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221章

争龙道-第221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刘贼要你们助战,你们都出的起,现如今郡守大人令我讨贼,你等难道就拿不出来了吗?”

这几个各县县令以及县尉都暗自叫苦,李霖开出的索要钱粮的数目,确实与当初刘辩索要的钱粮数目相仿,他们当初能拿出来,是因为各县县仓之中还有些积蓄,但是被刘辩敲诈了一次之后,他们口袋里的钱粮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一下再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钱粮,确实有点让他们难为。

可是李霖这话说的也太诛心了,你们这些人能给刘贼拿出这么多钱粮,难道现在就给我这个招讨使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吗?

就这一句话,就把这些人给堵得没话可说了,而且作为郡守大人的代言人穆青还在坐,今日不答应下来,看来他们是不好交差,于是这些家伙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李霖接着给他们交代,所招募的壮丁,必须是青壮之士,决不许拿老弱病残来滥竽充数,而且三百壮丁之中,最好有木匠石匠以及铁匠各二十名,这些人对于攻城的时候,会有大用。

再者这三百壮丁所装备的兵器,也需要各县准备妥当,没有甲胄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各县县仓的兵库之中,甲胄存量都很少,上一次也配给县兵的那些器甲也损失一空,就不难为他们了,可是这刀枪弓弩之物,却必须要他们提供。

这一下就又让这些县令们叫苦不迭,李霖等于这一下子就把他们县仓的兵库之中给掏了个精光,就算是拿出所有兵库之中的存货,估计也难满足需求。

可是穆青却在一旁点头称是,认为李霖所提的这个要求确实有理,如果这些各县派来的壮丁都空这手,就算是李霖也拿不出这么多兵器来装备他们,毕竟江枫这次给李霖提供的器甲数量有限,充其量装备二三百人就不错了,这一点李霖的要求并不算过分。

于是各县的官员也只得再次捏着鼻子认了,但是唯有乐安县派来的那个兵房司吏,对此不置可否,一推六二五直说他无权答应,这件事必须回去之后禀报给他们的县尊大人另行定夺才行。

李霖也没搭理那厮,因为他很清楚这礼佛寺虽然实力并不算强,但是既然他们能在乐安县站稳脚跟,那么肯定对于乐安县当地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而且礼佛寺接连在李霖手中吃了几次亏,上次派人在李家堡布置聚阴大阵也被李霖所破,暴露了他们的行迹,现如今已经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礼佛寺一定会在乐安县境内施加影响力,迫使乐安县不协助李霖,甚至极有可能暗中还襄助于刘辩。

李霖于是便暗自记了下来,这笔账等他回头弄死了刘辩之后,自然会去跟乐安县的县令好好算算。

整个年节期间,山海县都没发生什么大事,诸军在城外兵营之中的操练,即便是在年节期间也没有停下来,只是让诸军在过年的时候,休息了两天,之后训练继续照旧。

原本李霖手头的兵粮还很有限,但是在江枫给他拨发了一千五百石兵粮之后,这兵粮的问题便也就缓解了下来,加之南方本来就产粮较多,粮食比较充裕,粮价始终比较低,每年还会向北方输送大量的粮食,故此出钱采购也比较容易。

更加上余杭本来就是江南的产粮大区,北面余杭、苏州、明州、湖州等地,也都是产粮之地,只要花钱倒也不虞买不到粮食。

李霖现在手头还真就不怎么缺钱,现在李家堡出了继续扩大盐田面积,海盐产量越来越高,加之李霖在这边又开始制造精盐,更是让盐的利润翻了很多,自从李霖当了县丞之后,原来山海县每年要给余杭郡上交二百石海盐,这些海盐多是要摊派到沿海渔村的渔民头上。

在李霖上位之后,这些摊派还是要照收的,另外李霖还多给余杭郡上交一百石海盐,这让江枫很是高兴,同时也让本地的一些大户放心了下来,李霖没有把这些所交的海盐的份额摊到他们的头上,这让本地大户很是欣慰。

除了海盐的买卖之外,李家堡这一年来在新垦的土地上,开始大量种植棉花,这东西目前根本没几个人知道是什么,所以大家对李霖要求大面积种植这种东西很是不解,可是李霖却说这东西可以让李家发大财,李家族人也不得不信,反正李霖也从不胡来,他说能挣钱那就肯定能挣钱,只是到底能挣多少,大家暂时不知罢了。

仅仅这一年下来,扩种的棉田就达到了近千亩之多,扩繁出来的棉种就收获了皮棉将近四万斤,堆满了几座大仓。

这些棉花被脱离了棉籽之后,就是皮棉,而且李霖通过两年多的观察之后,感觉这种棉种还算是相当不错,棉绒比较长,不是短绒棉,也不知道棉种是出自何地,总之棉花质量相当不错。

这些棉花除了拿出一部分为李家族人制作了棉袍之外,还剩下了很多,被李霖送去余家,让余家在山海县新开设的织作纺成棉线,并且织成棉布。

余家本身就是织作行业为家族的支柱产业,家中拥有很高超的织作技艺,虽然没有接触过棉花,但是经过高手几经试验之后,还是纺出了棉线,进而织出了棉布。

到了年节的时候,余家便将第一批试制的棉布交给了余烈,余烈看罢之后大喜过望,赶紧将样品送交给了李霖。

李霖抚摸着这种柔软的棉布,不由得心花怒放,这种余家织就的棉布虽然只算是试制品,但是在余家织作之中的高手纺织之下,这一批棉布基本上还是达到了李霖的预计质量。

棉布质地轻柔,而且贴身穿着十分舒适,另外还吸汗透气,比起粗糙的麻布要舒服得多,这个位面上这时代的纺织技术比之另外周元当初所处的位面上历史上的防治技术并不差,甚至还有超出,这时代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织机,所织造出的棉布相当紧密皮实。

于是李霖大喜过望,当即令余烈重赏试制棉布的织工,并且要求和余家在本地合作开设一座大型的织造坊,招募大量的织工,开始大批织造这种棉布,以后两家合作销售这种棉布。

余烈当然不会反对,这棉花是李霖弄来的,而且目前只有李家能大批生产,余烈从小在余家对于织作行业耳闻目染,当然看得出这种棉布的优越性,立即就意识到这种东西一旦上市,肯定会受到极力的追捧,获利肯定颇丰。

李霖让余家插手棉布织造这行,其实是给了余家一个发财的机会,按照李霖的能力,现在李家完全可以不依靠余家,就能织出这种棉布,但是却要和他们合作,就等于是把他余家当成了自己人看待。

余烈岂有不答应之理,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并且主动要求承担建造织造坊以及购置织机的成本。

这件事李霖也不多参与,毕竟余家在织造行业之中经验极为丰富,这两年来余烈余虎二人对他也算是忠心耿耿,给他帮了不少忙,余家在本地也赚钱不多,既然跟着他干,就不能亏待了余家,所以这次赚钱的机会,自然就给了余家。

除了盐和棉花两项事情之外,李霖还在李家堡专门另外建起了一座铁作,利用李家从北方大批用船只转运来的铁料,开始暗中大批打造器甲,除了自己储备起来待用之外,还将其中一些精品拿去贩售。

眼下天下已经开始大乱,北方诸王加紧收拢封地的权力,和封地之中的老牌世家望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各地世家望族开始经常性的以武力抗拒北方诸王的收权行为,导致了北方各地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冲突,虽然还没有到烽火连天的程度,但是这种隐藏的矛盾也已经彻底到了激化的边缘。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拔

现如今只要有资格参与的世家望族,现如今都暗中大量招募私兵,并且囤积刀兵武器,即便是不图谋大业,但是也都想起码增强一些自保之力,如此一来以至于让北方的铁价近两年来飞涨了一倍还多,对于成品的刀剑需求更是十分旺盛,对于精品刀剑更是有价无市。

李家堡就专出一些精品的精钢刀剑,随便出手一把,就是几十贯钱入账,但是对于李家堡来说,因为他们现在引入了李霖新“研究”出来的灌钢法工艺之后,成本却很低。

而李家堡现在成了李霖私密的兵工厂,正在悄悄的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大量的普通兵器,另外还实验性的开始试制畜力锻压机床,一旦试制成功的话,李霖就打算开始试制板状甲胄,大幅提升甲胄的防御力量。

目前全靠手工打造的铁质扎甲还有鳞甲虽然防御力也不错,但是耗费的工时实在是太多,一套扎甲就算是比较简陋的,也需要锻打出四百多片甲片,然后用皮索穿起来,往往需要十几个铁匠,数日时间才能打造出一副,至于鳞甲就更是耗费人工巨大,需要十几个铁匠,花费数月时间才能锻造出一件。

故此在战争期间,想要大批生产铁甲装备军队,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方能支撑,目前李霖还没有这种实力。

但是甲胄在这个时代又直接左右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这个时代的战场,还是人海战术,靠的是将士悍不畏死在两军阵前拼杀,往往甲胄好的一方,可以占据战场的优势,一支拥有良好甲胄防御的精锐军队,往往可以克制数倍甚至十数倍于他们的未配备良好甲胄的敌人。

另外战场上久经战阵的老卒,战斗力也远超过普通新卒很多,而良好的甲胄,可以保护将士,使之在战场上生存更长的时间,所以这时代任何一个势力,都会倾尽所有不遗余力的获取甲胄,来武装他的将士,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北方的军队为何始终战斗力远超过南方的军队?其实除了北方拥有大量的骑兵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北方产铁多,铁匠也多,军队装备的铁甲也多,往往陆战的时候,南方军队根本不是北方精锐军队的对手。

目前据李霖所知,江南不管是各郡的府兵,还是州兵,装备铁甲的比例都很低,就算是余杭郡比较富裕,目前江枫麾下的五千精锐府兵,也不过只装备了不足两千套铁甲,大部分所装备的甲胄,只是普通的皮甲,铁甲的装备比例不足四成,至于州兵就更是不堪了,能有一成兵将装备铁甲,就算是很牛叉了。

前段时间李霖全歼彭大通所部,俘获敌军近千人,但是总共缴获的铁甲也只有几十副,甚至没有他李家堡私兵的铁甲数量高,可见这时代江南缺铁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李霖以为,此生既然要重新踏上争霸之路,那么就有必要走精兵的路线,用上好的器甲,武装起一支精悍的兵将,比空有大量的兵力,却没有很好的装备的敌人,更要厉害得多,这也是他前世总结出来的经验。

故此李霖自从杀了刘旦之后,便着令李家堡的铁作,开始按照他给出的设计,试制一种靠畜力提供动力的冲压机和锻机,意图用这种锻机先把铁料锻打成铁片,之后送入冲压机来直接冲压成型,制造出半板状甲胄,这样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过目前畜力加飞轮结构的锻锤刚刚被试制出来,目前还毛病很多,尚不能有效的运作,冲压的压力也达不到要求,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改进,方能真正的有效使用,而畜力冲压机似乎遇上了不小的麻烦,始终无法进行运作,李霖决定得空回李家堡一趟,亲自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好好的琢磨琢磨怎么解决。

不过目前他是没有时间来弄这个事情了,因为一日不拿下临海州州城,他一日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现在这么多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非常巨大,如果这么拖下去的话,整个山海县的财政可能都会被这么多人马彻底拖垮。

好在过了年节之后,临海州的四个县,终于还是如约把李霖所要的钱粮以及壮丁送到了山海县,每个县都为李霖运来了近千石粮食,这么多粮食,也真算是难为了那四个县令,估摸着他们很可能是从本地大户的牙缝里强抠出来的,也只有大户人家,才可能常年存有大量的粮食,普通百姓到了这个时候,能有糊口的余粮就算是不错了。

不过李霖暂时不管他们从哪儿弄粮食来,军队只要有粮食,那么就不用心慌,军饷可以暂时拖着不发,可是粮食却绝对要保证给军队供应,否则的话任你人格魅力再强,也让当兵的填不饱肚子,当兵的吃不饱肚子,就肯定不干,轻的开小差溜之大吉,重则甚至可能引起哗变。

有了这几千石粮食之后,李霖也就不慌了,加之四个县又为他送来了一千多各县强募的壮丁,使得他目前手中的兵力超出了两千五百人,让李霖终于拥有了可以对州城用兵的实力。

至于乐安县那边,却一个壮丁也没有送来,只是象征性的给李霖送来了二百石粮食,一百贯铜钱,派了个司吏送了过来之后,假惺惺的诉苦了一番,说他们县尊大人身体有恙,实在是无法亲自前来告罪,而且乐安县现在实在是拿不出千石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