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532章

乱世英魂-第532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势焰薰天,富贵无比。唐制亲王食邑为八百户,最多增至一千户;而公主不过三百户而已。但到了太平公主独加五千户。武后去世后太平因诛二张有功,不仅没有宠衰反而更加显耀,后来又邦同临淄王李隆基诛灭韦后,功益甚巨。相王李旦为公主的胞兄,即位是为睿宗,宠太平公主不亚武后。《新唐书》称:“王权由此震天下,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九卿。”太平公主侍奉武后,久而久之,得其真传,善谋略,“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闻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天下儒者都出其门,“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可见其权势真无法形容。

当时武攸暨已逝,公主亦年逾四十,仍然萦情肉欲,不耐孤栖,惠范侍候在侧尚且不满足,蓦然又想起昔时情人崔湜(sh…)。为何《大明宫词》中说成是“崔提(t…)”呢?而且该部电视剧里说崔提(t…)是太平前夫薛绍的儿子叶儿?崔湜(sh…)风流俊俏,不愧佳容。于是密召入都,引与同榻。这成何体统?应和她的母后武则天一样“娘希屁!”又有窦怀贞、岑羲、萧至忠、薛稷、常元楷、李慈、贾膺福等辈,追随左右,结党营私,冀图造反。唐明皇开元元年,即公元73年,太平公主谋废帝,玄宗李隆基先诛灭其党羽,赐公主死。太平公主谋反事败,僧惠范、崔湜(sh…)、窦怀贞等一应面首党羽,尽皆伏诛。公主诸子亦赐死数人。惟武崇简秉赋正直贤良,得免死、官复原职,并赐姓李氏。公主家产,尽皆藉没。财物堆积如山,几同御府。和尚面首惠范的私产,亦多至数十万缗(古制一千文为一缗),一并抄没归公。可见天网恢恢,面首下场决没有好收局的。这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游戏人生、淫荡人生,你就等死吧!

与太平公主同时的,尚有韦后所生的几条公主,亦是淫荡纵欲,如长宁、安乐、宣城、新都、安定新城诸公主。其中尤以安乐公主最为嚣张、跋扈、淫邪。安乐公主为韦后最幼女,其骄宠显贵,不在太平公主之下,只是安乐公主和她们母亲韦氏的才气干练,比起太平公主来差之远矣。

古来重男轻女,故史册对女性的记载比较简略。《旧唐书》没有列出诸公主传,《新唐书》(卷八)虽列出了唐朝二十条皇帝(大唐朝共有一祖一后8宗和一位末代皇帝。)的公主的全部姓名,但有些记载只是存有姓名而已。作者在本卷末后亦称:“妇人内夫家,虽天姬之贵,史官犹外而不详。”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还能从中再找出数条对公主淫乱不法、私蓄面首的简单记载,聊举列数条如下——

“郜国公主始封延光,下嫁裴徽,又嫁萧升。升卒,主与彭州司马李万乱,而蜀州别驾萧鼎、澧阳令韦恽、太子詹事李昇(升)皆私主家。久之奸闻,德宗怒,幽主宅第,杖杀万,斥鼎、恽、昇岭表。贞元四年,又以厌蛊废,六年薨。……”唐德宗李适(ku…)到底还是个“讲道德”的明君!做得好!

“魏国宪穆公主始封义阳,下嫁王士平。主恣横不法,帝幽之禁中……蔡南史独孤中叔为作《团雪散雪辞》状离旷意。帝闻捕南史等逐之,几废。……”

“襄阳公主如封晋康县主,下嫁张孝忠子克礼。主纵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而浑尤爱至,谒浑母为姑。有司欲致诘,多与金,使不得发。克礼以闻穆宗,幽主禁中。……”

你瞧瞧!这“温园”之中的金枝玉叶、玉叶金枝凭着家境良好都干了些什么?!而“游龙戏凤”者又去了何方?

好!到此大唐淫事暂告一段。让我们再看看最后一条国家一级“淫奔女巫”——慈禧太后。这家伙先后与安德海、李莲英私通,据听说她还想与“中国著名美男子”之一的汪精卫弄两下子,简直是反反反了天了!一些史家、杂家也将之笔于史册,言之凿凿,真是荒唐、滑稽得令人捧腹大笑。

说起这叶赫那拉•;慈禧,必须要谈到一个人——超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河北省河间县市人,出身贫苦,自阉入宫,因梳头有功,为慈禧所爱,后升为内务府大总管,人称“九千岁”。比“八王爷”还高一级!这家伙一不能文,二不能武,为何能升到大内总管的高位?原因何在?不过是因为这小子有一般人学不会的拍马溜须的功夫而已!

自从李莲英以梳头为慈禧喜爱后,就处处讨好慈禧,把她老人家侍候得舒舒服服。有一天,慈禧太后病了,几天也不见好,光绪帝给她请安,她双眼盯着光绪说:“我病了几天,听说用亲近人的肉煎药,效果很好。”

光绪帝知道母后是在暗示自己,要自己将身上的肉割下来替她治病。光绪帝根本不相信这种鬼话,那肯给她割肉治病,一声不吭,闷闷不乐的退下去了。李莲英当时在一旁站立着,他听了这话暗暗记在心头。第二天,李莲英的小太监就来替他请假,说李大总管身体不舒服,要休息几天,过了两天,慈禧的病全好了,而李莲英的“病”却仍然没好。慈禧一打听,原来是李莲英割下手臂上的肉,和药煎了,治好了自己的病,而李莲英的伤口还没有愈合,慈禧不由心中一阵感动,自此更加宠爱李莲英。

在李莲英四十岁生日那天,慈禧赏赐李莲英二品顶戴花翎穿黄马褂,从而打破了内监管阶不得超过正四品的清朝“祖制”,李莲英真是荣耀之极,朝中王公贵族,无不登门朝贺。一时李莲英是贺客盈门,门庭若市哉!

慈禧为人心狠手辣,是蛇蝎心肠,然而她却爱假装慈悲,令人叫她“老佛爷”。李莲英抓住了慈禧的这个心理特点,故意自己做恶人,让慈禧做好人,用以讨慈禧欢心。每当小太监们做错了事,李莲英就会令人拖下去痛打,一直打到慈禧为小太监求情,才肯放过她们;同时,李莲英还巧设计谋,讨慈禧的欢心。

894年冬,慈禧太后过60大寿。0月初0的早晨,皇宫里眷属人都购买了数百种鸟,献给慈禧,慈禧也购买了上万只鸟用以放生。一时,宫廷里挂了数不尽的鸟笼子。

慈禧选择午后4时,率众宫人登山,山顶有一座庙,慈禧先焚香拜神。太监各自带着鸟笼子,跑在慈禧太后跟前。慈禧——将鸟笼打开放鸟归山,祝愿它们日后不要再被人捉住。

鸟中有各种颜色的鹦鹉,都用链子锁住,链子打开后,鹦鹉仍站在鸟架上不愿飞走,慈禧感到非常奇怪。

李莲英急忙跪下说:“老佛爷的福大,鹦鹉都被您的慈悲所感动,不愿飞走,自愿留在宫中侍候您。”慈禧听了,信以为真,十分高兴。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李莲英令太监们将鹦鹉训养了很久,借此来讨慈禧的欢心,使她以为自己的心里真是慈悲的,所以飞鸟也有感报之情。最可笑的是,慈禧将鸟儿放生之时,山后边就有太监捕捉,再将鸟儿卖与外人。你瞧瞧!李莲英拍马屁的技术真是空前绝后、高人一等。

后来,李莲英的权势盖过了朝中的所有重臣,他甚至和慈禧并排坐着听戏,每天四顿饭,早上起床,晚上休息,都要派太监问候,或当面问候,有时慈禧吃到了一种好吃的东西,想到李莲英,就自己少吃一点,派太监给李莲英送去。二人只差不能同床而眠,怕是背地里干过此种勾当,否则就象成了名符其实的夫妻也。

朝中王公大臣,看李莲英受慈禧宠幸,纷纷纳贿孝敬,和这位“太监”换贴称兄,以求通过他了解内廷的情况,摸索慈禧太后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邀功取宠,铺修自己升官发财的革命捷径。而慈禧也通过李莲英,了解宫外各地的情势掌握王公大臣的动静,以便操纵权柄,严加控制防范。这样内外勾结,互相利用,结党营私,李莲英的权势自然越来越大。

李莲英虽然内心阴险狠毒,他在不损害慈禧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也伪作善人,对下属给予照顾,所以在宫内,落了一个“体恤”下属的的好名声。

慈禧60大寿时在颐和园中游园,由于工程紧张,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李莲英为了不使慈禧发怒,就带路绕着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有些地面的方砖没有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掩着,挡住慈禧的视线。这些掩饰使负责修建颐和园的官员感激涕泠。

对光绪皇帝,李莲英也用两面派的手法。光绪三岁时入宫,是李莲英亲自接进去的。醇亲王夫妇一再托咐他照顾好光绪,并经常给他送厚礼。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斗争中,是始终站在慈禧的立场上的,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的深表同情。光绪在被囚禁在瀛台时,慈禧派人送给光绪的食物,有时是馊臭的。李莲英常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恩戴德。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皇室避难于西安的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当着众人之面,马上脱下自己的外罩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良所感动。

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善于取悦于慈禧。这种机灵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她召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神‘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啊!”杨小楼一看,这字果然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不是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能要了自己的小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即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之福,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这“多出的一点”下不了台而发愁,听他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道:“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一生大量受贿于朝廷内外官员,但受贿的地点从不选在皇宫里。比如,白云观的后花园,就是他的一个受贿之处。据说,在皇宫里,有三间大屋存放着他几百万两白银,他因惧怕财产之巨招来大祸,便在慈禧死后,他离开皇宫以前,全部捐给了朝廷。但是在宫外,他仍有巨额存款。

李莲英为人有一定(腚)的政治眼光,他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府大总管,他知道了这一切全靠的是慈禧太后。公元908年,光绪和慈禧相隔一天先后死去。李莲英在料理完丧事之后,丝毫不再贪恋权势,离开了他呆了几十年的皇宫。3年后,李莲英一命归西。

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六一学校的“造反派们”破四旧,让“牛鬼蛇神”把李莲英的墓扒开。取完宝物后,发现李莲英的官(棺)材内,只有一颗骷髅,并没有身体的其他骨骼,由此引发出李莲英之死的不解之谜。

李莲英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只葬了头颅,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就像《秘戏图考》失踪之谜与《世界大案的最后线索》一样,李莲英死亡的真相已如针落大海!

据说李莲英的那话儿还存在于其身,所以只葬头颅,以掩其实;

据说其棺材内的骷髅头并不是李莲英的头颅,李莲英的全身另有秘葬;

据说……众说纷纭的,咱们就不再细加多说了。

至此,历代著名“淫奔女巫”已近尾声。这些“著名女巫”以及她们所情钟的“淫龙面首”,又有谁落得了好下场?

色情这个东西,就好比鸦片、毒品,一旦陷进去,就会产生幻觉,不能自拔,反而越陷越深,弄得不好,还会引火烧身,落得个可悲可怜的下场。正因为这个原因,以此作为升官的阶梯,是再美不过的了,同样也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说者在此长篇累读(牍)地借鉴正史、野史之戏说,无非是想让各位了解一下广阔的历史背景,或者说“爱情”、“性欲”的历史背景和战争根源,来更好地品味各自的历史人生和这部《乱世英魂》之中的“游龙戏凤,魂系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