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257章

争龙道-第257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李霖颁布了新的军令,那就是他军中以后的军将,将会大部分都走讲武堂培训这条道路,但凡因功获得提拔的军官,都要先入讲武堂之中,接受一段时间的培养,传授给他们相关所必备的经验知识,才会让他们走马上任。

而且目前军中的将官,也都必须要抽空进行补训,普遍接受一次系统化的培养,省的以后这些军将,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在战场上出现严重的纰漏。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军将,都统一接受培训之后,更利于上下级之间沟通,相互之间迅速的理解,低级军官更容易理解高级军官的作战计划和方针,使得军中减少出现因为不能理解上峰军官命令,而造成的失误事件。

这种军中将官培养的方式,目前在这个位面上,绝对属于最先进的一种培养将官的方法,而这种方式也唯有李霖这种新生势力,才有可能彻底推行,而其他的那些势力,想要推行这样的方式,绝对会遭到军中那些豪门出身的军将的强烈抵…制,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混乱和反弹,甚至于发生兵变都有可能。

接下来的两个月之中,李霖基本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所讲武堂之中,针对这些平民出身的预备军官们基础差的前提,李霖则因材施教,用尽可能简单的言语还有利用制作沙盘,亦或是干脆进行模拟军演,用最为浅显的道理,将一些简单的控兵的技能传授给这些兵卒。

另外李霖还将范家和唐家之中懂兵学的族人,也抽调到讲武堂之中,充作教官,把他编写的用兵纪要分门别类的传给这些人,而这些人出身豪门,根底都相当不错,很多李霖总结出来的用兵经验,他们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然后这些教官便帮着李霖教导这些讲武堂的学兵,而但凡进入讲武堂的这些兵将,则全部统称为学兵,唯有通过考核之后,才能授以官职,回到军中任职。

而这些学兵虽然出身平民,识字并不多,可是却都非常努力,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学成之后,他们便可能晋身成为未来的新贵,一旦如果因为他们的懒惰,未能学到讲武堂所传授给他们的兵学,那么这辈子他们也就只能去继续的当他们的大头兵了。

故此别看讲武堂之中,都是一帮粗汉,可是一个个却学的非常认真,极少有人在这儿胡混,李霖曾经多次在讲武堂之中,看到一些学兵连上茅厕的时候,嘴里都念念有词,不断的背诵刚刚所学的一些东西,生怕转眼就忘掉,基本上可算是废寝忘食了。

如此的学风,让李霖颇为欣慰,如此下去,何愁他培养不出一批能征善战之士?又何愁不能成就大业。

所以李霖在讲武堂之中,也教授的极为尽心,虽然他身为这些人的军主,但是却从不在营中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虽然他不可能对每个学兵都耳提面命,但是却准予这些学兵之中的一些佼佼者,随时找他询问一些不懂的问题。

另外对于赶鸭子上架,被抽调来充当教官的那帮家伙,更是吃住都和他们在一起,随时解答他们在教学之中自身存在的疑惑或者遇上的问题。

另外李霖在讲武堂还分出了几个专业,其中步军自然是主要的专业,同时还开设了砲兵专业,这个时代的还没有出现火字旁的炮字,而是石字旁的砲字,所为的砲,也多指的是抛石车亦或是床弩,现如今李霖军中还出现了弩炮,所以李霖干脆就选择了一批学兵,定向将其培养成掌管床弩、弩炮和抛石车的军官。

想要让这些学兵一下就变成全才,显然不太现实,所以既然现在只是将他们作为低级军官培养,那么令其学有所专,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当然讲武堂之中,还开设有后勤专业,专职培养后勤供应的军官,另外开设了军律专业,专司培养未来的军法官,以后在军中充当置业宪兵,专司执掌军中的军纪之事。

通过他特有的望气之能,李霖在讲武堂之中,也发现了几十个红色以上气运的学兵,而这些学兵,则被他暗中记录在册,将会成为今后重点培养的对象。

九月的时候,招贤令宣布考试的日子终于来临,在各地报名并且通过初选的士子,在这个时候纷纷赶到了处州城,开始准备参加招贤考试,李霖将此次考试,称之为科举,正式将科举制度,引入到了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选士的渠道。

这件事也成为了这段时间山阳郡之中,最受关注的事情,甚至于包括周边的各大势力,得知消息之后,也都把目光投注在了处州城中。

各大势力都派出了不少细作,进入到了处州城中,暗中观察此次李霖搞出的这场闹剧,到底能不能成功。

一时间原本并不算繁华的处州城人满为患,大量参与考试的士子从四面八方涌入到了处州城中。

但凡是参加此次科举考试的士子,都在各州县之中,领取到了一张凭据,凭着这张凭据,处州城有专人负责接待他们,为他们安排食宿。

处州城之中,原本不多的几个客栈,包括新建的驿馆,都被李霖下令包了下来,专门安置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但是依旧不能满足需要。

于是李霖便将城中几处空闲的宅院腾空,也用来安置这些士子,可是依旧不够用,只好又把城外靠近处州城的几个庄子之中的宅院,也腾空出来,用来安置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

并且在城中,临时搭建起来了一座招贤馆,作为考试的地点,这座招贤馆说起来颇有些寒酸,只是用草木临时建起了一排排小的格子,里面放置一张简陋的地铺,一张小桌,一盏油灯,还有一套笔墨纸砚,一个恭桶,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摆设,仅仅是满足上有遮阳避雨的草棚,不至于让考试的士子受风吹日晒,累了有个地方躺下休息一会儿罢了。

让李霖惊喜的是此次参加首届科举考试的士子数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仅仅是目前山阳郡所辖之地之中,各地就初选出了数百名士子,送来参与考试。

同时还从周边非山阳郡之地,也跑来了不少寒门士子,最远的甚至有一个寒门士子,是从洪州赶来,等到了处州的时候,几乎快和要饭的差不多了,这一路上花光了所有盘缠,甚至于靠着乞讨一步步的走到了处州,到了这里的时候,差不多都快饿死了,要不是他说是来参加考试的,差点就被城门守门的兵卒给赶了出去。

李霖这才明白,他推出的这种科举制度,对于寒门士子有多大的吸引力,于是听闻此事之后,专门令人给这个从洪州一路乞讨过来的士子,赐予了他五两纹银,另外还赐给他了几套新衣服,专门安排人照料他洗漱一番,好好的将养一下身体,准备参加考试。

九月初六,终于到了考试的时候,六百多士子按照要求,提前在招贤馆外开始集合,统一验明身份。

这次参加考试的士子,经过遴选之后,总数高达六百多人,其中寒门士子的比例占了九成左右,另外还有数十名属于世家大户举荐出的士子,也前来参加考试。

一声铜锣响过之后,招贤馆的大门被人打开,验明过身份的士子开始鱼贯而入,每个人手中都领到了一个木牌,上面写了一个数字,进入招贤馆之后,可以凭着这块木牌上的数字,在里面找到相应的一个小格子,进去参与考试。

士子们进入招贤馆之后,先到大堂之外,接受了李霖的接见,李霖端坐在上首的大椅之上,接受了这些士子的跪拜,扫视了一遍之后,心情好了很多。

到底是各地的精英学子,虽然大部分人气运并不是很强,但是基本上能进入这里参加考试的,也最起码都有一根白色的本命气柱,这种人起码当个小吏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里面还夹杂了几十个红色气运之人,甚至还发现了四五个拥有黄色气运的士子。

这一下李霖不用再为没有足够的人才,为他治理地方发愁了,只要将这些士子之中可用之才挑选出来,那么就可以基本上满足目前他的需要,这也就彻底甩脱了那些豪门世家对于他的用材的桎梏。

李霖起身走到士子们的前面,朗声说道:“今日见到诸君,本官十分欣慰,现如今天下大乱,正是需要人才之际,诸位能主动站出来应募,愿为我所用,让本官甚慰!

本官可以告诉诸君,只要你们拥有足够的学识,可以通过此次考试,那么本官将绝不会过问你们之前的出身,定会因才施用,决不食言!”

人群中的那些寒门士子听闻之后,各个心情激荡不已,甚至有人当时就大哭了起来,纷纷跪下连声诚谢,他们这些人读书,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可是以前他们却极难获得这样的机会,能公平的参与竞争,晋身为官。

现如今是李霖给他们打开了一条可供他们公平竞争,晋身的通道,如何不让这些士子们对李霖感激涕零。

所以他们激动异常,也实属正常,李霖好不容易才将他们的情绪安抚了下来。

第五十章 千金买马骨

但是李霖扫视一眼人群之中那几十个单独挤在一起的豪门子弟,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却很是尴尬,他们自持身份,不愿意和这些寒门士子为伍,天生的优越感,让他们觉得和这些寒门士子一起参加遴选,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不少豪门子弟,在听了李霖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激愤的表情,看着那些寒门士子跪地哭谢李霖,一时间很是尴尬,跟着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时间僵在了当场。

而李霖也不以为意,接着说道:“虽然本官给你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但是到底你们能否被录用,却还要看你们的学识如何!如果今次你们无缘得中入选的话,那么也不必气馁,来年本官还会继续招考,你们回去继续攻读,还是有机会的!

但凡本次榜上有名之人,本官自会授予官职,但是未能入选之人,本官也会另有赏赐,你们可回去之后,进入各州县的县学或者书院继续攻读,而不用担心衣食没有着落!

本官话已至此,诸君现在可以对号入座了,一会儿自有人将试卷发到你们手中,希望诸位仔细研读试卷,不要急于动笔,以免错失良机!”

听闻李霖这么说之后,那些寒门士子更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即便是此次未能中榜被录用为官,那么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彻底没有机会了,李霖今日承诺,明年还会继续招考,那么他们就还有机会。

于是再次纷纷谢过李霖之后,这些士子们便开始被差役带领着,找到各自的位子,进入了这些小格子之中,平静心情,坐等试卷发放下来。

而所谓的试卷,只是一叠白纸,真正的题目并未写在这些卷子上,而是随着李霖一声令下,有人取出了一份被封在木匣之中的试卷,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宣读起来。

而参与考试的士子们,则立即持笔将这些题目记录下来,考官唱题三遍之后,给足了考生记录题目的时间,最后才把试题悬挂了起来。

整个招贤馆的考场中这个时候已经彻底肃静了下来,只剩下了监考官在考场之中来回巡视的轻微脚步之声。

李霖为此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规矩,限定监考官在考场中发出声音,影响到考生发挥,并且设立的专门的休息区,供监考官临时休息。

而整个考试过程一共为期三天,因为题量比较大,所以三天之中,考生不得离场,必须要呆在考场之中。

考场里面给考生准备了一日三餐,虽然并不丰盛,但是却也算是营养丰富,早晚都有米粥小菜,供考生食用,中午则供应给考生一顿肉饼、油饼,每人还供给一大罐茶水,这三天之中,吃喝拉撒睡就全部在考场之中解决。

这样的条件对于那些寒门士子倒不算什么,甚至对于一些家里面比较穷的士子,这样的伙食条件已经算是相当丰盛了,但是对于那些豪门子弟,却让他们有点受不了,觉得这里的食物和条件太过粗鄙,可是也只能强忍着,伏案紧张的答题。

当然这些人之中,有些士子并不老实,提前在进入考场之前,准备了一些小抄,想要进场之后,借助小抄蒙混过关,但是在严密的监考官巡视之下,有人被当场逮到,于是便立即被逐出了考场,免不了还要挨一顿板子,被关到牢房之中听候处置,总之但凡作弊者被抓获,便从此永不录用。

而李霖也在考场之中来回走了几圈,以巡视的名义,将其中哪些头顶拥有红色以上气运的士子名字都暗中记了下来,这才离场回了府中,静候考试结束。

在观察过之后,李霖还是微微叹息了一声,考场中一共拥有四十七名头顶拥有红色本命气运之人,六人拥有浅黄到纯黄的本命之气,这其中虽然应试的豪门士子只有不足六十人,却占去了将近四成左右,而剩下的五百多寒门士子,却只占了区区六成。

这也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