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307章

乱世英魂-第307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岁,汉以尚书左丞倪曙同平章事。

辰、溆蛮侵楚,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均王下龙德二年(壬午,公元九二二年)

春,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处直于西第,处直奋拳殴其胸,曰:‘逆贼,我何负于汝!‘既无兵刃,将噬其鼻,都掣袂获免。未几,处直忧愤而卒。

甲午,晋王至新城南,候骑白契丹前锋新乐,涉沙河而南;将士皆失色,士卒有亡去者,主将斩之不能止。诸将皆曰:‘虏倾国而来,吾众寡不敌;又闻梁寇内侵,宜且还师魏州以救根本,或请释镇州之围,西入井陉避之。‘晋王犹豫未决,中门使郭崇韬曰:‘契丹为王郁所诱,本利货财而来,非能救镇州之急难也。王新破梁兵,威振夷、夏,契丹闻王至,心沮气索,苟挫其前锋,遁走必矣。‘李嗣昭自潞州至,亦曰:‘今强敌在前,吾有进无退,不可轻动以摇人心。‘晋王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契丹其如我何!吾以数万之众平定山东,今遇此小虏而避之,何面目以临四海!‘乃自帅铁骑五千先进。至新城北,半出桑林,契丹万馀众骑见之,惊走。晋王分军为二逐之,行数十里,获契丹主之子。时沙河桥狭冰薄,契丹陷溺死者甚众。是夕,晋王宿新乐。契丹主车帐在定州城下,败兵至,契丹举众退保望都。晋王至定州,王都迎谒于马前,宴于府第,请以爱女妻王子继岌。戊戌,晋王引兵趣望都,契丹逆战,晋王以亲军千骑先进,遇奚秃馁五千骑,为其所围。晋王力战,出入数四,自午至申不解。李嗣昭闻之,引三百骑横击之,虏退,王乃得出。因纵兵奋击,契丹大败,逐北至易州。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契丹人马无食,死者相属于道。契丹主举手指天,谓卢文进曰:‘天未令我至此。‘乃北归。晋王引兵蹑之,随其行止,见其野宿之所,布藁于地,回环方正,皆如编剪,虽去,无一枝乱者,叹曰:‘虏用法严乃能如是,中国所不及也。‘晋王至幽州,使二百骑蹑契丹之后,曰:‘虏出境即还。‘骑恃勇追击之,悉为所擒,惟两骑自它道走免。

契丹主责王郁,絷之以归,自是不听其谋。

晋代州刺史李嗣肱将兵定妫、儒、武等州,授山北都团练使。

晋王之北攻镇州也,李存审谓李嗣源曰:‘梁人闻我在南兵少,不攻德胜,必袭魏州。吾二人聚于此何为!不若分军备之。‘遂分军屯澶州。戴思远果悉杨村之众趣魏州,嗣源引兵先之,军于狄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为之备。思远至魏店,嗣源遣其将石万全将骑兵挑战。思远知有备,乃西渡洹水,拔成安,大掠而还。又将兵五万攻德胜北城,重堑复垒,断其出入,昼夜争攻之,李存审悉力拒守。晋王闻德胜势危,二月,自幽州赴之,五日至魏州。思远闻之,烧营遁还杨村。

蜀主好为微行,酒肆、倡家靡所不到,恶人识之,乃下令士民皆著大裁帽。

晋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筑垒以围镇州,决滹沱水环之。内外断绝,城中食尽。丙午,遣五百馀人出求食。宝纵其出,欲伏兵取之;其人遂攻长围,宝轻之,不为备,俄数千人继至。诸军未集,镇人遂坏长围而出,纵火攻宝营,宝不能拒,退保赵州。镇人悉毁晋之营垒,取其刍粟,数日不尽。晋王闻之,以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以代宝。

夏,四月,蜀军使王承纲女将嫁,蜀主取之入宫。承纲请之,蜀主怒,流于茂州。女闻父得罪,自杀。甲戌,张处瑾遣兵千人迎粮于九门,李嗣昭设伏于故营,邀击之,杀获殆尽,馀五人匿于墙墟间,嗣昭环马而射之,镇兵发矢中其脑,嗣昭{竹服}中矢尽,拔矢于脑以射之,一发而殪。会日暮,还营,创流不止。是夕卒。晋王闻之,不御酒肉者累日。嗣昭遗命:悉以泽、潞兵授节度判官任圜,使督诸军攻镇州,号令如一,镇人不知嗣昭之死。圜,三原人也。

晋王以天雄马步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命嗣昭诸子护丧归葬晋阳;其子继能不受命,帅父牙兵数千,自行营拥丧归潞州。晋王遣母弟存渥驰骑追谕之,兄弟俱忿,欲杀存渥,存渥逃归。嗣昭七子、继俦、继韬、继达、继忠、继能、继袭、继远。继俦为泽州刺史,当袭爵,素懦弱。继韬凶狡,囚继俦于别室,诈令士卒劫己为留后,继韬阳让,以事白晋王。晋王以用兵方殷,不得已,改昭义军曰安义,以继韬为留后。

阎宝惭愤,疽发于背,甲戌卒。

汉主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

五月,乙酉,晋李存进至镇州,营于东垣渡,夹滹沱水为垒。

晋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以俳优得幸于晋王。颇有旅力,晋王赐姓名,以为刺史;志事掊敛,防城卒皆征月课纵归。八月,庄宅使段凝与步军都指挥使张朗引兵夜渡河袭之,诘旦登城,执存儒,遂克卫州。戴思远又与凝攻陷其门、共城、新乡,于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有;晋人失军储三之一,梁军复振。帝以张朗为卫州刺史。朗,徐州人也。

九月,戊寅朔,张处瑾使其弟处球乘李存进无备,将兵七千人奄至东垣渡。时晋之骑兵亦向镇州城下,两不相遇。镇兵及存进营门,存进狼狈引十馀人斗于桥上,镇兵退,晋骑兵断其后,夹击之,镇兵殆尽,存进亦战没。晋王以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镇州食竭力尽,处瑾遣使诣行台请降,未报,存审兵至城下。丙千夜,城中将李再丰为内应,密投缒以纳晋人,比明毕登,执处瑾兄弟家人及其党高濛、李翥、齐俭送行台,赵人皆请而食之,磔张文礼尸于市。赵王故侍者得赵王遗骸于灰烬中,晋王命祭而葬之。以赵将符习为成德节度使,乌震为赵州刺史,赵仁贞为深州刺史,李再丰为冀州刺史。震,信都人也。

符习不敢当成德,辞曰:‘故使无后而未葬,习当斩衰以葬之,俟礼毕听命。‘既葬,即诣行台。赵人请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从之。晋王割相、卫州二州置义宁军,以习为世度使。习辞曰:‘魏博霸府,不可分也,愿得河南一镇,习自取之。‘乃以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加李存审兼侍中。

十一月,戊寅,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卒,曹太夫人诣其第,为之行服,如子侄之礼。晋王闻其丧,不食者累日。命河东留守判官何瓒代知河东军府事。

十二月,晋王以魏博观察判官晋阳张宪兼镇冀观察判官,权镇州军府事。

魏州税多逋负,晋王以让司录济阴赵季良,季良曰:‘殿下何时当平河南?‘王怒曰:‘汝职在督税,职之不修,何敢预我军事!‘季良对曰:‘殿下方谋攻取而不爱百姓,一旦百姓离心,恐河北亦非殿下之有,况河南乎!‘王悦,谢之。自是重之,每预谋议。

是岁,契丹改元天赞。

大封王躬义,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壤为西京。建俭约宽厚,国人安之。

第272卷

【后唐纪一】昭阳协洽,一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

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为礼部尚书。

梁主遣兵部侍郎崔协等册命吴越王镠为吴越国王。丁卯,镠始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谓所居曰宫殿,府署曰朝廷,教令下统内曰制敕,将吏皆称臣,惟不改元,表疏称吴越国而不言军。以清海节度使兼侍中传灌为镇海、镇东留后,总军府事。置百官,有丞相、侍郎、郎中、员外郎、客省等使。

李继韬虽受晋王命为安义留后,终不自安,幕僚魏琢、牙将申蒙复从而间之曰:‘晋朝无人,终为梁所并耳。‘会晋王置百官,三月,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赴魏州,琢、蒙复说继韬曰:‘王急召二人,情可知矣。‘继韬弟继远劝继韬自托于梁,继韬乃使继远诣大梁,请以泽潞为梁臣。梁主大喜,更命安义军曰匡义,以继韬为节度使、同平章事。继韬以二子为质。

说到此,说者要向各位介绍一下这‘天皇密使‘司徒一敏曾经留下的《天皇秘笈》:

前文曾说,‘四大帮主‘之一的西丐帮(丐)主公西骆,他之所以在此沿路行乞,并非是没有钱,没有地位,而是极其有钱、极其有地位,简直可以说是百万富翁、位及人臣!实不相瞒,他所领导的西丐帮乃是晋王麾下的一支绝秘力量!与其并驾齐驱的东丐帮主东郭清、南丐帮主南宫秋、北侠北丐帮主洪七公、罗刹帮主罗旋风则分别是梁王、楚南王、长安天子、蜀王的幕府高参、江湖大客。至于这等军机绝密以及江湖密笈(籍),也许只有‘天皇密使‘一人发掘得最清楚。咱们在此无非是抖露了‘天皇密使‘秘笈之中的一星点而已!话又说回来了,这等人物既是如此的卓越不凡,却又为什么还干着那破破烂烂、乞乞讨讨的勾当呢?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无人不有!很多时候表面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虚伪的。更何况是这些爱让人捉摸不定的江湖奇人呢?就拿这位老叫花子公西骆来说,他明地里是在要饭乞讨,但他暗地里却是奉少主人之命前来注意着一个人!你别看他干瘦如柴、弱不禁风,可此人的双睛却是闪亮有神,而且是一个藏而不露的一流顶极武林高手,据说他精通‘日月神功‘和铁砂掌!

这本《天皇秘笈》内容如下:

晋国文臣武士:

国姓李

晋王李克用→李存勖、李存矩,

李存勖→李继岌

李存敬(假子)

李存矩(新州刺史→威塞军防御使)

李克宁〖蕃汉都知兵权使、振武节度使、大同节度使李克宁→假子李存颢(h…o,浩)〗

李克让

周德威遣裨将李存晖等攻瓦桥关,其将吏及莫州刺史李严皆降。严,幽州人也,涉猎书传,晋王使其子继岌,严固辞。王怒,将斩之,教练使孟知祥徒跣入谏曰:‘强敌未灭,大王岂宜以一怒戮向义之士乎!‘乃免之。知祥,迁之弟子,李克让之婿也。

李存颢

李克修→昭义节度副使李嗣弼

李嗣弼

李嗣源(横冲指挥使、代州刺史李嗣源→假子唐末帝李从珂)

李檀

李从厚(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檀、唐闵帝李从厚、唐末帝李从珂)

李从珂

李嗣昭(昭义节度使,太谷人,本姓韩。太祖出猎至其家,取以为子,为内衙指挥使,数立战功,乃晋军的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嗣昭七子、继俦、继韬、继达、继忠、继能、继袭、继远。继俦为泽州刺史,当袭爵,素懦弱。继韬凶狡,囚继俦于别室,诈令士卒劫己为留后,继韬阳让,以事白晋王。晋王以用兵方殷,不得已,改昭义军曰安义,以继韬为留后。)

李嗣肱(雁门以北都知防御兵马使)

李嗣本(帅马军都指挥使,本姓张。)

李存审(蕃汉副总管、忻州刺史、马步副总管,周德威死后,代为内外番汉马步总管。)

李存进(沁州刺史李存进为天雄都巡按使,晋蕃汉马步副总管、振武节度使。)

李存璋(马步都虞候→大将)

李存质(都虞候→慈州刺史)

李存儒(晋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以俳优得幸于晋王。)

李信(五院军使)

李严(莫州刺史)

李建及(匡卫都指挥使)

李绍荣(晋王爱元行钦骁健,从代州刺史李嗣源求之,嗣源不得已献之,以为散员都部署,赐姓名曰李绍荣。)

监军张承业,大将周德威〖德威将五万人为燕攻梁,取潞州(今山西长治县即州治),迁代州刺史、内外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蕃、汉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卢龙节度使〗

史敬思→先锋指挥使史建瑭,

孟知祥(后蜀孟知祥,龙冈人,字保胤。迁之弟子,李克让之婿也。)——

梁国文臣武将:

国姓朱

朱温…朱全忠

朱全昱(广王)

朱全昱(y…)则是梁帝朱温之兄,宋州节度使衡王朱友谅、兖海留后惠王朱友能代为宋州留后,都是朱全昱之子;

帝长子郴王友裕早卒。次假子博王友文,帝特爱之,常留守东都,兼建昌宫使。次郢王友圭,其母亳州营倡也,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无宠。次均王友贞,为东都马步都指挥使;

大梁皇帝朱晃立皇兄全昱为广王,并封儿子友文为博王,友珪为郢王,友璋为福王,友贞为均王,友雍为贺王,友徽为建王;

朱友诲(陕州节度使邵王,朱全昱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