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上位 >

第118章

寒门上位-第118章

小说: 寒门上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有别墅的人,那才是真正富裕的人家,至于那些没有别墅的人家,那你家就是再有钱,也只能算是暴发户,不能算是真正有底蕴的人家。

现在一栋别墅可以说是千金难求,张杰也是凑巧才给自己置办了一栋,别墅就在县衙后退,根本就没有几步远的距离,所以现在如果不回村子,张杰就更愿意去别墅里头休息。

毕竟,这些别墅张杰在设计的时候,就加入了不少现代化的因素,而这些只属于那个时代的设计,才是让张杰真正喜欢这里的原因。

平日的时候,负责打扫别墅的小女仆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做,无非就是打扫打扫院子,擦擦家里的家具,没事扫扫地之类的。

毕竟,张杰又没有什么洁癖,只要一眼能看上去清清爽爽的就好,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要求。

杨捕头过完年就来上差了,原本张杰是许给他半年的带薪假,不过他手上的伤当时看着挺吓人,血淋淋的一片,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伤到骨头,在家休养半个月,基本上就没有大碍了,而现在已经在家里呆了近两个月,实在是闷得没有地方去的杨捕头过完年就来了。

既然他不想继续休息,张杰也不勉强,之前的许诺肯定是要兑现的,现在就想着往上爬有些不现实,因为县衙现在是饱和的,正所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张杰就是有心想要提杨捕头,可也没有这个坑给他安排。

所以这事情只能先搁着,张杰算是记在了心里,不过总得是有点变化的,原本,县衙除了杨捕头一个捕快头子外,还有两个捕快头子,这三人每个人手底下都带着几个正式捕快,和十几二十个的衙役。

而这三个捕快头子自然就是分班的,每个人都是轮流值班,不过自从杨捕头来了后,张杰就把他提升为总的捕快头子,统领县衙所有的捕快,这样,原本县衙是属于三个捕快头子三足鼎立的态势,而现在,另外两个捕快头子自然就要底杨捕头一头了。

这样自然就打破了县衙的现有格局不过张杰也懒得理会这些小事,张杰还是相信杨捕头能够把两位两个捕快头子驯服的服服帖帖的。

毕竟,有自己这个县衙一把手做靠山,他就是做什么都是得心应手,另外两个捕快头子也都知道张杰有心提点杨捕头,自然,如果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话,两人也不会故意和杨捕头过不去。

春天的柳树抽芽的时候,预示着春天就要到了,地理的庄家也都开始茁壮成长,而这个时候,家里已经开始安排陈丽的婚事了,因为过年的时候张杰有意将陈丽和张鹏的事情挑破,现在两人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自然,成亲也就要摆上日程了。

第七十二章 报纸

一大早起,陈员外刚刚起床,就听到家里头的小仆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外头的天气正是春意宜人的时候,昨晚甚至还做了个美梦的陈员外看着那慌慌张张的小仆,原本的好心情也顿时没了,同时板起了脸的陈员外训斥道:

“大早起的,是死了爹了还是死了娘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那小仆见自家老爷一副吃人的样子,立刻就吓得缩了脖子,随后就连走起路来都小心翼翼起来。

这时才满意点头的陈员外捏着自己的白花花的胡子,随意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这般慌慌张张的。”

“回老爷,

是县衙……!”

那小仆才刚刚说了一个县衙,只见原本还气定神闲的陈员外顿时就变了脸色,这时候,陈员外才想起,自己曾经吩咐这身前的小仆,一旦县衙有任何风吹树洞,都要立刻朝家里回报。

当然,陈员外之所以这般的关注县衙的种种动态,倒不是他是个多关心朝堂动态的人,纯粹是吓得。

几年前,陈员外的儿子曾经得罪了当时的张家小相公,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郎,以自家员外郎的身份,倒也没有什么,不过转眼的功夫,那小小的秀才郎就高中了举人,随后,就是那十几岁的举人老爷带着一大群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上门一阵敲打。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陈员外收集的好像古玩字画毁于一旦,家里就跟进了土匪没有什么两样,当然,要说和土匪不同的是,真要是土匪,他陈员外倒也不怕了,至少跟他们拼命还总是敢的吧,就算去报官,那官府也得派人来受理啊。

那偏偏上门的是一群秀才郎,还不是往日里那些温文尔雅的秀才浪,全都是一些把知书达理抛之脑后的秀才。

一顿打砸不说,自己还得眼巴巴的凑上前让人家打脸,最后不但把自己家儿子亲自打断了退,还和那柳家结下了冤仇。

虽然自己家儿子到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不过还好,这事情就算揭了过去,总算是平息了下来,自己家儿子经此一役,也算是脱胎换骨,从新做人。

原本就这样一直和和美美的过下去,陈员外倒也是知足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张杰小相公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本县的县太爷。

县太爷是个什么官?要说多大也没有多大,不说京城里头,就是府衙里头,比县太爷大的也不在少数。

可不论如何,县太爷都是一句话就能把自己家整治的家破人亡的存在,这就让人难受了,好死不死的,怎么就让那张杰小相公做了县太爷,还偏偏是在自己的县做了大老爷。

开始那短时间,陈员外是真的怕了,陈老头是真的怕那人秋后算账,

现在人家已经爬到了这样的高度,想要收拾自己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甚至根本就不用人家出手,只要稍稍示意,还不知道有多少想要巴结县太爷的人会出手收拾自己家那。

那时候,陈员外甚至是茶不思饭不想的,就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提前交代好了,就怕哪一天自己家早了横灾,可谓是时时刻刻把心思拴在裤腰带上。

也就是那个时候,陈员外便吩咐了刚刚进家门的小仆,要时刻关注县衙的动态,只要县衙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立刻来自己这里报信。

不过,一晃,一年过去了,那人从去年春天入住县衙大院,到今年春暖花开,整整一年了,虽然这其中倒也发生过不少事情,可想象中的家族厄运并没有到来,一如以往,整个家里都是平平安安的。

当然,要是完全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今年一年,整个沧县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几乎用旧貌换新颜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年的时间,陈家依然是陈家,他这个员外郎依然是员外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县衙大院那人也没有任何举动。

只是现在,在看到身前派去监视县衙大院的小仆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后,这才猛然想起自己曾经分派给他任务的陈员外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是关于县衙的事情?”

原本期盼对方摇头,不过却不想,那小仆却是把头点的跟小鸡一样,见的确是关于县衙的事情,陈员外的心脏却又久违的剧烈跳动了起来。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反正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来个痛快,所以,整了整自己的衣袖,并且搭理了一下自己的帽檐,等一切都弄得妥妥当当的,仿佛去火场一般的陈员外平静道:“县衙到底有什么大动作,你就老老实实的说吧,不得有丝毫隐瞒!老夫还受得住!”

那小仆见自家老爷这般的严肃,神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随后,将放在身后的一张纸张拿了出来,神色恭敬的小仆开口道:

“会老爷,这就是县衙最近的大动作,听人说,这玩意叫做报纸,是县衙亲自捣鼓的东西,小子不识字,可听那卖报纸的报童说什么咱们整个沧县的所有大事情,全部都在这一张小小的报纸上了,所以,小子就斗胆花了二十文钱,把这报纸买了回来!”

那小童把二十文钱咬的极重,显然是孩子指望大老爷给自己报销这些公费,不过,心思都放在那报纸上的陈员外根本就没有听出小仆的言外之意,再者,二十文,陈员外还真的就没有当回事。

急忙从那小仆手里头接过这叫报纸的纸张,说说很忙整个县的所有大事都在这一张小小的报纸上了?

拿起纸张轻轻扫了一眼,顿时,陈员外的心神就被上面的一行字吸引了。

《大丰收,沧县今年税收再创新高,同比往年增长三倍成,仅仅去年一年,全县生产总值比起往年翻了五翻》

仅仅只是看到这个题目,陈员外就呆住了,什么县衙会找自己家麻烦这些事情全部都抛之脑后,陈员外的眼睛死死的盯住了那个五翻上面了。

第七十三章 朝气

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陈员外以为自己是看花了眼,所以,用力揉了揉眼睛后,陈员外再次朝着手里的报纸看去。

五倍,还是五倍,没错,不是自己看错了,那肯定就是这上面写错了,再不然,就是这所谓的报纸根本就是糊弄人的玩意。

将身旁的小仆拉了过来,用手指着上面的文字绷着脸的陈员外冷声道:“这东西到底从哪里弄来的?真的是县衙亲自发送的?”

那小仆见自家老爷不信,本来还惦记自己的二十文铜钱,这回更是赌注发誓这东西的确是县衙亲自印出来的玩意。

见小仆说的认真,

陈员外也不觉得对方会拿这样一问便知道的事情糊弄自己,那这般说来,这所谓的报纸上的东西的确是真的了。

可报纸上的东西如果是真的,那些普通的百姓人家,真的在去年一年,就挣了往年五倍的钱?

背着手指算,要是从去年说起,张家那位大老爷是去年初夏才进的县衙,而在至此之前,原本的那位县令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作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

这样算起来,百姓人家真正的改变,还是在去年夏天开始。

去年这个沧县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这个问题几乎不用想,任何人几乎都是张口就来,去年下半年,种了半个县的大棚肯定就是重点,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因为心里头总是牵挂着县衙大院的那位会报复自己家,所以陈员外根本就没有心思摆弄是什么东西,所以,大棚出来的时候,他家算是彻底的错过了。

可现在,陈员外却真的在怀疑,那小小的大棚,真的能带来五倍的受益?要是真的这般厉害,整个大明王朝什么都别干了,全部跟着种大棚得了,等到来年,整个王朝还不是要富裕五倍?

当然,陈员外想不明白,不过心里头却也下定了决心,今年自己家说什么也要种几亩大棚蔬菜,就算不用来买,自己家吃也是好的。

原本以为整个报纸就是这些东西,可等陈员外翻过另外一面,却见上面写道:沧县县城初步宽展计划已经完成,一百套宅院现已经全部交付给买主,一期工程已经完全竣工,县衙准备在今年秋启动二期工程,预计,二期工程将会新建住宅三百户,其实,整个县城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宽展一倍!

下头的蝇头小字陈员外已经没有心情看了,现在他的目光就放在那个一倍上,县城什么时候扩大一倍了?为什么就住在县城的自己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转头看向身旁的小仆,陈员外奇怪的问道:“那些县衙盖的宅子你看过没有?都卖出去了?”

“会老爷的话,那些宅子盖的可漂亮了,除了县衙后面的那二十栋小别墅,小人好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宅子!”说道这里,

好像突然想起了的小仆突然停了下来,随后,脸上带着许些讨好的小仆继续道:

“当然,那些宅子漂亮是漂亮,可和咱们家的宅子比较起来,还是差的远了。”

陈员外这次倒是直接就把小仆后面的一句话胡乱了,既然那些宅子盖的漂亮,那卖出去就卖出去吧,百十套宅子,就算一套按照一百两算,不过万两银子的是,算不得什么!

“那宅子多少两一套?”随口问了一句,陈员外又继续把目光放在了手里的报纸上。

“两百两一套!”

等小仆说出这个价钱的时候,陈员外却只有摇头叹息一声,这些人都疯了,两百两,甚至可以在一个不错的地段买两栋宅子了!

目光继续下移,只见后面的半个篇幅,却写着几个大大的字!

三万两!去年下半年,本县共拿出三万两白银,采用我拿钱,你出力的方式,打通了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道理,个个村子到县城,都会有一条主道,各个村子之间,同样拥有至少一条小道。畅通的道路不断让百姓出行方便,更是保证全县大棚蔬菜走出去的关键因素!

“三万两!还真敢吹!别说一个小小的沧县,就是整个省府,去年一年拿来修路的银钱恐怕也没有三千两把!”

谁知道陈员外刚刚说完,却见一旁的小仆立刻反驳道:

“老爷,这事情是真的,以往俺们存在道县城本来就没有路,原本一条羊肠小道也是村里人走出来的,去年秋的时候,县衙出了石料,俺们村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一起上阵,用了大半年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