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121章

江山战图-第121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圆笑嘻嘻道:“我这几天没事就在西市闲逛,哪家卖什么?哪家东西便宜,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当然知道有人在出售商铺了。”

张铉从没有想过要买一间商铺,不过以他现在的财力,买一幢房宅和一间商铺也是绰绰有余,反正房宅买不到,暂时也没有什么事,张铉便笑道:“好吧!跟你去看看。”

阿圆本来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张铉居然真要去,她连忙问道:“一家是珠宝铺,另一家是布匹店,公子先去哪家?”

“哪家大一点?”

“当然是布匹店大,比珠宝店大了很多。”

“那就去看布匹店。”

张铉也想顺便去西市逛一逛,他带着几名亲兵,连同马车一起向不远处西市缓缓而去。

西市内热闹异常,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往来商人、行人川流不息,一队队满载货物的骆驼以及牛车在宽阔的大街上缓缓而行,完全是一幅盛世繁华的景象,怎么也想不到天下各地已烽烟四起,乱匪多如牛毛。

张铉一行在阿圆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西市东北角的布帛彩缎行,这里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布帛店,每天吞吐巨万,是大隋王朝最大的布帛集散中心,一排商铺背后便是漕河,密密麻麻的运货船只一直延伸到前方的米行。

布帛货值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因此这里每一间店铺都规模庞大,前店后库,占地都有四亩以上。

“就是那家!”

阿圆一指最边上一家店铺,这家店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占地足有五六亩,不过大门紧闭,上面用白泥写着大大两个字,‘出售,字迹已经发霉,门上布满了灰尘,不知有多久没有开门了。

“这位军爷是来看店铺吗?”

旁边店铺内走出来一名掌柜模样的中年男子,笑呵呵道:“这家店铺我有钥匙,如果军爷有兴趣,我可以带你进去看看。”

虽然位置不是太好,但地方大,两边都很开阔,后面河道更是位于宽处,这样的店铺其实很不错,怎么像关门了很久一样,张铉不解地问道:“这是谁家的店铺,好像还不错,怎么就关掉了?”

掌柜看了看两边,压低声音道:“不瞒军爷说,这是原来越国公杨家的店铺,那位虎痴爷造反后,这家店铺就被官府抄了,军爷若想要,一百五十两黄金就可以拿走了,这也是杨家,若是换别的店铺,至少值五百两黄金,六亩商铺啊!”

张铉真的动心了,一座普通的五亩房宅也要一百两黄金,这可是商铺,西市寸土寸金之地,居然只要一百五十两黄金,张铉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里面有货吗?”

“存货都搬走了,就是一栋空宅。”

掌柜又笑道:“不过话我也要说清楚,商铺一般有三不买,杀人凶铺不买,造反损铺不买,坟地阴铺不买,这座商铺占了第二条,所以很多人听说是杨家的店铺就摇头走了,再便宜也无人问津。”

其实张铉倒不在意杨家,大隋一朝,因为涉嫌造反而被灭门的人家多得去,前几天不是李浑家族也因造反而几乎被灭门了吗?

另外两条听着倒是不吉利,但造反损铺这一条就有点牵强了,而且只卖一百五十两黄金,他就买下这块地皮也值啊!

张铉笑问道:“如果我想买的话去找谁?”

“如果军爷想买,那就直接去找洛阳县衙,地契房契都在县衙,直接付钱就可以交割了。”

张铉点了点头,回头对众人笑道:“我们去县衙看看!”

“将军看样子有点动心了。”几名亲兵都笑了起来。

“怎么能不动心呢?这么大的店铺只要一百五十两黄金,就是神仙也要动心啊!”

。。。。。。。。。

张铉找到了县尉韦云起,巧的是,杨家那座布帛商铺正好就归韦云起管辖。

听张铉想买那座杨家店铺,韦云起不由笑道:“我得先提醒你,那座店铺最初是贺若弼的铺子,贺若弼被杀后归了杨玄感,结果杨玄感也因造反被杀,那就是一座不详之宅,一年来无数人来询问,却没有人敢买,你要考虑清楚。”

张铉微微笑道:“难道我张铉的命运就是一座店铺能左右?”

“说得好!”

韦云起佩服张铉的见识,“既然将军愿意买,那就一百五十两黄金,我马上让人办手续。”

张铉命亲兵取来一百五十两黄金,韦云起便替张铉办妥了店契的交割手续。

其实张铉买这座店铺倒并不是考虑自己赚钱,他是受张金称的启示,许印告诉他,张金称曾在西市开了一家骡马店,购买战马并收集京城的情报,尽管这家骡马店已经被宇文述派人拔掉,但张铉还是深受感触。

连乱匪盗贼都懂得情报的重要,他一个陆军学院的高材生,更应该懂得情报的重要性,在京城建一个情报点,必须也非常有必要。

另外,他也看中了这座占地六亩地商铺,他可以把它改建成一座仓库,一些从京城购买的物资就可以暂时存放在这座仓库内。

不过张铉多了一层考虑,他在房契和地契上并没有签自己的名字,而且签了郑圆儿的名字,郑圆儿也就是阿圆,张铉让她在地契和房契按下她的手印。

“公子,为什么要我按手印啊?”阿圆怯生生地问道。

“以后这家店铺就送给你。”张铉开玩笑道。

阿圆的脸顿时红了,不安地扭捏道:“公子怎么能和我开这个玩笑!”

张铉捏捏她的小脸蛋,笑道:“我只是不想让人知道我是东主,去吧!在马车上等我,我等会儿再交代你一件事。”

阿圆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心,看样子公子是不把自己当外人了,难道公子又改变主意了,不让自己侍候清姑娘,而是把自己留在洛阳替他看店,难道是要让自己当一个阿圆掌柜?她可不会做生意。

阿圆胡思乱想,忧心忡忡走了出去。

张铉和韦云起还有一些话要说,便跟随他走进了官房,房间里,韦云起给张铉倒了杯茶,笑道:“恭喜将军升职,心愿达成!”

“这还得多谢韦县尉帮助我,若不是韦县尉的提醒,恐怕我就给人做了嫁衣,只是韦县尉会不会——”

张铉很担心,韦云起在关键时刻背叛裴矩,帮助了自己,裴矩会饶过他吗?

韦云起明白张铉的意思,他淡淡笑道:“我已经无所谓了,现在我不管是个县尉而已,还怕什么?丟了这个县尉之职,其实也无所谓。”

张铉站起身深深行一礼,十分诚恳地对韦云起说道:“韦公愿不愿意抛弃这个卑职,去我军中做一个幕僚长史?”

既要与裴矩和解,但又要继续挖裴矩的墙角,这是张铉的一贯风格。

161。第161章 临行前夕

所谓幕僚长史,就是拥有长史的权力,却没有朝廷正式任命,属于幕僚谋士性质,由张铉自己掏腰包支付俸禄。

在这次抓捕李善衡的过程中,韦云起表现出来的果断和谋略给张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知道韦云起当年的事迹,这样一个极富胆识和谋略的人才,却不得重要,沦落为一个小小的县尉,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而且张铉也觉得裴矩并不是真心重视韦云起,崔君肃能做御史中丞、监军,主管突厥事务,而资历更老的韦云起却只能当一个县尉,这何其不公平?

韦云起感受得到张铉的诚意,他心中十分感动,不过这不是一件小事,他需要考虑一下,他沉思片刻道:“我现在不能答复将军,容我考虑两天。”

张铉起身笑道:“我三天后出发,如果韦公有意向,可随时来军营找我。”

“好吧!我如果考虑清楚,我会来找将军。”

张铉告辞离去,韦云起一直把他送出县衙,望着张铉远去,他心中十分复杂,他知道张铉是个做能大事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得罪裴矩、宇文述、窦庆这样的重臣权贵。

从这次谶语案就看得出他谋略的成功,如果自己跟随他,或许还能在最后二十年的人生中走向仕途高峰,如此,自己又何必在意一个小小的县尉?

虽然韦云起告诉张铉,他需要考虑两天,但就在张铉刚刚离开县衙之时,韦云起便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

......

傍晚时分,张铉独自一人来到崇业坊,崇业坊距离天街大道较近,坊内大多官宦人家住宅,街道整齐干净,绿树成荫,清静而优雅。

在崇业坊西北角,有一座占地约二十亩的大宅,这里便是范阳卢氏在洛阳的府宅,不仅是卢氏家族,几乎天下各大世家在京城都有房宅,是各大世家在京城的联络点,天子脚下,离权力也是最近。

卢府在几个月以前都一直空关着,只有几名老家仆负责打理,但自从家主卢倬出任国子监祭酒后,这座空关已久的宅子便成了卢倬的官宅。

明天一早张铉就要率军赶赴齐郡了,在临走之前,他还是想来拜访一下卢家,他对卢倬当然没有兴趣,他只是想了解一下卢清的现状。

张铉骑马来到卢府大门前,却只见台阶前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车辕上挂着的灯笼上面写着‘崔氏’二字。

张铉翻身下马,向台阶上走去,一名门房连忙出来问道:“这位公子有事吗?”

“在下张铉,和你们家主是旧识,能否替我通报一下。”张铉取出一份自己的名帖递给门房。

名帖类似于今天的名片,上面有姓名、官职等等信息,一般是上门拜访时使用,一方面比较正规,表现出对主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门房误事,怠慢了贵客。

门房接过拜帖,犹豫了一下道:“老爷有吩咐,暂时不见客。”

“是因为崔召在吗?”张铉回头看了一眼马车。

“崔氏家主刚来,所以老爷吩咐暂时不见客,不过公子既然是旧识,或许会特殊一点,我去替公子禀报一下,请公子稍候。”

门房拿着张铉的拜帖快步向府内走去,张铉负手在台阶上来回踱步,他也不知道见到卢倬能谈些什么,或许可以谈谈卢庆元之事,或许也当做一次礼节性的拜访。

更关键是,他想在临出发前再见一次卢清。

这时,张铉似乎听见有人叫他,他一回头,只见一座石兽背后露出了阿圆的小脸。

张铉走上前笑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阿圆笑嘻嘻道:“我已经告诉她,你今天要来。”

“那她说什么?”

“她没说什么,不过我看得出她很想见你,要不要我安排一下,让你们见一面。”

“你安排?”

“公子小瞧人家了,人家已经把卢家的丫鬟家丁都打点好了,不信你等着瞧。”

就在这时,府内传来匆匆脚步声,只见卢倬快步了出来,拱手笑道:“贤侄,好久不见了。”

张铉也连忙抱拳笑道:“很抱歉,不知家主有贵客,要不我下次再来。”

“贤侄也是贵客啊!不必客气,快请进。”

卢倬对张铉非常热情,他前些天接到父亲来信,才知道张铉替卢家解决了得罪郭绚的大问题,这让卢倬对张铉格外感激。

张铉回头看了一眼,阿圆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笑着摇摇头,跟随卢倬走进了府门。

“不知卢氏家学的场地问题,最后解决了没有?”张铉低声笑问道。

“解决了,最后郭都督还是同意书院不用搬迁。”

卢倬心中感激地笑道:“多亏了张公子的建议,我父亲走了崔礼的关系,崔礼替卢家说了情,郭都督也就通情达理地理解了卢家苦衷。”

卢倬没有说卢家的苦衷是什么,但张铉却很清楚,郭绚认为卢家是罗艺的重要支持者,所以打击卢家也就是打击了罗艺,但事实上,卢家对罗艺的支持并不大,甚至是无足轻重。

关键是要让郭绚明白这一点,正是张铉的提醒,才使卢家找对了方向,最终解决了卢家所面临的危机。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贵客堂,远远看见贵客堂上坐着两人,正是崔召和他儿子崔文象。

崔召依稀觉得张铉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却想不起来,但崔文象却对张铉有刻骨铭心的印象,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轻轻哼了一声。

“此人是谁,好像在哪里见过?”崔召低声问道。

“此人就是那个在涿郡卢府被御封的张铉,父亲忘了吗?”

“原来是他!”

崔召心中有点不舒服起来,他正要和卢倬说重要事情,卢倬却说有贵客上门,告罪离去了,没想到却带来一个毛头小子,这算什么贵客?

崔召心中冷笑一声,卢倬分明是不想答应自己的要求,才故意岔开话题,明摆着之事,把这个张铉带进来,他们还能谈什么。

崔召今天来拜访是有求于卢倬,今天礼部刚刚宣布一个消息,原本定在下月二十号举行的科举考试又被圣上推迟到了明年春天。

这对崔召却是好事,他儿子崔文象原本打算明年秋天参加科举,但如果今年科举推迟,那么崔召就打算让儿子提前参加明天春天的考试。

不过每年的科举异常残酷,数万士子参加考试,最后却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