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55章

明末苍茫-第55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渔村三小又聚齐了。自有一番热闹。

“我说,真是羡慕你们,我就是刚到飞剪船上忙活,你们都是副水手长了,真是气死个人啊。”于强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他也确实是妒忌,都是一同出去的,那两人都是水手长,自己还是水手。

“你怎么不说张环在炮击中操帆呢,多大的危险啊。你试试去,吓尿你。”蓝三调侃道,张环可是用生死搏来的。

“我倒是想吓尿,可惜没那机会。”于强是输阵不输嘴,嘴炮不停。

“老大,你们出去这么危险?”张吴氏在门外颤抖着问道。

张环一拍脑袋,呃,光顾着和这两个货贫嘴,忘了老妈还在家了,为了不让老妈担心,张环回家是危险一句不提,唯恐老妈担心,这下可是露馅了。

蓝三、于强面面相觑,同时缩了缩脑袋,仿佛回到从前闯祸挨骂的年月,又闯祸了。

果然,张吴氏说什么也不让张环再去军营,张环几个一直劝了几天,也是不行,让张环这个纠结啊,大骂两个损友害人不浅,最后一天,张环祭出来军法的大杀器,言道如果擅自不归队,那是要杀头的,才勉强镇住老妈。

送大儿出发的时候,张吴氏满脸的泪水,依依不舍。张环可算是逃出牢笼了,心里这个庆幸啊,他可是不想困在渔村里,每日里同海鱼和渔网较劲,如今张环也是见多了世面,心也野了,船上虽然有风险,不过,在他看来前途远大,将来他还想当大副当船长呢。

第089章铁山一日

皮岛都司鲁铭德与鲁南来的豪商顾五岳在铁山镇的望山酒楼吃酒,铁山就是皮岛东江总兵毛文龙在朝鲜铁山半岛设立的屯田卫所,一是屯田养兵养民,为其不断供给兵员和粮草,二是为朝鲜义州后盾,以为犄角,毛文龙将铁山视为东江的希望所在,这里也是东江镇最大的屯田所,与海岛上的些许田亩可是天壤之别。

鲁铭德与都司毛有俊、刘文举等人共同戍守铁山,以毛有俊为主,刘文举、鲁铭德为辅,共有逃难辽民五万余人,卫所兵五千余人,分为四堡,二十一墩,屯田数万亩,屯田数年略有小成,所出米粮稍解皮岛等诸岛缺粮,也是接应凤凰城、镇江堡等地出逃辽民的接济之所,当然,所有辽民也是皮岛军将的佃户,田亩都属皮岛诸将,奔忙一年不过是勉强饿不死罢了。

鲁铭德与顾五岳相识已久,早在去年顾五岳来此买卖原木等当地出产,就与鲁铭德熟识,今年来,顾五岳以用工为由从鲁铭德、刘文举等人手中引走辽民万余,当然也奉上文银两千两。

铁山不过开地数万亩,可是辽民六万余,半数无地苦熬,每年春荒都有不少的辽人饿死,食人之事也不罕见。家中夫人本着慈悲之心相劝,又有银两可拿,于是暗中放行,与顾五岳合作还算愉快。

此番顾五岳又来接引辽民,两人相约酒楼会面,酒足饭饱。

“大人,小人此次前来招募辽民颇为不顺,不知大人可有教我。”顾五岳放下酒杯说道。

“顾公子,当下石岛只余五万余人,上番毛帅知晓铁山、义州,广鹿、石城、大山子等诸岛外输辽民数万大怒,严斥诸将目光短浅,自毁根基,言东江诸岛失民则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言道,如有下次严惩不贷。”鲁铭德吧嗒进嘴一口鹿肉,边嚼着边接着说道。“顾老弟,今时不同往日,毛帅震怒,谁敢触怒大帅,不要脑袋了,当然,如果顾老弟还是大量购入原木,本将给你打个保票,可你先来。”

“唉,将军不知,辽民耕地、做工,比之当地人饷银可是少了近半。”顾五岳无限可惜的吧嗒着嘴,“唉,我家尤以田庄,织布坊用人颇多,可惜了。”顾五岳一副贪婪的模样,当真是痛心疾首。

“顾老弟,你家从我等手中招募不下万人,要知足啊。”鲁铭德心中鄙夷,无外乎哪个前朝穷酸文人斥之商人重利,古人诚不欺我,娘的,赚多少是多,压榨的都是穷苦辽民,我呸,真是贪婪。

“大人,原木采买,运送还须大人多多通融啊。”顾五岳笑眯眯的拍拍手,身后一个粗壮少年递上两个沉重的包裹。

“好说,好……”鲁铭德边打着哈哈边打开包裹,眼睛马上呆滞。

只见,一副银光闪闪的盔甲出现在眼前,头盔是全盔,带有面甲,只留下两眼之间的一道缝隙,胸甲坚固刻有装饰的纹路,护肩、护肘特别加厚,铁手套、铁腰裙一直到大腿,腿部有护膝,其他位置则是皮甲。

鲁铭德从没见过如此铠甲,它同文山甲、鱼鳞甲、锁子甲不同,臂膀、腰部、腿部都是极为贴身的,接口、关节做工精细,一身闪亮,气势十足,一看就晓得极为昂贵。

“顾老弟,本将怎能收你如此重礼呢,不妥不妥啊。”鲁铭德示意护卫收下,自家却是满口客气,心下高兴,脸上堆满笑容。

“小人知将军为国与建奴征战,深感钦佩,小人特意从弗朗机人手中购得此甲送与将军,祝将军身着此甲大杀建奴荣立殊功,光宗耀祖……”顾五岳马屁如潮,让鲁铭德立时飘飘然,大拍胸脯,定下诺言几许。

顾五岳送走鲁铭德,与一众护卫回到客栈。

在室内思虑良久后,顾五岳长吁一口气:

“王铮,你带第一组人到义州按计划行事。”

“遵命大人。”矮壮的王铮躬身应答。

“山子,你带人将鲁铭德的宅院与家眷情形探听明白,切记,别让人发觉。”顾五岳叮嘱道。

“罗山必不负大人所托。”高瘦的罗山躬身答道。

“好,你等各负其责,我等就在此地给建奴放点血。”顾五岳说道。

王铮粗黑的眉毛跳了跳,拳头紧握。罗山的黄脸没有表情,不过,细长的眼睛中闪过寒光。

看着两人离去,顾五岳心中微微得意,三个混小子能整训到如今的状况自己总算是没看错人。

回到自己房间的王铮与罗山开始整理物品,主要是武器,银两。

“王哥,此去多多小心。”罗山一拱手。

“山子,没事,我不杀回老家死不了,家里人还盼着我给他们复仇呢。”王铮咧咧嘴,与罗山把臂而别。

王铮来到铁山城外一个单独的院子,看看四周,王铮敲了敲门,一个五十余岁的老汉开了门。

“王头来了。”老汉看看四周,轻声说道。

“老马,后面没人缀着,来到的路上我绕了几个弯。”王铮随着老马头进入院中。

进入正堂后,八个人正在围坐一起吃饭,高粱米饭,野菜肉汤,咸菜条子,几人吃的兴高采烈。

“王头,你吃了吗。”三十来岁的一个汉子问道。

“我吃过了,张松,你们快点吃,完事后,有事出门。”王铮吩咐道。

“好勒,俺们尽快。”张松几人答道。

风卷残云,不一会儿,几人吃完。

几人收拾一下,穿好衣物,配上武器,来到屋后,牵出几匹马来,王铮吩咐老马头留守,其他人骑马向北而去。

罗山此时已经带着几个人打探到鲁铭德的宅子,并让最是人畜无害的王益民去打探,罗山此时与另一个年轻的弟兄一副流民的打扮,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坐在离鲁宅不远的路口。

这个模样起先在铁山,义州那是司空见惯,毕竟辽民众多,能给军爷们种地去饿不死就是好命了,可惜,铁山田亩就是那么多,还是有许多人衣食无着,成为乞丐。不过,经过顾五岳的收拢运走,留下的不多了。

罗山看看自家的样子,也是心中感叹,自己几个月前就是这番模样,在铁山厮混。自己一家要不是和王铮、滕海、腾河等聚集一起,互相帮衬,肯定有人会饿死,正是由于罗山、罗东、滕海、腾河、王铮一起与十余个流民争抢食物打斗起来,几人人数虽少,却是毫不畏惧,虽然头破血流也是无人退后逃跑,这才引起路过的顾大人的注意,并让护卫阻止了双方的打斗。

“你等是辽民吗?”“你等与建奴有仇吗?”大人问道。

“有血海深仇。”几人几乎异口同声。

罗山如今还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几人的回答,小点的罗东、腾河还流出了泪水。

于是自己几人就随从大人去往石岛,在那里将滕海、腾河、罗昌,罗娟安顿下来,由滕海、腾河照顾罗昌、罗娟,自己、罗东、王铮进入军情司跟从大人,经过两个月的操练后,又回到铁山。

罗山当下是十分满意的,弟弟妹妹有了出路,在石岛看到了赵大人的实力,自己终于有了报仇的希望,罗山永远不会忘记与建奴哨探殊死搏杀掩护他们逃亡的父亲和母亲,这个血仇一定要报,否则枉为人子。

秋风萧瑟,罗山裹了裹身上的破衣,寂寥的坐在地上,他用眼睛的余光盯着鲁宅的大门一动不动,仿佛睡了过去。

第090章实战操练

赵烈身着全身银白哥特全甲,手拿大枪,腰胯雁翎刀行进在路上,身边余大宝身着葡萄牙半身甲手拿大棒与二十名全副武装的护卫跟随,他们行进在队伍前列。

近两个月来,每日一次赤山到石岛的来回武装拉练是常例,已经成为千户所一景,兵丁们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身着身着铁甲,手拿刀枪的全身披挂的行军,最初的时候,很累很苦,辽民什么苦没吃过,再苦能有流亡时衣食无着贫病交集时苦,众人都是忍耐下来,身体适应后,也是平常操练的一部分了。

此番,赵烈加入,强调操练实战化,用马车装载粮食、火药、弹丸、备用铁甲等辎重,行军炮炮手随从,完全的同实战行军类似,甚至,前方十里放出夜不收,左右方五里也是夜不收的范围,就连后方也有夜不收盘旋。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队伍士气高昂的行进在绿色的田野间,不少的军户们劳作间歇看景般看着大军的行进,上岁数的军户遥想起早年的军伍生涯。

李明峪和李霖父女与随从在赤山镇南郊两里驻足等待,只见黑红相间的队伍至远方而来,每排五人队伍整齐,歌声嘹亮,锐气十足。

接近赤山,随着一声令下,队伍原地坐下休息,拿下头盔,将刀枪放在身边,喝水、休憩,此时,赵烈带着随从排众而出走到李明峪身前。

“见过大人。”李明峪躬身施礼。不知不觉中,李明峪再也不能把赵烈当作那个到处疯玩的高壮黑小子了。

“李先生,您多礼了。您与我家之间不用如此。这是折杀我了。”赵烈忙扶起李明峪。

哼,李霖翻个白眼,小小年纪也让我父施礼,她心中甚是不平。

“见过李小姐。”赵烈略一拱手。

“见过大人。”李霖勉强施个万福,心中暗附,早先两年还是个淘小子模样,现下官威倒盛,不过,李霖此番头一遭见到全身披挂威猛雄壮的赵烈,只见赵烈身着全身哥特战甲,手拿大枪,腰胯长刀,身材高大威猛,目光炯炯,真真正正是个威武雄壮的将官形象。让李霖心中微动。

“先生,我一路走来,看到大路两侧田亩涨势不错,不知远些的坡地如何。”赵烈拿下头盔,边擦汗边问道。

“大人,今年雨水颇顺,又打了如此多的水井,众军户又是分外辛劳,庄稼涨势极好。当然,还是有少许的田亩是新开的田地,不是熟田,恐怕出产不多。”这些事物都在李明峪心中,随口道来。

“李先生,田亩出产不多的,如果确是困难,可接济一二。渡过难关,明年就好多了。”

“属下代军户多谢大人了。”李明峪甚为佩服,他明白赵烈目光长远,根本不在乎此前的小利。

嗯,黑小子倒也不是贪婪之辈。李霖在心里又加了分数。

“此外,此番玉米、番薯收获后,尽量收购以为粮种。此事极为紧要。”赵烈叮嘱道,日后大规模耕作,这些就是好种子,毕竟是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土地。

李明峪郑重应下。

“李先生,此番我在石岛停留不久,千户所一干事物还得拜托先生操劳。”赵烈拱手说道,赵烈如今是分身乏术,千户所只能托付给李明峪。

“此是我等分内之事,倒是大人海波凶险,多多保重啊。”李明峪谨守双方本分。

“李先生不知,赵烈年来行走南北,我大明北有建奴逞凶,南有西夷窥视,中有旱涝不断,民乱纷起,党争宫争日烈,已有心怀异志者信此为天下板荡之时,逐鹿中原之机。”赵烈将头盔带好。“先生,时不我待啊。”

李明峪无语默然,他当然晓得如今大明的窘境。

“告辞,先生多多保重。”赵烈拱手拜别。

“大人好走。”李明峪心怀复杂的回礼。他当然明白赵烈所言,此内忧外患之时,朝廷中确是士大夫与权阉斗得你死我活,天启帝无心理政,内政混乱无比,在登莱颇有作为的袁可立无奈去职就是最好的例证。

赵烈一扬手,余大宝大喊,“起。”

坐下休息的众军兵起身,只听钢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