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96章

江山战图-第39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赢得士绅支持的关键还是在于世家,世家就是最大的士绅,这是在隋朝时代绕不过去的坎。

虽然清河崔氏在张金称肆虐清河郡时便举族逃到了渤海郡,但他们只是客居渤海郡,对渤海郡影响并不大,渤海郡真正的世家却是高氏,俗称渤海高氏,在河北地区的影响力不亚于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

包括建立北齐的高欢,明明出身北魏六军镇的胡化汉人,也还要千方百计把自己和渤海高氏联系起来,显示自己也出身名门。

渤海高氏真正的杰出子弟,恐怕还是大隋开国元勋高熲,协助杨坚建立大隋帝国的宰相,在高熲当政时代,渤海高氏曾显赫一时,成群结队的读书人跑来渤海郡,企图拜在高氏门下,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高熲失宠,继而被杨广处死,渤海高氏也彻底沉默。

尽管高氏家族已经很少在河北各大家族的聚会中露面,杨广巡视涿郡时,他们也没有出现,但并不代表高氏在渤海郡失去了影响力,相反,渤海高氏依旧是渤海各县士绅的领袖,在渤海郡享有极高的威望。

张铉在剿灭高士达后的第三天便来到郡治阳信县拜访渤海高氏。

渤海高氏家主叫做高叔元,是大隋丞相高熲的从弟,已年近七旬,但身体健康,头脑也很清醒,他听说张铉来访,特地下令开大门迎接,这是继当年隋文帝杨坚拜访高氏家族后,高氏家族第一次开大门迎客。

高叔元身材瘦小,精神很矍铄,在他身后跟着一群高氏家族的重要子弟,高叔元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他仿佛知道张铉要来拜访高家,其实他坚决不承认和高士达有任何关系,就是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高家在隋朝已经没有机会,那么他们只能对新的上位者报以希望。

这时,张铉的马车在数十名骑兵护卫下缓缓抵达府门前,马车停稳,身穿儒服的张铉从马车里出来,高叔元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小民高叔元欢迎大将军驾临高府!”

张铉的爵位是齐国公,但齐国公原本是高家的封爵,后来被剥夺,所以张铉的到来总有那么一点让高家感觉不自在,不过这只是一种感觉,面对现实的高家是绝不能在意这种小事。

张铉回一礼微微笑道:“上次经过阳信县就应该来拜访,但战事正急,所以拖到了今天,请家主见谅!”

“哪里!哪里!大将军能来高府,是我们高家蓬荜生辉,大将军请进!”

众人如众星捧月般将张铉迎进了高府,直接来到贵客堂坐下,这时,其他子弟都已退下,陪坐之人只有高叔元和他的长子高信,另外还有一名中年男子陪同,张铉却不认识。

张铉看了一眼这名中年男子,笑问道:“这位是?”

高叔元呵呵一笑,“这便是我兄长高相国之子表仁。”

‘原来此人就是高熲三子高表仁!’张铉暗暗忖,他知道高熲有三子一女,女儿便是杨勇之妃,长子高盛道去世得早,次子高弘德和三子高表仁受父亲一案牵连,被剥夺爵位,迁谪去了边疆,这位高表仁听说被贬去巴蜀,他怎么会在高府出现?

高表仁连忙上前见礼,“表仁参见大将军!”

张铉微微笑道:“高兄不必多礼,令兄身体可好?”

高表仁心中一惊,张铉怎么会知道兄长也在府中?

他表情有点不自然道:“家兄。。。。身体不是太好,在养病之中,多谢大将军关心。”

张铉坐了下来,他又看了一眼高表仁,心里已经明白过来,高表仁和他兄长一定是私逃回渤海郡,按理他不应该露面才对,现在高表仁居然在自己面前出现,这就是高叔元的某种暗示吧!

想到这,他又迅速看了一眼高叔元,正好高叔元也在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两人目光相触,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593。第593章 午餐要钱

这时,侍女进来上了茶,张铉喝了口茶笑道:“渤海郡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物资富饶之地,自从南面的豆子岗成为匪患重地后,渤海郡也屡遭磨难,损失惨重,这次虽然剿灭了高士达,但并不代表匪患被铲除,根据我的经验,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乱匪才没有生存的土壤,所以恢复渤海郡生产,维护地方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对我渤海郡我不太熟悉,今天就是来请教家主,家主能否提一点好的建议?”

张铉说得很含蓄,其实就是在告诉高叔元,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高叔元笑眯眯道:“大将军的治理能力我们是有目共睹,青州当年是匪患最重之地,现在已成为大隋有名的富庶之地,让人心服口服,所以大将军只管放手施为,我们这些地方士绅都将全力支持。”

张铉点了点头,“其实治国的关键就在治吏,官员的任命尤其重要,青州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在拥有一批很有作为的郡官县吏,我希望渤海郡也能延续这个传统。”

张铉看了一眼高表仁,又淡淡道:“现在高士达任命的官员要么逃走,要么被民众抓住,可以说一盘散沙,现在急需任命官员,不住表仁是否愿意临危受命,出任渤海郡丞一职?”

按照惯例,太守一般不能由本郡世家出任,世家大都担任郡丞一职,这也是青州的规矩,张铉并不想在渤海郡打破。

高表仁心中暗喜,连忙道:“只怕高某才疏学浅,辜负了大将军的期待。”

张铉微微一笑,“高丞相的公子怎么可能连郡丞都担任不了,我只是怕屈才。”

“哪里!我会尽全力而为。”

既然张铉已经拿出了诚意,高叔元就不能不表态了,他点点头道:“大将军为了渤海郡的振兴而殚精竭虑,作为渤海郡乡党,我们怎能不全力支持,请大将军放心,现在匪患已除,人心思定,相信渤海郡上下都会支持大将军所任命的官员,渤海军队的振兴指日可待。”

“希望如此!”

。。。。。。。。

张铉离开高府,返回了郡衙,一路上他还在考虑渤海郡的合适人选,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提升清河郡丞孙简为渤海太守,清河郡元气远远没有恢复,还只有高唐一县,郡丞完全可以由高唐县令兼任。

来到郡衙前,却意外地看见了房玄龄的马车,这让张铉不由一怔,房玄龄不是在南皮县吗?怎么也来了阳信,难道出了什么事?

一种直觉告诉张铉,很可能是渤海会或者窦建德那边有事情了,否则房玄龄不会这样急急赶来。

张铉下了马车,快步向郡衙内走去,刚进大门,便迎面遇到了正急急走出来的房玄龄,房玄龄将张铉拉到一旁,低声道:“窦建德的使者来了。”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张铉笑问道:“窦建德想做什么?”

房玄龄指了指里屋,意思是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张铉会意,便跟随他走进内堂,房玄龄这才笑道:“有点出人意料,窦建德愿意替我们攻打渤海会,愿为我们的鹰犬。”

张铉冷笑一声,“是他的粮食被高烈抢光了吧!”

“当然也是希望我们支援他粮食,但卑职感觉窦建德是害怕成为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我真想攻打他,他就算愿意当牛马也没有用。”

张铉暂时不想打窦建德,他是希望窦建德能成为自己鹰犬,替自己剿灭渤海会,最后自己来收割渤海会的根基。

沉思片刻,张铉又问道:“使者是谁?”

“是他的谋主宋正本。”

“宋正本就是那个饶阳县令?”

“正是此人,此人胸怀大志,可惜怀才不遇,一直当个小小的县令,却把饶阳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河间郡最富庶的一个县。”

“这样说起来,窦建德还是用人不当,此人明明是长史之才,窦建德却用他当谋士,岂不用马来耕田,让牛来拉货?”

房玄龄哑然失笑,大帅的比喻很有趣,但又说到了点子上。

“大帅要见他吗?”

“既然来了,当然要见一见。”

张铉又跟随房玄龄来到了客堂,宋正本正坐在客堂上喝茶,见房玄龄身后跟着张铉,他连忙起身,躬身施礼,“参见大将军!”

“宋先生认识我?”

“前年英雄会,卑职也正好在京城,大将军的威仪怎么能不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现在窦公还在乐寿县吗?”

“我出来时大军还在乐寿县,不过乐寿县大半房屋都被烧毁,县城人死伤惨重,已经无法再呆下去,我们打算迁移,只是现在迁移的去处还没有定下来,大将军能给一个建议吗?”

“居然让我给建议?”张铉笑道:“我想你们窦公应该有决定了吧?”

“窦公想在信都郡治长乐县、河间郡饶阳县和弓高县三者之间选其一,但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宋先生的想法呢?”

“我个人偏向于饶阳县。”

“因为宋先生在那里当个县令?”张铉笑问道。

宋正本脸一热,犹豫一下道:“多少有一点这个原因,但并不是主因,主要是饶阳县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又有沱水、木刀水和沙河交汇,灌溉水源充足,在饶阳首先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其二饶阳城池高大坚固,护城河极宽,易守难攻,其三,沱水是渤海会运粮通道,扼断沱水便可控制渤海会的粮食安全,占领饶阳,我们可取的战略优势,窦公把长乐县放在第一个选择,可我觉得长乐县距离清河郡太近了。”

张铉点了点头,“宋先生思路很周密,令人敬佩,坦率地说,我也觉得饶阳不错,以后灭了渤海会,至少还可以向西发展。”

宋正本眼皮一跳,张铉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而是在明着告诉他们,要向西走。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宋正本索性也开诚布公了,他欠身道:“卑职这次前来出使,是因为窦公与渤海会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窦公立志扫平渤海会,希望能得到大将军支持。”

“需要我们怎么支持?”张铉也坦率地说道。

“希望大将军能把高开道的粮食给我们,这样我们就能撑到今年秋天。”

“可仅凭你们手中的三万军队就想扫平渤海会,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吧!”张铉似笑非笑说道。

张铉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窦建德口口声声说愿为自己的鹰犬,那当鹰犬的本钱在哪里?窦建德只剩下三万残军,而渤海会吞并了窦建德的六万降军,现在兵力至少到了八万,凭什么窦建德能扫平渤海会?

几天前窦建德八万军还惨败在高烈三万军手上,现在反过来了,窦建德的三万军还能击败高烈的八万军吗?

宋正本被问得满脸通红,半晌道:“如果我能扫平渤海会,固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我们反被渤海会歼灭,大将军也没有什么损失。”

“谁说我没有损失!”

张铉冷冷道:“十万石粮食我可以救济很多灾民,给了你们却没有任何收获,如果窦建德是我,他又会怎么选择?”

宋正本叹了口气,“我明白了,大将军就是不肯接受窦公的建议。”

张铉却摇了摇头,“十万石粮食可以给你们,你们打不打渤海会与我无关,我也不关心,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宋正本仿佛又看见一线希望,他深深吸一口气,克制住心中的紧张问道:“大将军请说,什么条件?”

“我的条件很简单,我要信都郡,让窦建德迁移去饶阳,他败也好,胜也好,不得再踏入信都郡一步。”

宋正本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禀报窦公。”

张铉又注视着宋正本道:“为什么宋先生不留来呢?如果先生愿意留下,我任命你为信都郡太守。”

宋正本惊愕,他低下了头,半晌叹口气道:“感谢大将军的信任,我很愿意为大将军效力,只是现在窦公有难,我不能弃之不顾,那会被天下人耻笑,大将军也不会要弃主之人,等窦公形势好转,我一定会来投靠大将军,那时还望大将军能收录!”

张铉点了点头,“若先生肯来,我必将重用!”

594。第594章 交出匪首

“大帅还是决定继续支持窦建德?”待宋正本离去后,一直保持沉默的房玄龄笑问道。

房玄龄知道张铉最初的计划,是希望借助窦建德之力铲除渤海会,所以在救回窦建德的妻儿后便将人交还给了窦建德,就是让窦建德不再受渤海会的要挟。

但计划往往不如变化,当窦建德在饶阳县遭遇惨败后,他和渤海会的实力对比被扭转,窦建德是否还值得倚重已是很现实的问题。

张铉沉默片刻道:“至少窦建德的存在会分散高烈的注意力,给我们创造机会。”

“大帅还是决定亲自收拾渤海会?”

张铉点了点头,“窦建德此人靠不住,我们还得靠自己。”

“可是。。。。。大帅不担心此举将失去渤海会根基的支持吗?”

张铉笑了起来,“我早已看透了渤海会这帮人,如果他们真正的忠心耿耿,北齐何至于灭国?他们一个个奸猾无比,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我们不侵犯他们的利益,或者给点小恩小惠,他们就会毫不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