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67章

江山战图-第367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太原、江都四个地方,所收税赋根本不足以养军,只能靠吃老本度日,如果真像韩悦公说的那样,天子跑到江都来做什么?他分明就是感到大乱将至,特地跑到江都来避祸。”

黄祐点点头,“吾儿把局势看得很透,确实如此,天下大乱将至。”

说到这,他将两封鸽信递给长子,“一封是三郎的快信,一封是敬儿的信,昨晚同时送到,你看看吧!”

黄兆嗣知道父亲和自己谈了半晌天下大势,必然有原因,他连忙接过信细看,兄弟的信没有什么内容,他更关心儿子的信,他匆匆看了一遍,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张铉想问我们买生铁和粗铜?”

“张铉愿意按照市价购买,运输他自己解决,正好我们别库里有三百万斤生铁和百万斤粗铜,是我们黄家积攒多年的存货,我考虑了一夜,我决定把生铁和铜都给他。”

“父亲决定把它们卖给张铉?”

黄祐摇了摇头,“不是卖,而是送给他。”

黄兆嗣愕然,半晌他才反应过来,原来父亲是想把家族命运押注在张铉身上?

“怎么样?”

黄祐目光询问长子,“再过两年你就是新任家主,毕竟这是一件大事,我得征求你的意见。”

黄兆嗣沉思良久道:“当初张铉把敬儿留在身边,并委以重任,我就知道会有今天,此人深谋远虑,武功文治皆是当世罕见,我听说他治下的青州人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既然敬儿愿意心甘情愿跟随他,足见他对敬儿的信任和重用,这批生铁、粗铜就当是给敬儿的投资吧!”

黄祐欣然捋须笑道:“我们父子二人想到一起去了。”

。。。。。。。。

就在第二天晚上,黄祐的鸽信送到了江都,表示同意将别库中的生铁和粗铜无偿送给张铉,****大喜,急令手下前往东海郡送信,此时,青州军的九艘横洋舟已经停泊在东海岛,就等****这边的消息。

三天后,****的快信送到东海岛,周猛随即下令横洋舟分兵两路相隔一天出发,分别伪装成新罗和高丽的商船向长江口进发。

尽管隋帝杨广就在江都,但江都却无水军,十万骁果军全部驻扎在江都城,另外,大将军陈棱率三万军依旧在吴郡一带和沈法兴军队以及重新在余杭郡崛起的孟海公军队对峙。

长江上只有商船和渔船,偶然也会有江阳县和江宁县的县衙税船,但在新年期间,连商船也很难看到,九艘体型庞大的横洋舟列队在长江靠江宁一侧浩浩荡荡航行,场面十分壮观,很多民众纷纷奔至江边观看这难得一见的盛况,连江宁县令也被惊动,跑到城墙上向江中眺望。

江宁县是江南会的老巢,县令姓王,名义上是隋官,但实际上却是向江南会效忠,此时王县令陪同沈坚站在城墙上,沈坚目光疑惑地望着这支船队,哪里来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居然挂着新罗的旗号,却向长江腹地去了,这是什么缘故?

这时,王县令低声对沈坚道:“沈公,卑职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张铉的船队。”

沈坚愕然,“怎么会是张铉的船队?”

“沈公忘了吗?去年那两艘横洋舟不知去向,沈公当时说被张铉得到了,今天它们再度出现,意味着什么?”

沈坚顿时想起来了,那两艘横洋舟是被张铉得到了,最后不知所踪,一定是送去青州了,张铉的船队再来长江做什么?

“沈公,要不要去提醒一下鄱阳湖那边?”

沈坚想了想道:“暂时不急着通知,我们先弄清楚张铉的船队来长江做什么?”

这时,有人在身后禀报道:“沈公,江北来了一人,说有大买卖要和沈公谈。”

“是什么人?”

“他没有说,只是说从北海郡过来。”

沈坚微微一怔,北海郡会有什么人?他心念一转,顿时醒悟过来,连忙令道:“人在哪里,快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年轻男子走了上来,向沈坚躬身行一礼,“在下青州军骑曹参军李清明,奉我家主帅之令,前来拜见沈公。”

547。第547章 长江交易

“原来是李参军,我正好有事情请教!”

沈坚指着渐渐远去的几艘大船问道:“那九艘横洋舟是你们的船队吧?”

李清明微微一笑,“我是奉命来和沈公做生意,既然是做生意,当然得有运输工具,沈公说对不对?”

李清明避实就虚,丝毫不提船队是去接收生铁和黄铜,只是说来江南做生意,沈坚顿时大笑,“居然用九艘横洋舟,果然是笔大买卖,请吧!我们回城细谈。”

这次由房玄龄主导,兵分两路,一路由****负责购买生铁和黄铜,一路则由李清明负责,来江南购买粮食和布匹,江南虽然盛产粮食布匹,但渠道都控制在江南会手中,江南会为此江都设立了不少商行,大量出售江南的大宗货物,粮食、布匹、茶叶等等,然后买入生铁、兵器、盔甲等等武器及物资,当初张铉就发现江南会和窦家暗中有兵器交易。

李清明跟随沈坚来到一家商行,这里也是江南会的一个机构,两人走进内堂分宾主落座,沈坚笑道:“我也听说了张将军在河北的事迹,重创窦建德,剿灭高开道,听说还和高句丽打了一仗,可谓多姿多彩,可惜张将军离开了江淮,让杜伏威得以苟延残喘,否则我也可以去江北收购点粮食茶叶了。”

“我家大帅既然是河北招讨使,这些都是他份内之事,不值得夸耀。”

“林欲静而风不止,你们想低调,但你们的事迹却传遍了天下,请转告张将军,请他多多小心,最好不要来江都述职,李参军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多谢提醒!”

李清明淡淡笑了笑,把话题转回正事,“这次我奉命江南,是想从贵会手中买一些粮食和布匹,我们用黄金支付。”

沈坚先不提生意,而是好奇地问道:“谈生意之前我想先问一句,你们怎么会有九艘横洋舟?我知道其中两艘的来历,但还有七艘是从哪里来?”

“从是高句丽手中得来!”

沈坚点点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好吧!去年江南收成不错,颇有点粮贱伤农,所以我们收购了不少,布匹也有,不知你们想要多少?”

“我们想买二十万石粮食和十万匹布帛,贵方拿得出来吗?”

“果然是大手笔啊!开口就要二十万石,还要十万匹布帛,待我想一想。”

沈坚盘算片刻道:“粮食和布帛我们都有,这个量拿得出,不过我们不要黄金。。。。。。”

“你们想要什么?”李清明不露声色问道。

沈坚眯眼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们打高句丽有不少收获,你们还有五千骑兵,这样吧!我们要五千套明光铠甲和一千匹战马交换,一口价!”

单纯从价值上来说,五千套明光铠甲和一千匹战马抵不上二十万石粮食和十万匹布帛,但沈法兴在吴郡连战连败,形势危急,他们急需扭转形势,正好张铉来做交易,这个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李清明沉吟半晌道:“这件事我不能做主,我需要请示主帅!”

“这个当然,李参军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

“我需要去一趟江都,烦请沈公替我安排船只。”

沈坚立刻明白过来,张铉一定在江都安插有情报点。

.......

黄家的别库距离江宁县不远,船队再向西南方向行百余里便进入了历阳郡境内,黄家别库就在历阳郡和江都郡的交界处,在长江北岸紧靠江边的小村庄里。

这座小村庄约十几户人家,零零散散分布在一座大山脚下,大都以捕鱼为生,大山以石灰岩构成,山上树木不多,整座山体呈灰白色,但山脚下却森林茂密,一条小河绕山流转,一直流入一里外的大江内。

在山脚下有一排巨大的石屋,都是用山岩筑成,和大山的颜色融为一体,远看很难发现,这里便是黄家修建的仓库,它被茂密的树林遮挡,在大江上看不见它,而它紧靠小河,各种物质便可通过小河运进运出。

这是黄家找了几年才发现的一处风水宝地,紧靠长江,但又有树林遮挡,运输便利,尤其这里位于两郡交界,官府从来不至,十分隐蔽,黄家便在这里修建了秘密仓库。

一名黄家大管事带着数十艘平底船已先一步抵达这里,大船无法驶入小河,只能停靠在江边,便由这些平底船进进出出运出粗铁和铜锭,再吊上大船,三百万斤粗铁和百万斤铜锭,只需要两艘横洋舟便可运载,其他横洋舟其实是准备用来运输从江南采购的粮食和布匹。

****站在横洋舟上,注视着一艘艘平底船满载着粗铁从小河里驶出,慢慢靠近横洋舟,将一块块巨大的粗铁放入绳网,船上无数士兵用吊塔将数千斤重的绳网慢慢拉上了大船。

“黄参军不会家去看看吗?”偏将周猛慢慢走到****身旁笑问道。

****摇了摇头,“目前在执行任务,哪里能回家,交了令后才是自己的时间。”

“其实可以写封家信让他们带回去。”周猛指了指下面忙碌地小船。

****笑道:“多谢将军关心,我已经在江都写了家信,托叔父带回去了。”

周猛点点头,又感慨道:“这次居然长途跋涉来到长江,我们大帅真是大手笔,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居然没有遇到江都军队巡哨船,也是我们的幸运。”

****微微笑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其实不是幸运,而是我们江都的探子早就摸清了长江的底细,有了充满了情报准备,所以我们才会这么顺利。”

“原来是这样。”

周猛惊讶道:“难道大帅早就在谋划此事了吗?”

“也不是,因为大帅要充分利用横洋舟运输货物,长江也会是常来之地,所以很注重长江的巡防情报,我们在江阳县专门有一个情报点,他们就负责收集长江上的各种情报,然后发往青州,我们由此摸透了长江的底细,九艘大船才敢这样大摇大摆驶入长江,不过船队只能到庐江郡。”

“这是为何?”

****淡淡道:“过了庐江郡便是鄱水贼林士弘的地盘,此人有战船数百艘,控制庐江郡以西的长江水道,我们这九艘横洋舟他岂能不眼红。”

周猛一惊,急忙道:“我们经过江宁时可能被江南会的人发现,他们会不会通知林士弘?”

“你担心由林士弘出面劫船,再两家分赃吗?”

“我确实有点担心,我听大帅说过,这两艘横洋舟便是江南会准备卖给林士弘,结果被我们夺回来了,现在长江防备松弛,林士弘的数百艘战船就是长江之王,他们的活动范围绝不会仅限于庐江以西。”

****也觉得周猛的担心有道理,虽然江南会未必会出卖他们,但林士弘的船队一定不会被局限在庐江郡以西,如果大帅依然是江淮招讨使,给林士弘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过来招惹,但他们现在远在青州,林士弘未必会再惧怕他们。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远方江面大喊:“周将军,有船队来了!”

周猛大吃一惊,急走到船舷边细看,只见西面两里外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支船队,都是五百石左右的战船,约二十余艘,周猛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当即令道:“一号船和二号船去挡住他们,不准他们靠近。”

这次周猛也带了一千水军,主要集中在一号船和二号船上,对方只有二十几艘五百石战船,以横洋舟的体型和一千士兵,对方不是自己的对手。

两艘横洋舟大船缓缓驶上前,排列在江面上,拦截住了前方船队的去路,一千士兵张弓搭箭,在船上严阵以待。

548。第548章 长江水贼

出现在江面上的二十余艘战船正是鄱阳水贼林士弘的巡江哨船,正如周猛所言,大隋水师解散,长江水防松弛,林士弘早已不满足长江中游的势力范围,他凭借自己数百艘战船的绝对优势,将势力已经延伸到长江下游水面。

只是碍于江南会的面子,他们的巡哨以江宁县为界,江宁以东他们不去,江南腹地他们也不去。

今天这支巡哨船由林士弘的同乡兼结拜兄弟操师乞率领,他们正好遇到了前来历阳郡搬运生铁和铜锭的青州船队。

林士弘现在已经不是鄱阳水贼,他已占领了豫章郡,自封为大将军,拥兵五万余人,各种战船四百余艘,操师乞则是第二号人物,掌管水军,平时操师乞不会出来,但今天他正好率军巡视长江。

操师乞年约三十余岁,古铜色皮肤,身材不高,但长得异常强悍,他无比震惊地望着远处九艘体型庞大的横洋舟,操师乞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船只,去年他在江阳县就发现了两艘废弃的横洋舟,他顿时喜不自胜。

不过大船属于江阳县,再破旧也是两艘官船,他便委托沈坚替他买回并修缮这两艘横洋舟,可就在船只刚刚修缮好之时,张铉却横刀杀出,夺走了这两艘罕见的大船,操师乞和林士弘为此痛心了一个多月,他们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