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奋斗史 >

第163章

明朝奋斗史-第163章

小说: 明朝奋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晴天。

繁华的京城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今天却注定是所有人都不能忘记的一天,也将会在史书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吏部验封司郎中赵日天同样的会牢牢的记住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

吏部,一个长官被称之为天官的衙门,在整个帝国都发挥着极具重要的作用。然而,只是一名正四品的验封司郎中,赵日天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和名声有多么的显赫,平日里也只是和封爵、议恤、褒赠、土官世职及任用吏员这样的事情打交道,所以在整个吏部也是不显眼的。

而这样的一个四品官,在京城这样的地界随手便能够抓出来一大把,只是,这一天赵日天的名字却将会出现在所有人的眼中。

“大人,这些人可都是蛮横惯了的,咱们还是撤了吧。”

“是啊大人,这样的事情让前面那些人去管就是了。”

此时的赵日天,正随着一众的文官围着那一帮子打杀了一名文官的武将们。在自己的前面,众多的官员正愤怒的朝着那些已然沾血了的武人们理论着,咒骂着。

周围,五城兵马司的人正小心的戒备着,随时防止着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混乱。

赵日天看了一眼里面混乱的场面,一群老夫子已经是撸起袖子准备和那些杀气腾腾的武人们对上了,不由的自己便缩缩脑袋。

“走,咱们回去……”赵日天迟疑了一下,却还是指示着自己带出来的两名小吏向着吏部衙门回去。

然而,赵日天内心却已然是沸腾了起来。从小就接受最正统的儒家教育,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才会试考中,然后又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才走到了今天的地位。自知自己前途渺茫的赵日天,便也就静下心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赵日天内心的思考,已经对于这滩浑水的见解。

因为京城里闹出这样一道子事情,大部分衙门里的官员也还甚少有回家的。回到衙门,赵日天便遣走了两名小吏,自己一个人静悄悄的走回自己的班房里面,又小心的将门给带上。没多久的便开始自个磨墨,桌子上也已经是平放了一本空白的折子。

而此时,刑部衙门口,徐文爵满脸愤怒的站在一角,要不是自己面前还有一众将士的阻拦,外面的那些文官肯定是会冲上来将自己整个的给撕碎了。

而在徐文爵一旁不远处,一具尸体正静静躺在地上。这便是之前被打死的那名文官,而且也只有徐文爵自己知道,要不是自己最后那一脚正中这人的后脑勺,这人便也就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你倒是想想办法啊,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前面,正领着被自己带进城士兵抵挡着前面官员冲击的汤文琼回头大声的嘶吼着。

被这么一喊,徐文爵眼神一晃,这才稍稍的醒转过来:“嗯啊……这就……”

然而,令汤文琼失望的是,徐文爵站在衙门口来回徘徊了好久,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便只能是深深的叹着气,朝着两边的将士嘶吼着坚定的抵住外面想要冲进来的文官们。

要说这个时候,整座京城里最闲的人便也就只能算是新任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朱明朱大人。只见着,此时的朱明正坐在离着刑部衙门不远处的一座酒楼上面,靠着窗户的位置便能够清楚的看到外面衙门口发生的一切。

“大人觉得,这件事我们锦衣卫应该怎么做?”小张面色沉重的问了一句,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从未经历过的。

“再等等……”

吏部衙门今天还待着的人远比往日里的多,却远比往日里安静了许多。没有出去支援文官集团的官员们皆是安静的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个时候谁都知道事情已经是在风头浪尖之上了。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知道吏部衙门里一个普普通通并不显得多么重要的一个正四品的验封司郎中在做些什么事情。

然而,不远处刑部衙门正闹的沸腾。

赵日天最后终于是从自己的班房里走了出来,只是此时手中却也是拿着一份厚厚的奏折。

衙门里的人或许是稍稍的也看见了赵日天的身影,也或许看见了他说上拿着的奏折,只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赵日天静静的走出了吏部衙门,两耳之中立马的便被旁边刑部衙门口的吵闹声充斥着。稍微的看了一下,赵日天便又开始自己的步伐。这个时候,也没有人会注意到外面多出来的这么一个人。

赵日天轻轻的笑了一声,便直直的向着大明门的方向走了过去。

一直到了城门下面,赵日天抬起头静静的看着似乎是空荡荡的城楼,便轻轻的跪在了地上,然后便拿起打开自己手中的奏折,朝着城楼上面大声的诵读起来。

第一遍,没有任何人注意,赵日天周围并没有人发现这里发生的事情。

第二遍,大明门城楼上面隐隐约约的显出禁军的身影来,在赵日天身后远处也渐渐的多出来一些官员好奇的身影。

第三遍,大明门城楼上已经是一片通亮,众多禁军太监的身影来回攒动,街道上也已经是汇聚了众多的官员,一时间刑部衙门口都是显得空荡荡的。

第四遍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是知道了赵日天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情。

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小小四品官,却是跪在大明门前将万历皇帝给狠狠的骂了一遍。通篇上万字皆是在指责万历是怎样不顾朝廷纲纪,不顾群臣混乱相互攻伐,不顾祖宗之法。

当然,这位赵日天大人也在自己的奏折之中,明明白白的指出现今的局面便是万历在暗地里操纵着的,文武官员之间的争斗也皆是因为万历所想的。

举城哗然,似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有人在今时今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然而,赵日天却不管不顾,俨然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也不管周围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只顾着一遍一遍的诵读着自己所写的奏折。

皇宫之中,万历愤怒的将手中的茶杯扔在地上,一片碎渣,却也消减不了其心中的愤恨。

“现在,锦衣卫可以出手了……”然而,皇城外酒楼上,朱明轻轻的饮下一杯酒,对着面前依然着急的小张淡淡的说着。

第282章 看破不说破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晴天。

锦衣卫在最短的时间内倾巢而出,这当然是相对来说的,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知道京城中已经渐渐的被锦衣卫给监控起来。

按照朱明的提示,现今朝堂上的王公大臣尽皆是被悄悄的监视起来。

而大明门前,赵日天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作出的事情的严重性。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会在意赵日天究竟是将那份可以称得上是大逆不道的奏折念了多少遍。

现场一片的寂静,锦衣卫校尉悄无声息的将赵日天给包围起来,也将周围的文官们给包围起来,而后面紧跟过来看热闹的武将们却依然显得嚣张跋扈的凑的远远的看着这边。

这个时候,大明门城楼上又是一阵人影晃荡,斑驳间却是能够见到那是从里面多出来了人上到城楼上面的。

没多久,早已关闭的大明门里传出阵阵连续的响声来,只见着那被装饰的甚是华丽却也厚重无比的大明门缓缓的被打开。

两排东仓厂公整齐的从大明门中走出,王承恩则是淡淡的身处在厂公的中间。

一时间,赵日天后面的人群便是一阵嘈杂,开始有不少人在猜测着这位不知是无知还是胆大的赵大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位赵……日天……兄弟,你们可以准备收尸了……”朱明轻轻的将酒杯放在桌子上,一袭白衣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甚是圣洁,眼神中却带着淡淡的忧色。

“皇上口谕,赵日天胆大妄为,不尊不敬,枉读圣贤之书,责仗二十。”王承恩这时候轻轻的低头瞧了一眼还跪在地上诵读着那篇奏折的赵日天,便淡淡的念了出来皇上的口谕。

随后,便见着从其身后,四名厂公便已经是围住了赵日天,两人使长棍将赵日天一下子就压在了地上,另外两人也已经是手持着长棍抵在了他的腰脊上。

两名厂公轻轻的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

“狠狠地打……”王承恩却是没有再看地上的赵日天,而是看着远处那一群文官,淡淡的说出口。

一时间,群臣激愤,少数人更是准备冲过去抢人,却是被早早围过来的锦衣卫给死死的拦了下来。

已经了然的两名厂公,便已经是开始高高的举起手中的棍棒。

而远处的文官们,却已经是无力的闭上了双眼。仍谁都知道那句狠狠地打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那便是往死了里面打,也必须给打死了。

一棍下去,赵日天已经是大声的叫喊起来,但这样又怎能让两名厂公手软,反倒是手上的力气更大了一分。一时间的,大明门前便只剩下赵日天的惨叫声。

“求皇上开恩……”

远处,文官们已经是齐齐的跪在了地上,冲撞抢人不得,便只能是朝着大明门里看不清的皇宫呐喊着。

然而,大明门内依然是那般的寂静深邃。大明门外,赵日天已经是叫不出声来了,但是棍棒却也只是下去了五六棍。文人的身体又怎能抵得住着往死里打的棍棒,又是两下子,赵日天便已经是没有了动静。

现场,地面上已经是一片血红,那棍棒下去的地方更是一片血肉模糊,外面的衣服碎碎的和那些骨肉连在一起,隐约的已经是能够看见白生生的骨头。

王承恩最后还是有些不忍的偏过头,却不敢有阻止的念头。

当二十辊用完,一名厂公轻轻的挑拨了一下赵日天,却已经是不见有任何的反应。而腰脊上更是消减了一多半的厚度,一地血肉黏糊糊的粘在一起,长棍上不停的滑下血肉渣子来。

这人是活不成了的,或者说早就已经死在了棍下的。

王承恩这时候已经是用一张手巾轻轻的遮住自己的鼻子,朝着那几名厂公轻轻的挥挥手便越过那地上的赵日天。

“圣上说了,诸位臣公早些归家吧,不要学这赵日天不顾圣贤教训。”说着,王承恩也不管那些文官们究竟是怎样的反应,便领着一众的厂公直直的进到大明门里面。

不多时,便见着那大明门又轻轻的合拢上。

这时候,锦衣卫也已经是放过了想要上前的文官们,只是停在一旁维持着现场的局面。

“我说的没错吧……”朱明一手轻轻的敲击着桌面,纤细修长,桌子上一时间便响起一串的声音来。

小张眼神中飘过一丝不忍,咬咬牙最后还是将其赶走,这时候才开口说话:“大人,皇上这样做不会激起群臣吗?瞧着这势头,往后这朝堂上恐怕是不会有一个安静的日子了。”

“皇上如果没有想到这些就不会将那赵日天打死了。”朱明看着大明门下赵日天的尸体被文官们叫来马车运走,眼角微微颤抖时说道:“这就是皇上想要的结果。不光赵日天知道,我也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没有人会真的说破这件事情。

你瞧着着朝廷是有多久没有这般的折腾了,也没有这般草率的混乱了。你再想想从一开始到现在这般用了多长时间,就算是朝堂上的争斗也不可能就这样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冲突起来的。

勋贵们配合了一下,文官们便不得不这样做,要么站着死,要么自己埋进土里面……”

朱明静静的说着,小张便静静的听着,只是那双眼流露出的杀气和寒意却是实实在在的被小张瞧见。

“大人是说,这一切真的是如那赵日天所言……”小张还是不确定的小声询问着。

这时候,朱明却已经是不再言语,只是眼神中却添加了许多别样的神采。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就会结束的,文官们不想却也必须要做出更多的反应。这时候,大明门前的文官没有一个愿意散去的,除却还在宫中值守的叶向高,六部的尚书都察院的都御史等等满朝的官员都已经是跪在了地上。

“这些……哼,便让他们一直跪着吧。”谁也没有看见,大明门的城楼上面,万历隐着身体看着下面的景象。

已经回来复命的王承恩眼中忧虑一闪,有些不忍的说着:“那些老大人……”

“食古不化……”

这时候,万历已经是从城楼上消失不见。

第283章 说客上门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晴天。

五两银子,朱明便令身处的这家酒楼为自己保留到第二天天明。

一整夜,外面街道上寂静无比,除了来回巡视的兵丁和打更的民夫外,便再也没有其他旁的声音。小张一直安静的坐在朱明的对面,桌子上的酒早就已经冰凉。

大明门下,那些文官们依然是坚定的跪在地上,深夜里已经是好几名年迈的官员倒在地上,然后被一旁静候着的锦衣卫给悄无声息的送回各自的府上。

很难想象,这些人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季节,清晨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