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14章

江山战图-第1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财物,更不要伤害他们的家人。

五十名负责保护祠堂的杨氏子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祠堂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另一部分则在祠堂外围警戒,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祠堂即将面临的巨大危险。

罗奕范率领一百五十名手下已悄悄潜入了杨家庄,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瞄准了杨家族人聚集的祠堂,攻打粮库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掩护,把杨家子弟吸引到粮库,他们真正的目标却是祠堂。

杀入祠堂,或者火烧祠堂,血洗杨氏族人,粮库那边的杨氏子弟也不得不赶来援救,那时,整个杨家庄便大势已去,再引饥民过来抢粮,血洗杨家庄的罪名就落到了饥民的身上,这便是宇文述打的如意算盘,也是他谋士许印的出谋划策。

罗奕范其实也是宇文述的假子之一,他原是蓝田县的一名豪霸,因争田将另一家大户满门杀光,跑去投靠宇文述,但宇文述不愿被他牵连,便打发他去终南山落草为寇。

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已拥有五六百名手下,平时打家劫舍,抢劫商旅,宇文述又看中了他的实力,将他重新纳为假子,但依然让他扮演山匪的角色。

这次袭击杨家庄,宇文述答应他拿走部分钱财和女人,让罗奕范心中充满了发财和占有女人的渴望。

罗奕范带领一百五十名手下藏身在一栋大宅的围墙后面,他俨如狼一般的目光凶狠地盯六七十步外的祠堂大门。

一名手下猫腰跑回来向他低声禀报,“寨主,没有任何异常,只有不到三十人在外围巡哨。”

罗奕范想了想,一百五十人目标太大,不如他先率几十人摸上去干掉外围杨氏子弟,大家再一起杀入祠堂。

“第一队跟我来,第二队和第三队原地等候!”

他一挥手,“跟我来!”

他带领五十人冲出围墙,向数十步外的祠堂大门奔去,就在他们距离祠堂大门还有十几步时,身后骤然传来一片惨叫声,惨叫声起此彼伏,刺破了寂静的夜晚。

在祠堂外围警戒的杨氏子弟顿时发现了广场上的数十名黑影,他们惊得大喊起来,“有敌情,他们杀来了!”

‘当!当!当!’

祠堂内的警钟声敲响,祠堂内照顾族人的杨氏子弟纷纷奔了出来,而在外围警戒的几十名杨氏子弟冲到围墙上一齐放箭。

数十支箭射向正进退两难的罗奕范以及他的手下,七八名山匪躲闪不及,被乱箭射中摔翻,慌乱中,数十名山匪纷纷扑倒在地上,躲避箭矢。

罗奕范恨得一跺脚,掉头跑了回去,他不知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令他功败垂成,他心中又气又恨,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就在罗奕范率领几十名手下刚刚奔出去没有多久,一支埋伏在祠堂的旁的队伍骤然杀出,正是张铉率领的五十名杨府家丁。

张铉从杨清明那里发现了这次夜袭的真相后,他立刻意识到,对方的目标绝不会是粮库,所谓进攻粮库不过是要给杨家庄造成饥民冲击的错觉,用来掩护他们的真正目标。

张铉猜到了对方的真正目标,一定就是祠堂,祠堂内有杨家的钱库,也是杨氏族人逃难聚集之地,无论是为财还是为人,目标都只能是祠堂。

他说服了杨文宪,率领五十名家丁赶来救援祠堂,但张铉却不急于进入祠堂,而是埋伏在祠堂外的一条小巷内,等待伏击的机会。

当对方首领率五十名手下先扑上去时,张铉便知道机会来了,他抓到了敌军无首的机会,率领五十名家丁从小巷内杀出,从后面袭击的留在围墙后的百名山匪。

百名留守山匪措不及防,顿时死伤惨重,迅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时,罗奕范俨如一头黑熊般提着大铁枪冲了回来,他暴叫如雷,“是谁敢坏我大事,让我把他撕成碎片!”

就在他刚跑近围墙之时,张铉忽然出现在他眼前,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他早就盯上了这名山匪首领,也发现了他弱点。

张铉毫不犹豫地伏击了这名山匪寨主,横刀一闪,快如疾电,罗奕范躲闪不及,锋利的刀刃劈中了他的胸膛。

胸膛上顿时出现一条半尺长的刀口,鲜血向外狂涌,罗奕范痛得大叫一声,向后连退数步,他想和对方分开距离,大铁枪才能发挥作用,但张铉的经验异常丰富,他知道对方一旦能使出铁枪,自己将必败无疑。

他如影追随,不给对方半点机会,纵身一跃,又是一刀狠狠向对方面门劈去,来势迅猛之极,罗奕范举枪横挡,‘当!’的一声巨响,横刀劈在枪杆上,火光四溅。

罗奕范顿时大喜,机会来了,他一声怒吼,铁枪横扫出去,但对方却不见了踪影,铁枪扫空。

他心中一怔,紧接着裆下却传来一阵剧痛,原来张铉刀劈枪杆的同时,身体也向下滑了出去,对方的弱点就在下盘,他身体长得太庞大,奔跑时下盘十分笨拙。

张铉利用对方下盘笨拙的弱点,身体从他裤裆下穿过去,一刹那,他从靴中拔出军刺,狠狠地从他裆部刺了进去。

锐利无比的军刺大半没入了罗奕范的身体,痛得他失声嚎叫,腿一软,单膝跪倒在地。

张铉已站在他身后,大吼一声,“去死吧!”

他双手紧握刀柄,狠狠一刀从对方后颈劈下,‘喀嚓!’巴斗大的头颅骨碌碌滚出一丈多远,张铉冷笑一声,一脚将罗奕范的无头尸体踢倒在地上。

张铉上前两步,抓起罗奕范人头高高举起,大声喊道:“你们看这里!”

“寨主死了!”

山匪们发出一片绝望的哀嚎,再也无心恋战,四散溃逃。

.......

19。第19章 玄感之秘

在粮库的第二次防御战中,张铉重新组建的防御阵型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杨氏子弟们十人一队,并肩举矛站在高墙上防御,形成了一簇簇长矛阵,顶住了山匪们一次又一次猛烈进攻,长矛阵发挥出的巨大集体力量使山匪们无计可施。

而屋顶上的弓箭手也不再是摆设,他们居高临下射箭,给进攻的山匪带来极大的麻烦,冷箭防不胜防,不少匪徒被沉重的兵箭射中,奔跑几步后便一头栽倒,死在草丛之中。

尽管山匪的数量多于参与防御的杨氏子弟,但他们却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短短半个时辰,便有近百人死在长矛和兵箭之下。

但改变战局的重大事件却是匪首罗奕范之死。

匪首之死无疑对杨家庄的危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宇文化及不愿出面,数百山匪没有了主心骨,军心开始迅速瓦解。

有的人是庆幸获得了自由,有的人却是茫然不知所从,但相信更多人是在惦记山寨中罗奕范占有的财富和女人。

罗奕范被杀的消息传来后,数百名穷凶极恶的山匪仿佛风卷残云一般溃逃,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骤雨在短短的片刻时间内便烟消云散了。

宇文化及见形势不妙,在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迅速离开了杨家庄,返回华阴县城......

天渐渐亮了,杨氏族人扶老携幼从祠堂里出来,开始返回各自家园,与此同时,数百名杨氏子弟和家丁在挨家挨户搜寻可能隐藏的个别山匪。

粮库里的尸体都已清理干净,战死的杨氏子弟和家丁则运回祠堂,而近两百名山匪尸体全部掩埋在山林之中。

尽管一夜未眠,很多人都疲惫不堪,但胜利的喜悦令他们无法入睡,祠堂前的广场上,一群年轻杨氏子弟围着张铉,一次又一次将他高高抛弃,欢呼胜利。

这时,一名杨氏长辈从祠堂内匆匆走出,他叫杨文俊,是家主杨文宪的胞弟,他快步走过来远远笑道:“好了,大家不要再闹了,放下张公子吧!”

杨氏子弟们放下张铉,连忙围拢在杨文俊面前,七嘴八舌道:“三叔,我们有什么奖励?”

“家主让你们去修复围墙,围墙修得好,每人都有奖励,修不好就扣月钱,还不快去!”

二十几名杨氏子弟吐了一下舌头,都纷纷向粮库方向奔去,杨文俊这才走过来,对张铉笑道:“张公子请跟我来,家主要和你谈一谈。”

张铉点点头,跟随杨文俊走进了祠堂内。

.......

在祠堂长老堂内,五名代表杨氏各房的长老聚集一堂,紧急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杨氏家主虽然是家族的最高决策者,但家主的职责主要对外,而对于很多大家族,特别是名望家族,分支众多,仅仅靠一个家主来决策很难服众,尤其是牵涉各家切身利益的内部事务。

所以很多大家族内往往设有长老会或者族长会,实际上就是各房利益代表,大家用协商的方式来平衡内部利益。

杨氏家族也不例外,杨氏十二房共推选出五名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了长老会,决策家族的内部事务。

家主杨文宪已经向五名杨氏长辈简述了昨晚遭遇夜袭的前因后果,五名长辈的脸色都十分凝重,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宇文述策划的阴谋。

尤其杨清明竟然是宇文十三太保中的八太保,这更让他们忧心忡忡,那杨家的很多隐秘岂不是都被宇文述掌握了吗?

“文宪,玄感还有多少东西留在我们这里?”一名长辈嘶哑着声音问道。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他们需要和杨玄感造反彻底割裂,但杨玄感毕竟是前任家主,还是和家族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关系。

杨文宪低声道:“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清理玄感的物资,该烧的都烧了,我们这里已经没有了,在卢氏县那边的别府可能还有一点。”

“那为什么不处理掉?”另一名年迈的老者怒问道。

“二叔别生气,听我解释!”

杨文宪连忙安慰老者,“我一直在处理卢氏县的违禁物品,因为东西太多,我又怕人发现,所以都是分批处理,已经快处理结束了,最多再派人去一次,应该就可以处理完毕。”

“是不是处理完他的东西,就可以和他完全割裂了?”

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五双眼睛一起向杨文宪望去。

杨文宪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众人道:“这也是我最烦恼之事,玄感一直向我们寻求援助,两个月前我从卢氏县那边给他送去了一千石粮食,前几天他又派人来向我求援,希望我能送去一笔钱,让他解散队伍。”

这句话就像一勺水倒进了滚烫的油锅,大堂上顿时炸开锅,众人愤怒异常,齐声谴责杨玄感造反害了家族,现在还要继续拖累,这怎么行,大家纷纷反对再给他送钱。

这时,年纪最长的杨大器说道:“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两句。”

众人安静下来,杨大器缓缓道:“其实我们当初都同意他起兵造反,所以也不能完全怪玄感,但事已至此,保护家族才是当务之急,我相信玄感也不愿家族再遭到宇文述的迫害,所以我们可以答应他这个要求,给他一笔钱让他解散造反队伍,同时给他讲清楚,这是最后一次,并且不准他回家族,大家觉得如何?”

这个方案也算合情合理,尤其后一条更是说到大家心坎上,众人都同意了,杨文宪见众人同意,便起身说:“这样吧!卢氏县那边还窖藏有一万贯钱,我们就把那笔钱送给他,顺便把剩下的违禁物品都烧掉,我让文俊去做这件事。”

“一万贯钱可不是小数目,怎么送?还要避开官府耳目,文宪有方案吗?”

杨文宪点了点头,“就按上次送粮食的方案,走水运,再派十名子弟护卫,应该问题不大。”

这时,杨文俊出现在门口,躬身道:“家主,各位长老,我把他带来了。”

“快快请进!”

杨氏家族的长老们纷纷站起身,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张铉都充满了感激之情,若不是昨晚张铉力挽狂澜,杨氏家族恐怕就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惨祸,他们五人也未必能活下来。

张铉快步走了进来,他躬身对众人施礼,“晚辈张铉,参见各位长辈!”

“张公子太客气了,快请坐!”

几名长老众星捧月一般簇拥张铉坐下,大家也纷纷坐了下来,这时,杨文宪笑道:“公子昨晚救杨氏族人,我们无以为报,请先受我们一礼。”

他带着几名长老一起跪下,向张铉恭恭敬敬磕头,张铉无奈,只得任他们行礼拜谢。

杨文宪又一摆手,两名管家端着两只铜盘上前,铜盘上各放着五锭黄澄澄的金子。

“这是五百两黄金,虽然远不能和张公子给杨家的大恩相比,但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张公子务必收下。”

张铉却摇了摇头,“家主和各位长辈的心意,张铉心领了,但黄金我不能收,我恩师也是杨氏族人,所以为杨氏家族出力是我份内之事,不仅如此,如果杨氏家族还需要我出力,我绝不推迟,也算是我报答师恩。”

杨文宪和众人再三劝他,张铉坚决不收,众人也只得罢了。

其实杨奇在杨氏家族名声并不太好,薄情自负,抛妻弃子,不过他有这样的徒弟,也算是他给杨氏家族的一点补偿了。

这时,年纪最长的杨大器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