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03章

江山战图-第303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伏威把孟海公的信递给他,“这是孟海公刚刚派人送来,你先看一看再说。”

左才相仔细看了一遍信件,他心中也暗吃一惊,他也意识到张铉有可能会出击孟海公,牵制孟海公继续扩张。

“军师觉得可能吗?”

左才相点点头,“我觉得很有可能!”

杜伏威精神一振,“为什么?”

“无他,张铉丢不下青州,他手下两万军队都是青州兵,这就注定青州是他的死结,除非朝廷屯重兵在青州,否则张铉一定会北上牵制孟海公。”

杜伏威缓缓点头,不愧是自己的军师,眼光果然独到,一句话便说透了张铉底线。

他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难道他不担心我会趁虚而入吗?”

“历阳一战,他或许已经认为大王退缩在淮南一隅,大王两三年之内不敢挑战隋军。”

说到这,左才相忽然惊觉,“大王不会真想趁机攻打江都吧?”

杜伏威沉默半晌才道:“如果张铉不在江都,我有把握攻下江都,我想,以江都对于大隋天子的重要,只要江都失守,张铉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轻则降级调走,重则罢官下狱严惩,就像鱼俱罗一样,迟早死在大狱之中,我觉得这是把张铉赶出江淮的机会。”

“这件事事关重大,请大王三思!”

“我会考虑清楚!”

杜伏威又加重语气道:“我现在想知道隋朝天子究竟有没有下旨同意张铉北上,你立刻用飞鸽传书去洛阳,让我们的人确认清楚。”

.......

就在隋军始终在江淮按兵不动之时,一支约三万人的贼兵已悄悄杀到江都郡的永福县一带,这是杜伏威最后集结的军队,也是他的全部本钱。

蒙蒙细雨的夜色中,杜伏威的大军驻扎在永福县以东的一条小河边,营帐已经扎好,数万士兵正在忙碌地埋锅造饭。

杜伏威站在小河边的山岗上,目光阴冷地注视着东方,在他身后跟随着一群大将。

“贤弟,我们这样突袭,是不是有点鲁莽了?”身后辅公袥十分担忧地道。

辅公袥很了解杜伏威,杜伏威骨子里酷爱冒险,江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靠杜伏威的冒险夺取,但杜伏威在历阳郡的惨败让辅公袥至今心有余悸,他对张铉有一种莫名的害怕。

半晌,杜伏威冷冷道:“我不能让张铉留在江淮,他留在江淮是我们的噩梦。”

他回头注视着辅公袥道:“江都是当今天子的逆鳞,一旦江都失守,当今皇帝绝不会轻饶张铉,也不会再让他留在江都,这也是我们赶走张铉唯一机会。”

“可是……。”

辅公袥叹了口气,“我是担心张铉,他实在狡猾多端,虽然他率军北上,但他并没有出击,或许他就是在等我们自投罗网。”

“我也知道张铉狡猾,所以我也要确定他真的北上,否则我也不会鲁莽出击。”

杜伏威也同样十分忌惮张铉,他感觉到了辅公袥心中的担忧,便安慰他道:“兄长放心,孟海公也会配合我们,他会引诱张铉北上,给我们创造机会。”

“贤弟,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兄长请说!“

辅公袥忧心忡忡道:“孟海公此人德性卑劣,反复无信,虽然他口口声声说给我们创造机会,可我觉得他的话未必可靠,他甚至会故意牺牲我们成全他自己。”

“兄长多虑了!”

“不!这不是多虑。”

辅公袥声音陡然提高,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贤弟忘了吗?去年孟海公邀请我们一起进攻夏丘县,结果我们军队去了,却遭到了杨义臣伏击,数千弟兄阵亡,孟海公影子都不见,分明就是他暗中告诉杨义臣我们计划,削弱我们在淮北的势力。”

辅公袥越说越激动,最后单膝跪下求道:“事关我们生死存亡,贤弟,就听我这一回吧!不要被孟海公所骗。”

右将军王雄诞也苦苦央求杜伏威道:“大王,这是我们最后一点本钱,若再被隋军击溃,我们在江淮将无以立足了,请大王慎重!“

“大王慎重!”后面几十名大将也纷纷跪了下来,

望着众人一张张担忧的脸庞,杜伏威也有点犹豫了,他没想到居然所有人都反对自己奇袭江都,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后果,一旦再次失败,他将丧尽威望,恐怕就没有人再听从自己的命令了。

“好吧!我接受大家的劝告,会慎重行事,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我不会出兵江都。”杜伏威不得不对众人让步了。

………。

就在永福县东北方向约三十里的一条废弃官道上,一支二十人组成的斥候骑兵队在泥泞中疾速奔驰,他们是隋军的前哨斥候。

此时已是五更时分,雨已经停了,天空乌云逐渐散开,露出一片深黑色的天空,一轮清冷的圆月从乌云里透出,银色的月光洒满了大地。

这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什么,纷纷勒住战马,向左边密林望去,‘咻——’树林中忽然射出一支鸣镝,直取为首隋军斥候。

斥候队正早有准备,挥刀将迎面射来的鸣镝劈飞,鸣镝实际上是进攻的命令,立刻从数十步外的树林中冲出近千名贼军士兵,从四面八方杀来。

为首一员身材魁梧的大将,手执一把八十斤的劈山大斧,正是杜伏威的头号悍将王雄诞,他厉声喝令道:“截断他们退路,给我抓活的!”

三百余名贼军首先截断了隋军斥候的退路,他们没有放箭,明显是想活捉斥候。

“突围!”

隋军斥候队正意识到了不妙,立刻喝令斥候往回突围。

他们调转马头向东突围,迎面遇到了数百名贼兵士兵拦截,在狭窄泥泞的官道上,骑兵并不占优势,两军激烈厮杀,长矛疾刺,血沫四溅,双方在近身格斗中不断有惨叫声响起。

这时,两名骑兵终于拼死杀开了一个缺口,剩下的九名隋军斥候跟随他们杀出重围,向东北方向逃去。

贼兵却没有追击,他们俘获了两名受伤的隋军斥候。

447。第447章 恐慌突来

杜伏威在睡梦中被亲兵叫醒,“大王,王将军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禀报!”

杜伏威一下坐起身,披上件衣服大步走出内帐,“人在哪里?”

“大王,卑职在这里!”

王雄诞大步走进了帅帐,他负责外围防御,就在半个时辰前,他们意外拦截住了一支隋军斥候骑兵,并抓住两名受伤的隋军斥候,王雄诞由此得到一个令他无比震撼的情报。

“发生了什么事?”杜伏威看出王雄诞脸色不对。

“大王,隋军主力距离我们不到五十里,就在东北方向的保安镇驻营。”

“什么!”

杜伏威失声叫了出来,这个消息惊得他目瞪口呆,半晌,他转身冲到地图前,找到了地图上的保安镇,正好位于高邮县和永福县之间,距离他们确实只有五六十里,杜伏威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情报可准确?”

“回禀大王,卑职将抓到的两名斥候分开审问,两人供述都一致,张铉亲率一万两千隋军主力昨晚两更时分刚刚杀至,目前就驻扎在保安镇。”

杜伏威心乱如麻,此时他并不在意隋军有多少,而是隋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保安镇,张铉不是率军北上徐州了吗?江都郡应该空虚才对,怎么情报不对?难道是孟海公欺骗了自己,还是。。。。。。

杜伏威和张铉打了几次交道,他已经领教了张铉虚虚实实的厉害,他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或许张铉北上徐州是假,诱引自己东来才是真,想到这,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速去将左军师请来!”

杜伏威又急忙补充道:“还有几位将军也一并请来!”

不多时,军师左才相、前将军辅公袥、右将军西门君仪以及刚刚替代苗海潮的新任后将军阚陵,众人一起匆匆赶到了帅帐。

“王将军刚刚发现一个紧急军情,张铉主力大约一万两千军队距离我们恐怕已不到五十里。”

杜伏威心情沉重地对众人道:“大家商议一下,该怎么办?”

这个消息确实让人震撼,众人面面相觑,辅公袥问道:“张铉至少应该驻军淮河,怎么会突然南下了?”

杜伏威苦笑一下,回头对军师左才相道:“军师说说吧!”

所有人的目光一起集中在左才相身上,左才相沉吟一下,缓缓道:“如果我所料不差,张铉料定我们会偷袭江都,他明攻徐州是虚,引诱我们前来是实,将我们引来江都一举歼灭,恐怕这才是他的真实用意。”

左才相的分析说到了杜伏威的心坎上,他又对众人道:“大家商议一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后将军阚陵高声道:“大王,我们有三万五千军队,而隋军只有一万出头,我们三人对一人,何惧之有?而且我暗彼明,我们可以伏击隋军。”

阚陵只有二十岁,是杜伏威的养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没有和张铉打过交道,不知道张铉的厉害,杜伏威狠狠瞪了他一眼,斥骂道:“不知死活的东西,难道我不知道军力对比吗?要你说这种废话!”

西门君仪本来也想赞同一战,但阚陵被斥骂,他也吓得不敢吭声了。

这时,辅公袥沉声道:“我们虽然兵力占优,但张铉未必会和我们决战,他只要抓住我们孤军深入,粮食补给困难的弱点,拖而不战,就会将我们拖死。”

旁边左才相也道:“辅将军说得很对,偷袭是偷袭的战法,决战有决战的打法,用伏击的战法去应对两军决战,我们没有胜算,我建议立刻撤军回淮南。”

一直没有吭声的左将军王雄诞也道:“我同意军师的意见,决战的机会有的是,不急这一时,我们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和隋军决战不迟,而且隋军九名斥候突围离去,张铉已知道我们存在,伏击是不可能了,我们士气不高,不适合两军决战。”

杜伏威心中着实畏惧张铉,不敢和张铉一战,众人的建议使他找到了台阶,他点点头道:“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那么我们先军撤回淮南!”

他当机立断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军队立刻拔营撤退!”

杜伏威的军队迅速收拾营帐撤退,半个时辰后,三万五千大军调头向西迅速撤离,放弃了偷袭江都郡的计划。

。。。。。。。。

就在杜伏威军队开始西撤的同一时刻,张铉率领一万两千军队沿着废弃的官道向永福县方向疾速杀来。

隋军骑兵斥候队被贼军袭击,损失过半,这不仅暴露了隋军主力的位置,同时也暴露了贼军的方位,张铉立刻意识到杜伏威的主力应该就在永福县一带,他立刻率军追击而来。

尽管孟海公的军队在淮河北岸极尽挑衅,但张铉还是没有接招,他令尉迟恭率三千军队守住山阳,自己则秘密率领一万两千军队南下,准备伏击准备偷袭江都的杜伏威军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次意外的遭遇使双方都忽然发现他们竟然相距如此之近。

高邮县以西是一片绵延数十里的洼地,后来这片洼地形成了高邮湖,但在隋朝,洼地内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地形十分复杂,莫说两军相距五十里,就算相距五里也很难彼此发现。

不过张铉还是感到庆幸,如果不是他的斥候偶然遭遇贼军,恐怕他就会和杜伏威的军队擦肩而过,杜伏威大军将杀向江都,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此时天已经大亮,官道上黑压压挤满了轻装南下的隋军士兵,一万两千大军绵延足有三里,十支骑兵斥候队在前方探查开路,由于下了大半夜的雨,道路十分泥泞,行军也格外困难,速度并不快,五十里的路程,大军足足走了两个时辰才赶到永福县。

永福县外的贼军大营驻地一片狼藉,几乎还有一半的帐篷没有撤走,灶中火也没有完全熄灭,掉了轮子的粮车、破损的粮袋、各种兵器、锣鼓、战旗等等堆积如小山一般。

这时,永福县县令被领到张铉面前,他连忙躬身施礼,“下官参见招讨使将军!”

“贼军有多少军队?”

张铉问道:“他们撤退多久了?”

“回禀将军,大概有三四万军队,就在一个多时辰前才刚刚撤离。”

“带了多少辎重?”张铉又问道。

“他们走得非常仓皇,我们在城头上看得清楚,几乎没有带什么辎重,帐篷车辆都丢弃了。”

这时,裴行俨在一旁道:“将军,我愿率军追击,应该能追得上。”

张铉摇了摇头,“对方有三万多军队,数倍于我们,他们仓皇撤退只是出于一种畏惧,也是因为他们粮食不足,你带数千军队去追击无济于事,反而会被对方一口吞掉,他会掉头逐渐蚕食我们。”

“难道就任他们撤离吗?”罗士信也急道。

张铉沉思片刻,对众将道:“大家在后面尾随,不准追击,必须和贼军保持三十里的距离。”

停一下他又对众将解释道:“贼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食不足,他们指望攻下江都得到补给,所以我们盯住贼军,却不和贼军正面交战,耗光他们的粮食,削弱他们的士气,那时才是我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