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24章

大宋小县令-第24章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德宝和杜子辛又说了半天,高子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赵月娘听如此说,知道这当面想问问是不行了,这明日后人还在不在都不知道,更遑论问不问得了。既然来了,也可以传个书信,那就写个信问问梁玉喜。就道:“那就有劳牢头,你把饭食带进去,我这里写几句话,也劳烦你带进去。”

讨了笔墨,赵月娘就写了几行字,高子牛接过后,提上食盒就进去了,不多一会功夫,又带了一张纸条出来。赵月娘接过纸条看了看,收起纸条道:“走吧,回府。”

杜子辛假意跟宋德宝交涉几句,让大娘先回。他问宋德宝,那大娘写的什么,梁玉喜回的又是什么?

宋德宝道:“大娘写的是,都是问候那小子的身体,说要照顾他亲娘什么的。”

“那梁玉喜怎么回的?”

“他回的是四个字,静待两日。”

第四十章 斯文不在

那贾白羽赶到县衙门口,拍了一阵门,一个看门的衙役不耐烦的出来,见是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就气汹汹的道:“这昏天黑地的,你不在家呆着,瞎跑到衙门来胡敲门作甚?你不要以为你是个秀才,你就是个举子,爷今日也照样收拾得了你。”

贾白羽不待他作势,就笑呤呤的摸出五两银子道:“官爷,劳烦给太爷通报一声,就说卫王的门客求见。”

那衙役见银子在眼前,一时就没发作得起来,只是他也没敢接这银子,“我说爷,你为难我不是。这个天,太爷早睡下了,我是不敢叫他。你要是有事,明日一早就来,我在这候着,你一来我就给你通报去,你看咋样?”

“额,官爷,我是受卫王之托,有件事要求见太爷……”

“这真不行,就是你有急事,明日你早点来候着,也是没问题的。我今晚要敢去拍太爷的门,他非抽死我不可。”

贾白羽见衙役咬死不让他进,也没有辙。心想罢了,明日再来。

转念就想到大牢那边看看。他刚一转身,就听到那衙役咕哝道:“什么卫王,不就是一个大户而已。这褪毛的凤凰不如鸡呢……”然后门哐当一声就关上了。

第一次从别人嘴里听到此说,贾白羽愣怔了半响,心里是五味杂陈。还是侍卫一旁拉了他一下,他才回过了神。

他不觉骂道:“直娘贼!”心想,这一个衙役都不把卫王放在眼里,那郑王在这些人眼里也当真不算什么。今日还好是自己先听到此说,若是被郑王听见,不知道他心里多难过。

不觉间,又到了大牢附近。他看着大牢门,踌躇起来。这要拿银子去敲门不见得行的。毕竟这是死囚大牢,衙役对这不熟识的人,也不敢贸然网开一面。这不是多少银子的问题。

如实在不行,罢罢罢,我就斯文扫地一回,飞檐走壁的进去看个究竟。哎,要是华宸宫在就好了。

要说这贾白羽,四十多岁的秀才,本不算年轻了,也没什么功名。其实他自进入郑王府后,就断了科举的念头。他总觉如是报效当今朝廷,那就对不起郑王,毕竟郑王府也养了他若许年。

贾白羽幼年做过鹤鸣山的道士,习过张道陵张天师一脉所传的“散形丹经”。虽是悟性高,但因他心里最喜欢的还是经史子集,故心有抵触,并不深研这门武技。

尤是下山后,考取了秀才,一直醉心于功名,再不研习“散形丹经”。他一直对武技也十分鄙夷,总认为,武技不过是军士、匹夫、强人们所推崇的。纵使千军万马,万夫莫敌,也饶不过口舌能退。

若不是今日受些刺激,他也不想施展这天下武技绝学的一斑。

这“散形丹经”,原是张天师在炼丹时为护住丹气,修习的功法。在丹气的蒸腾中,经年累月,就自成了一门虚实无形,罡气纯阳,运化自若的武技。不过张天师一直并未把它作为武技传授,鹤鸣山的道士也不认为这属于武技,而只是炼丹时修习的一门功课。

贾白羽让侍卫在小巷口等他,自己一个人看了大牢附近的地形和建筑物。看周围无人时,盘腿就打坐在地上。口里念念有词,少顷,只见他身形如鹤,疾如惊鸿,一个闪身就进了大牢的院子。站定后,他躲在角落细看一阵,这大牢牢房甚高,上面中空,正好可以在房梁上窥视那些牢房,也不会惊扰到任何人。

他再一闪身上了房梁,竟迟迟不动了。由上往下看,这分明就是梁上君子的所为。自己一介书生,圣人书读那么多,今日也到了这一步了。若不是怕惊扰到牢卒,他恨不得扇自己一个嘴巴。这武技就是这样,用起来倒是得心应手,不过这都是不该为的事体,多数只是徒增烦恼。反正,自个是无兴趣研习半分了。

他颓然在梁上蹲了一阵,又想自己既不为稻粱谋,又不伤天害理,何苦拘泥这些莫名的礼数。

虽是心内如鲠如骨,贾白羽也释然了一些。他在梁上边走边看,找了一阵,才找到梁玉喜的牢房。只见他俯卧在地,也没动弹。还好这牢笼上面空隙较大,贾白羽身形闪过就飘然而下。

他推推梁玉喜,梁玉喜艰难的动了动。贾白羽道:“玉喜兄弟,玉喜兄弟,是我……”

梁玉喜听到熟悉的声音,睁开眼睛,果然是贾白羽蹲在面前。他勉强笑笑:“贾爷,这可是在梦里?”

“当然不是。哎!我这也走的不是寻常路,才进来的。”贾白羽见他不光不能动弹,且有气无力的,说话也伤气得很。就道:“玉喜兄弟,柴公子和大家正商议,要怎么救你,你且安心些。”

梁玉喜嘴唇翕动了几下,又闭上了眼睛。

“你可有什么话要带出去的?”

梁玉喜摇摇头后,又问道:“那赶车的马德贵,可曾把话带给他?”

“我们走时,并未见他。不过衙门捕拿你的事,林场无人不知,他也应该知晓吧。”

“贾爷,若是遇见我娘,给她言语一声,孩儿不孝……”

“你且莫说这些话,柴公子、虚印道长、陈公我们都在城内,现正在福临酒楼商议着。你熬不了几日会出来的。我来就是让你宽心些,你等着就是。”

“谢谢几位了……”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到有人进来了。贾白羽忙腾身而起,又上了房梁。

而来的人,正是东闾珏和杜子辛。

贾白羽在梁上一声不吭,听着几人在下面的说话,他寻思道:这东闾府老爷大娘都不来看,偏偏让个丫头片子来探监,是何道理呢?就算老爷有染不能起身,这丫头胆也不小啊。

当他听到梁玉喜又提到马德贵时,心里又嘀咕开了,这马德贵究竟只是个赶车的,梁玉喜在大牢里一再提到他,又不明说,莫不是此人有些什么大事体。

两人走后,贾白羽又飘然而下。梁玉喜知他还未走,道:“贾爷,我有一事相托……”

“可是跟马德贵有关的?”

“贾爷是明眼人,跟马德贵确有些关连。我这身陷囹吾,这东闾府也有些风雨飘摇。这事体关系重大,不光事关东闾府的安危,说不定是清河县一方的福祸。适才我已告知了府上的小姐,不过她一个千金闺秀,如无人帮助她,断无所作为……”

“你可是要我们帮东闾府的小姐?”

“正是,我是斗胆恳请。请贾爷给柴公子说一声,到东闾府找东闾小姐,尔后帮她到林场寻一物。”

“噢,我一定转告柴公子……”

“此事越快越好,明日一定要动身前往。我的事,柴公子也不用管了。若是此事办成,我死而瞑目。万望贾爷把话带给柴公子。”

“这是自然,我马上回去给公子讲,明日一早我们就去府上请小姐。”

“嗯,去时动静不要太大,这事原本知道的人就只有老爷大娘和我,现下是迫不得已,但也不能惊动其他不相干的人。”

“好的,我今日怎么进这大牢的,我明日就怎么进小姐的闺房,你看可好?”贾白羽说完,自哂笑后摇摇头。

“拜托了。”

第四十一章 神龛

一大早,赵月娘在后堂用膳,见东闾珏迟迟不出闺房,就叫丫鬟去唤。一会子,迎儿下来,回禀大娘,“夫人,昨夜一夜风沙,小姐一直没睡好,身子有些困倦,要多歇一阵。”

赵月娘对李雎儿叹道:“这老的和小的,没有哪个让人省心了的,你瞧瞧,这一大家子,就剩我们两个妇道人家还撑着。”

“大姐,妹妹也没什么主意,这家里外都靠着你,我也想能帮些什么,就是不知如何是好。”

“你把老爷照顾好就行。他今日精神可好些?”

“还是老样子,脸色倒没什么,饮食如常。就是人神志不清,也不愿动弹。跟他讲话,他是东一句西一句的。这煎的药也吃了,就是不见好转。”

“那束泉水煎的药也吃了?”

“也吃了,吃过精神也只好一阵子。我想,这是不是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寻思,要不要请个大师来做个****呢。”

“嗯,这几日府上乱得很,倒霉的事也多,是该请个****。”

“东狱庙的念空主持,是个高僧,这消灾免难的****甚好,我一会就去请他来。”

赵月娘点点头。让人拿了银子来,安排二娘出门去。

大管家杜子辛此时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大娘见他面带喜色,急问道:“怎么了?”

“刚宋押司送来了信,说他丈人一早见了太爷,太爷马上就发了话,这案子暂缓几日也可……”

“那就是玉喜有救了?”

“这个倒没说,毕竟杀的是公差,恐怕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怎样。只说,原本可以判个斩立决的,这不就暂时搁下了。”

“也好,这缓几日总是多几日的机会。等老爷好了,这什么事就会慢慢妥当的。”

杜子辛在一旁连连称是。

赵月娘问道:“今日可是初九日?”

“正是初九日,大娘,可有什么事?”

赵月娘原本想,是不是再去大牢一趟。不过她想,梁玉喜写得也很明白,“静待两日”。这意思是,他已有办法?还是怎样?看来此时,只有等着看天意如何了。

且不说,赵月娘如何。那东闾珏昨夜听梁玉喜说,有一件家传宝物现在林场外的土地神龛处,柴公子和虚印道长等,将帮助府上去寻回来。让她切不可告知任何人,千万不能给外人透一点风声。东闾珏虽是还算年幼,但也晓得事体的大小轻重。昨夜管家追问起时,她一时不知怎么掩饰,就以哭遮掩,总算是没被杜子辛看出什么来。

这一夜她也没睡好,她没想到,这个家里还有自己都不知道的谜事,而梁玉喜倒比她还知道得更多。她想,也是因为爹膝下无男丁,若是自己不是女儿身,爹一定会把这密事告诉自己的。

天快亮时,她刚睡着不久,就被一个黑影叫醒。那人告诉她,梁玉喜叫来接她,请她小声起身,一同上路。

东闾珏让迎儿留在闺房,好应付娘的问询。那人带着她几个腾身,就出了府院。站稳后,只见几人牵几匹高头大马正候着。此时五更鼓才响起。

东闾珏从大牢出来后,胆子也放大了不少。面前虽是些陌生男人,不过看上去面相也不凶恶。其中那年轻人更是举止儒雅,器宇轩昂,高贵而谦和。

简单寒暄后,贾白羽问东闾珏可会骑马,才知她不会骑马。这雇个轿子的话,也不知什么时候赶得到林场。陈公道:“主子马术最精,主子的马驮两人也不易受惊,只有有劳主子了。”

柴宗训毕竟年少,初时还有些迟疑,觉男女授受不亲,后看没有法子,也没计较太多。贾白羽帮东闾珏上了马坐到柴宗训身后,柴宗训回头对东闾珏道:“你只管抓紧我腰带就好,这马很是听话,你放松些就行了。”

东闾珏点点头。柴宗训附身在马耳前又低语了几句,那马似听懂了他的话,嘶鸣两声后,点点头。

一行人策马就出了城门,借着晨曦,直奔林场而去。

那东闾珏长这么大,不光没有策马奔驰在原野,甚至也从未与一个男子一起飞奔,初始还胆怯不已。

不过柴宗训的马术的确精湛,那马飞奔时也十分稳当,不消多大的功夫,东闾珏就渐渐的放松下来了。

只觉耳畔晨风掠过,竟有说不出的惬意来。只是如此靠近一个陌生男子,东闾珏还有些脸红发烫。好在都专注着策马狂奔,无人留意她。

几人快马加鞭,不到一个多时辰,就能远远的看见林场了。住了马,眺望着林场,贾白羽问东闾珏道:“此去林场不远了,不知玉喜是怎么给你交代的?”

这一路虽是平稳,不过马背上第一次颠簸,东闾珏也是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他只说离林场一里地的地方,靠树林的山脚下一神龛处。”

“此地目测看,距离应是差不多了,诸位留意一下山脚下,看可有神龛。”

几人放马缓行,边走边仔细观察。只是山里初秋时节,晨雾弥漫在山脚,也看不太清。几人都下马往山脚走去,留下一名近侍看马。

沿着山脚找寻,山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