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38章

大宋小县令-第38章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彦卿道:“现下,县城内若是恐慌起来,沙陀人必然会提早对县城动手,这防范沙陀人看来还是最要紧的。”

贾白羽:“这县城内不知有多少甲兵可以据城抵御呢?”

梁玉喜把主簿叫来,问道:“这清河县城里城外有多少甲兵驻守?”

主簿答:“这城内有一彪守城兵勇,归县衙秦县尉节制,约有兵勇两百人。城外东面清河边驻守了一营甲兵,有约一千甲兵和马队。统领归地方节度使节制。”

主簿下去后,贾白羽道:“这城外的一千甲兵,要马上调过来才行。”

符彦卿摇摇头,“这一千甲兵倒是可以调动协防,但是由县衙节制不合规矩,也容易被朝廷误解。”

梁玉喜不解道:“误解什么?”

符彦卿知他不清楚朝廷兵制,地方官吏是不能调动甲兵的。若是地方官吏与军队互动频繁,则可能被疑为勾结,有不轨企图。

“这个我可以找武德司,跟他们通融一下,把这一千甲兵调至北门、西门和东门外协防。暂时不必入城。”

梁玉喜道:“其实,我认为甲兵也不必入城。因为,沙陀人目前不敢轻举妄动,可能是想与吴越、南唐勾结。但现在,这县境无法出去的话,这勾结之事恐怕就难办了。他们更不敢妄动。另外,这甲兵入城会造成恐慌和对民众的骚扰,他们在外围相机防御,伺机入城也不迟。”

符彦卿点点头,“嗯,这防御沙陀人一事先就这样办。只是,这城内人如何安抚得了呢?这消息怎么封锁得了?”

几人都低头沉思,也觉这事不好办。毕竟这清河县四通八达的,人口流动也频繁,还不好对百姓约束。

梁玉喜开口道:“我看可以这样。我刚才听主簿说,这朝廷近日有旨,要在民间为圣上选秀……”

“这圣上选秀,跟这事有什么关系?”

“县衙就此发告示,为了给圣上选秀,清河县境内,在五日内禁止一切出境,衙门派人在各路口截查,防止人员走动。县衙拿一笔钱出来,在城内搞一些选秀活动,未婚的姑娘都可以自愿参加,也让百姓都来观摩,帮朝廷选出秀女来。”

陈公嗤笑道:“你这不是有违礼数吗?让这未婚姑娘抛头露面的,那是惹人耻笑的作法。”

符彦卿也摇头,不赞成梁玉喜的作法,甚至觉得这荒唐至极。

梁玉喜道:“我知道这作法,不合规矩,有些儿戏。不过,各位想想,若是城内百姓都知道,自己被困县境内,还与沙陀人为伴时,那恐慌成一团时,还有什么礼数可讲?还有什么节操可言?这选秀固然原本只是官府的事,但与民同乐,让百姓暂时不晓真相,都只注意这一乐事,也是善莫大焉。”

柴宗训:“其实,我倒觉得玉喜兄的作法,并无不可。这与民同乐,也是为了让百姓暂时转移注意力,帮百姓暂时摆脱不安来袭。”

贾白羽笑道:“其实,我倒不担心这些。我担心,这县衙公告出来后,没有哪家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推出来,在大家面前遴选一番。”

梁玉喜叹道:“此时,将进入一个非常时刻,如不用些非常手段,也许,这县城将大乱,百姓将遭殃了。”

第六十六章 先定大计

几人正商议间,马德贵进来说赵月娘请过来了。于是,梁玉喜起身去迎接赵月娘。赵月娘见他虽是穿了一件官服,但神色疲惫,走动还十分的困难,眼里就闪出了泪花。

梁玉喜见到大娘,虽说仍是面慈心善的,但还是看得出,这府上内外的事,已经把她折腾得够呛了。

两人互道长短后,赵月娘也与一众人等见过施礼,才坐了下来。

梁玉喜道:“大娘,今日把您请过来,是想有件事要问问。”

“什么事?玉喜儿。”

“因此事事关清河县近日的异象,玉喜不得不当作这几位的面问。”

赵月娘环顾周遭,就是郑王他们。她点点头,心里想,玉喜可能问的应该是跟宝匣的事有关。“莫不是府上宝匣的事?”

“嗯,正是。不知昨日可有人带宝匣去黑松山了呢?”

“这宝匣,现如今不见了。”

梁玉喜惊问道:“什么?怎么会不在了?是怎么回事呢?”梁玉喜的焦急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宝匣几乎跟他命一样重要。这突然说不在了,他心里像被掏了一把,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宝匣,那一日被柴公子他们送回后。昨日在书房里就发现不在了。”

“怎么不在了呢?莫不是被谁偷拿了?”

“大娘也不知道,昨日还在府里问了一阵。只是这事又不好报官,把丫头们倒是折腾了一阵,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昨日,可有其他什么东西被盗呢?”

“没有,这府上也没不见其他值钱的东西,单单就是这宝匣不在了。”

“那昨日可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昨日东狱庙的念空道长来做过一场法事。要说也没什么异样的地方,这出家人,我们也不好追问。”

梁玉喜点头道:“这事,搁在过去,大娘可能就忍了。不过今日我做了这县令,定是要追个水落石出的。况且,此事可能跟清河县的老百姓有关联,我不得不过问了。”

赵月娘昨夜想了一夜,一直觉得这宝匣和东闾府的缘分尽了,也只能认了。没想到,这今日突地喜从天降,自己的义子竟然当上了县令了。那他要怎么查,自己能不高兴吗。

“玉喜啊,这还有一件事。就是老爷的大伯回来了,且他回来说到这宝匣时,颠三倒四的,反复说什么不能去开洞穴。”

“为什么不能开洞穴?”

“他也说得含混,只说女神仙叫他莫开,不然人世间要遭殃呢。”

梁玉喜一头雾水,“那我好久去拜访他老人家,听听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这宝匣的下落,还是要先找到才行。若是这宝匣跟清河的异象有关,那就太重要了。非找到不可的。”

赵月娘喜道:“这事也只有靠你了,好在你也出头了。还有这么些大人物帮衬你,你这官当得呢。”

“大娘,玉喜当这县令,还不知道怎么做。以后府上也回去得少了,不能给您和老爷尽心尽孝;还有小姐、二娘她们。”

赵月娘鼻子一酸,“玉喜我儿,你当好这父母官比什么都强。东闾府不过只是一族人的事,你这是一方百姓的事,是怠慢不得的。”

梁玉喜想起大娘平素对自己照顾颇多,也听说为他下牢后,到处使钱,花费不少。心里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只是碍于在座有人,有些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也只能憋在心里。

“这宝匣的事,我近几日就会查的。大娘回府后,若是老爷醒了,给他说明白。就说玉喜的事没办好……”

“你快别说这些。你忙你的事务,有空的时候你回府上来看看就成。”赵月娘有些动情的说,“老爷也一直不醒,过去府上还指望你长大了能帮着呢。不过,大娘也乐意看你做好朝廷的差事,光宗耀祖的。”

两人惺惺相惜一阵,赵月娘也才想到会耽搁梁玉喜的正事,就告别出来。梁玉喜执意要送,还一直送出了县衙大门口才道别。

回过头来,符彦卿等人都问梁玉喜,这东闾府的宝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梁玉喜才一五一十的将东闾府这个秘密告诉了诸位。听得众人也是啧啧称奇。

梁玉喜讲完,虚印道:“这夜叉,佛门和我道教都有各自的说法,佛门多认为夜叉是天龙八部护法神众之一,道教则认为其半神半鬼,出入于阴间,丑恶凶暴。今日听梁大人所言,这夜叉不仅不凶狠,还通些人性,似乎有意结缘人间。这五十年一开洞穴的说法,还甚为奇异。只是这与佛门和道家的众多规矩都不契合。不知这其中是个什么道理。”

陈公道:“我倒是想起谶纬书里有云:天道之运,五十年启。”他见没有人继续问,就自答道:“这纬学,不像道释儒,尤其是佛道两家,讲究神魔鬼道。纬学认可的是天地之间,自有一番人不能胜算的道。这道已将江山社稷和君王几何,断了个明明白白。这好比,看见了木柴,我们终究知道它会被焚烧,看见了牛羊,我们终将看见它们成为口腹之物。这万事万物皆可预料,天下大事也是如此。五十年启,说的是这五十年必有一个概略。你想遇见时不一定能遇见,而你不想见识它时,它依然会现身……这不由人做主。”

贾白羽:“依陈公的说法,这纬学里的启跟夜叉的洞穴开启时机还契合了,不知这种契合又有什么玄妙的说法呢?”

陈公一时也说不出来,只好说:“也都是一个启,这一开启,都是新的揭示。如果能见识这洞穴的话就太好了。”

符彦卿:“好了,我看这样。这境内异象一事,也不知何日可以消解,也不知还会有什么变数。沿境勘察一事,必是要慢慢的做一遍,确认是不是真的出不去。会不会有什么地方可以出去?外面能不能进来?或是勘察出什么状况出来。为不扩散此事,我们几人除梁县令和马德贵坐镇县衙外,都一起去。毕竟陈公和贾先生都是博学之人,通晓天文地理和经纬之学。你们两人的见识也不一般。”陈公和贾白羽都谦虚的摇摇头。

符彦卿继续道:“另外防御之事也要做好,一会我传书与武德司王大人,让他们马上调动甲兵。张榜选秀也算是转移百姓视线的一个方法,我看也可以即时张榜。至于梁县令要搞什么选秀的活动,可以暂时作些不出格的事试一试。至于东闾府的宝匣,梁县令就费心的查一查,说不定这之中真有什么蹊跷呢。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说法吗?”

他安排停当后,没有一个人吱声,都纷纷点头。其他几人倒是觉得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梁玉喜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为,他的心里并无什么官本位的想法,并不觉得卫王这样主持大局有什么冒犯到自己的官威了。

几人把这面临的大事定了后,梁玉喜也早打定了主意,要把他们都安置在县衙内。他把想法一讲后,柴宗训也帮着梁玉喜劝卫王他们,毕竟梁玉喜什么官场事务都还不懂,还需要人帮衬着。符彦卿想想,也觉并无不可,在这里帮着料理清河县的事,也是圣上同意了的。

只有虚印道长提出,要先回黑松山的三清宫去一趟,然后再回转来。于是梁玉喜就招呼衙门里的人收拾县衙的后院,安顿几位。

他就去送虚印出衙门。一边走他一边就从怀里掏出一粒药丸,递给虚印。虚印接过看后问道:“此药丸是如何得来的?”

“此药丸是一个朋友送的,我就是不清楚她的来历,不知道长从这药丸能看出什么来?”

“此药丸是武德司的清宁丹,是专门治愈伤病的。一般人是不会有此药丸的,你的朋友看来跟武德司有些不浅的渊源呢。”

梁玉喜若有所思,“不知这武德司的人是不是真的就是不可信任的呢?道长过去也是武德司的人啊。”

“武德司有很多外人无法知晓的规矩,就是圣上也不可能知道这些规矩。他们只是忠于圣上而已。对外界而言,武德司就是个水泼不进的秘密机构。要说不堪信任,也不完全。武德司的人破了规矩,就要受罚,甚至被追杀。这种独特的机构,因为外界了解得少,所以不堪信任的说法就是因此来的。也许你的朋友并不是不值得信任,有时只是迫不得已。”

第六十七章 来而不往

符彦卿和柴宗训等人骑马带着舆图,从东门出城,准备先沿着县境的东面查勘。

这一日,清河县的上空也是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的,秋风拂面令人惬意。远处的田野和青山,近处的花草树木,天地之间,都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策马站在高处,人有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从舆图上看,清河县境的东面,是一片广袤的原野,如果快马从官道奔驰过去,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大宋的边境,再过去就是吴越国了。

几人也无心恋看这迷人的风景,纵马就奔驰起来,往边关飞驰而去。一路上,几人马不停蹄的飞奔,很快看到前面有一个边隘的兵营,这兵营也不大,许是吴越和大宋一直都甚为太平。抵近以后,几个兵勇上前来盘查。

符彦卿他们将县衙的腰牌出示后,兵勇就放他们过去了。

符彦卿道:“看来此兵营应是得到了威锋营的消息,知道我们要来此堪舆。若不然,这县衙的腰牌怎么也不好使。”

几人又往前走了一里地,差不多就算是到了清河县境的边缘了,再多跨几步就到吴越国了。几人下马后,都仔细看着官道尽头和四野,在这样好的天气下,还看不出一丝的变化。几人甚至都怀疑,这武德司说的无法出境是不是诳人的话呢。

董书怀走在前面,走着走着,他突然咦了一声。只见他向前伸伸手,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面前阻止了他,怎么用力也无法再向前伸出去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