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108章

江山战图-第10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西内营中,张铉率领他的手下控制住了整座大营,营门关闭,东西两座大营门口各部署数百人,不准任何人进出,两万多名士兵被张铉派手下劝回了大帐,尽管数里外的阊阖门外发生了骚乱,但大营却始终保持着安静。

这时,左屯卫大将军张瑾率数千御林军向西内营疾奔而来,大营内的平静让他长长松了口气,如果西内营的两万军队发生骚乱,那才是出了大事。

张瑾见军营前有士兵把守,便上前高声问道:“为何堵住军营?是谁当值,速来见我。”

陈旭急忙奔上来,单膝跪下道:“启禀大将军,我们是十六营军士,我家将军怕士兵出营闹事,特令我们守住大门,不准任何人进出!”

“你将军是何人?叫什么名字。”

“我家将军叫做张铉!”

张铉原来是燕王府侍卫,张瑾听说过此人,在天寺阁一案中居然敢得罪宇文述,他点点头又问道:“我要见你家将军,他现在在哪里?”

这时,营门开了,张铉带着十几人快步走了出来,远远问道:“来者是谁?”

“老夫左屯卫大将军张瑾是也!”

张铉认出了这名须发皆白的老将,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卑职张铉参见大将军!”

张瑾打量一下他,点点头道:“想不到还是有明白事理之人,张将军没有去阊阖门闹事,反而主动维护大营秩序,这是张将军的理智,也是二万军队的幸运。”

“启禀大将军,卑职是去城内有事,回来稍晚,所以正好不在军营内,赶回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不过据我所知是有人故意造谣才引发了这次请愿,请大将军明鉴!”

张瑾摇了摇头,“事情已经不是请愿那么简单了,他们射伤了兵部虞尚书,问题已经严重了,你给我说也没有用,看圣上怎么发落吧!”

张铉心中一阵发冷,竟然射伤了虞世基。

.......

在西内苑将领们刚刚在阊阖门外聚集请愿之时,天子杨广便得到了消息,刚开始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下令御林军将他们驱散,同时派人去通知当值的虞世基,让他去处理此事。

一直到虞世基被乱箭射中的消息传来时,杨广才陡然间暴怒,狠狠将手中的玉碗摔得粉碎,满脸怒不可遏,“他们想做什么,想发动兵变吗?想推翻朕吗?传朕旨意——”

“陛下!”

正在和杨广闲谈的萧皇后吓得连忙起身劝道:“陛下请冷静,先问清楚情况,不可失天子仪态!”

“等他们杀死朕,那才有仪态吗?”杨广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快步而去。

萧皇后望着丈夫怒气冲冲的背影,她心中忧虑之极,这两年圣上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暴怒,完全失去了一个皇帝应有的仪态,从前那个雄心万丈、优雅从容的大隋天子到哪里去了?

不过萧皇后的及时劝说还是有了一点作用,至少杨广没有立刻下旨惩处聚集在阊阖门外的将领。

杨广来到了距离阊阖门最近的西风阁,在楼上可以清晰地看见阊阖楼的情况,此时隔城内灯火通明,御林军将近千余名被抓的军官押进了隔城,每个人都被反绑双手,垂头丧气,在宫墙边坐了长长一排。

杨广看了片刻,回头问道:“虞尚书的情况怎么样?”

一名宦官连忙上前禀报,“回禀陛下,虞尚书只是肩头受伤,并无大碍,正在御医房接受医治。”

杨广点点头又问道:“今晚当值的御林军将军是谁?”

“是张大将军!”

“立刻宣他来见朕!”

不多时,大将军张瑾快步来到西风阁,单膝跪下抱拳道:“臣张瑾参见陛下!”

“今晚究竟是怎么回事?”杨广冷冷问道。

张瑾为人比较正直,他很清楚今晚事情的真相,他连忙道:“回禀陛下,这些人都是从高句丽归来的立功将领,他们听信了谣言,特来阊阖门请愿,混乱中有人向虞尚书射箭了,但卑职却发现他们都没有带兵器,这就有点奇怪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启禀陛下,卑职怀疑有人在后背煽动这件事,企图把事情闹大——”

不等他说话,杨广便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你不用替他们说话,就算他们有军功又怎么样,难道就可以为所欲为?这件事朕要严查到底,另外军营那边情况怎么样?”

“启禀陛下,军营那边很安静,多亏了偏将张铉及时安抚住士兵,控制了大营,两万余士兵才没有跟随闹起来。”

杨广一颗心稍稍放下,但他眉头又一皱,觉得张铉这个名字很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他略一思索,顿时想起来了,不就是在塞北沉掉三十万件兵甲的那个燕王府侍卫吗,怎么他也在西内营?

杨广贵为天子,他自然不会把一个小小的郎将放在心上,而来护儿下狱,崔君肃还没有将高句丽作战报告写好,所以杨广竟不知道张铉也参与高句丽之战。

“他没有参与阊阖门的骚乱吗?”

张瑾听圣上还是把军官们的请愿定性为骚乱,他心中不由暗暗叹口气,圣上根本就没把将士们的功绩放在心上,这样下去会让人寒心的。

但这话张瑾不敢说,只得回答道:“张偏将因为去了城内,所以没有参与此事,他说他本想制止军官们的请愿,但已经来不及,只得先稳住大营。”

“还不错,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糊涂!”

杨广着实有些疲惫了,只要参与骚乱的将领和军营都被控制,他也就一颗心落下,一阵困倦袭来,他不想再问此事,便对左右道:“传朕口谕,责令御史大夫裴蕴调查此案,要他务必一查到底。”

他又对张瑾道:“你配合裴大夫调查此案,但今晚先把人犯给朕关押好,不准再出现半点事情!”

“微臣遵旨!”

杨广起身向外走去,“回宫!”

144。第144章 扑朔迷离

在禁苑以北的一座驿站内,宇文智及正率领二十几名手下等待李善衡的到来,这里是他们约好的会面之地。

宇文智及心情颇为复杂,十几年前他和李善衡同为宫廷侍卫,在一起呆了五年,交情十分深厚,而且李善衡还是他父亲宇文述的心腹爱将,现在事情办妥,却要杀人灭口,宇文智及总觉得这是个恶劣主意。

他觉得完全可以给李善衡一笔钱,让他远走高飞,或者把他藏匿起来,过几年,等风头过了再出来,偏偏要杀人灭口。

宇文智及并不是心存善念之人,他头脑简单,脾气暴躁,为人心狠手辣,但有时候他偶然也会念念旧交情。

“二公子,有人来了!”

有人低声提醒宇文智及,黑暗中,只见两个人影正疾速向这边跑来,宇文智及连忙吩咐道:“先把人抓住!”

待两名人影奔近驿站大门,埋伏在大门周围的二十几名武士一拥而上,将两个黑影死死按到在地。

宇文智及这才不慌不忙走出来,冷冷道:“李善衡,你真不该来这里!”

“我们不是!”两个被按到的人大喊起来。

宇文智及心中一惊,连忙上前细看,这两人果然不是李善衡,宇文智及大怒,霍地拔刀顶住他们脖子,“你们究竟是谁?”

“我们。。。。我们是李将军部下,是他让我们来这里。”

宇文智及似乎想到什么,一抬头向远处望去,果然看见一个黑影在官道上一闪而过,向一条小河奔去。

宇文智及大急,喝令道:“给我追!”

他拔腿向远处狂奔而去,后面二十名手下紧紧跟随着他,但那名黑影早已游过小河,奔进了对面的树林,逃得无影无踪,无处可追。

宇文智及知道刚才之人一定就是李善衡,自己杀人灭口的心思被他看透了,宇文智及又气又急,狠狠一刀向树上砍去,李善衡逃掉了,自己怎么向父亲交代?

。。。。。。。。。。

尽管天子杨广下旨封锁消息,但阊阖门外发生骚扰之事还是在第二天一早传遍了朝野,但传言已经变了味,说数万军队攻打皇宫,企图发生宫廷政变,和御林军爆发激战,连虞世基也在混战中中箭受伤。

消息变得危言耸听,令无数人深感震惊,在历朝历代,发生兵变或者宫廷政变都是动摇国体的大事,但在震惊之余,很多人又感到困惑,如果真是宫廷政变,哪里会这么平静?

很快,传闻逐渐被澄清,并非发生了什么宫廷政变,而是一群参加高句丽之战的将领在阊阖门外请愿,要求朝廷释放大将军来护儿,目前这些将领已全部被抓。

这让朝臣都十分同情来护儿,本来就身负罪责,可这样一闹,只会更加罪上加罪。

大业殿外的一条长长走廊上,燕王杨倓急匆匆向御书房方向走来。

杨倓正在弘文馆内读书,刚刚听说了昨晚发生骚乱的消息,令他心中十分担心张铉的安危,张铉也是从高句丽回来,驻扎在西内营,会不会他也参与了请愿?

杨倓走出长廊,前面便是皇祖父的御书房,这时,他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喊自己,杨倓一回头,却见是吏部尚书裴矩,正向自己挥手,急匆匆跑来。

“裴尚书有事吗?”杨倓恭恭敬敬问道。

裴矩微微笑道:“殿下去御书房可是为了张铉之事?”

“正是!”

杨倓很惊讶,裴矩怎么会猜到自己心思。

“张铉之事老臣知道一二,请殿下随老臣来。”

杨倓跟随裴矩来到僻静之处,急问道:“张铉有没有被抓起来?”

“殿下放心,他不会犯这种错误,他目前很好,奉命在西内营维持秩序,这是大将军张瑾刚才亲口告诉我。”

杨倓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他叹口气道:“昨晚我很晚才回府,听说他下午找过我,我还准备抽个时间见见他,没想到竟发生了这种事情。”

裴矩压低声音道:“殿下,老臣听闻这件事是有人在暗中策划,用谣言哄骗东征将士,其用意很恶毒,一旦圣上震怒,严惩这些东征将士,会严重损害圣上在军队中的威望,将来再有外敌入侵,恐怕就没有人肯卖命了。”

杨倓心中震惊异常,立刻道:“我现在就去给皇祖父说!”

他转身要走,裴矩却一把拉住他,“殿下,稍安勿躁,听老臣把话说完。”

杨倓也意识到自己太性急了,苦笑一下道:“裴尚书请说!”

“殿下,毕竟这些将领射伤虞世基,也犯下了错误,听说圣上已让裴蕴严查此事,殿下先看看调查的结论如何,如果有失公允,再向圣上提建议也不迟。”

杨倓点点头,裴矩的建议很稳健,确实不能操之过急,他想了想又问道:“裴尚书为何也很关心张铉之事?”

裴矩叹了口气,“殿下应该知道,他在草原帮了老臣的大忙,老臣欠他一个人情,所以老臣一直想找机会回报他,昨天他来找过老臣,老臣也答应尽力帮他。”

杨倓也知道裴矩负责三十万件兵甲之事,张铉确实是帮了他的大忙,看来裴矩是真心想帮助张铉。

杨倓沉吟一下便道:“我这几天确实没有时间接见他,就烦请裴尚书替我转告他,让他安心等待,无论如何,他在高句丽立下的功绩会得到应有的封赏,我也会尽力帮助这些东征将士脱罪。”

“殿下有此心,是大隋社稷之幸也!”

杨倓听了裴矩一番话,也不再急于去找皇祖父,转身又返回弘文馆了。

裴矩沉思片刻,不慌不忙转身向御史台走去。。。。。。。。

裴矩之所以关心这次刺杀事件,不仅仅是为了张铉,也不仅仅是出于同情这些东征将士,而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件事的蹊跷之处,张瑾告诉他,是有人在西内营散播谣言,说圣上要解散东征前军,才引发了将士们的恐慌。

其次是所有将领都没有携带兵器,现场只发现了一把弓弩,显然是有人居心叵测,用射杀虞世基来把事情闹大。

但直觉告诉裴矩,这件事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裴矩来到御史台官署,直接来到后院,这里是御史大夫裴蕴的官房,裴矩对门口侍卫道:“去通报一下裴大夫,说我找他有要事。”

侍卫快步走进官房,片刻,裴蕴亲自迎了出来,呵呵笑道:“兄长怎么来了?”

裴蕴是裴矩的族弟,虽然两人在裴家内部不属于一个堂,但裴矩是家族之主,裴蕴也需要对家主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有点小事,我们进去说吧!”

裴蕴把裴矩请入会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一名茶童给他们上了茶,裴矩喝了一口茶,才淡淡问道:“贤弟去见过圣上了?”

裴蕴是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裴矩的言外之意,立刻问道:“兄长和阊阖门事件有关系吗?”

“我和这件事倒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我对这件事很有兴趣。”

“有兴趣?”

裴蕴笑了起来,“兄长很少对这种事有兴趣,我看不是有兴趣那么简单吧!”

裴矩也笑道:“你何必问得这么直白?”

“实不瞒兄长,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它不大,是因为圣上并不是很关注此事,他只是很恼火,想严惩这帮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