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81章

江山战图-第381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倬怎么可能不答应,他还要靠裴氏兄弟帮助他离开江都避祸呢!

卢倬点了点头,“好吧!我今晚就给小女写信。”

【关于裴致致,大家可以参见第256章裴府家宴(下)】

569。第569章 一句口信

太原城南面的官道上,数十名骑兵护卫着李渊一路疾奔向北奔来,李渊头戴金盔,身披黄金锁子甲,腰佩战剑,颇为威风凛凛,金盔和黄金甲都是李渊祖父李虎的遗物,一直压在箱底,直到最近他才翻出来自己披挂。

最近半个月,李渊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剿灭毋端儿后使他得了两万精锐士兵,就在不久前,长子建成率两万军撤到长平郡,使他手中有了四万军队,他心中有了底气,做事便不再畏手畏脚,隔三岔五便去介休县查看两万军队训练。

距离太原城不到十里,迎面奔来一队百余人的骑兵,最前面是一名年轻的将领,正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父亲!”

李世民老远便看见了身穿金甲的父亲,连忙招手大喊。

李渊勒住战马,笑问道:“世民,你怎么来了?”

李世民奔至父亲面前,擦去额头上的汗笑道:“孩儿觉得父亲护卫太少,不太放心,所以特赶来保护。”

“二哥是在嘲笑我武艺不高吗?”李渊身后李玄霸闷闷地嘟囔一句。

“小三,你二哥是一片好心,没有说你不行。”

李渊回头安慰了儿子一句,他从前并不喜欢三儿子,不过自从玄霸练成绝世武功,成为天下第一猛将,他便彻底改变了对玄霸的成见,开始喜欢他了。

李世民上前拍了拍兄弟的肩膀笑道:“一两个蟊贼三弟当然不用放在心上,可若是一千名士兵来袭,你也只能保住自己,父亲身边多了一个骑兵,就多一份保护,明白吗?”

李玄霸撇了撇嘴,“反正你是二哥,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李世民故意将脸一沉,“臭小子,你再说一遍?”

李玄霸最害怕二哥,他低下头不敢再啰嗦了。

这时,李世民又对父亲低声道:“刚刚得到消息,武家已送两万石粮食到长平郡。”

李渊顿时一颗心落地了,这是他最揪心之事,自从长子建成率军进入了长平郡后,粮食不足便成了最大的问题,李渊不希望李建成动用官粮,更不愿意他纵兵抢掠民间,就在这时,司铠参军武士彟提出,可以让他父亲武华出面购粮,没想到武华在短短十天内便筹集了两万石军粮,解决了军粮难题。

“如此甚好,不过我估计是武家先垫了钱,回头赶紧把钱还给武家,人家已经出了大力,就不要再让人家破财了。”

“父亲不用担心,儿子已经嘱咐下去了,不过烦请父亲给武世叔说一说,否则这钱武家不会收。”

李渊暗赞次子心细如发,考虑得周到,便笑着点点头,“我会给他说一说。”

父子三人有说有笑,不多时便返回了太原城,刚到城门口,忽然有人喊道:“李公慢走!”

只见一人向李渊奔来,李玄霸眼疾手快,一把揪住来人,他心中大怒,伸手便要将来人撕成两半,李世民急喊道:“三弟快放手,他不是刺客!”

李玄霸犹豫一下,慢慢放下此人,只见此人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哆嗦得站不住脚,李渊眉头一皱,他没见过此人。

“世民认识他?”李渊问道。

“孩儿不认识他,不过他喊人在先,手中又无兵器,应该不是刺客。”

李渊点点头,儿子说得有道理,他催马上前问道:“你是何人,找我有什么事?”

“小人。。。。是。。。。裴府家人,奉命来给李公送信。”

李渊心中一动,低声问道:“是闻喜裴府?”

“正。。。是,是口信。”

李渊顿时明白了,一定是裴矩给自己送信,他吩咐道:“带他去府中!”

。。。。。。。。

李渊回府换了身衣服,坐在书房里慢慢喝茶,这时,亲卫将裴家报信之人带了上来,报信人跪下磕了个头,从怀中取出一尊碧玉蟾蜍呈给李渊,“启禀李公,这是信物。”

李渊接过玉蟾蜍,一眼便认出,这正是自己送给裴矩的镇纸碧玉蟾蜍,看来自己猜测不错,果然是裴矩有重要消息给自己。

“你是从江都过来?”李渊问道。

“正是,小人奉裴公之令带句口信给李公。”

“什么口信?”

“东南风云甚急,太原不日将有雷雨,望李公莫走浑水路。”

“就是这句话吗?”

信使点点头,“再无其他。”

李渊当即令道:“带他下去,赏五十两黄金!”

“多谢李公赏赐!”信使行一礼便下去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世民紧张地说道:“天子要对父亲动手了。”

李渊瞥了他一眼,“说说你的理解。”

“父亲,其实意思很浅显,东南是指江都,风云是指天子密谋,太原雷雨是太原兵变,浑水路是指李浑被杀一案。”

李渊喝了口茶,低头沉思不语,李世民见父亲没有反应,着急道:“父亲,必然是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密告了两万军队一事,他们一定得到了密旨,要对父亲下手了。”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来到堂下,躬身道:“老爷,王郡丞派人送来请柬!”

李渊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得还真及时,自己刚刚回府,王威的请柬就来了,不知他等了多久?

“送请柬的人呢?”

“回禀老爷,人已经回去了,只留下请柬。”

“把请柬给我。”

管家连忙走上堂,将请柬呈给李渊,李渊看了看,对李世民笑道:“说他父亲过七十大寿,请我明天晚上去他府上赴寿宴。”

“那父亲明天去吗?”

“你说我会去吗?”

李渊冷笑一声,“我要去离石郡视察军务,今晚就要连夜出发。”

停一下,李渊又吩咐李世民道:“替我把礼送上,不管怎么说,面子要做足。”

李世民半晌没有吭声,李渊感觉到他的异常,瞥了他一眼问道:“怎么回事?”

“既然昏君已经动手了,父亲为什么还要回避?”李世民缓缓问道。

“你在说什么话?”

李渊怒视李世民道:“你敢称天子为昏君,你好大的胆子!”

李世民跪了下来,“父亲,孩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不要再拖了,我们起兵吧!”

“你懂个屁!”

李渊怒不可遏地一指外面,“给我滚出去,滚!”

“父亲。。。。。”

不等李世民说下去,李渊狠狠一记耳光抽去,将李世民打了个趔趄,李渊大吼道:“给我滚!”

万般无奈,李世民只得含泪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望着儿子背影走远,李渊余怒未消,狠狠一脚踢在桌案上,与其说他在生李世民的气,不如说他在恼恨眼前的尴尬局面,他还没有准备好,危机便悄然而至。

李世民却铁了心,他走出府门,立刻转身向晋阳宫而去,他知道有人能劝服父亲,

。。。。。。。。

晋阳宫是隋帝杨广在并州最重要的行宫,去年杨广北巡太原,便住在晋阳宫内,晋阳宫至今还有一百多名宫女和二十几名宦官,除此之外,由于隋帝在马邑遇险,天下勤王大军云集太原,洛阳也调集了大量兵甲粮草囤积在太原,杨广撤回洛阳后,这些兵甲粮草并没有跟着回去,依然存放在晋阳宫的仓城内,有粮食二十余万石和兵甲十万副,其中仅明光铠就有近五万副。

晋阳宫的宫监并不在太原,而在江都,目前晋阳宫由副宫监裴寂主管,裴寂一直暗中支持李渊,在李渊的几个儿子中,他尤其欣赏李世民,常常夸赞李世民是神童,天生帅才,因此裴寂和李世民的交情也是最为深厚。

裴寂年约四十岁,出身蒲州桑泉裴氏,桑泉裴氏是闻喜裴氏的一房偏支,裴寂虽然和裴矩同为河东裴氏的西眷房,但由于分支时间太长,裴寂已经和裴矩没有多少关系了,他们有自己的家主,有自己的祠堂,祭祀也不在一起。

中午时分,裴寂刚吃过午饭,准备小睡片刻,这是裴寂雷打不动的习惯,他刚躺下,一名随从在门外禀报,“使君,李家二公子有急事求见。”

“让他下午再来,我有点疲乏了。”

“他说有十万火急之事,一定要见使君。”

裴寂无奈,只得起身道:“让他进来了!”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午睡习惯,他却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裴寂心里明白,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570。第570章 风雨俱到

李世民快步走进裴寂的书房,躬身行一礼,“小侄参见世叔!”

“你这个小猴子,打扰我的清梦,有什么要紧事?”裴寂笑容满脸地问道。

李世民见门口站着两名随从,便给裴寂使了个眼色,裴寂心中微微一怔,立刻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

两名随从退出院子,裴寂脸上笑容消失,也变得严肃起来,“出了什么事?”

李世民低声道:“天子要杀我父亲了!”

裴寂一惊,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具体原因不知道,估计和平定毋端儿有关,裴相国派人送来消息,提醒父亲防范危险,他说父亲很可能要成李浑第二,结果中午王威便送来请柬。”

裴寂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我还正奇怪呢!王威也给送来请柬,我查了查去年的记录,王威父亲的寿辰应该在下个月,而且也不是七十岁,而是六十八岁,我还想王威怎么糊涂了,原来是因为你父亲,看来明晚的寿宴真是鸿门宴了。”

说到这,裴寂回头注视李世民,“那你父亲是什么态度?”

李世民低下头道:“父亲很消极,他想去离石郡避祸,我劝他出动出击,结果被父亲狠狠责骂!”

“所以你希望我来劝说你父亲?”

李世民点了点头,裴寂笑道:“看来我这个午觉真无法睡了,也罢,我就去劝劝你父亲。”

李世民大喜,“裴叔也赞成主动出击吗?”

裴寂淡淡道:“天子要杀人,逃肯定是逃不过,莫说离石郡,就算跑到马邑郡也没有用。”

“裴叔现在就去吧!我担心父亲会提前出发。”

裴寂微微笑道:“急什么,让我换身衣服再走。”

。。。。。。。

房间里,李渊正坐在桌案前给窦威和独孤顺写信,独孤顺的计划是秋天再寻找机会起事,而现在才入春不久,距离独孤顺的时间表还有半年,窦威也支持秋天起事,那时他们准备更加充足。

但李渊心中却焦虑万分,天子已经要对自己动手了,就算拖也拖不了多久,他只希望武川府能够提前起事,没有关陇贵族的支持,自己拿什么和朝廷对抗?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李渊立刻取过一卷书将书信遮掩起来,不悦地问道:“什么事?”

“老爷,裴宫监来访!”

李渊一怔,这个时候裴寂不是正午睡吗?怎么跑来找自己,李渊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一定是世民跑去找裴寂了,他心中暗暗恼怒,只得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李渊倒不是不相信裴寂,裴寂和刘文静都是他信得过之人,只是李世民太过于急躁让他生气,一点都不冷静。

不多时,裴寂快步走进院子,拱手笑道:“听说兄长心情不佳,小弟特来安慰!”

李渊回了一礼,“让贤弟见笑了,快请屋!”

李渊将裴寂让屋子,却见次子世民也在外面,显得有些犹豫,李渊不由怒道:“要进来就进来,不想进来就滚出去!”

李世民低着头走进了房间,一名丫鬟进来上了茶,李渊随即让下人和丫鬟退下,李世民知趣地站在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

裴寂喝了口道:“世民已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兄长也不要怪世民,这件事确实很紧急,如果兄长不果断处理,恐怕先机就失去了。”

“这件事我想再考虑一下。”李渊迟疑一下道。

裴寂摇摇头,“我相信王威和高君雅已经拿到了圣旨,只是他们忌惮兄长手中有军队,暂时还不敢翻脸,可一旦他们公开圣旨,试问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兄长?这个问题兄长考虑过吗?就像兄长所言,去离石郡避祸,那其实就是把太原之军拱手让给高君雅,他求之不得,所以这个时候离开太原绝对不明智。”

李渊一时沉默了,裴寂看出李渊还在犹豫,便问道:“兄长到底在担心什么,能否告诉小弟!”

“我其实是担心武川府!”

李渊叹了口气道:“武川府决定秋天起兵,如果我现在仓促起兵,武川府还没有准备好,我会得不到武川府的支持。”

这时,旁边李世民终于忍不住道:“是元家还没有准备好,他们要求秋天起兵,所以舅祖父才一拖再拖!”

“孽障,谁要你多嘴了!”李渊一声怒吼。

李世民跪下垂泪道:“外祖父也给父亲说过,不能依靠别人,必须靠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强势,武川府才会转而支持我们,父亲,支持是求不来的。”

旁边裴寂也道:“世民说得也有道理,不过眼前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赶在王威和高君雅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