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520章

乱世英魂-第520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昭仪首先把矛头对准了高宗所宠幸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她们互相离间谗毁,但王后和萧妃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很快武媚娘武才人就由三级昭仪升为二级宸妃。武宸妃的肚皮似乎也非常争气,接二连三地为高宗传种接代,长子弘被立为太子,而王后、萧妃却无有子息。

于是,在永徽六年,即公元655年,高宗废王皇后为庶人,而立武宸妃为后,高宗称她为天皇武后,亦称天后。从此,她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干,诛灭异己,不论是外人还是亲属,只要有谁挡了她的道,她就格杀勿论!逆我者亡嘛!

而高宗素来懦弱,只好任她胡来。她又整日缠着高宗,沉缅(湎)声色,弄得高宗形容枯槁,头晕眼花,不能视朝,日渐成为一名近视眼直至模模糊糊看不清大好的江山世界!

于是乎,天后独揽朝政,威震天下,风靡江湖!她的政治才能是卓越的,她的手腕钢铁一样坚强!在她几十年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并没有走向衰败,这是当时任何一个男性皇帝都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连《旧唐书•;则天皇后》里也得不承认:

“后来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以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并称‘二圣’。”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统治时间在封建帝王中不可算短,但至少有二十六七年真正执掌朝政的却是则天武后,而高宗皇帝只不过是一傀儡而已。在高宗抱病萎琐的日子里,独擅大权的武后,感到寂寞了,在繁忙的朝政之余,她需要调节,而病弱的丈夫根本不能满足这个精力旺盛的女人。其时宫中传闻闹鬼,则天后便将洛阳道士郭行真请进宫来,做了七日七夜的法事。武后见那郭道士长得俊美,便早晚唤他进宫来,床上侍候着皇后。

这条家伙实则是“道貌岸然”的淫棍!郭道长做了武后的面首,便仗着皇后的势力,在宫中自由进出,胡作非为。见了貌美的宫娥,却要调戏淫亵一番。一日他遇见一条小宫女,便要搂着“对火”亲嘴嘴,正巧撞见高宗的心腹宦官王伏胜,见状大怒,顿时一剑斩下了武后心爱的道士的头来。当然,王伏胜最终也未能逃却杀身之祸。

武则天自郭道士死后,心中常常思念,总是郁郁不乐。便有京兆府尹(发yin音,notyi一,伊)又访得一个道行高深的道士,献给皇后。这道士名唤明崇俨,据说他在深山修炼,年已六十多岁,望去还像二十岁的少年。这道士骨骼硬朗,又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自称修得千年不老的仙丹,能活入千岁。武后便宣他进入皇后寝宫,讲说法理,直到夜深人静,便同入那龙床凤帐之中,颠龙倒凤,共练那快活仙丹。在那极乐之境,武后颤声说,没想到你已花甲之龄,竟如此勇迈,真是得道高人,遂于枕席之上,拜明崇俨为正谏大夫。则天武后算是给太宗、高宗二圣都戴上了一顶“绿帽子”。娘希匹!简直乱得给袄套子一样。

时至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太子弘已被废,立贤为太子。这太子贤乃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次子,还好不是她和外人所生!李贤自幼勇武有力,见这明崇俨秽乱宫庭,忍无可忍,便带了几个勇敢的武士,悄悄地绑架了明崇俨,令他跪在太子面前。太子要他吐露真情,这道士十分骄傲,不肯招供。武士们用鞭子抽他,那道士忍痛不过,只好招认自己根本不是什么道士,原不过是京师地方上一名无赖而已,真实的年纪也只是二十六岁。太子贤问,是否与天后通奸,这假道士只是磕头,不敢承认。这太子贤气愤极了,便亲自上去,扼住明崇俨的脖子,不料用力过猛,假道士气绝身亡。死得好!太子吩咐拖出去绑上石头,沉入湖中,这才出了心头恶气。

武后新宠又失,十分震怒。暗暗访知,知道是太子贤所为,便于唐高宗调露二年,即公元680年将贤废为庶人,贬巴州,即今四川省巴中县市,再立三儿子哲,也就是显为太子。在毒杀了亲生长子弘之后,武后又于文明元年,即公元684年暗中逼迫次子贤自尽身亡,年仅三十一岁。这位曾为《后汉书》作过注释的英武太子,就这样“因逆”被害,英年早去。后来,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即公元706年,迁贤于陕陪葬乾陵;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即公元7年,追封贤为章怀太子,妻房氏与之合葬,墓为覆斗形。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我道者死!”武后就是这样的性格,更何况是夺她所爱?让她的“阴(音)道”不能得以快活?不论是何人挡了她的“阴阳道”,就格杀勿论!即使害死亲生儿子、女儿也再所不惜,真乃吃子虎女也!他奶奶的!真是气杀我说书者也!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病弱无能的高宗,终于驾崩而去,享年五十五岁,在位三十四年。而则天武后如今已经六十岁整,她比其夫唐高宗李治整整大五岁!你说她不当家谁当家?你能当她的家么?

所以,武后从十四岁被太宗选取入后宫,她在皇宫已整整度过了四十六个春秋日夜。四十六年的风云岁月,武后始终是以强者胜者的姿态走过来的,真可谓时来运转,福至心灵。由才人进为昭仪,由昭仪进为宸妃,又由宸妃进为皇后,由皇后进为天后,再进为太后,步步春风,事事如意。她已经获得了历史上女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但她并不满足,觉得做皇太后远远不及做皇帝来得过瘾,于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在高宗驾崩的第二年,即公元684年,接连废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这显和旦都是武后亲生的儿子,她根本不在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是岁七月,慧星现于西方,光辉灿烂,尾巴足有二十余尺长,历时三十三日方消失。武后于是改年号为“光宅”。

她觉得“媚娘”这名字实在与女皇之尊不相称,于是又要为自己改个名字,但是驰又觉得所有的字都不配做她的尊称,于是自己臆造了一个字:“曌”,音zh…o,意为自己如日月之悬于天空,普照人寰。你瞧瞧!这武则天多能!她能“会意字”!简直把自己看作是“有阴有阳”的“日月”合体!历史的大辞典还不得不为之再设一字,“曌”无非“照”也。

现在的则天武皇,头戴冕旒,身服曌杜袍,大权独揽,傲视天下,成为有史以来能够改朝换代的第一条女皇帝。

武则天年届花甲,美丽的青春,已在血腥的宫廷争斗中,成为久逝遥远的梦影。她那誓为照澈寰宇大地的心愿,怕是也在近于风烛残年。

这是她的代价。

但她要挽回这失去的一切。

因为她是女皇!至高无上的女皇!

常言道:饱暖思淫欲。匹夫尚且如此,何况有帝王之尊的武后呢?她也是女人呀!我们给点怜悯之心,可怜可怜她吧!她那是生理需要呀!

她想,既然历代帝王都可以有无数妃嫔,为什么女人不能追欢逐乐呢?玉漏沉沉,绣帏寂寂,哪里象个女皇呢?于是,她为自己广选“妃嫔”,当然这些“妃嫔”都是一些俊美的男人。武氏雌威大盛,文武百官,谁敢抗命不遵?你想死了不成?

但大抵一些佞臣,为武氏广择“美男”,都如挑选美女一样,只注重外貌长相,结果选进宫的,都一个个貌比潘安、赛宋玉。然而,美女有姿色就够了,作为面首,光有外表是不行的,况武后花甲之年,虽颐养有道,华色未衰,再加上脂粉钗环,风颜不减。但人的生理变化,是大自然规律,不可更迭。枕席之上,武后郁郁寡欢,动辄大发雌威。只可怜那班徒有其表的俊俏男儿,进宫不上三五天,即被内侍捆绑出去,扔进御苑中的万生池里,喂了蛇蝎!多可怕、可恶的老妖妇!简直是条能吃人的老狐狸精。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贴心肉。”独有一只千金公主,无非就是太平公主,独出心裁,别具慧眼,深晓武后苦楚,亲自出马,躬身品尝,终于物色得一条非常之具,为母皇雪中送炭,大解武后之渴。真是知母莫若女。这千金公主也是生得丰满俏丽,聪明机敏,颇通权谋,酷肖武后。故深得武后宠爱。她的放荡淫纵程度,不下武后。对男人,她的要求也很高,每觅得一个中意的好男子,唤进府去,先不自享,第一夜命侍女去伴寝。这侍女是专干此事的老把式,所以个中之道,非常精通。常凡男子那话儿的强弱长短粗细大小轻重黑白以及擒纵之法都要亲自试验,不济事的不用,身上有怪味的不用,长着疮疤的不用。这侍女当然乐此不疲,这等美差,她觉得打着灯笼也难找到。故此,兢兢业业,不敢稍怠。经她试用过的合格男子,千金公主一般都很满意,所以公主对她很是信任。

一天,千金公主象往常一样,女扮男装,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男儿模样,到洛阳街游玩。所到之处,她的目光尽向俊美的男人身上瞄。这天她发现了一个卖药的男人,虽然粗野,却长得高大魁梧,相貌不凡。能摔得一手好跤,唱得一口好曲,口齿十分伶俐,更以御女术自夸,曰:“服药找我冯小宝,保你金枪永不倒。”公主对此来了兴趣,打听得这卖药人的底细,便悄悄地吩咐侍女,晚上带她进府。

到了晚间,冯小宝寄好药担,被带进一座高大的府第,曲曲折折地走了不少路,进了不少门,最后进入一间房中,但见罗帐低垂,红烛高耀,恍恍如进仙境。冯小宝从未进过豪门深院,所以来到这脂粉味十足的闺房,早已吓得手足无措,如呆了一般。正惊慌着,只见一俏丽丫环,婷婷袅袅地走来,看她长眉俊鬓,杏靥凝脂,小宝看了如见仙姑。那丫头拉住小宝的手,当下服侍他上上下下洗涮干净,然后双双扶进罗帐。这冯小宝如进醉乡,这一夜不惜气力,使出全身解数,把这条侍女弄得死去活来,快活得能以形容。这侍女阅历男人多矣,从未尝过这种滋味,便向公主隆重推荐。公主第二夜便召见冯小宝,将这冯小宝留在府中,日夜演练那床上真功夫,实则是“阴阳大法”。

时则天皇帝正因找不着一个合适的男人,心中苦恼,十分不乐。公主闻之,不敢专擅,便向女皇奏道:“冯小宝有非常之材,陛下可用为近侍。”

武则天闻言,忙将冯小宝接进宫来,是夜小宝便在万寿宫中承幸。武后试用一番,果然俯仰如意、进退识趣、能收能放、不知疲倦。武后自从太宗皇帝染病去世后,伴着一个羸弱无能的高宗,虽也偷得几个面首,但枕席之上,从未得着这般妙趣横生、淫水纵流。做了皇帝后,虽有男人近侍身边,却都不中意,所以其身久旷,欲火正炽。小宝这回遇着女皇,当然不敢松劲,放出真本事,直弄得武后通体舒泰,快活几死。一边十日,流连衾褥,不出朝廷。武后每叹曰:小宝果然是非常之才,人间难得的宝物。

但此等秘事渐渐张扬出去,外面议论颇多,使得冯小宝出入宫廷多有不便。武后幼女太平公主替母排忧解难,劝母将小宝剃度为僧,奉旨进宫,讲说法理,那样就光明正大,谁也不敢非议。于是武后命人将冯小宝剃度,改名怀义,又因他出身寒微,特赐他改姓薛,与太平公主的附马薛绍同族。令其女儿、女婿呼小宝为叔叔,并让薛怀义住侍,宠赉甚优贵极一时。太平公主既近怀义,亦为所动便偷空贪嘴,与母亲共事怀义,如参加宫闱阴谋一般。

武氏凶焰滔天,朝廷内外,只当视而不见。独有几个不顾廉耻的大臣,反极意趋承,向怀义摇首乞怜。这怀义起初尚且稍有顾忌,后来习以为常,渐渐骄恣,出入竟乘御马,这个卖药的无赖,骑在马上,自由自在,逍遥法外,游荡在京师街头,或缓辔慢行,或放马疾驰,所过之处,士民不及走避的,就得挨铁练子,流血仆地。有右台御史冯国勖,曾上书痛斥薛怀义污乱宫廷,扰害地方,罪当处死。一日被薛怀义在大街上对面撞见,这假和尚竟狗胆包天,不顾冯为朝廷命官,便喝令侍役,揪住冯御史,拳打脚踢,殴击几死。薛怀义狂妄无忌,遇道士即令髡发,见朝贵即令下拜,就连武后的内侄武承嗣、武三思等,都向他卑躬屈膝,奔走马前,执僮仆礼,叫怀义为“薛师”。

皇宫中嫔妃的住所一向只允许女人和阉人进出,现在允许了一个真正的男人进出,颇惹起了不少的闲言碎语。有补阙王求礼,一向克尽职守,然不免迂腐。他向武后参了假和尚薛怀义一本,奏请将薛阉割去生殖器后,再允许其出入宫中,免至秽辱宫帏,以保宫女们的“贞节”。武氏阅完这荒唐的奏本,不禁大笑起来,她觉得这位王大臣真是天真得可爱。于是她以绝顶聪明的态度处之,将奏本扔在一边,置之不理。但朝廷中到底不是忠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