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877章

乱世英魂-第877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酉日,均州刺史张敬方上奏攻克房州,擒获刺史杨虔。

岐王准备派遣刘知俊领兵攻打灵州、夏州,并且约晋王李存勖同时攻打晋、绛二州。晋王引兵南下,选派大将周德威等人领兵出阴地关攻打晋州,刺史边继威全力固守。晋兵穿地道,陷城二十余步,城中血战拒之,一夕城复成。梁帝下诏杨师厚率兵援救晋州,周德威以骑扼蒙坑之险,杨师厚击破之,进抵晋州,晋兵解围遁去。

李洪寇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击败之。梁帝下诏马步都指挥使陈晖将兵会荆南兵讨伐李洪。

蜀主王建以御史中丞王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陈晖军至襄州,李洪逆战,大败王求死。九月,丁酉日,攻克其城,斩叛兵千人,押解李洪、杨虔等人送京城洛阳,斩之。

丁未日,梁帝以保义节度使王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

刘守光上奏派其儿子中军兵马使刘继威安抚沧州吏民。戌申日,梁帝以刘继威为义昌留后。

辛亥日,侍中韩建罢去太保之职,左仆射、同平章事杨涉也罢却本官。梁帝以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奉旨工部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并同平章事。杜晓,乃杜让能之子。

淮南派使臣张知远向福建结好,张知远姿态傲慢,闽王王审知将其斩首,并表上其书,开始与淮南断绝关系。王审知性情节俭,常蹑麻屦,府舍简陋,未尝营葺。其政策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每年从海上登莱州入朝进贡,没溺者十四五人。

今冬十月甲子,西蜀司天监胡秀林献上《永昌历》,行之。

湖州刺史高澧本性凶狠残忍,曾经召集本州官史商议说:“吾欲尽杀百姓,可乎?”官吏说:“如果这样,那租税从哪里收取?应当选择可以杀的而杀掉。”时至高澧征民为兵,有人指责其过错而怨声载道。高澧则会把民兵集中于开元寺,说给予犒赏,进去的就杀掉;等到死者过半,在外面的人开始发觉,便放火作乱。高澧下令关闭城门,大肆搜捕,共杀死三千人。吴越王钱镠闻知此事,意欲杀高澧。戊辰日,高澧以州反叛归顺淮南,派兵焚烧义和临平镇,钱镠命指挥使钱镖前去征伐高澧。

紧接着的后事,请看“0、遥远的东方有条江,遥远的东方有条河。”一章节。

说起这湖州,我们有必要给各位略作介绍一下:

湖州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东邻上海50公里、南距杭州90公里,是苏浙皖的交汇之地,因濒临太湖而得名。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7平方公里,人口257万,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

这是一座具有23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就在这里筑菰城,公元602年开始得名为湖州。迈入新世纪的湖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太湖流域一座现代化大城市。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中,湖州是一座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l5个城市中的一个。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已经实现小康目标。湖州市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取向,逐步把湖州打造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菜园子”和“加工园”。

湖州地处江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以山水清远而著称,自然风光秀美,山水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俗称“金钉子”的全球二叠系至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以及古生物活化石银杏和扬子鳄。

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莫干山也在湖州境内,莫干山因2000多年前著名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在此铸剑而得名,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绿“四优”而驰名海内外,山上星罗棋布的二百多幢别墅建筑风格各异,有“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馆”之称。

烟波浩淼的太湖孕育了勤劳的湖州人民,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南太湖边景色宜人,旅游设施齐全,成为休闲旅游的热点。尤其是在太湖旅游度假区,从999年起连续举办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并且建成了国家体总南太湖水上运动基地,被中外极限运动爱好者称为“中国极限之都”。

安吉县有“中国竹乡”的美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卧虎藏龙》中著名的竹林斗剑镜头就在安吉大竹海拍摄。而海拔587。4米的浙北第一高峰龙王山就在安吉县境内,有“浙北绿色宝库”之称,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所在,清冽的山泉就从这里流出,最终流向黄浦江、流向大海。

湖州在历史上就以“文化之邦”而著称,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湖州人为中国书画史和文学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江南水乡特有的人文气息至今仍深深地蕴藏在湖州的小巷古宅中。

湖州是湖笔的故乡,湖笔被列为中国文房四宝之首。相传,秦国大将蒙恬对湖笔的制作工艺作了重大的改进,首创“纳颖于管”,并流传至今。湖笔不仅有“湖颖之技甲天下”的盛誉,而且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湖笔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五十年来,陈毅、朱德、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和郭沫若、潘天寿、沈尹默、沙孟海、谭建丞等一批文学泰斗和书画大师,都用湖笔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与湖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湖州历代书画之风颇盛。三国时期的曹不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立传的画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曾在湖州为官多年;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赵孟兆页开创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画派,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国际天文组织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近代海派文化的创始人吴昌硕也出于湖州,他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并创立了西泠印社。而000多年前的“茶圣”陆羽隐居湖州时所撰写的《茶经》,则是闻名中外的第一部茶叶专著,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4700多年前的湖州先民就已开始种桑养蚕。湖州所产的“辑里湖丝”不仅被指定为清代的皇室贡品,而且在85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上,获得维多利亚女王的特别金奖。

在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还点缀着无数形状各异的石桥和充满韵味的小镇,南浔就是著名作家徐迟心中那座水晶晶的江南小镇。古镇南浔水乡特色鲜明,向来就以园林荟萃、经济实力雄厚而著称,现在不仅保存有中国近代史上藏书最多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还保存有众多的明清私家园林,这些宅院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的风貌令人称奇。

湖州还保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唐代建造的飞英塔塔中有塔,建筑形式独特,宋代的铁观音铸造技艺精湛,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也在湖州境内。

湖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古人云:“苏湖熟,天下足”。至今湖州仍是全国的粮油、蚕茧、淡水鱼、毛竹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毛竹的蓄积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湖州人独创的“百鱼宴”和“百笋宴”丰富了中华美食的内涵。近年来,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各种特种水产、优质蔬菜、名特瓜果、高档花卉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湖州运往上海等大中城市和海外许多地区。

本站文学作品为私人收藏性质,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翻上页|回目录|翻下页|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世英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世英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00、敦煌曲谱

00、敦煌曲谱

第二日,十一月五日,依旧阳光明媚。在这金黄色的戈壁滩上,敦煌城就像一叶沙州飘浮在党河西岸。她在阳光的普照下,更加显得金碧辉煌!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是敦煌道上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一颗古老而又鲜艳夺目的璀璨明珠。从内地到西域经此,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所谓的《阳关三叠》(《送元二使安西》)曲谱里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凉州词》里所唱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不正是说这敦煌城南北的阳关和玉门关?正是因为这敦煌就像一叶沙州飘浮在党河西岸的戈壁滩上,所以它也叫沙州;正因为这沙州是西域戈壁滩上“丝绸之路”里的一颗耀眼明珠,所以它又叫敦煌。她终于又迎来了更新、更明媚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关西节度使、镇西大将军慕容天水和镇西副使宋克金以及偏将李明朝、张天祥、王明义一行五人各自骑马奔向城南的神奇沙山——鸣沙山。

“慕容将军!”只见骑在马鞍之上缓缓而行的宋克金扬鞭指着眼前一片陡峭的山峰向慕容天水介绍道,“这就是鸣沙山,古时候又叫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有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有数十丈。”

“嗯!据听说这山里古迹甚多,乃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历史名山。”

“不错!这鸣沙山北麓有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乃是一处游人必至的好地方。不仅如此,这山内还有千佛洞、藏经洞等文化圣地,保管你到了那里会留恋忘返、一饱眼福!”

“宋将军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有些急不可待了!”慕容天水不禁笑着说道:“其实我这个人对天下的历史名胜古迹非常感兴趣,每到一处,我都恨不得把当地的悠久历史陈迹发掘一遍,方解我心头之渴。嗳!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慕容天水这个名字么?”

“不知道!”宋克金摇了摇头。

“你们知道么?”慕容天水向身旁的三位偏将问了问,但是,他们也同样摇头无语,恭等着慕容大帅的自源其说。

“其实很简单!我爱慕天下山水,所以给自己起个名字叫慕容天水。”

慕容天水此话一出,宋克金等四人不由心神领会地点头微笑起来。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注意他所说后半句话的弦外之意。因为只有此时的慕容天水心里最明白,他真正的名字是耶无害。早在很久他就觉得这个名字好难听,但这却是家父家母依照神婆的意思才给他起了个“无害”的名字。然而,他自己有着自己的秉性爱好,自从他少时游观过天水这座古城的胜迹之后,他那“慕容天水”的化名便开始由源而生,一直影响到了他的后来、现在以至将来“爱好天下山水”的习性。所以直到现在,他依旧还说“我爱慕天下山水,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慕容天水。”细心听会的人一定能推测得到,“慕容天水”是后来的别名,说话者一定还有他的原名!但是,此时此刻的宋克金等四人根本就没有向细处想,他们还觉得慕容大帅的名字起得满有道理、满有诗情画意哩!

“好!好!妙哉!妙哉!”偏将李明朝禁不住连连夸赞道:“大帅真是名如其人哪!”

“嗳!我说李将军!”只见张天祥接茬说道:“我们可都是军人出身,哪来的那么多的佛家僧尼之语?还妙哉!妙哉的呢!”

“嗳!我说!张天祥!”其后的王明义也随即插嘴道:“子、乎、者、也、哉应该是儒家秀才常用之语吧!”

“够了!够了!”张天祥还欲说些什么,宋克金忍不住制止道:“你们三个只要碰到一起,就有争不完的问题。今日咱们可是陪慕容大帅到此来游览观光的,可不要扫大帅的兴喽!”

“哈哈哈!”慕容天水随即笑着说道:“我们是出来放松休闲的,就应该有说有笑嘛!各位今日就不必拘谨了。嗳!宋将军!你说这山还有什么迷人之处?它是不是还有什么历史传说吧?”

闻听慕容元帅问及此事,宋克金顿时来了兴趣,急忙回答道:“大帅!我正要说及此事!关于这鸣沙山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呢!”

“噢?”慕容天水也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俗传古代有一位大将率兵出征,兵马在此宿营。一天晚上,此处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黄沙蔽天,全军因此覆没。以后这山内时常能听见鼓角之声,故有鸣沙之名。这就是鸣沙山的来历!”

“原来如此!”慕容天水不由语重心长地说:“看来,这鸣沙依旧在为死难的将士呜咽哀鸣!”

“大帅!你仔细听!”在宋克金的提醒之下,众人都开始侧耳聆听。朦胧之中,众人都隐隐约约听到了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