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104章

江山战图-第10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金称也趁机招募了三千名训练有素的府兵,成立了无常军,他们按照正式隋军进行装备,身披明光铠,头戴鹰棱盔,后背弓箭圆盾,腰挎横刀,手执长矛,完全是隋军打扮,只是所有的头盔染成了红色,在月光中格外显眼。

“快!加快速度!”

傅进已经看见了远方的滚滚尘土,相距隋军已不到两里,他心中格外兴奋和急切,拼命喝令士兵追击。

但此时,就在前方不远处的被树林覆盖的丘陵之上,张铉率领三百骑兵和八百名弓手正静静地等待追兵到来。

张铉用了一条疑兵之计,命数百士兵拖树枝在原地来回奔跑,带起滚滚黄尘,仿佛千军万马在逃跑,而他却率领一千精锐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张铉的目光十分沉静,从高句丽战场回来,他和所有士兵一样,都是一种凯旋返乡的心情,带着期待朝廷封赏的喜悦,他们却怎么也想不到,刚回到中原,战争便不期而至,让张铉甚至有点措不及防。

但经过大半夜的鏖战和突围,他们已经渐渐进入了状态,撤离清河郡已经没有悬念,关键是就这么离去,不仅他张铉不甘心,所有的将士都不甘心。

“将军,他们来了!”

有士兵指着远处低喊,张铉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远处数里外出现了一支军队,尘土飞扬,从尘土笼罩的范围来看,这支军队人数不会太多,最多三四千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张金称需要时间整顿军队,大部队来不及杀出,他只会派先锋来追赶。

这时,树林中所有的隋军士兵都兴奋起来,弓兵张弓搭箭,骑兵纷纷翻身上马,跃跃欲试,张铉沉声令道:“听我的指挥,不准妄动!”

张铉在陆军学院的课堂上参与分解过历史上各种经典的战役,深入细节探讨,他很清楚伏击战的重点在哪里。

但那只是纸上谈兵,现实却千变万化,他必须将实战和理论相结合,不断在实战中磨砺自己。

一般而言,伏击战成功的概率很大,主要原因并不是敌军措手不及,事实上,很多伏击战中对方已及时发现了埋伏的军队,但还是不幸惨败。

根本原因在于阵型,阵型对于两军对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整齐的阵型士兵才不会混乱,才会士气高昂和敌军作战。

而在行军队伍一般会拉得很长,很难保持阵型,所以一旦被伏击,士兵往往就会陷入混乱,人的求生本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继而军心士气瓦解,最后彻底崩溃。

敌军越来越近,前锋部队已经隋军面前奔过,但他们没有发现躲在树林中的隋军士兵,张铉的瞳孔渐渐收缩起来,这支军队有三千人左右,绵延约三里,仿佛一条蛇在官道上游走。

蛇的要害在七寸,而行军队伍的要害却在主将,必须从主将处发动进攻,使敌军主将无暇组织反攻。

张铉已经看见了敌军主将,位于队伍的中部偏前,骑在战马之上,手执一杆长柄铜锤,四周有数十名亲兵护卫,张铉立刻给信号兵使了个眼色。

信号兵撮嘴吹出一声长长的夜枭啼叫,八百名弓兵立刻挺直了腰,慢慢拉开了弓弦,一支支锋利的透甲箭瞄准了六十步外正疾速行军的贼军。

贼军主将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伏兵的正面,张铉果断地一挥手,‘邦!邦!邦!’急促的竹梆声骤然敲响,八百名弓手同时松开了弓弦,一片密集的箭矢向六十步外的敌军射去。

贼军措不及防,队伍中血光四溅,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两百名士兵纷纷中箭倒下,犀利的透甲箭虽然射穿了他们的头盔和军袍,但身上的明光铠甲却有效地阻挡住了透甲箭的贯穿。

大部分士兵尽管只是受伤而没有当场被射死,但突来的袭击还是引起军队一片大乱。

“有埋伏!”

惨叫声伴随着士兵恐惧的大喊,士兵们争先恐后向另一边的粟田里狂奔,傅进的几名亲兵中箭从马上坠落,却用身体替主将傅进挡住了箭矢。

傅进大吃一惊,他见形势混乱,急得一把抓过一面盾牌大喊:“不要混乱,稳住!”

按照原计划,骑兵要等弓兵三轮箭后才发动攻击,但没想到第一轮箭后贼兵便向粟田内奔逃,着实出乎张铉的意料,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喝令道:“弓箭停止,骑兵出击!”

‘呜——’

低沉的鹿角号声在树林里回荡,三百骑兵催动战马从山坡上直冲下来,如暴风骤雨般冲进了敌军群中,如砍瓜切菜一般,杀得贼军哭喊连天,四散奔跑。

张铉却在寻找敌军主将,官道太窄,不利于骑兵发挥,必须尽快干掉敌军主将才能使敌军陷入彻底混乱。

月色中,他看见了敌军主将,正被十几名隋军骑兵围攻,他相貌丑陋凶恶,挥舞着长柄铜锤左右猛击,骑兵们无法靠近他,这时,一名骑兵的战马被他铜锤击中,马头被打碎,轰然翻倒,带着骑兵摔进了粟田。

张铉大喝一声,“统统闪开!”

他一挥青龙戟,催马向敌军主将疾奔而去,隋军骑兵纷纷闪开,傅进看见了张铉,狞笑一声,拨马向张铉冲来,他的想法也是一样,杀死敌军主将便能扭转不利局面。

两马冲近,傅进抢占先机,狠狠一锤向张铉扫去,张铉却后发制人,长戟平压在锤头上,用‘缠’字诀,用劲力绕住了锤头,使锤头改变了方向,长戟随即一挑,直刺敌将咽喉,快如闪电。

傅进一锤砸空,险些失去平衡,这时,他忽然见戟尖出现在自己咽喉,吓得他大叫一声,侧身向一旁闪去,不料长戟方向一变,‘噗!’长戟刺进了他的左胸。

傅进大叫一声,铜锤落地,张铉长戟一挑,竟将他整个人挑在空中,甩出数丈外,正好落在十几名贼军身旁。

“救我!”傅进气息微弱地喊道。

但十几名士兵却死死盯着他,眼睛里平时的畏惧消失,变成刻骨仇恨,“他要死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十几名士兵一涌而上,乱刀向傅进砍下,当场将傅进乱刃分尸。

这一幕让隋军骑兵们都愣住了,张铉也有点不解,贼兵居然把自己主将给杀了。

“童魔死了!”

贼兵士兵们纷纷大喊起来,“他死了,童魔死了!”

士兵们群情激昂,张铉似乎看出了什么,挥戟大喊道:“投降者既往不咎!”

“我们投降!”

杀死傅进的十几名士兵率先跪下投降,在他们的带领下,周围数百贼军士兵纷纷跪下求降。

一名投降军官被带上来,他跪下向张铉禀报:“启禀将军,傅进残暴狠毒,无数人都被他害得家破人亡,我们清河郡人无人不恨之入骨,只是惧怕他,才不得从命,若将军拿他人头去宣布,相信很多士兵都不愿再战。”

张点点头,立刻令手下拿着傅进人头去传檄贼军,他们时间已经不多,必须要赶在敌军主力到来之前彻底瓦解这支敌军军心。

“童魔死了!童魔死了!”

几名骑兵拿着傅进的人头沿着官道疾奔,在某种程度上,傅进控制这支军队是靠他的凶残和恐惧威胁,使三千军队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

但随着傅进身死,贼兵军心开始涣散了,无数人脱掉盔甲便向粟田内奔去,贼军的士气开始瓦解。

不过并不是所有贼军都愿意逃走,依然有千余后军在和隋军骑兵激战,不肯投降,也不愿撤退,他们在一名贼将率领下迅速组成了长矛方阵。

骑兵的优势在平原作战时的冲击力,用强大的冲击力反复冲击敌阵,可最终导致敌军崩溃。

但此时狭窄的官道并不适合骑兵冲击,相反,一千后军组成的长矛阵给骑兵带来了巨大麻烦。

百名骑兵两次冲击敌阵,杀死了百余贼兵,但他们自己也付出了近二十人阵亡的惨重代价。

就在这时,前方数百隋军士兵在尉迟恭的率领下,手执长矛包抄杀来,从侧面向敌人后军发动攻势,贼兵背靠背和隋军激战,尽管他们处于下风,却有效拖住了张铉军队。

骑兵损失已近四十人,这让张铉心痛不已,每一个士兵都是跟随他在高句丽血战归来的士兵,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荣耀,却死在乱匪的手中。

张铉心中大恨,挥戟向敌军冲了上去,忽然,贼兵背后一阵大乱,远远看见百余名隋军骑兵从贼军背后杀入,为首一名白马大将,手执双锤,勇猛无敌,所过之处,大锤翻飞,打得贼兵脑浆迸裂,骨断筋折。

百余名隋军骑兵的杀来就俨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铉和尉迟恭同时从左右杀入,贼军军心终于彻底崩溃,贼兵被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数百名贼兵在一名大将的率领下冲出重围向清河县方向奔逃。

激战渐渐平息下来,官道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贼兵被杀死者有数百人,投降者也有六七百人,其余大部分贼军士兵都钻进粟田内逃得不知所踪。

“请问是哪里的隋军?”张铉迎上前高声问道。

隋军们骑兵勒住战马,为首的白马银锤小将上前行礼道:“在下张大帅麾下校尉裴行俨,参见张将军!”

139。第139章 洛阳谶语

张铉心中大喜,援军这么快就来了吗?而且居然是裴行俨,也就是裴元庆,此人可是隋末赫赫有名的第三条好汉。

但张铉还是有一丝疑惑,怎么只来了百余名骑兵?

裴行俨字元庆,今年只有十七岁,出身河东著名望族的闻喜裴氏,他身材和张铉一般高大,细腰宽肩,皮肤白皙,相貌英武俊秀,举止沉静有礼,是一个罕见的美少年。

他不仅相貌英俊,而是武艺高绝,手执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达一百六十斤,和罗士信一起被誉为飞鹰双猛。

裴行俨仿佛明白张铉的疑惑,又微微笑道:“我是奉命来永济渠沿岸巡逻,恰好遇到了张将军派去求援的士兵,所以我便急急赶来,正逢将军反击敌军。”

“原来如此,多谢裴校尉及时赶来救援,不知张大帅现在如何?”

裴行俨向后看了一眼道:“时间紧迫,不如边走边说!”

张铉顿时醒悟,后面可是有敌军主力追兵,时间不能耽误,连忙稍稍整顿了一下军马,便率领士兵们疾速向南撤离。

半个时辰后,张金称率领一万大军赶到了战场,望着战场上满地的尸体,张金称狠得咬牙切齿。

‘咔嚓!’一声,他将手中箭折为两段,他就在刚才得到了消息,在涿郡抢夺他战马之人就是这个张铉,消息晚到一步,他竟然把仇敌白白放走了。

“大王,继续追吧!给傅将军报仇!”他手下将领纷纷大喊。

张金称虽然更加恨之入骨,但他也知道不能再追下去了,追得太远就会给高士达和窦建德袭击自己老巢的机会,他缓缓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张金称迟早会拿他的人头来当尿壶!”

.......

张铉带着士兵一路疾行军,多亏有了裴行俨带路,他们行军变得顺利很多,走出二十余里后,裴行俨笑着一指南面小路,“从这里过去,前面数里外就是永济渠的土地庙渡口,过了永济渠,就离开了张金称的势力范围,张金称不敢轻易过河。”

张铉暗忖,‘原来还有这个规矩,早知道自己就不用进清河县,直接渡河过去多好,还和张金称恶战一场,损失了一百多名弟兄。’

他没有多问,便喝令手下道:“转道去渠边渡河!“

众士兵转道向永济渠奔去,不多时来到了永济边上,果然有一个渡口,数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停泊在渡口旁。

“将军快看!”

一名士兵指着河边一溜船只喊道:“那不是我们的船吗?”

张铉也看见了,河边停泊了三十艘平底粮船,正是他们从涿郡过来的船只,居然没有南下,直接停在这里了。

张铉大喜,急令士兵前去联系船夫,让他们把船只首尾连接起来,做成一座简易浮桥,军队开始列队过河。

“张将军打算去齐郡见我们大帅吗?”裴行俨笑着问道。

张铉摇了摇头,“我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惜我必须要在五天内赶到洛阳,只能下次了,现在飞鹰军怎么样?”

裴行俨苦笑了一声,“现在我们被困在齐郡根本动弹不得,粮草十分紧张,因为几个月前发生之事,山东各郡地方官府对我们十分仇视,我们几次想来清河郡攻打张金称,却都遭到清河郡官员的坚决反对。”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

裴行俨冷笑一声道:“张金称几次率军过高唐县,太守、长史们都毛发不损,将军说为什么?”

张铉明白裴行俨的意思,清河郡地方官府都已成为双面官员,既效忠隋朝,同时也是张金称的下属,估计不止清河郡,附近各郡基本上都一样。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现在暂时也不知道,大帅为此也十分苦恼,毕竟我们的军粮都是由地方官府供应,这次他让我来清河郡,也是想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顺便向郡衙催粮,将军真不随我去齐郡?”

“我就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