝,只要唐军能在十天内撤军,他怎么能不答应,王世充当即回复苏良,完全接受张铉的两个条件。

张铉随即发鹰信给已经集结在河内郡的尉迟恭大军,令他立刻开始行动。

772。第772章 突袭河东(上)

深夜,一场小雨不期而至,细细密密的秋雨带着一丝寒意,白茫茫的冷雾笼罩着远方的山林和旷野,树林不时传来夜枭饥饿的叫声,在秋夜、秋风、秋雨的渲染下,大地变得格外的凄冷和苍凉。

这里是河东郡百梯山脉的南麓,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在略有点泥泞的官道上列队行军,每个士兵都带着斗笠,全然不顾冷风细雨的侵袭,他们在夜幕的掩护下正向河东城方向疾速而去。

为首大将正是尉迟恭,早在张铉抵达梁郡准备进攻瓦岗军之时,张铉便秘密向尉迟恭下达了命令,令他率一万精兵赶赴河内郡轵关城集结,准备随时向河东城进发。

河东城是连接并州和关中的战略要道,尤其河东城外黄河边的蒲津关更是关中的大门,拿下蒲津关,关中大门洞开,河东城以及蒲津关对长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长安的咽喉。

但由于唐军主力进攻中原,另一部分主力在太原以北和刘武周作战,还有两万军在防御梁师都,再有一部分军队驻防巴蜀,最后的三万重兵则拱卫长安,驻守在关中各要害处。

导致了并州南部兵力十分空虚,各郡只能依靠郡兵守城,河东城也同样只有一千郡兵防御城池,夺取河东城,也就切断了关中和并州的联系。

但尉迟恭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河东城,他们还要夺取蒲津关,直接威胁关中的安全,虽然在大局上张铉还无力进攻关中,但占据河东城是一步险棋,这步棋若走得好,也足以惊破李渊的肝胆,逼迫李渊不得不撤军防卫关中。

经过数天的昼伏夜行,这天清晨,尉迟恭率领的一万大军已经抵达了河东城以西三十里的方寸山脚下,这里却没有下雨,秋高气爽,令人心情大好,尉迟恭见众军经过一夜的行军都已疲惫不堪,便找了一片松林,让士兵们就地休息。

一万士兵都疲惫之极,草草吃了一点干粮便倒地呼呼大睡,尉迟恭则找来十几名主要部将,和众人商议攻打河东城的撤离。

“从情报来看,河东城只有一千郡兵,防御松弛,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关键是蒲津关,情报上说有三千军队镇守,而且关隘险要,我们也而没有携带攻城武器,硬攻肯定是拿不下,我们只能智取,我决定先夺蒲津关,再占河东城,这样就不会惊动蒲津关的守军,大家都说说吧!”

众人都沉思不语,尉迟恭见郎将王玄敬眼中若有所思,便道:“王将军说说吧!”

王玄敬因死守壶关立下大功,已被张铉破格升为鹰扬郎将,尉迟恭更是视他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尉迟恭知道他敢于担当,颇有谋略,便想问问他的想法。

王玄敬连忙躬身道:“卑职觉得与其在这里冥思苦想,不如去蒲津关看看,我觉得会有收获。”

尉迟恭欣然点头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蒲津关是连接秦晋之间的雄险之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谋取河东地区,便在蒲津关外的黄河之上修建了一座由船只搭建起来的浮桥,千余年来,浮桥无数次被摧毁,又无数次被修复。

而蒲津关也修建得异常坚固,城高门小,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夺城的艰难程度,不亚于争夺潼关,但蒲津关又是从河东前往关中的必经之道。

因此,夺取蒲津关便是彰张铉能否逼迫李渊撤军回关中的关键一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尉迟恭。

按照按照尉迟恭的方案,夺蒲津关要用智取,在关中军队赶来支援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夺取蒲津关和河东城,震慑关中和长安,这不仅将迫使李渊不得不放弃东进中原计划,更会沉重打击长安军民和朝廷百官的士气,会动摇李渊的统治。

张铉这个想法由来已久,自从唐军偷袭壶关后,张铉便在寻找机会实施这个计划。

而这次唐军南下上洛郡东征中原,便让张铉看到了机会,帮助王世充只是顺带人情,他要从精神上、心理上沉重打击李渊和他的臣民们。

尽管周边战火不断,并州南部和关中地区却已经进入和平时代,没有了战争威胁,蒲津关便成了一座商贸重地,它不仅军事地位重要,它同时也是并州和关中货物及人员往来的必经之路,每天商队络绎不绝,人员往来穿流不息,守卫关隘的士兵也由此捞足了油水。

王玄敬和几名手下扮作普通路人坐在黄河东岸的一座茶棚内休息喝茶,关注着蒲津关士兵的一举一动,在黄河东岸的浮桥入口处也站着几十名士兵,他们只做简单的盘问,商队和行人便可直接走上浮桥,向对岸的蒲津关走去,在那里再接受严格的盘查,然后过关进入关中。

“将军,我们可以扮作唐军入关,等他们发现不对时,我们已经冲进了关隘!”一名士兵低声建议道。

王玄敬摇摇头,其实这个办法不错,他一来便想到了,他们可以控制住东岸的士兵,等蒲津关的军队反应过来,就已经有一部分军队冲进关内了。

但问题是唐军盔甲和隋军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没有携带唐军盔甲,无法假扮,当然他们可以先攻下河东城,冒充郡兵过关,但就怕进攻河东城会立刻惊动蒲津关守军,天知道他们之间有多少种联系方式?

这时,一支商队来到东岸浮桥入口,为首商人似乎说了什么,几名守关士兵便给他们一堆小白旗,商队将白旗插在载货大车上,径直上了桥向蒲津关而去。

王玄敬感觉有点蹊跷,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支商队,最后发现他们直接进了关,居然没有被盘查,他大为惊愕,还有这种事情,难道是那些小白旗的起作用了吗?

他立刻招来茶棚伙计,笑着问他道:“刚才我看见一支商队过关,但士兵根本不检查,也不盘问,直接放他们过去了,这是怎么回事?”

伙计笑道:“那一定是货物上插着白旗吧!”

“正是!”

“这就对了,那是免检旗,又叫权贵旗,权贵过关时插上此旗,士兵就不会盘查,这是长安天子规定的,一般五品以上官员可以享用。”

“但刚才那支商队我看也不像什么权贵。”

伙计笑了起来,“这面三角白旗还有一个名字,叫权钱旗,你没有权,有钱也行,这种法度上的漏洞守关将领怎么可能不利用它来发财?反正这面旗帜是合法的,至于怎么用怎么辨别就是下面具体守关人的事情了,朝廷也不会知道。”

王玄敬眼前一亮,他有办法了。

。。。。。。

蒲津关守将叫做何潘义,他原本是个胡商,大业十二年,他和兄长何潘仁在关中司竹园造反,聚众数万人,和他们一起造反的还是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关中豪杰,后来他们都被李神通收编,成了李神通的部将,这次李世民率八万军东征中原,关中地区便由李神通的三万军队驻防,何潘义跟随兄长攻打长安有功,被封为都尉,率军驻守冯翊郡一带。

这次李神通驻防关中,便令何潘义率本部三千军驻守蒲津关。

何潘义本身就是胡商出身,对钱财的渴望早已浸入他的血脉,加之他从前是关中盗匪,对朝廷制度极为蔑视,所以他接任蒲津关后,做得比前任还黑,捞钱更狠,只要给钱,就算是一等违禁品他也会放马过关。

下午,何潘义正在城头上巡视,这时,一名校尉带着一个矮矮胖胖的商人走上前来,校尉上前对何潘义低声道:“将军,有肥羊来了!”

773。第773章 突袭河东(下)

何潘义精神一振,打量这名商人一眼,见此人一脸奸商模样,穿的绸袍颇为考究,便笑道:“你有什么事吗?”

何潘义长得虽然粗鲁,但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对这些求自己办事的商人都十分客气,语气也很柔和。

矮胖商人上前施礼道:“小人姓杨,长平郡人,从商多年,小人有批货物想运去长安,特来求免检旗。”

“你是什么货物?”

“这个。。。。”商人有点犹豫,“将军,这不太好说。”

“你不说我怎么给你开价,不同的货物,免检旗的价格可不同。”

矮胖商人半响才吱吱呜呜道:“是一点点生铁。”

何潘义眼中闪过一道亮色,生铁可是朝廷严禁民间买卖的货物,但民间需求又很大,在黑市上价格惊人,为获取暴利,很多人铤而走险私运生铁,何潘义可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他很清楚生铁利润,一辆大车可运三百斤生铁,利润就是十两黄金,一般运十车,利润就是一百两黄金,难怪校尉说有肥羊来了。

他故作为难道:“生铁可是第一等禁品,若被人告发,我这个主将也是要掉脑袋的,不好办啊!”

商人连连躬身道:“小人绝不会出卖将军,恳请将军帮忙。”

何潘义伸出一只手掌,“一辆大车五两黄金,最多走二十辆大车,护卫伙计不能超过五十人。”

商人吓一跳,“五两黄金,这个价格太高了吧!小人打听过,一般都是二两黄金。”

“那是非战时期的价钱。”

何潘义冷冷道:“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已发动征东之战,大唐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很快对各种禁品会查得更严,尤其是生铁、兵器一类,抓到就要杀头,我也是最后一次帮忙了,如果你无法接受,那我也没有办法。”

商人踌躇良久,最终从背囊中掏出五锭黄金,每锭约重十两,递给何潘义道:“我们一共十辆大车,每车五名护卫,这是五十两黄金,我一半的利润都给将军了。”

何潘义接过黄金,呵呵一笑,“有财大家发嘛!”

他随即从怀中取出一面圆形铜牌给商人,“凭这面铜牌可领十面免检旗,记住了,护卫伙计只能佩剑,不准带刀,更不准带长兵器。”

“这个小人明白,请将军放心!”

商人告辞走了,何潘义望着商人远去的背影,他又忍不住掂了掂手中的黄金,这种金灿灿、沉甸甸的感觉让他心中很舒服,他低低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发财的日子不多了,赚一点算一点吧!”

......

一个时辰后,暮色已近,由于天黑将闭关,所以这时候过关的行人和商队格外多,东岸入口处,劳累了一天的士兵们也没有早上那么严格了,草草检查一下货车便放商队过去,至于行人只要不携带兵器,基本上不用检查,直接上桥去关隘。

但关隘口的检查依然十分严格,所有的大车都打开,货物全部倾倒出来,士兵们直接用长矛在货物上捅刺,商人们吃了大亏后,下次自然就会交钱租免检旗,至于行人也要一个个盘问,主将发财靠商队,士兵们的油水却在行人身上,想不被搜身盘问,多交百文钱就可以直接过关,关隘外狭窄的台阶上站满了等待盘查过关的行人。

这时,一支由十辆大车组成的车队顺着官道快速驶来,看得出这一支货物价值不菲的车队,每辆大车左右都有五名护卫伙计,穿着一色的灰布短衫,个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腰中挎着长剑,在乱世,商人们都要花重金聘请武艺高强的武士担任护卫,但像这样有着五十名武士护卫的商队还是比较少见,也格外令人瞩目。

他们刚走到入口前,士兵举矛拦住了他们,“去哪里?运送什么货物?”

为首商队首领上前递给一块铜牌,“我们有这个!”

居然是圆形铜牌,说明这支商队付了价钱不菲的过关费,士兵想起了下午那个胖商人,笑问道:“你们东主呢?那个矮矮胖胖的家伙。”

“他在后面,很快就会到来。”

“要他快点啊!天一黑就闭关了。”

“我们已经派人去催了。”

士兵们取了十面黑色三角旗给他们,白色三角旗或许还要稍微看看货物,但黑色三角旗就完全不用开箱了,这就是金钱的威力,付的钱越多,获得的优待也就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