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84章

大宋小县令-第84章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个机会要怎么弄。”

“怎么弄,当然是你去取过来。”

“我怎么敢去取?”念空怯生生的说道。

“到时看准机会,我就去引开那两个傻大个、冯邦安,你就赶快去拿过宝匣。”

“可大掌柜的回来发现了怎么办?”

“你这个猪脑子,你就不知道弄个东西在他包袱里?”

“可这终究会被发现的?”

“我们取了宝匣,就赶快离开。”

念空还是不太能说服自己,毕竟这事太冒险,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

李雎儿知道靠自己是不行的,就说道:“这事你要不做,你就自己回你的大牢。”

念空看李雎儿如此坚决,知道此险必冒,就点点头。

这肖骁申并不在这边房里,他与冯邦安和金瓜子、秃瓢子、吴半仙都在另一房里。

也是天助李雎儿,此时,冯邦安和金瓜子因为要去筹谋南唐勇士们劫掳东闾昇,所以出去后没有回来。

肖骁申将宝匣放在炕头一角,然后就去到院子的茅厕出恭。

李雎儿听到动静,就去门边看清楚后,向念空一招手。她自己就先走到隔壁房间外去敲门。秃瓢子开了门,看是李雎儿就没好气的问道:“怎么啦?”

李雎儿一副惊慌的神色,“秃大哥,我刚才听到院子外好像有官兵的搜寻声,你跟大掌柜说说,我怕官兵搜过来了。”

秃瓢子信以为真,就回身叫吴半仙,出去看看。

吴半仙也不敢怠慢,就去开了院门,走了出去。李雎儿扶住墙对秃瓢子道:“秃大哥,我好怕,你能不能扶我,我想吐。”

秃瓢子看着面前娇滴滴的李雎儿,心里一阵怪笑,“二娘是不是心慌,我扶你过去。”

于是,秃瓢子就扶住李雎儿往院子后走去。

念空一直贴耳细听,此时见机会来了,就轻脚轻手的开了门,迅速的到了另一屋,然后直奔炕头,从怀里取出一个木块,就将炕头包袱里的宝匣换出。

然后,他赶忙就闪身出屋。就在此时,出恭毕的肖骁申也出了茅厕,吴半仙也回来了。

肖骁申问吴半仙道:“大师这是?”

“哦,刚才二娘说听到附近有官兵搜寻的声音,我出去看了看,也就是附近不知哪家人在办事,并不是什么官兵的搜寻。”

两人就进屋去,也不见秃瓢子。肖骁申问道:“直娘贼,这小子去哪里了?”

话音刚落,秃瓢子推门进来,见肖骁申神色不对,忙说道:“二娘有些害怕,所以我……”

“你这贼秃子,就知道见色起意,也不看看时候。”

吴半仙道:“这二娘可不能得罪了,她可是我们辟邪的法门。”

肖骁申奇道:“她怎么会是我们辟邪的法门了?”

“我早跟大掌柜说过,这东闾昇虽然会些妖术,不过我们有现成的法门,这法门就是二娘。”

肖骁申惊道:“这妇道人家,也没看她平时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她算哪门子法门呢?”

“大掌柜不知,这天外飞仙最忌惮的,就是人世间一切雌性的东西。要不然,它们早就现身在世间,光明正大的教导世人了。”

“大师这话,还真是应了一句话,一物降一物啊。”

“所以,只要冯将军能够把人带回来,我就可以让东闾昇乖乖的听话。”

肖骁申也不禁哈哈大笑,也不再去计较秃瓢子见色起意的事了。

而这一席话,恰好就被李雎儿在门外听到了。她听完紧要的地方后,就赶忙回到那一屋内,只见他爹娘和念空正徒然坐在炕上。

李雎儿见宝匣在爹的手里,心想这正好。就说道:“爹,这匣子到手,我们就赶快走吧,不然肖骁申发现了宝匣失踪,一定会要我们命的。”

李保全:“你跟这道士的话,爹也都听见了。既然你们得手,那你们就走吧。”

“爹难道不与我们一起走?”

“我不想走,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可肖骁申不会放过你的,说不定他还要取你的性命呢。”

“爹不怕了,吴半仙跟爹是老朋友,他会求情的。你们走吧,远走高飞也好,回到东闾府也好,都随你自己高兴了。”

“可爹,你不走孩儿怎么好一走了之呢?”

“你走吧,爹一把年纪,也无所谓了。我只后悔不该让你去下什么毒啊。那是爹对不起你。”

“爹别说啦,孩儿从来没有怪罪过爹。”李雎儿不禁有些哽咽。

李雎儿与爹娘哭了一阵,就与念空起身,看看天色已晚,正好溜出门去。

两人出了院子,李雎儿又回自家取了些衣物,就与念空往东狱庙而去。

念空走到半路,突就叫道:“师妹且慢,这东狱庙一定不能回去了。”

“为何?”

“因为我被救出狱后,官差一定守候在附近。我们此去,也就是自投罗网。”

李雎儿道:“那怎么办?黑松山我是打死不会回去的,难道真的没有我们的一个去处了?”

念空有些黯然的说道:“是啊,我们该去哪里呢?”

李雎儿沉默了一阵,说道:“那我们就去东闾府。”(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回府献宝

东闾广精心的调理了两日,身体就渐渐的好了不少。除了几个丫鬟在床边伺候,赵月娘和东闾珏也都只来看看就走,要不就是听丫鬟们说,大娘小姐已经来过了。

东闾广几番想问,这梁玉喜呢?丫鬟们都说不在府上,要老爷安心静养。

这一日东闾广也差不多能够下床了,试着在院子里走了几步,还算稳当。就撇开丫鬟们,就往书房走去。

他进房后一关门,丫鬟们忙惊慌的去叫大娘。

东闾广进门后,就去摸暗门的机关,然后点了一枝烛就进去了。

赵月娘得到消息,慌忙把东闾珏叫上,怕老爷一下子昏了过去,女儿也能及时的帮衬一把。

两人急急忙忙的跑到书房外,赵月娘就对东闾珏道:“珏儿,把门打开。”

东闾珏原本要去拍门的,看娘焦急的神色,知道拍门无用,就点头道:“恩,好。”说罢微微起势,一掌就将书房的门闩拍断了。两人进去后,赵月娘回身就叫贴身丫鬟翠萍,守在门口。自己将门又关上。

东闾珏进门就发现,书房有个暗道门并未完全合上。大娘说道:“珏儿你在外面等会,若是听到娘叫你,你就进来。”东闾珏不解的点点头,看着娘也进了暗道门内。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爹和娘从里面出来了。出来时,只见爹和娘神色黯然。

东闾广很累的样子,徒然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东闾珏在一边不明究里,赵月娘坐下后招手让她过去,说道:“你爹有些累,娘跟爹说会话,你先去吧。”

东闾珏只好顺从的走了。

赵月娘知道好些事已经瞒不住了,就叫翠萍给老爷上茶来。待东闾广稍事平静后,就把梁玉喜闯黑松山入狱下牢,被圣旨封县令,女儿追回丢失的宝匣,宝匣又得而复失,大爷重回府上等诸事。也一并讲给东闾广听了。

东闾广仰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孽障,辜负了我一片苦心啊。”

赵月娘劝道:“事已如此,老爷不要过分伤悲。宝匣与我府上的缘分已尽,这都是天意。现下清河县民生凋敝,异象连连,早不是以往的太平岁月。我们求个安稳就是了。”

“唉,可我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啊。”东闾广一想到这宝匣断送在自己的手里,就心如刀绞。

两人正在书房心有戚戚焉,翠萍砰一声就推门而入,把两人吓了一跳。

翠萍不待老爷大娘开口,就说道:“老爷夫人,二娘回来了。”

东闾广问道:“你这慌慌张张的成什么体统,什么二娘回来了?”

赵月娘一听,心里那个别扭,忙给翠萍使了个颜色,让她先下去。

“老爷,你先别急。此事有待细说,我们先去看看,她怎么了。”

东闾广一头雾水,不知这其中又是什么事体。两人就出了书房,到后堂内。

一会功夫,李雎儿穿了一身多日没洗的罗裙,头上系着麻布,一副逃难的模样就上来了。

她一见老爷坐在上首,心里咯噔了一下。不过她也早想好了,自己反正横竖都是难过,还不如回来搏一搏。

东闾广见她这副模样,满腹的疑虑,手指着她问道:“你这是?”

赵月娘一旁威严的接过话,“贱人,你怎么回来了?还不跪下。”

李雎儿扑通一下就跪在了中间。

东闾广还没插上话,赵月娘就说道:“做下伤风败俗之事后,你还有脸面回来?”

李雎儿一副等着她发泄一通的表情,低眉顺眼的跪着不动。赵月娘本来就心软,反倒不知该往下说什么了。毕竟她和念空的事并未坐实,且老爷在这里,她也不知该怎么把那事挑出来。

东闾广见两个女人唱的这一出堂审一样的戏,心里早就按耐不住,问道:“你做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了?”

李雎儿未语先哭道:“老爷啊,奴家自你一病不起,早早晚晚都是衣不解带的伺候在床榻边上。一直巴心巴肠的盼着老爷醒来,好好的一个人跟我们过日子。哪知道,这梁玉喜当了县令后,就耍起了官威,非说我与东狱庙的道长,叫个念空的有什么私情。也不见官家人来拿我去审问,就四处的说府上的怪话,辱没东闾府。大娘也是听了一面之词,与我为难,甚至还疑我偷拿了宝匣……”

“什么?宝匣被你偷拿了?”

“老爷莫急,你听我说完。我是活天冤枉,怎么会拿什么宝匣。难道我不是东闾府的人?我拿自个府上的东西又能作甚?我受不过这个气,就去追问念空,可曾偷拿了宝匣。那念空念在同是一门所出,也承认了此事。当日他做法事时,趁人不备,就在老爷书房内去偷拿了此物。我为了追回此物,其中又被沙陀人掳走,备受屈辱,吃了不少艰辛,现终于把宝匣取回。”说罢,就解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捧上。

东闾广又惊又喜:“什么?宝匣取回了?”

赵月娘听李雎儿一番话,虽然遮掩了不少,但突然献出宝匣,还真是令人意外。

东闾广接过包袱,打开后一看,果然是那宝物,不禁又是一番老泪纵横。

他抱着宝匣就往外走,也不理会后堂的二人,径直就去书房了。

赵月娘无奈的看着李雎儿,说道:“你还算有些良心,知道为了府上的事忍辱负重。我不管你与念空有无私情,此事老爷醒来了,由他定夺。不过,我话也说在这里。念你能把宝匣交回,我可以给你在老爷面前求情。只是,从此后你还是好自为之。”

说罢也起身从后堂走了。

李雎儿听了这话,心里释然了不少,心里一块石头松快了许多。

听大娘这意思,她虽然并不完全信任自己,但起码她不再追究什么。至于老爷哪里,毕竟这宝匣失而复得,让他大快不已,他也不会把自己如何,自己还做自己的东闾府二娘,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雎儿心里是越想越高兴,她走出后堂就要去自己的屋子,刚转过走廊,就看见杜子辛低头站在转角处。

杜子辛冷笑一声,说道:“好一个苦肉计。二娘别来无恙啊。”

李雎儿:“彼此彼此,大管家的瞒天过海也不错嘛。”

“二娘此话不假,你我都各有见不得人的事。可能你还不知,你要不走,你可能早就变成了孤魂野鬼了。”

李雎儿心里一惊:“怎么?大管家想说什么直说好了。”

“你走的那夜,大娘可是要用家法伺候你的,也算你命大。”

“大管家的意思是,那日大娘准备要将我投井?”

“嗯,你去看看你的贴身丫鬟还在不在,她可是代你投了井。”说毕,杜子辛就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桩库的秘密

在两场大雪之后,清河县迎来了难得的一个中元节。也是官兵剿灭沙陀人后,百姓们第一次张灯结彩庆祝的好日子。多日难道开门的铺子,也早早的开了张。

念绍青一大早就张罗家仆们,在院子里除雪清扫。又安排人斩杀牲口、准备一些祭祖的祭品。

在庄园内诸事安排差不多后,念绍青就准备去庙里烧个香。他带了一个小厮,提上香烛灯油,就登了马车往南门外的**寺而去。

念家庄也有佛经礼堂,平素念绍青的老母也都是在佛经礼堂烧香拜佛。今日,念绍青出门就还在给郑王说,此去**寺就是为了还愿。

出了城后,路上一直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往**寺赶。这**寺是清河县第二大寺庙,毗连南唐,与南唐也就是一水之隔。

在往日,大宋子民和南唐子民也都在这寺庙烧香礼佛,所以一直以来还是很兴盛。

到了寺庙后,念绍青见香客众多,就在大殿外燃香拜佛,供了香油,写了善款。然后叫小厮在马车上等自己,就径直往寺庙后院走去。

他穿过几个走廊,进了一个圆门,站在一块菜园子内,举目一看。菜园子旁边有个茅屋,于是他走了过去,推门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