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32章

大宋小县令-第32章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彦卿有些怪责的看着贾白羽和陈公,“我不是为梁玉喜如此的,你们在外面抛头露面也不提防,这清河县到处是武德司察子的行迹,你们还浑然不觉?”

陈公倒吸一口冷气,“武德司在清河?”

“你们在清河县逗留多日,必定已经被武德司的人盯上了,不知你们这几日都做了些什么?”

柴宗训于是就将上黑松山见虚印道长,老真人算命,下山进林场,结识梁玉喜,为寻宝物,被沙陀人围困等事一一讲给大父听了。

符彦卿听完后,似乎倒没有刚才那么沉重,说道:“想不到,这个梁玉喜还是个贵人,这如此一个仁义的灵童,看来是非救不可了。”柴宗训等人见符彦卿脸色好转,也附和着点头。

“这沙陀人人偶之事……”符彦卿低头捻着胡须沉呤着说,“早些年我也听说过,原以为只是个传说,没想到还真有此事。此事朝廷定在几日内知晓的,这是朝廷现下必须应对的,这事他们自己管去。这北方刚远征后,北汉和辽国尚还没有休整好,不敢贸然趁虚而入。唯独这南唐和吴越两国,这几年虽是没有胆子,但此时此地突然添了一支人偶叛军,不光骁勇善战,还能威服对手,这一定会长这两国的野心。他们少不得要巴结沙陀人的。那时,清河县真会成为一个包藏祸心的地方。”

陈公:“卫王说得是,如此,天子倒是不会再在意郑王和卫王了。毕竟这让他焦头烂额的事情更多。”

柴宗训摇摇头,“不然,圣上在不在意我们,此时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要知道,这大宋朝虽不是柴家人的江山,但黎民百姓动荡这若许年,也吃够了战火的苦头。大宋朝现在虽是姓赵,但天下还是那个天下,黎民还是那些黎民,让百姓少遭罪才是心怀天下人真正的夙愿。”

符彦卿频频点头,连声称好。“郑王说得好,此时个人安危比不得这天下大事了。难得孙儿有此胸怀,的确是长大了啊。”

正在几人言谈间,酒楼掌柜敲门而入,说道:“公子爷,虚印道长他们来了。”

柴宗训忙道:“快快请进。”

虚印道长、董书怀和马德贵三人抱拳入内,符彦卿和柴宗训等人也起身相迎。几人落座后,符彦卿道:“大指挥,多年不见,还是英武如当年啊。郑王近日承蒙你和两位义士照料,多谢啦。”

虚印忙回礼道:“卫王过谦了,折煞贫道了。我虽是出家人,不过柴家也是如我父母家人一般,我真能忘记以往的恩典。这几日,贫道只顾对付这凶狠的沙陀人,少于照料到公子,卫王见谅。”

陈公一旁急问道:“道长回转去后,那沙陀人如何?那谶纬之言可否是真?”

虚印:“那日巨响后,我们回转林场,眼见林场外树林里现了一个大洞,二三丈宽,发着蓝光,甚为奇异。阿布洪曼和肖骁申也不知其为何如此,在洞口徘徊许久。那洞口最奇异的是,若是人或是尸身,都无法被投进去,若是投什么物件,就会被悬在洞口之上……”

“那悬在半空的谶纬之言看来果然是有了,”陈公急道。

虚印:“陈公,这谶纬之言乃是天作巧合,说的都是虚实之间的事。老天爷的说法向来如此。那沙陀人现紧闭了大门,正修炼剩下的人偶。今日我们也是听猎户说,县衙要升堂,才急着进城来看看,也想商量怎么救得了梁玉喜。”

符彦卿对柴宗训道:“我临来时,你母亲把丹书铁劵给了我,看来,这东西是不是可以给这小子用用。”

陈公:“那丹书铁劵写明是柴家人,这个如何可用呢?”

虚印:“此券正合用。”

众人忙问:“为何?”

第五十五章 抓鬼

虚空一大早,让道童用担子挑了法器等物,就来到了东闾府上。

赵月娘到县衙听审去了,临行也有交代,李雎儿就理所当然的出来招呼人看茶。吃了一盏茶,念空见李雎儿一脸淡然,也不好立马上去说什么贴己的话。

李雎儿招呼完后,就回房去了。她一走,念空心里空落落的,就在后堂一边摆法器,一边睃巡李雎儿的影子。心想,这师妹今日看上去也是刻意梳洗打扮,只是不知她是不是为自己这样?也怪自己,怪自己那日没好好哄哄她,要不她怎会这样不高兴……

其实,这李雎儿一再挑逗他,哪是他嘴上哄哄就能行的。两人原本自小就有情愫,心里也都有彼此,甚至都看成此生唯一的情人儿。但终究是天不遂人愿,一个作了大户人家的小妾,一个遁入空门。若不是李雎儿按捺不住,要把思念之情,化作一腔的柔情交付于他,念空自不会泛起往日的遗情。

念空见李雎儿自进门时露了一面,就再也看不到了。手里口里虽是守诀念咒,心里却如揣了只兔子在里面横冲直撞,哪里有什么心思做法事。

耐着性子过了一炷香,念空一手举桃木剑,一手拿符纸就念念有词的出了法堂。他仗剑在后面几个院落转了一阵,估摸清楚这老爷卧房和大娘、李雎儿的卧房都在一个院落里,小姐卧房在另一个院落。这后面还有几个院落,除了厨房、杂物处有几个下人外,只有几个丫鬟在候着老爷。

他心想,此时正是好时候,我若错过了,师妹的面就再难见得到了。他转回老爷住的院落,进到老爷房里,见老爷正昏睡中,就举着桃木剑道:“闲杂人等,且退出院子,休碍我捉拿恶鬼。”言毕,念念有词的在老爷房内比划开来。

几个丫鬟见道士作法,听说有恶鬼,生怕被恶鬼上了身,忙退出院子。

念空见人都走了,对床上躺着的老爷虚晃了几下桃木剑,那老爷在昏睡中毫无动静。他探头看院落里也没有人,于是就退了出来。走到李雎儿的门外,仗剑叫道:“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一把推开了门,就跨门而入。

你道他怎知那一间是李雎儿的卧房,原来,这李雎儿自小即爱在闺房的门上挂一个风铃,且那物念空一看就熟悉。

他一脚迈进门后,李雎儿正坐在梳妆台前,原本独自对着镜子。此时被推门声一惊,回过了头来。

其实,她早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她也一直没动声色,看他要做什么板眼出来。

李雎儿见念空仗剑站在门口,呆立着,就道:“道长这是要到我屋来抓鬼吗?”

念空似乎也被自己的举动惊住了,他看着手中的桃木剑,点点头道:“师妹,我就是个鬼,要不你用此剑砍了我吧。”

李雎儿起身过去,将他背后的门关上,凑近他的耳朵,颤抖着说道:“那好,我就来抓你这心中的鬼。”她夺过他手中的木剑往地上扔去,拦腰将他抱住,芊芊玉手就去摸他的心窝。

念空轻叹一声,捉住她的小手,回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个娇滴滴的人儿,那一双眼睛背后分明跟自己一样的迷乱。他心道,此情此劫,由不得念空了……

正是,落花流水均有意,恰如春水向东流。

却说,赵月娘和东闾珏,从县衙出来后,也没见柴公子等人的踪影,不知他究竟遇见了什么事。等了一阵不见人影,心想,莫不是他有事要与县太爷交涉一二,或是有其他要事去办,来不及言说一声就走了。赵月娘原本想,这初十必办的大事,若是梁玉喜出不了狱,就想跟柴公子商量,看能不能派个人帮忙去做这件要紧的事。

半响后,赵月娘只好吩咐管家起轿回府,东闾珏的小轿也随她一起回府。一路上,她心里都盘算着,这府上的第一等大事,还是这洞穴的按时开启。以柴公子救梁玉喜的心胸,他是一个完全值得信赖的人。若是把此事托付给他,一定错不了。哎,只可惜,柴公子不告而别后,这府上就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

眼看这一日来了后,还没有个可行的办法,赵月娘是越想越急。她想,如实在不行,就差管家杜子辛去一遭了。

一行人回到东闾府,只见大门口一位老者牵了一头的毛驴,被看门的老杂役拦在门外,两人正说着话。府上轿子一回来,看门老杂役就给老者指点着。

杜子辛上前忙问怎么回事,赵月娘和东闾珏也下了轿。

赵月娘见这老者,高大瘦削,一身粗布衣衫,蓬头垢面,须发灰白,约莫已过古稀之年。模样虽说看上去还有些精神头,但眼神呆滞,面带憨傻的笑意。他牵的那头毛驴也是,瘦骨嶙绚、无精打采的。

若说是个叫花子吧,又有几分不像。更像是个山野村夫而已。赵月娘以为是个求善心的,就没有回头理会,径直就往里走。她想,这些事体,府上也不是遇到一回二回了,管家自去打发了就是。

她刚迈进门,杜子辛就追上来道:“大娘且慢。”

她与东闾珏都回转了身,杜子辛说道,“这老头口口声声要见老爷,不知何故?”

赵月娘想管家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这谁瞎说都要好对付吗?就听他继续往下说,“他还自称是东闾府的太爷。”

赵月娘心想,这老疯汉要怎地?“他说他叫东闾昇。”

东闾昇?东闾昇?这名字有些熟悉,应是听老爷讲过。虽说在祖宗牌位里,没这个人,但……

对了,莫不是……赵月娘心里咯噔一下,忙回转身来去看那老者。只见老者正傻笑着看自己。虽说这身形和眉眼之间有些太爷在时的模样,但这府上莫说老爷从小也没见过大太爷东闾昇,连管家和老佣人都没见过。从年龄上看,这老者倒是有几分像……

正在赵月娘犹豫间,东闾珏道:“娘,这东闾昇是谁啊?”

“是你大爷爷。不过我也没见过,你爹也没见过。”

“我看他跟爷爷挺像的,莫不是真的?”

赵月娘若有所思,点点头对管家道:“大管家,你把他带到后面去,安排洗涮一番进些饭食后,一会领到后堂来。”

吩咐完后,赵月娘就兀自与东闾珏往后院去了。

到后堂一看,念空正做完法事,在收拾法器。赵月娘上前道:“道长辛苦了,府上诸事烦乱,礼数不周的地方多多海涵。”

念空也不敢抬头看她,只说“大娘多礼了……”,忙着招呼小童,收拾完法器后,勉强施了一礼后,匆匆就往外走。

赵月娘也不好捉摸这道人,还深恐是不是府上怠慢了他。她到老爷房里,见李雎儿正在床前坐着,就问道:“妹妹,这道长法事做得如何啊?”

李雎儿答:“道长法力挺好的。老爷刚还醒了一阵,跟我言谈了几句呢?”

“哦,他都说了些什么?”

“他问大娘可好?珏儿可好?”

“那许是要见好了,若是老爷再醒来,你叫我一声。”

第五十六章 东闾昇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管家找来干净的衣衫换了,那老者收拾一番后,用了饭食,气色稍好了些。管家领他到大娘的念经堂,赵月娘正在这里候他。

杜子辛对老者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大娘,东闾府的夫人。您若是有什么话,给大娘讲就是。”

赵月娘朝杜子辛示意后,杜子辛就退了下去。她对老者道了个万福,让他落座后道:“老人家,听您说您原是东闾府的太爷。只是这若许年,不知您流落何处了?”

老者嗫嗫嚅嚅的说道:“吾乃东闾昇……东闾昇……就是我。我是东闾府的大少爷……嗯,大少爷。”

赵月娘见他说话不利索,但好像还较清醒,就问道:“那您可曾记得这东闾府的各个院落?”

“我当然记得。我是在东院出生的……呵呵,我二弟也是在东院出生的……”

“那您老可还曾记得,这府上有些什么规矩呢?”

老者皱着眉头想了一阵,不耐烦的说道:“那都是些烂规矩,我记不得了。我一个都不想记住。这府上的规矩那么多,还要让人记住,都是些破规矩。”

“那您老一定记得自己什么时候从府上走的吧?”

“你问这个干什么?我才是东闾府的大当家……我是走了,我一个人走了,我不想理他们。我去了哪儿呢……”

“你在府上时,去过黑松山吗?还记得起来吗?”

“嘿嘿,我以前去过的地方多了。他们管着我,不想让我跑,可我就是要跑……”

“那您一定去过一个洞穴吧?”

“洞穴?什么洞穴?是不是有很多金银财宝的洞穴?”赵月娘见他仔细的想着什么,就没接他的话。

“我去过洞穴,我还拿了一箱子金子回来……”赵月娘听到这里,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这眼前的老者正是东闾昇。就是原府上的太爷,东闾广的大伯。

“我拿了一箱金子,里面全是金子啊……我都给那些穷人了,他们就不高兴呢。”

“他们怎么不高兴了?”

“他们不听我的,还说我是败家子。”老者突然神秘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