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30章

江山战图-第330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悴。

张铉心疼地搂住她肩膀,指着远方隐隐一座山峰笑道:“看见那座山峰了吗?那就是崂山,只要能看见崂山就意味着我们要开始进入高密湾,然后我们就到了。”

“夫郎不是说要乘船去北海郡吗?”

“去北海郡要绕整个东莱郡一圈,至少还要走四五天,运输货物可以,但运送军队则没有必要,直接在胶西县下船,去益都县不过两天的路程,很多士兵都晕船厉害,所以还是提前下船比较好。”

武娘轻轻点头,晕船的痛苦她也深有感触,这时,桅杆上的吊斗内有眺望兵大喊:“到湾口了!”

只见一座海湾慢慢展现在他们眼前,这就是高密湾,也就是后世的胶州湾。

489。第489章 重返北海

张铉在高密郡上岸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在北海、高密和东莱三郡中,他控制最深的北海郡,那是他的真正根基地,从太守到县令都没有更换,其次是高密郡,高密郡的太守已经换了,但各县县令依旧是当初张铉所任命的官员,变化最大是东莱郡,从太守到县令几乎都被撤换,所以张铉不考虑走东莱郡,也是为了秘密进入北海郡。

尽管高密郡太守已被朝廷换掉,但高密郡的郡治诸城县靠近琅琊郡,距离高密湾有两百里之遥,所以张铉最终决定在高密湾登陆,军队经过胶西县、高密县一直进入北海郡,基本上处于一种隐秘状态。

军队在距离益都县约三十里的箕山脚下扎下了大营,张铉则率百余亲兵继续西行,黄昏时分,张铉一行抵达了益都县。

距离县城还有数里,先一步得到消息的韦云起赶来迎接张铉的到来,两人紧紧拥抱一下,近一年不见,韦云起的两鬓已经斑白,由此可见他受到的压力很大。

“怎么样,我前几天写的信收到了吗?”张铉笑问道。

“收到了,我这两天正在着实招募兵勇,今天才刚开始,但一天便招募了两千人。”

“两千人足够了,我这次带来三千精锐,也编入兵勇中,然后将他们分散驻扎各县,这样就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韦云起笑了笑道:“将军的担心有点多虑了,齐郡那边借口勤王招募了五千士兵,听说济阴郡和鲁郡也招募兵勇了,我们北海郡多了五千军队,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两人边说边走,张铉想了解的情况太多,不仅是募兵情况,还有民生、匪患和造船、码头等等。

“我之前派人送来的两艘横洋舟收到了吗?”

“收到了,现在就停泊在巨洋水的入海口处,还有几十名从江宁过来的船匠,目前都在寿光船场,正准备建造一艘巨洋舟,将军可以去看看。”

在县城南门外,一辆宽大的马车已等候多时,韦云起笑道:“将军若露面,肯定会引出满城百姓迎接,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多谢长史考虑周到,我现在确实不能露面。”

张铉回头招了招手,穿着亲兵军服,混迹在队伍之中的武娘快步走上前,韦云起这才发现队伍中还有一个年轻女子。

“这位是——”

张铉笑着介绍道:“这是我的次妻,江南谢氏之女,名叫武娘。”

韦云起知道张铉已经成婚,娶了河北卢氏之女,却不知道张铉还娶了次妻,其实韦云起曾经见过武娘一面,只见印象不深,加上武娘略有化妆,他竟没有认出来,心中暗暗忖道:‘原来是谢家之女,看来将军也是为了拉拢江南士族。’

韦云起连忙行礼,“原来是二夫人,请上车!”

两人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向县城内驶去,武娘捂嘴对张铉低声笑道:“夫郎,韦长史竟然没有认出我?”

“他怎么也想不到你会跟我在一起,也不要说破,让大家记忆慢慢淡去。”

武娘点了点头,默默注视着窗外,她也是这样希望,大家把过去的她慢慢淡忘。

此时夜幕尚未,大街上还颇为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县城内的景物和张铉走之前变化不大,望着一栋栋熟悉的建筑,张铉心中颇为感触,就仿佛他昨天才刚刚离去。

不多时,马车在当初张铉住过的府宅前停下,韦云起上前道:“这是将军从前的府邸,一直给将军保留着,将军请休息一晚,明天我安排将军去造船场。”

“多谢长史安排,吴太守知道我来了吗?”

韦云起沉默一下道:“我没告诉他。”

“为什么?”

张铉不解,“难道他不太可靠了?”

“也不是不可靠,只是这几个月他瞒着我做了不少事情,我们俩的关系不太和谐,我尽量让一些权力给他,但我相信他还不敢出卖将军。”

张铉默默点头,自己毕竟离开北海郡快一年,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之事,物是人非,当然不可能还和自己在北海郡时一样,官员们有想法是很正常之事,不过韦云起对自己依旧忠心耿耿,令张铉心中十分感动。

。。。

次日一早,张铉离开益都县前往寿光船场,他乘坐一艘五百石的客船沿着巨洋河缓缓北行,只见两岸河畔种满了野豌豆,一眼望不见边际,春暖花开,格外的绚丽多彩。

一群群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啃食牧草,不仅是巨洋水,白狼水、淄水和济水也大量种植,短短两年时间,野豌豆便在北海郡大规模出现,产生了很高的效益,北海郡的畜牧业开始发展起来。

“夫郎,我们还要回北海郡吗?”武娘在一旁问道。

张铉点点头,“这是我们的根基,我们一定还会回来,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在距离巨洋河入海口不到十里的平原上已出现了一座大镇,叫做巨洋镇,造船场也跟着搬迁过来。

北海和东莱郡有造船传统,尤其掖县一带的造船业十分兴盛,因此,在北海郡的造船业重新开始后,船场恢复得很快,短短两年时间,船场便聚集了两千余名造船工匠,加上他们的家人,足有上万人,家人生活在巨洋镇四周,加上捕鱼、畜牧以及巨洋河口新修的仓库和码头,巨洋镇及周围村庄人口突破了三万,显得十分兴盛。

在张铉记忆中,他前年秋天来巨洋河口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可现在新的城镇修建起来,长达数里的码头正在热火朝天的建造,一座座巨大的仓库矗立在码头上,还有占地十几里的造船场。

张铉一眼便看见了停泊在码头上的两艘横洋舟,正是几个月前从长江驶来的那两艘巨船,远处还有另一艘正在建造的横洋舟,实际上是船匠在将拆除的另几艘横洋舟慢慢恢复,但看得出进度很慢,才刚刚建了一个船底。

造船场大管事周灵听说张铉到来,急忙赶来迎接,“卑职参见大帅!”周灵上前跪下行礼。

张铉打量他一下,只见他依旧和从前一样黑如木炭,不过精神抖擞,显得干劲十足,这也难怪,破败的寿光船场又重新发展起来,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

“周管事,我给你介绍一个助手!”

张铉一摆手,王衡快步走上前,笑着行礼道:“老周还记得我吗?”

“你是。。”

周灵顿时认出了他,“你是王大哥!”

两人激动地紧紧拥抱,张铉奇怪地问道:“你们认识?”

周灵连忙道:“启禀大帅,二十年前我被父亲送去洛阳船场做过几年船匠,学习造大船之术,王衡大哥当时就是我的领队,也是我师傅,后来我回寿光后,我们一直有联系,直到王薄造反后我们就失去联系了。”

张铉点点头,“这样最好,王衡以后担任造船场副管事,专门负责横洋舟监造,希望你们能合作愉快。”

“这太好了,造横洋舟难度太大,虽然有几十名会造横洋舟的江宁船匠,也有了图纸,但就缺乏一个整体监造人,所以进展很缓慢,王大哥这一来,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王衡不擅表达,他默默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正在建造的横洋舟,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张铉行一礼,便快步向大船走去。

张铉索性也跟了过去,问周灵道:“现在造船场还有什么困难吗?”

“困难已经没有了,之前是住房比较困难,但韦长史已及时替我们解决,现在就是需要时间,任务太多,造新船来不及,这几个月主要是翻修旧船。”

张铉之前将江淮剿匪得到的数十艘大船陆续送到北海船场修缮,使船场忙碌不堪,不得不暂停新船建造。

张铉笑了笑,“这两天还会来一批船,其中有两艘横洋舟,着实有点破旧了,这次乘船北上都有点危险,希望能尽快修缮。”

“大帅请放心,我们会全力以赴!”

这时,远处大喊:“有船队来了!”

船匠们纷纷向海边奔去,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一支船队,为首两艘巨大的海船,正是从高密郡绕道过来的船队,它们顺风北行,只用两天时间便抵达了北海船场。

.......

490。第490章 双喜临门

没有战争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四月中旬,距离张铉秘密视察北海郡已过去了一个月。

这期间,朝廷发生了一连串的重大变故,萧瑀被罢相,樊子盖也被革职查办,兵部尚书卫玄被调为西京留守,朝中权力格局剧烈变化,裴矩和裴蕴控制尚书省和御史台,而内史令虞世基大权在握,更加飞扬跋扈,大肆受贿。

各地方势力也发生了悄然变化,屈突通入关陇剿匪,王世充勤王有功被升为洛阳守备,李渊加封为并州四郡招讨使,负责太原、西河、上党和离石四郡剿匪。

早在三月下旬,杨义臣正式被调入京城为礼部尚书,麾下军队全部解散,至于张铉这边却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人知道他是否会被调走,但关于江都的传闻却在京城十分盛行,天子将南巡江都避暑。

不过张铉这些天却并不是那么关心朝局变化,他的整个心思都在家中,前两天产婆告诉他,妻子已经见红,这就是要生孩子的迹象了,张铉特地请假两天在家中陪伴妻子,不料这两天毫无动静,一大早,张铉又赶去军营处理军务。

内堂里,卢清半躺在软榻上和辛羽闲聊,她肚子较大,走路非常吃力,睡觉也很不方便,这两天产婆再三叮嘱她,不能随意走动,尽量在房间里静卧。

“辛羽,你们草原上是怎么生孩子?有那么多讲究吗?”卢清慵懒地半躺在榻上问道。

辛羽来江都已经几个月了,虽然她和武娘一起嫁给张铉,不过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适应中原的生活,好在她天性聪明,又出身草原贵族,在语言方面很快没有了阻碍,只是一些生活习惯得慢慢扭转过来。

辛羽坐在卢清面前有点拘谨,没有像武娘那样随意,这是因为她和卢清的关系不像武娘那样亲密,那两人本来就是好朋友,她却不是,而且她出身草原偏族,而卢清是中原名门世家嫡女,使她在卢清面前多少有点自卑,更重要是卢清是正妻,而她只是妾,地位相差太大。

辛羽笑道:“草原生孩子可是大事,一方面是草原人口少,但我感觉还是因为存活比较低,像我母亲前后生了五个孩子,只有我和兄长活下来,而且我父亲还是大酋长,若是一般牧民人家,活下来更少,所以草原上生孩子不容易,养大孩子更不容易,不过生孩子却没有什么讲究,毡房里很粗陋,生下男女都喜欢。”

卢清笑了笑道:“虽然草原生孩子粗陋,但我觉得生男女都一样这点比较好,不像中原,为了生个男孩殚精竭虑,行房日期要讲究,一定要在月经后一日、三日和五日行房受孕,这样才能生富贵男孩,怀孕后还要戴宜男草,就是这个!”

卢清指了指胸前一个草编的小花环,“确定怀孕后产婆就让我戴上了,一直戴到现在,有个产婆还让我在床下埋一柄斧头,斧刃朝下。”

“为什么?”辛羽不解,为什么要埋斧头?

“居然这样子可以女变男,如果先怀个女儿,然后几个月后会变成儿子。”

“居然还有这种事?”辛羽捂嘴笑问道:“会有效果吗?”

“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有埋,夫君也不会准我埋,我们就算生个女儿也一样喜欢。”

“那大姐为什么还要戴宜男草呢?”辛羽心直口快地问道。

卢清脸微微一红,笑道:“我是希望给夫君生个儿子,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兄弟,张家还没有后代,有个儿子可以给他继承事业,但我个人更喜欢女儿,我觉得女儿和母亲更贴心。”

刚说到这,卢清眉头一皱,低低喊了一声‘哎呀!’

“大姐怎么了?”辛羽连忙上前问道。

“肚子疼!”

卢清捂着肚子,汗珠已在额头出现了,“恐怕是要生了,辛羽,快去找产婆。”

“我这就去!”

辛羽飞快向院子里跑去,正好迎面遇见武娘和阿圆、梨香有说有笑走进来,武娘见辛羽满脸焦急,便问道:“出什么事了?”

“大姐要生了,快去找产婆。”

众人顿时慌了手脚,武娘相对众人还比较冷静,她急对阿圆道:“你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