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61章

大宋小县令-第61章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与二娘之间有合谋?这怎么可能呢?他一个出家人,怎么会与二娘熟识呢?”赵月娘惊呼道。

“大娘,念空道长早年间,可是二娘家的伙计,所以他俩不仅熟识,而且两人还有私情。”

赵月娘听到此,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她没想到,梁玉喜此时说出这个话。要不是梁玉喜来说,任何人来说这话,她都不会相信。

“他们两人有私情?这可有什么人证物证吗?念空不会是胡说吧?”赵月娘还是有几分不信。

“不满大娘,自宝匣掉了以后,我们一直怀疑二娘和念空。我们也发现两人偷偷暗中来往,念空也承认由此私情。上次在府上搜查时,虽然没有搜出个结果。不过,我们认为宝匣应该还藏在府上。只是二娘被误伤后,才没能带回衙门审问。这次,我就是来知会大娘一声的。”

梁玉喜话说完,赵月娘呆呆的说不出一句话来。这毕竟是府上的耻辱,要是传出去了,不知道会被清河人如何耻笑。

赵月娘呆了一阵,突然哇一声就哭了起来。一下子弄得梁玉喜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他毕竟只是个半大小子,也不知道赵月娘心里的滋味,那是真不好受。

赵月娘哭道:“老爷啊,你也不醒来。家里都乱得一塌糊涂了啊。”

梁玉喜安慰道:“大娘,这事也都是为了找回宝匣,要不我也不会为难二娘的。毕竟二娘也是……”

“那好,玉喜啊。你就别拿人回去了,这宝匣啊就别找了,我是宁肯要这个面子,不丢这个人,也不要那东西了。”

赵月娘突然改口,把梁玉喜唬得一愣一愣的。

“大娘,我们拿人回去,就只问宝匣的事,至于她与念空的私情,我跟你保证,衙门绝不过问。”

赵月娘是打定了主意,“不,这人千万别带走了。不说她刚刚被珏儿伤了,就是没伤着这人。我也不同意带走。你想啊,她要是真是偷拿宝匣的人,丢的谁的脸啊,还不是我东闾府的脸。所以,这事我做主了,人不能拿。”赵月娘说道最后,斩钉截铁的,没有了商量的口气。

梁玉喜还是耐心的劝道:“大娘,这宝匣现在不光是东闾府的事了,它很可能事关清河县乃至大宋朝的安危。如果找不到它,二娘不到堂说话,那可能就是个大麻烦。”

“玉喜,东闾府的事大不到哪里去,你二娘如果真是拿了宝匣,我会问她的。县衙就不要插手我这家务事了。”赵月娘的语气渐渐有些强硬起来。

这是梁玉喜始料未及的,他还一直认为,这宝匣的事比天都大,可现在看来,大娘这儿,面子比宝匣大,比天更大。

他知道自己不能来硬的,那会伤了大娘和府上的自尊,如果就此妥协,那就又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想了想说道:“好吧,既然大娘如此坚持,衙门就暂且不拿人了。不过,询问二娘的事,我和大娘一起来。”

赵月娘听说不拿人了,脸上也不在绷住了。语气缓和些说道:“这事是肯定要问的,家有家法,东闾府也不可能就此纵容府上的人胡作非为。若是玉喜一定要与我一起问她,那也好。只是,差役这些人就不要站在一边了。”

梁玉喜点点头,也同意照此来办。

梁玉喜让朱权把人都带走,回到后堂时,见大娘正跟丫鬟翠萍交代,让她把二娘一个人悄悄的带过来。

于是,赵月娘坐在上首,梁玉喜坐在客位等着。不大一会功夫,翠萍扶着李雎儿就上堂来了。

只见李雎儿一步一停,步履十分艰难。脸色早没了往日的神采,而且行走都是很痛苦的事情。

要是平日,赵月娘见了不知多心痛。只是,今日这事这么也是一个阴影。看见李雎儿,就像看见了一个败家的人一般。

李雎儿看这两人的架势,也知道不妙。她躺了两天也想过衙门可能回来找自己,不过,梁玉喜今日虽然穿了官服,也没见一个官差,这有点不好捉摸了。

赵月娘示意翠萍扶李雎儿坐下,李雎儿原本要道个万福的,也就只好先坐下。

赵月娘先开口,只是语气淡漠:“你好些了吧?”

“好些了,多亏了大小姐的伺候。”

“嗯,珏儿我已经教训了,这事都是她的不对。虽说是误伤,这姑娘家使枪弄棒的不知轻重,这可不行。”

“大姐也别责罚她,她知错就好。”

“难得你这么大度,事已至此,你就好好养伤。”

李雎儿听到好好养伤,心里才觉踏实了一点。

“谢大姐。”

“另外,我和梁县令有个事要问问你。这事嘛,就是府上的一个宝匣的事。”

“大姐但问无妨,我但凡知道的一定说出来。”

“这事说来话长,不过就是念空道长来做法事那天发生的事……”

李雎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莫不是和念空的私情被发现了。不过也不对啊,要真是跟念空私情被发现,大娘能这么客气吗?

“大姐说的是……”

“那日,府上有一个宝匣无缘无故丢失了。在老爷的书房里。这东西吧,其实也不是什么宝贝,也不是金银玉石,它只是个府上的传家宝。你若是知道下落,或是把玩过,最好就把它拿出来就是,府上也不去追究什么,都是府上的东西。”

“这个宝匣,是什么样子的宝匣?我记得老爷书房里的古董字画倒是不少,匣子一类的倒是没怎么见过,我房里也没有啊。”

梁玉喜在一旁说道:“念空道长已经被捕房拿住了,他也说了不少的事。具他回忆,当时在老爷院子的人,就只有你和他去过……”

李雎儿听到念空原本有点慌,不过她反应也很快:“玉喜这话说得,好像只有我跟念空在,非他即我似的。那些下人进出也不少吧?”

第一百零九章 诬陷

梁玉喜心里有一股火气,心想,原本没拿你就已经不错了,你还在这里狡辩。

“二娘,玉喜查案子,也不是只拍脑袋,该听的听,该问的问,该用刑的也用了刑。念空说的话,太难听。我都不好意思在这里说了,只是为了给府上留脸面。要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问话了。”

梁玉喜这话一下子就起了作用,李雎儿的脸都红了。

赵月娘道:“这府上的脸面一事,这里我也不想多提。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怎么处置今日暂且不提了。宝匣的事,你可得想清楚利害关系。该规矩的时候还不收敛,那就是自作孽了。”

李雎儿抬起头说道:“大姐、玉喜,你们都是听了念空那个臭道士的一派胡言,中了他的奸计。实不相瞒,念空过去在我爹的铺子当学徒时,就对我起了歹心,常常在无人的时候来撩拨我。可那个时候,我虽然小,也害怕,但从来都没让他得逞过。他几次三番不得手,就怀恨在心。终于有一次我给爹说了他唐突的事,我爹就责罚了他一顿,然后赶出了家门。”

赵月娘:“前段时间,可是你说的念空道长如何如何,要请来做法事的,今日怎么又说这人年少轻薄,是个恶徒了。”

“我原本也不知道念空在东狱庙,也是去哪里敬香时,跟他巧遇。他说自己已是出家人,早已痛改前非,望我宽恕他。我原本觉得都已不再是年少时,也看他道长做得有模有样的,信众也不少。于是才请他来的……”

李雎儿突然就开始哽咽起来:“没想到这个畜生……他在府上做法事时,趁着府上人少之际,就想非礼我……”

赵月娘劝慰道:“好了,你也别哭了,有什么事都是可以说清楚,查明白的。”

梁玉喜看赵月娘有些被李雎儿说动了,心里暗暗有些焦急。

李雎儿继续哭诉道:“可我说得清楚吗?一个贼人,红口白牙的非说跟我如何如何,现在又诬陷我偷拿府上的东西,我犯得着吗?要是老爷在就好了,那会有这么多说不清楚的……”

赵月娘见此,说道:“这不只是问问你嘛,你别哭了。老爷没醒过来,难道我就不能做主了?”

梁玉喜眼看这事突然转向,才后悔不该在东闾府的后堂问话。这断案要是不能在公堂上,没有对质、没有指证、人证物证……这些,那还断什么案。

梁玉喜也不想就这样轻易的退却,说道:“照二娘如此说,念空就是诬陷你。”

“他本来就是诬陷我,他是贼心不死……”

“你说他诬陷你,他说跟你有奸情,那究竟我们该听谁的?”

“那梁大人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非得要我认吗?”

“我觉得既然你说的他不认,他说的你不认,那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堂对质。”

李雎儿一听心里就有些发慌,“那是最好不过了,我还想当面骂他呢。”

赵月娘一看,不是说好的不上公堂吗,怎么又被梁玉喜几句话说到要大堂上开审了。

“玉喜,这事不管怎么样,终究还是家事,我看不必劳县衙的过问了。她的话信与不信,我倒并不觉得那么十分要紧,对簿公堂我倒是觉得万万不能的。”

赵月娘把话封死后,梁玉喜心里懊恼不已。

见他沉默着也不开口,李雎儿道:“大姐说得是,这事县衙的人过问就不该。这事主一家还没说什么呢,官府的人倒在意得很了,不知如何的居心?”

赵月娘脸色一变,对李雎儿说道:“你也住口!玉喜过去是我东闾府的人,现在仍然是。他虽是穿了官服,他仍然是老爷和我的义子。”

此言一出,李雎儿都惊呆了。

和柴宗训一起,刚走到后堂门口的东闾珏也惊呆了。这是她听说的第二个秘密了。这梁玉喜什么时候成了爹和娘的义子?怪不得爹娘对梁玉喜如此的好,这也说得清楚。

堂上三人都默然不语了好一阵,过了良久,赵月娘轻叹一声说道:“这都是为了东闾府的脸面,如果不是,我看就该把你交给官府审一审。”

她又回头对梁玉喜道:“玉喜,这事也劳你费心了。我看就这样吧,我也累了,就不送你了。”

梁玉喜见大娘下了逐客令,就起身一揖,也没理李雎儿,就退出了后堂。

东闾珏和柴宗训早躲在回廊立柱后,等他走了,知道娘正不高兴,也不敢再去请安,就回自己院里去了。

她也不知道娘和二娘、梁玉喜三人究竟为何事,说话如此这般的激烈,但梁玉喜是自己义兄这个事,还是让她觉得太突兀了。

柴宗训见她有些不高兴,就关切的问道:“师妹怎么啦?还在想你娘的话?”

东闾珏点点头:“我爹娘实在是什么都瞒着我,而梁玉喜倒像是东闾府上跟爹娘最贴心的人。”

“你爹娘应该是不想让你做操心的事,我二哥嘛,人忠厚又能干,所以你爹娘想让他帮帮府上吧。”

东闾珏也知道爹娘肯定是这个意思,不过,她心里还是觉得爹娘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可我娘就是偏心,什么大事都想着找梁玉喜商量,好像我这个做女儿的,就什么也做不了。”

“师妹不要这样想,你娘是不愿你女儿家抛头露面的。”

东闾珏莞尔一笑:“嗯,我要把师父的散形丹经练好,然后让我娘对我另眼相看才行。你说是不是,师兄?”

柴宗训点点头,他是什么都依着她,“嗯,师妹既然如此喜欢师父的散形丹经,当然是该好好练。不过,即使师妹练得不好也没什么关系,我和师父也都可以保护你的。”

东闾珏有一丝羞涩,“师兄保护我是应该的,跟我练的好不好自然没什么关系。”

“说不定,师妹还在将来成为了一代侠女呢。”

东闾珏很笃定的点点头,似乎这就是她想要的目标:“成为侠女,绝世高手,我都想做。师兄我们走吧,你再陪我去丹房练练。”

“好。”

两人就又去丹房开始修习功课去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一群女子

王仁詹接察子来报,说西北官道,有一人正在外面等他。于是,他匆匆忙忙的骑马往西北官道赶了过去。

等他的人是谁,虽然没人具体的说,不过,王仁詹自然知道这个人是谁。盼了好久,也终于等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王仁詹还是心里不确切,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个好消息还是个坏消息。

到了官道附近,王仁詹下马走了过去。对面除了官兵把守着渡口外,还有一个年轻的和尚站立着。只见他穿着袈裟,手持法杖,面无表情,等得很久的样子。

王仁詹传话叫渡口官兵全都先退下,然后才与和尚见过。

他先问道:“怎么现在才来?师父呢?”

那年轻和尚口称大师兄,对王仁詹说道:“师父没来,他老人家一收到大师兄的来信,原本是要亲自来的,可动身之时,不幸染病,就又调养了几日。后来怕耽搁大事,就让我先带了几个禅院的弟子,先行来此。不想此地官兵说,清河境内怪像连连,而且能进不能出,所以我没敢冒昧跨进来。”

“哦,你这样也是对的,反正那人也被困在了清河县,如果能从他身上拿到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