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380章

乱世英魂-第380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张格奏道:“小人无故自残,赦其无罪已是幸运了,不应该重奖败坏风俗之人。”蜀主乃止。

丁丑(初五日),蜀国以韦庄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辛巳(初九日),蜀主祭祀南郊;壬午,大赦,改元武成。

晋王李克用疽发于首,病危旦夕。周德威等退兵屯驻乱柳。晋王命其弟内外蕃汉都知兵权使、振武节度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立其子晋州刺史李存勖为嗣,说:“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我事,你们要好好教导他!”辛卯,晋王对李存勖说:“嗣昭厄于重围,我来不及见他。等葬事完毕,你和周德威等人竭力去救他!”李克用又对李克宁等人说:“让亚子拖累你了!”亚子,乃是李存勖的小名。言毕而亡。李克宁纲纪军府,中外无敢喧哗。克宁久握兵权,有次立之势,当时上党之围尚未解,军中因李存勖年少,多窃议者,人情凶凶。李存勖心中恐惧,要让位于李克宁。克宁说:“你是冢嗣,又有先王之命,谁敢违背?”将吏欲拜见李存勖,存勖哀哭不出。张承业入内对李存勖说:“大孝是不坠落基业,多哭有什么用?”于是扶存勖走出,袭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宁首先帅诸将拜贺,晋王把军府之事全部委拖于他。以李存璋为河东军城使、马步都虞侯。先王之时,多宠借胡人及其军士,因此他们肆无忌惮,侵扰街市。李存璋领职之后,捉其中尤其暴横者斩杀,半月间城中肃然。

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

蜀国中书令王宗佶,是诸假子中最长的,而且恃其功高,专权骄横。唐道袭已为枢密使,宗佶还是以名子叫他;道袭心衔之而事之更加谨慎。宗佶多树党支,蜀主也厌恶他。二月,甲辰,以宗佶为太师,罢其政事。

蜀主以户部侍郎张格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格为相,多迎合主公之意;若有胜过自己的,必定千方百计排挤他。

起初,晋王李克用多收养军中壮士为子,宠遇如真子一般。及晋王李存勖立,诸假子都年长握兵,心中怏怏不服,有的托病不出,有的见新王不拜。李克宁权位很重,人情多偏向他。假子李存颢暗中劝李克宁说:“兄终弟及,自古有之。以叔拜侄,于理何安?天赐之机而不争取,后悔不及!”克宁说:“我家世代以慈孝闻名天下,先王之业苟且有所归依,我为什么还要谋求?你不要多言,否则我杀了你!”克宁之妻孟氏,一向刚悍,诸假子各让其妻去劝孟氏,孟氏以为对,并考虑语泄之祸,多次强迫克宁谋反。(你看看!女人惑乱朝纲会有好事么?)克宁心性胆怯,朝夕惑于众言,心不能无动;又与张承业、李存璋相失,多次让过了他们;又因事擅杀都虞侯李存质;同时他又奏请统领大同节度使之职,以蔚、朔、应州为巡属。晋王李存勖都听从了他。

李存颢等为李克宁出谋说,因晋王过其第,杀张承业、李存璋,奉克宁为节度使,举河东九州归附于梁,执晋王李存勖及太夫人曹氏送大梁。太原人史敬容,少时事晋王李克用,居帐下,见亲信,克宁欲知府中秘事,召敬容,将密谋告诉了他。敬容表面答应,入府告诉了太夫人。太夫人很害怕,召张承业,指着晋王对他说:“先王把此儿拖授你等,如今听到外面密谋造反,只要置我母子俩有地安身,不要送向大梁,其它不会累赘你。”承业惊慌说:“老奴以死奉先王之命,这说的哪里话?”于是晋王李存勖将李克宁之谋告诉了他,并且说:“至亲不可自相残杀,我苟且退位,则内乱不起了。”承业说:“克宁欲投大王母子于虎口,焉有不除之理?”乃召李存璋、吴珙及假子李存敬、长直军使朱守殷,使他们暗中作好准备。壬戌日,晋王设宴在府第会见诸将,伏兵执克宁、存颢于座。晋王流泪数之曰:“儿郎想把军府让于叔父,叔父不接受。如今大事已定,为何又密谋此事?你忍心我母子遗下仇恨吗?”克宁说:“这都是小人谗言交构,我什么时候说过?”是日,杀李克宁及李存颢。

是月癸亥,梁帝鸩杀济阴王李祝于曹州,追谥为唐哀皇帝。

甲子,蜀兵入归州,执刺史张瑭。辛未,梁帝以韩建为侍中,兼建昌宫使。

李思安等攻打潞州,久不下,士卒疲弊,多逃亡。晋兵犹屯余吾寨,梁帝怀疑晋王李克用诈死,想召还兵马,又恐怕晋兵追杀,乃议自至泽州应接归师,并召匡国节度使刘知俊去泽州。三月,壬申朔(初一),梁帝从大梁发兵;丁丑(初六),次泽州。辛习巳(初十),刘知俊到达泽州。壬午(十一日),梁帝以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

“天皇密使”又接密令,特命长安王程福贵以令狐雪飞为河东节度使,准备攻打晋王及“太行草寇”。

后事如何,请看“68、最纯真的爱”一章之末。”

好!至此让我们理顺时间,时至大梁开平二年(908年)三月,蜀太师王宗佶既罢相,怨望,阴畜养死士,谋作乱。上表以为,“臣官预大臣,亲则长子,国家之事,休戚是同。今储贰未定,必启厉阶。陛下若以宗懿才堪继承,宜早行册礼,以臣为元帅,兼总六军。傥以时方艰难,宗懿冲动,臣安敢持谦不当重事!陛下既正位南面,军旅之事宜委之臣下。臣请开元帅府,铸六军印,征戍征发,臣悉专行。太子视膳于晨昏,微臣握兵于环卫,万世基业,惟陛下裁之。”蜀主(王建)怒,隐忍未发,以问唐道袭,对曰:“宗佶威望,内外慑服,足以统御诸将。”蜀主疑之。己亥(二十八日),宗佶入见,辞色悖慢。蜀主谕之,宗佶不退,蜀主不堪其忿,命卫士扑杀之。贬其党御史中丞郑骞为维州司户,卫尉少卿李纲为汶川尉,皆赐死于路。

初,晋王克用卒,周德威握重兵在外,国人皆疑之。晋王存勖召德威使引兵还。夏四月(农历大月,三十天),辛丑朔(初一),德威至晋阳,留兵城外,独徒步而入,伏先王柩,哭极哀。退,谒嗣王,礼甚恭。众心由是释然。

说者在此插言一下关于“天干地支”,它,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领会这部《乱世英魂》和《资治通鉴》:

“十天干之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之名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所属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为奇数;

乙丁己辛癸,为阴,为偶数;

地支所属阴阳:子寅辰千申戌,为阳,为奇数;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为偶数;

六十甲子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合,排列起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叫做“六十花甲”。中国古代纪年、月、日、时多以此为据。

六十花甲排列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十二地支: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这正是‘十二属相’,也称‘十二生肖’;

“黄道十二宫”即指:子宫、丑宫、寅宫、卯宫、辰宫、巳宫、午宫、未宫、申宫、酉宫、戌宫、亥宫。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二者都可以说明季节的变动。

十天干的起源——

‘甲’就是‘铠甲’,指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轧’,指万物伸长的意思;

‘丙’为‘炳’(通假字,同音字)字,指万物茂盛的意思;

‘丁’为‘壮’,指到达‘壮丁’的时候;

‘戊’为‘茂’字,也是万物繁茂的意思;

‘己’为‘起’,指万物奋然而起;

‘庚’为‘更’(通假字,同音字),万物更新的意思;

‘辛’为‘新’字,为万物一新的意思;

‘壬’为‘任’或‘妊’(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为万物被养育的意思;

‘癸’为‘揆’(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万物萌芽的意思。

十二地支的由来——

‘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

‘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或‘螟’,指万物开始伸长的意思;

‘卯’就是‘茂’,为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或‘晨’或‘娠’(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甚至是形声字都通用!),也就是万物震动伸长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

‘午’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滋味;

‘申’就是‘身’,是万物粗具形体的意思。

十二地支还可用来表示中国传统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八刻,为现在的2个小时,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每刻为5分钟。其时间对昭如下——

子时:下午时~夜时

丑时:夜时~3时

寅时:夜3时~晨5时

卯时:晨5时~7时

辰时:上午7时~9时

巳时:上午9~时

午时:上午时~下午时

未时:下午时~3时

申时:下午3时~5时

酉时:下午5时~7时

戌时:下午7时~9时

亥时:下午9时~时

所谓的“午夜星河”,实则是“子夜星河”。”

好!至此我们重回到这《乱世英魂》之中的片段:《资治通鉴》——你说这够“乱”的吧?但是“欲把乱事(世)细又清”,必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事情就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

让我等再回到大梁开平二年(908年)夏四月,癸卯(初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涉罢为右仆射;以吏部侍郎于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张策为刑部侍郎,并同平章事。兢,琮之兄子也。

夹寨奏余吾晋兵已引去,帝以为援兵不能复来,潞州(今山西长治市东北六十里许)必可取,丙午(初六),自泽州(今晋城市之南五十里许)南还;壬子(十二日),至大梁。梁兵在夹寨者亦不复设备。晋王李存勖与诸将谋曰:“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独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张承业亦劝之行。乃遣承业及判官王缄乞师于凤翔,又遣使赂契丹王阿保机求骑兵。岐王衰老,兵弱财竭,竟不能应。晋王大阅士卒,以前昭义节度使丁会(现如今晋昭义节度使为李嗣昭、副使李嗣弼)为都招讨使。甲子(二十四日),帅周德威等发晋阳。

淮南遣兵寇石首,襄州兵败之于浼港。又遣其将李厚将水军万五千趣荆南,高季昌逆战,败之于马头。

己巳(二十九日),晋王军于黄碾,距上党四十五里。五月(阴历大月,三十天),辛未朔(初一日),晋伏兵三垂冈下,诘旦大雾,进兵直抵夹寨。梁军无斥候,不意,晋兵将至,将士尚未起,军中惊扰。晋王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为二道,德威攻西北隅,嗣源攻东北隅,填堑烧寨,鼓噪而入。梁兵大溃,南走,招讨使符道昭马倒为晋人所杀。失亡将校士卒以万计,委弃资粮、器械山积。周德威等至城下,呼李嗣昭曰:“先王已薨,今王自来,破贼夹寨。贼已去矣,可开门!”嗣昭不信,曰:“此必为贼所得,使来诳我耳。”欲射之。左右止之,嗣昭曰:“王果来,可见乎?”王自往呼之。嗣昭见王白服,大恸几绝,城中皆哭,遂开门。初,德威与嗣昭有隙,晋王克用临终谓晋王存勖曰:“进通忠孝,吾爱之深。今不出重围,岂德威不忘旧怨邪!汝为吾以此喻之。若潞围不解,吾死不瞑目。”进通,嗣昭小名也。晋王存勖以告德,德威感泣,由是战夹寨甚力;既与嗣昭相见,遂欢好如初。康怀贞以百馀骑自天井关遁归。帝闻夹寨不守,大惊,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诏所在安集散兵。周德威、李存璋乘胜进趣泽州,刺史王班素失人心,众不为用。龙虎统军朱存节自古都将兵应接夹寨溃兵,至天井关,谓其众曰:“泽州要害地,不可失也;虽无诏旨,当救之。”众皆不欲,曰:“亚人胜气方锐,且众寡不敌。”存节曰:“见危不救,非义也;畏敌强而避之,非勇也。”遂举策引众而前。至泽州(今晋城市之南五十里许),城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