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34章

江山战图-第23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矩沉思一下道:“等圣上到江都后,我会劝说圣上把王世充召回江都述职,那时你便可出兵攻打琅琊郡。”

停一下裴矩又道:“如果你实在没有把握击败敌军,可以让张铉为主力,你为接应,明白我的意思吗?”

“可是功劳怎么算?”

“张铉是你的属下,他剿灭乱匪,圣上还是认你的主帅功劳,你担心什么?”裴矩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侄儿明白了。”

裴矩对这个侄儿报以极大的厚望,可以说,裴仁基是裴氏家族从地方士族走向天下贵族的关键,关键就是军队,在天下乱世到来之时,裴家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只有拥有军队的名门世家,才有将来和新君主讨价还价的本钱。

裴仁基正是裴家的核心军队,裴仁基将来是要驻兵并州,另外裴矩还考虑建立外围军方势力,张铉原本就是裴矩看中的外围势力,等裴仁基调走后,张铉将接替裴仁基继续驻军青州。

可惜因为张铉婉拒了裴家的联姻要求,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至今也难以弥补,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紧密了。

裴矩明显感觉到张铉正在脱离自己的控制,他虽然对张铉很不满,但也无能为力。

“现在张铉情况如何?”裴矩喝了一口茶,又淡淡问道。

说到张铉,裴仁基登时想起一事,低声对裴矩道:“二叔,侄儿感觉张铉颇有野心。”

裴矩一怔,停住茶杯问道:“此话怎讲?”

“侄儿发现张铉在北海郡大量种植牧草,他有养战马的企图,侄儿由此推断他心怀野望。”

裴矩半晌沉思不语,好一会儿他才凝神对裴仁基道:“你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现,但要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有任何非分之举都要及时向我汇报!”

裴矩忽然发现,或许自己可以捏住张铉的把柄,让他不得向自己低头。

.......

自从张铉和王世充达成了战俘交换后,王世充再也没有渡河南下的迹象,一则他没有了船队,无法运兵到黄河南岸,其次他已得知圣上不追究他掳掠齐郡,但虞世基却警告他,暂时不准他再轻举妄动,否则会真的触怒圣上。

王世充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饭要一口口吃,吃得太快太猛会被噎住,他便按耐住了继续抢掠齐郡的**,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到来。

时间渐渐到了五月,北海郡进入了初夏,这一个多月,从齐郡陆续涌来了近十万人口,使北海郡上下都忙得脚不沾地,安置移民,发放粮食物资。

虽然移民的涌入使北海郡得到了大量的人口劳力,但同样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短短一个多月,他们便额外支出了两万石粮食,如果不是剿灭张金称获得的大量粮食,他们根本承担不起这么庞大的移民。

随着人口向各县疏散,郡治益都县的人口已经迅速减少到不足二十万,而寿光、北海、都昌、下密、营丘等县人口也都开始恢复,大片大片荒芜数年的良田被重新开发,废弃的村庄又重新燃起了炊烟。

各座县城内,县衙开始恢复,关闭的店铺又重新开门营业,尽管还是人口稀少,但大家都看到了希望,总有一天,北海郡必然会重新出现县县繁华的旧日景象。

这天上午,张铉率领一行人来到了距离益都县约百余里的寿光县。

337。第337章 寿光船场(上)

寿光县位于巨洋河下游,面临莱州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森林茂盛,人杰地灵,宽达数十丈的巨洋河从城西流过,直接注入渤海湾,水深而平缓,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内,寿光县一直是北海郡造船第一大县。

北海郡因为濒临黄河入海口和莱州湾,自古造船业便十分发动,造船业鼎盛之时,全郡至少有两成人口参与到造船业之中。

不过在三次高句丽之战中,数万北海郡的造船工匠被抽调到北平郡参与造船,劳役繁重,损失惨重,最后回到家乡的工匠不到二三成,给北海郡的造船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再加上乱匪肆虐,各县民众纷纷逃到益都和临淄,其余县城都成了空城,短短几年时间,北海郡的造船业几乎完全荒废了。

寿光县城不大,城墙周长约十五里,一度被废弃了三年,和北海郡的其他县城一样,从今年入春开始,陆陆续续有民众迁回了寿光县,县城内开始出现了炊烟和人影走动,南城门旁甚至还有一家杂货铺和一家小酒肆重新开张了。

寿光县的县令姓蒋,原来是寿光县丞,原来县令因战乱逃回老家后再也没有了消息,而这个蒋县令是临淄县人,在张铉驻兵北海郡后,他是第一批回来报道的官员,被张铉临时任命为寿光县令。

蒋县令年约四十岁,留一撮小胡子,做事总是一本正经,他身材不高,略显偏瘦,不过精神却很好,听说将军到来,他特地骑着一匹骡子,出城十里来迎接张铉。

“将军,那片良田刚刚被重新被开垦出来!”

张铉顺着他手指的大片农田望去,只见远处田地里有三三两两的农人正忙碌着,便笑道:“人好像不多啊!”

“回禀将军,很多人在益都县和临淄县附近还租种土地,他们是抽时间来这边垦荒,要先施肥熟地,到明年才能重新种粮食,这种事不能急,得慢慢来。”

“说得有道理!”

张铉又笑问道:“那土地是谁的?”

“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土地,现在开垦耕种的土地都已明确了地契,但还是有大量无主之地,比如那边!”

蒋县令一指远方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足有上万顷之多,靠近巨洋河,灌溉十分便利。

他苦笑一声道:“那边都是上田,目前都暂时收为官田,等主人回来后在确认地契,不过我估计至少一半以上都是无主之地了,我准备租给清河郡移民开垦,以最低的租子先把地租赁出去,这几年我的全部心思估计都在恢复良田上了。”

张铉赞许地点点头,“这才是做实事的官,民以食为天,粮食也是军队的根本,只有粮食富足,民众才不会起来造反,军队也才能强大,把寿光县经营好,蒋县令将前途无量!”

“多谢将军赞誉。”

蒋县令又犹豫一下,吱吱呜呜道:“另外县衙实在缺人,将军能否为卑职补充一点人手?”

张铉笑了起来,“缺人不光是你这边的问题,所有的县都在喊缺人,不过你放心,这年头大把读书人找不到事做,韦长史和王太守已经在着手进行这件事了,很快就会有人来你这里报道。”

两人说着,一路进了南城门,寿光县和北海郡的其他县一样,有两百民团驻军,由一名副尉率领,有军队驻守便给了普通民众很大的安全感,军队主要负责守卫城门,维护地方治安,一般不过问县中之事。

虽然张铉是第一次来寿光县,但县城的情景他却很熟悉,几乎每个县都一样,都是一副遭遇严重洗劫后的惨象,到处是破破烂烂的民房,稍微像样一点的宅子都被付之一炬,被熏黑的断墙残壁随处可见。

但现在已经有一丝生机,城内到处可以听见叮叮咚咚的敲打声,人们在废墟中寻找可用的建筑材料,砖瓦、木头、青石等建筑材料堆积在大街上,旁边坐着一个小孩看守。

南城门旁新开一家小酒肆,酒幡上写着‘巨洋酒肆’四个大字,生意还不错,坐满了正在谈天说地的酒客。

街道对面是一家小杂货铺,也是刚刚开张,牌子上写着‘王记杂货铺’,铺子里,一对夫妻正在忙碌地摆货上架,几名老者挤在门前挑选农具。

不过县衙却让张铉很失望,原来的县衙被烧掉一半,只剩下大门和半个正堂,四周用泥墙将稍微能用的部分圈起,活像一座小土地庙。

张铉原打算去县衙歇脚喝口水,但见县衙又小又破,他也没有心思了,便道:“就直接去船场吧!”

众人加快马速,出了北门,向寿光县以北十里外的造船工场奔去。

寿光造船工场原是青州地区三大造船坊之一,最鼎盛时有造船匠上万人,船坊延绵十余里,每年可以造数十艘万石大龙舟,可在海中航行,每年还造其他杂船数百艘。

但就是这样一座规模庞大的造船场,在大业八年初被王薄率造反乱匪一把火烧毁,如今已成为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只有一些烧成木炭的巨大龙骨还预示着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忙的造船工场。

张铉之所以来寿光,就是为了考察这座曾经的造船工场,齐郡祝阿县的船场已经彻底被摧毁,而高密郡即墨县的造船工场则偏小,当然也被一把大火烧毁,整个北方沿海,只有北平郡的造船工场还完整地保存着。

对于既沿海,又紧邻黄河入海口的北海、东莱、高密三郡而言,船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铉从去年开始在民间收集船只,迄今为止只收集到三百艘小船,最大运载量只有五百石,只能在内河中航行,根本无法进入大海。

更重要是,张铉希望能恢复北海郡的造船能力,这对于北海郡乃至青州地区的经济恢复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北海郡内依旧有大量经验丰富造船工匠,一旦造船启动,两三年内就可以实现大船入海的愿望。

但北海郡造船重启并不是张铉介入后才开始,早在去年初,张须陀便开始考虑在北海郡造船运输粮食,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一直搁浅至今。

尽管张须陀的北海造船计划没有能得到实施,但也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这时,张铉看见了远处的一座占地数亩的孤零零的大木屋。

确切来说,大木屋是一座仓库,这是张须陀造船计划唯一的成果。

数十名骑兵翻身下马,张铉这才发现仓库四周有一圈围墙,围墙内堆满了各种造船材料,用油布覆盖,院子里两条大狗正冲他们凶狠嚎叫。

这时,从仓库内走出一名五十岁的男子,身材中等,但十分壮实,皮肤就像黑炭一般,他认出了张铉,慌忙迎了出来。

“小人周灵参加张将军!”他向张铉深深施一礼。

这时,蒋县令骑着气喘吁吁追了上来,他从骡子下来,走上前给张铉介绍道:“这就是原来船场周管事,从大业三年开始就负责船场事务,也是我们寿光县本地人。”

张铉看过张须陀留下的恢复造船场计划,上面提到了这名周管事,张铉笑道:“你就是原来张大帅安排的人吧!”

“正是小人。”

周灵叹了口气,“去年初张大帅让我恢复造船场,后来钱粮紧张,恢复船场一事就没有了消息,我在这里足足等了一年多。”

“以后你有得忙碌了。”

张铉笑了笑,大步走进了院子,两条大狗扑上来,被周灵怒吼一声,吓得呜咽地缩回了屋角。

“将军莫怪,最近有人夜里来偷木头,多亏这两条犬。”

张铉走到最高一堆材料旁,掀开了覆盖在材料上的油布,下面全是一块块完整的木板,大多一两丈长,非常干燥,看得出保护得很好。

“将军,这是一艘三千石五牙大战船的全部船板,自然阴干,随时可以使用,只可惜没有龙骨。”

“我记得五牙战船不是在巴蜀建造吗?”张铉有些不解地问道。

“早期是在巴蜀建造,但后来北方也能造了,主要是北平郡造船工场和我们北海郡造船工场两家。”

“原来如此!”张铉点点头,又好奇地问道:“那怎么会没有龙骨呢?”

338。第338章 寿光船场(下)

周灵叹了口气道:“不瞒大将军,原来造船场内各种造船材料堆积如山,但那年王薄率军攻入北海郡,到处烧杀抢掠,带不走的东西都一把火烧掉。

绵延十几里的造船场也被一把大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几百架龙骨全部被烧毁,这些材料还是我从废墟里找出来,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带领家人在废墟中寻找材料,就只有这么多了,全部堆在院子里。”

张铉默默点头,周灵这种执着精神让他感动,他知道周灵的父亲周瑞丰是上一任造船场管事,当了三十年管事,又把管事位子传了儿子,虽然造船场不是他们的家产,但他们对这座造船场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

“那仓库是什么?”张铉一指仓库问道。

“将军请跟我来!”

周灵带着张铉走进了仓库,仓库内占地颇大,角落里用木板搭了一间木屋,这是周灵和他老妻的住处,儿女现在都不在身边。

只见仓库内堆满了绳子、帆布、大铁钉、桐油等等造船必须的物资。

“这些是去年张大帅从齐郡祝阿县造船场运来的物资,包括这座仓库,也是去年建造,现在整个造船场就只有这点东西。”

张铉沉吟一下问道:“如果我要继续恢复造船工场,还需要做什么?”

周灵见张铉特地过来参观造船工场,便知道张铉是想恢复造船场,他心中异常激动,连忙道:“启禀将军,其实造船场恢复就是人、财、物三样东西,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