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41章

江山战图-第441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篡位夺权的本质。

所以萧瑀并没有立刻答应李渊,只是借口身体不适,需要养病几个月,直到前段时间新隋建立,天下为之震动,萧瑀也接到了他的胞姊,也就是大隋萧皇后写给他的亲笔信,恳切地希望他来新隋为官,使萧氏家族不至于在新朝廷中缺席。

萧瑀当然明白这其实是张铉借萧皇后之名来邀请自己,一面是控制关陇李渊,而另一面是占据河北、山东的张铉,自己该何去何从?让萧瑀着实难以抉择。

这时,一名中年酒客走到萧瑀面前,抱拳拱拱手笑道:“在下彭城郡布商史文顺,这两天一直在看先生独自饮酒,可否聊一聊?”

萧瑀微微一笑,“我认识彭城郡第一大商人史霖,和兄台是什么关系?”

中年酒客大惊,连忙道:“正是家父,先生是。。。。。。”

“我和你父亲只是有一面之缘,我姓萧,丹阳郡人,请坐!”

萧瑀请这位彭城郡有名的大富商坐下,又道:“听说宇文化及在彭城郡,不知情况如何?”

史文顺叹了口气,“宇文化及在彭城郡和下邳郡纵兵抢掠粮食,而瓦岗军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宇文化及用掠夺的手段解决了粮食绝境,真让人无法理解,就连我这个商人也知道绝不能让对手缓过气来,真不知翟让是怎么想的。”

萧瑀笑道:“或许瓦岗军也有苦衷,他们刚攻打洛口仓失利,还没有恢复过来,也或许他们畏惧宇文化及的骁果骑兵,或者瓦岗军想用拖的办法让宇文化及军队不战自溃,总而言之,瓦岗军不会不懂最起码的战术。”

“或许也是,我们是局外人,很难猜测其中的真实原因。”

说到这,史文顺压低声音道:“萧先生对这次河北战事怎么看?”

萧瑀淡淡一笑,“外面传闻很多,各种说法都有,我不知道事实,实在无法评论。”

“不瞒萧先生,我就是刚从河北魏郡过来,事实上我很清楚河北发生的事情,说实话,实在令人沮丧。”

“谁令谁沮丧?”

“长安让人沮丧!”

“哦——此话怎么活?”萧瑀心中有了几分好奇。

“幽州军已经被灭了,李叔良还要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灭,李叔良也命丧黄泉,我实在不明白,唐王为什么不攻打洛阳,偏偏去招惹强敌。”

史文顺毕竟是商人,看问题比较简单,不够透彻,但萧瑀却很清楚,李渊其实是走了一步好棋,趁张铉南下淮河截杀宇文化及,其余军队严守青州,防止瓦岗军趁虚杀入青州,这个时候张铉确实顾及不到河北,李渊这步棋走得恰到好处,只要走稳了,张铉后面就步步被动了,只可惜一步好棋被李建成走臭了。

“或许是新隋成立给唐王的压力太大吧!”

萧瑀笑了笑,他心念一动,又问道:“史兄最近要去河北吗?”

“不满先生说,我的商队明天要去青州,这次我是来长安采办一些西域货物,我觉得青州那边或许有销路。”

萧瑀连忙道:“我能否和史兄的商队一起上路,我也打算去青州。”

“没问题,小事一桩了。”

史文顺热情地笑道:“我就住在东市的平安客栈,明天上午天亮就出发,走上东门出城,萧先生要么在上东门外等我,要么就来客栈一起走,看先生自己方便。”

萧瑀想了想,便笑道:“那我就在上东门外等候史兄。”

这在这时,楼下大堂内传来一阵凶狠的呵斥声,“不准妄议朝廷,胆敢妄议朝廷者一律抓走!”

一楼大堂的酒客顿时鸦雀无声,这时,一名酒保跑来对萧瑀低声道:“是内卫军来了,小心祸从口出。”

萧瑀心中一阵反感,他知道这是李渊两个月前成立的内卫军,最初为了搜查藏在长安的探子,但现在已渐渐变成了监视民众耳目。

萧瑀也怕被内卫军认出,便起身对史文顺笑道:“我还有要紧事,就先走一步了,我们明天上午见。”

史文顺也连忙起身行礼,“我一定等萧先生。”

萧瑀付了酒钱,随即从后门楼梯离去了,就在萧瑀刚走,十几名内卫士兵在一名校尉率领下走了二楼,气势汹汹对二楼的几个酒客道:“核对身份,谁也不准离去!”

史文顺忽然对萧瑀的身份有了兴趣,居然赶在内卫军士兵上楼前离去,看来他颇担心被内卫军认出,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居然还认识自己的父亲,姓萧的中年人。

史文顺凝神想了片刻,猛地想起父亲给自己说过的一件事,前年萧相国在洛阳接见过自己的父亲,难道他就是……。。

666。第666章 利益交换

这几天李渊遭受了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东征惨败,从弟李叔良不幸阵亡,三万五千军队沦为隋军战俘,长安政局不稳,士气低落,李渊的心情也极度糟糕,几天来寝食不安,将自己关在唐王府内闭门不出。

下午,李渊独自坐在书房内看长子李建成刚刚送来的一封信,李建成在信中深刻剖析了东征失败的原因,同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责任,请父亲免去自己的一切职务。

李渊不由长长叹了口气,他心里很清楚,其实责任在自己身上,是自己逼迫他们东征河北,打击张铉将迁都安阳造成的影响,不料弄巧成拙,反而让自己蒙受巨大的屈辱和损失,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该如何善后。

这时,有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王爷,刘相国求见!”

刘相国就是刘文静,曾是李渊起兵的军师,本来李渊谁都不想见,但长子建成写来这封信后,李渊也觉得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他点了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刘文静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微臣参见王爷!”

“相国请坐!”

李渊请刘文静坐下,有侍女进来给他们上了茶,李渊惭愧道:“这几天我实在无脸见人了。”

刘文静完全理解李渊的心情,他平静地说道:“出兵战败,任何人都会感到羞愧,不过胜败是很正常之事,王爷从起兵至今未尝闻败,这倒是有点不正常,所以败一次我认为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能再败在同样的事情上。”

“相国觉得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

刘文静沉吟不语,李渊明白他很为难,便诚恳地说道:“我和肇仁相交多年,可谓患难之交,没有肇仁就没有我李渊的今天,我也知忠言逆耳,但如果肇仁不说,恐怕我再也听不到了。”

刘文静微微叹息一声,“这次失败,我也有责任,明知不妥未能及时劝阻王爷。。。。。。”

不等他说完,李渊摆了摆手,“现在不要说这种话了,你尽管直言,我想听你的实话。”

刘文静点点头,半响才缓缓道:“这次兵败其根本是原则上的失败,是一次不顾原则的投机行动,战略方向错了,焉能不败。”

李渊苦笑一声,“请继续说下去!”

“从表面上看,唐军确实有机会,幽州有罗艺接应,张铉又率大军去拦截宇文化及,似乎只是因为魏文通的意外出现致使河内郡粮食运输出了问题,才导致行动失败,其实这真的只是表象,就算没有魏文通出现,我们就算一时得手,但最终也拿不下河北,还是会惨败而退。”

“为什么这样说?”李渊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

刘文静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他指着关陇一带道:“河西有李轨割据,陇西有薛举割据,这是我们背后的两大敌人,巴蜀也不安宁,还有北面的梁师都和刘武周,他们都得到突厥的支持,威胁陇右和并州,我们明明在屋内已四面皆敌,却又要开门去迎战更强的敌人,一旦张铉大军杀入并州,薛举、李轨之流再从后面攻打我们,王爷觉得我们还支持得住吗?”

李渊脸色大变,眼中露出恐惧之色,半晌,他忽然向刘文静深施一礼,“若不是肇仁提醒,我几乎要被自误了。”

“王爷,现在我们局势十分严峻啊!”

李渊长长哀叹,“我知道,我们现在内忧外患,却不知如何是好,恳请肇仁教我!”

“微臣就是为此事而来,我们必须尽快和张铉讲和,不能让他入侵并州,只要我们和张铉达成和解,双方以太行山为界,那么我们就能集中兵力对付李轨、薛举以及梁师都、刘武周之流。”

李渊迟疑一下,担心地说:“就怕眼下这个局势张铉不肯讲和!”

“其实我们有一个机会,微臣带来一人,不知王爷愿不愿接见?”

刘文静上前低声对李渊说了几句,李渊眉头一皱,“此人一直在长安?”

“非也,此人刚从瓦岗军那里过来。”

“好吧!我就见一见她。”

刘文静起身出去了,片刻,他带进来一个年轻的女人,衣着艳丽,浑身香气逼人,霍然正是一直失踪不见的高慧。

渤海军在河间郡兵败之时,高慧并不在河北,而是在梁郡,她也由此躲过了兵败一劫,虽然渤海会在河北的支持者纷纷反水,势力被张铉连根拔起,但高慧这一支势力却相对保持完整,她手下依然有数百人,掌握着渤海会在河北以外的全部财富,依然有一定的暗实力。

高慧上前双手交叠放在小腹前,微微屈膝施了一礼,“参见王爷!”

“夫人免礼,请坐!”

李渊打量一眼高慧,他早就听说过这个女人,还是渤海会的第二号人物,据说此女美艳无比,但李渊现在看来却有点失望,只是略有一点姿色,离美艳无比还差得远,自己新收的几个侍妾都要比她美貌得多。

高慧感觉到了李渊的目光,她轻捋发梢,嫣然一笑,“王爷最近很忙吧!小女子来长安几天了都被拦在府门外。”

李渊眉头一挑,“夫人来过?”

“今天是第三次,多亏了刘相国引荐!”

旁边刘文静怕李渊误会,连忙解释道:“这几天我家王爷心情不好,谁也不见,绝不是针对夫人,请夫人不要见怪。”

高慧掩口轻笑,“看来是我误会王爷了,不过王爷若早点见了我,一定就不会这么烦恼了。”

这句话说到了李渊的心坎上,他连忙问道:“夫人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吗?”

高慧点点头,“我们虽然在河北失败,但我们并不气馁,准备再次反攻,我们希望得到王爷的支持。”

李渊忽然明白刘文静所说有一个机会的意思了,就是渤海会要反攻河北了,张铉必然会集中精力应对渤海会,这样并州的压力将减轻,他们也能和张铉达成和解,只是李渊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渤海会军队已被消灭,他们拿什么反攻?

沉吟一下,李渊问道:“不知渤海会将在哪里反攻?”

高慧薄薄的嘴唇轻轻一碰,说出了两个字,‘辽东!’

李渊顿时恍然大悟,渤海会要么是借用契丹的力量,要么是借高句丽的兵力,居然看中了辽东这块土地,果然有眼光,不过就算他李渊也绝不会拱手让出辽东,更何况张铉。

李渊眼睛眯了起来,“不知夫人需要我怎么支持贵方?”

高慧微微一笑,“我也知道唐军在河北不利,所以我不会再要求王爷出兵河北,这不现实,其实我们的请求非常简单,对王爷只是举手之劳。”

“夫人不妨具体说一说。”

“是这样,我们在关陇有十二座庄园,土地近万顷,虽然资源丰富,但我们却无法调用,我也知道关陇贵族在江都有不少产业,在徐州及江淮也有不少庄园,我希望我们两家交换,或者王爷能准许我们卖掉这些庄园。”

李渊在入关中后下了一道命令,各地百亩以上的土地买卖必须经过朝廷审核,五百亩以上土地买卖全面禁止,同时百石以上的粮食买卖必须交官府备案,这主要是防止土地兼并,以笼络人心,另外便于筹集军粮,在这道命令下,渤海会的十二座庄园就卖不掉了,同时庄园的各种资源也无法利用,这对于急需钱财的渤海会是个巨大的压力。

高慧接到兄长的命令,让她尽快筹集五万两黄金,目前高慧手中只有一万两黄金,河北、中原和江淮虽然有大量资产,但变现并不容易,一是没有这么大的买家,其次她不想卖掉东部的资产,而关陇贵族个个是巨富,关陇的田庄对渤海会也用处不大,而且一旦被李渊查到,这些田庄恐怕也保不住了,所以卖掉它们是最好的选择。

高慧也心急如焚,这次来求见李渊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把庄园换到徐州江淮,或者直接卖掉,她抓住了李渊此时急于和张铉和解的心态,便可以用来讨价还价。

高慧又笑道:“如果王爷能答应,那么我们出兵辽东的时间就可以和王爷商量。”

李渊沉思片刻,这确实是一次机会,他又看了一眼刘文静,刘文静点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李渊便欣然笑道:“关陇的十二座庄园我想很多人都会眼红,好吧!我就特批你们可以卖掉这批庄园,至于你们的出兵时间,我要求现在就出兵想必你们也办不到,我只能说越快越好。”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