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东方好莱坞 >

第438章

东方好莱坞-第438章

小说: 东方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半,才总算在几天前让广电松了口同意快审快批,并且原则上答应了只要不涉及政治跟意识形态之类的问题,不轻易拿《刺客联盟》练刀。

陈强到底是寰亚总裁手上的工作还是很多的,北边那边一松口,他立刻就跟寰亚副总兼执行总监祝芝山交接了工作,留他在北边继续盯着送审进程,自己则先回香港处理堆积的工作。却没想到他一回来,就遇到了麻烦事,轰动港台地区的‘黄郎维事件’爆发了。

陈强想了想,才笑着说道:“我记得六天前向生约老板你出去喝茶,四天前文隽拜访过你,邓光荣三天跑来了两次,今天这是换到谁来了?”

“张国忠……”

陈强闻言一诧,“艺能?他来做什么,这一波的反黑浪潮对香港影视产业不算是坏事,艺能那边不是几次被爆料遭道上勒索吗,现在不是该躲一旁偷笑吗?”

对于如今在香港闹得轰轰烈烈的92反黑,此时不过是‘黄郎维事件’刚刚爆发之初,眼看着港府换了一位新总督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扫除‘黑社会’这个困扰香港演艺圈多年的巨大毒瘤了,整个行业内半数曾经受到过黑社会威胁的艺人跟电影公司拍手叫好。没被欺负过的也因为身边的人有过类似遭遇而高声喝彩,总之除了极少数首当其冲立刻就受到冲击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港府打黑都是持赞扬跟肯定态度的。

毕竟自七十年代末以来,香港黑社会便一直不断入侵演艺圈,希望将其收入囊中,不但可以赚取暴利还能借机洗钱。虽然此举遭到了行业内的抵制跟反击,但靠着十数年的徐徐图之,到了九十年代初香港已经很少有几点电影公司敢说自己没拿过来历不明的钱拍电影了。

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十几年里,这是香港电影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一切欣欣向荣,又在黑暗中挣扎,但却没人注意到,不知道何时自黑社会输入的拍片资金,赫然已经占去了整个香港电影投资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一旦这笔钱短时间之内因为港府扫黑被迅速抽离,对于整个香港电影产业而言真可谓是一场抽筋换骨的大动荡,除开嘉禾、寰亚两家资金状况良好的电影集团外,香港其他大小数百家电影公司无一能够幸免,必将陷入没钱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

陈强虽是寰亚总裁,但眼光显然没办法跟知晓这段香港电影历史的重生者相比。

林孝智心中也有顾忌,便压下了心中未定的想法,为他解释说:“张国忠虽然在圈里出道的很早,但他真正发迹是从给周闰发做经理人开始的。他这人我挺欣赏的,八十年代靠主动削减分成、帮自己的艺人出面挡事,签了不少大牌明星。也因此一直被人各种恐吓、威胁,没少为此挨揍。他那家艺能以前拉了潘迪生当大股东,后来又跟我们,都只是他寻找平衡的手段之一。陈总你肯定没细看过艺能的股份构成,其中有约13%的艺能股份隶属澳门国泰公司!”

见他还在皱眉思考,显然不知道国泰公司是什么东西,林孝智只好点名了说:“那是尹国驹名下的地产公司……”

“是他……”陈强这才恍然大悟,他没听说过澳门的一家不知名的地产公司,但不可能连这位号称‘澳门小总督’的****大佬都不知道。

这也是林孝智这几年来一直迟迟没对艺能下手的一个原因,他早眼馋张国忠手上的明星资源跟人脉不知道多久了。奈何之前在发现了艺能那复杂的股份构成后,连他也搞不清楚这个王牌经纪人出身的娱乐公司老板是怎么跟澳门大佬扯上的关系,即使他手握香港舆论并不惧怕对方,但对于那些手下不乏亡命之徒的黑社会众人还是十分忌惮的。

不过现在张国忠自己找上了门来,林孝智也不可能闭门不见他,他也确实想看看这个发哥跟华仔曾经的经纪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第567章台湾中小院商联盟

虽然想到了张国忠来的原因,也猜到了他可能会求自己出手帮忙。

但林孝智还是没有想到,接待才刚把他引入公司接待室内,张国忠只是客套了两句话,待林孝智的文秘为他冲了杯红茶然后离开之后,他立刻便开口求道:“林生想必已经猜到我这一次来的原因了,我也不隐瞒,艺能现在的情况很糟糕,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林生能够看在往日情分上,出手搭救艺能!”

接待室里并非只有林孝智跟他两个人,陈强也被林孝智留了下来。这也是他有意为之,虽说最早他是被李国兴安排进入新亚的,不过在林孝智很快就完成了蛇吞象将美亚吞并的情况下,陈强在他手下待得几年里十分安分、尽职,几乎他扔过去的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很好的完成。这种颇具职业经理人操守的风格让林孝智对他越来越喜欢,寰亚上市时便奖励了他十万股公司股份,随后又低价卖给了他五十万股,倒也让他从寰亚上市中小赚不菲。

也是因为这份对他的信任,现在随着名下的产业越来越多,林孝智也有意让陈强更多扛起寰亚日常经营来,所以张国忠来公司有事相求,他也没把陈强排除在外。

张国忠一上来便直言相求,这让林孝智没有想到,当下便半带疑惑浅笑问道:“张董这话把我弄得有些糊涂了,艺能的财务情况一直良好,在业界也是有口皆碑的。虽说最近因为两件命案让香港一些电影公司资金状况出了问题,不过你们艺能的电影一直在台湾卖得不错。你这糟糕的说法是从何而来?”

虽然已经发现了艺能跟澳门大佬尹国驹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但也确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林孝智知道艺能靠跟周闰发、刘德桦等一票大牌明星之间的关系,经常能请到他们自降片酬加盟拍戏,尤其在台湾那边片花一直卖的不错,他也不认为那位澳门大佬突然抽资离开,能立刻就重创了艺能,所以才有了这一问。

谁料到他话一落下,就见张国忠脸上更苦了。他说了一声‘失礼了’,然后给自己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才苦笑着说:“看来林生最近都没怎么关注过台湾那边,你们寰亚家大业大的,台湾那边说退出就退出不在乎那点票房。可是最近那帮台湾烂香蕉越来越难伺候了,尤其在搞出个什么‘中小院商联盟’之后,根本不让人活了!”

随着他的一阵抱怨,林孝智跟陈强两人总算搞清楚了事情的缘由来,而且说起来这事还跟他林孝智以及寰亚有些关系。

众所周知,台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非第三世界国家,却没有形成本土完整电影产业链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点连泰国、菲律宾跟马来西亚都不如。

盖因台湾本地有一个奇怪的规定,那就是台湾当局可直接抽取电影票房的30%作为捐税。而剩下的票房中,也只有少数几位台湾知名导演的电影可以享受‘五五四五’的待遇,即发行商拿剩余票房的55%,院线拿45%,一般电影公司跟院线的分成都被固定在三七上下,脸白的一些也至多到四六开。

这么高昂的税收跟离奇的规定,注定了台湾本地电影的悲剧。一部投资成本一千万台币的电影必须要拿到三千万以上的票房才能勉强盈利,真正想赚到钱本埠至少也得卖到四千万以上(这里只是指的在本埠票房放映,不计算录像带发行跟海外其他市场放映)。台湾自第一部电影开拍以来,除了蒋家父子入台之前外就只在六七十年代偶尔能出几部赚钱的电影,其余都是靠着当局的财政补助保本。

难怪台湾票房不小,但在刚刚过去的91年里台湾本地电影却只占了总票房的7。219%,这也是台湾的片商们缘何更青睐引进港片的原因。

可是自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陆开始跟英国商议香港回归以来,台湾当局便开始有意识的打压港片并加大对美国大片跟亚洲其他地区电影的引入。泰国电影、韩国电影、新加坡电影都是在这时期开始进入台湾市场,并且很快开始有了一些影响力,只是真跟深得商业片精髓的港片却完全没得比,自八十年代初蒋二代批准加大引进外语片力度以来,唯一能在台湾市场上对港片造成威胁的对手便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电影。

尽管没有港片的那种能够让台湾观众轻松领悟并代入的文化融性,但美国电影还是靠着严谨的剧本、出色的想象力、超一流的预算以及世界最棒的特效,迅速将原本被港片视之为自留地的台湾市场啃下了板块来。

到今年七月以来,美国电影已有《本能》、《异形3》、《蝙蝠侠大显神威》跟《铁血战士2》四部大片冲击台湾市场,紧追其后的还有《侠盗高飞》、《终极尖兵》跟《美女与野兽》蓄势待发。尽管同期上映的港片也是星光璀璨,云集了《鹿鼎记1》、《警察故事3》、《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四部超一流港片。

《本能》这部电影靠着暴露镜头跟‘性’等话题,自年初上映以来迅速在台湾引起观影热潮,足足放映了六十八天才下画的它硬生生的斩获7700万台币的票房,暂时夺下了92年台湾上半年最高票房桂冠。

《异形3》上映42天斩获3500万台币的票房,上映28天的《铁血战士2》尽管票房只有2100万台币但因为发行商为台湾四大国营院线,所以还在继续放映着。《蝙蝠侠》最是凄惨,这部美国主旋律电影上映34天只勉强获得了1900万台币的票房,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来折戟台湾的唯一一部美国大片。

不过与台湾电影相比,港片也谈不上多好。

《鹿鼎记1》自上映以来票房节节高涨,周星池这两年在台湾人气爆棚不假,很快便斩获了超过三千万台币的票房,但因为放映院商为蔡松林旗下的民营院线,加上后劲已是不足,也许有希望冲击五千万甚至六千万台币的最终票房,但很难撼动《本能》那近乎八千万台币的超高票房。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在台湾同样叫好也叫座,奈何同样面临跟《鹿鼎记1》相同的困境,如今票房已过两千万的它上冲势头已经开始出现明显颓势,最终下画时票房很可能难以触及五千万以上,下画时最终票房估计至多三四千万。

程龙的《警察故事3》应该是今年唯一一部有资格冲击《本能》冠军宝座的港片了,奈何发行这部电影的虽是台湾四大国营院线之一,但人家手上同样还握着《爱国者游戏》跟《美女与野兽》两部美国电影,很难说最终会不会挤压它的档期跟场次。

不仅在卖座票房排行的争夺上今年港片被压的很惨,仅上半年又丢失了将近一成的市场份额,港片如今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了仅剩三成左右。寰亚这家香港最大电影集团跟台湾之间的对抗,也开始深深影响到台湾的众多片商利益。

台湾又是亚洲四小龙中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由于本土电影不成气候,两千万岛内居民对于电影的消费需求又很高,每年都需要至少对外采购近三百部电影以满足民众需求。这其中大多数外购的电影都只能以录像带跟电视台放映的方式与民众见面,但每年仍至少有一百多部电影能够得以进入台湾各大影院放映,而港片则始终牢牢把握住台湾最大外购片源这一优势。

作为香港最大的电影制作商,寰亚上市之后的91年里靠着雄厚的财力一年便直接制作了17部电影,参与投资、与其他公司合拍的电影更是高达21部之多,赫然占去了去年香港电影制作总数的十分之一还多(347)。若是再刨去那些根本没有通过电检处审核的电影以及不被允许进入院线上映的电影,则这个比例几乎接近三分之一。

但是在寰亚宣布单方面封杀台湾电影之后,寰亚便停止了跟台湾任何片商之间的合作。不止包括《刺客联盟》、《黑侠》、《黄飞鸿2》、《逃学威龙3》等多部台湾观众期待度很高且票房也有保证的电影不会登陆台湾院线上映,失去了这个一年就能向台湾输出二三十部电影的主力供应商后,台南、台中、台北等多家片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片荒,尤其今年年初的贺岁档期间更是迫使台湾院商不约而同的大幅度延长电影的播放时间,以缓解无片可播的窘况。

台湾当局自然不愿意轻易对一家香港电影公司妥协,而寰亚这边也立场强硬、鲜明。于是台湾省内观众在对两大斗法方不满的同时,台湾院商惨遭殃及无辜,成为了背黑锅的一方。在片源出现紧张的情况下,台湾民众的观影热情也是锐减,今年上半年六个月中五个月的票房较之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内观影,台湾各大院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算是想尽了点子。什么看电影送爆米花、送可乐饮料之类的优惠不断,如何获得更多优质片源也成了台湾各大院商烦恼的根源。

四大国营院线也就罢了,作为国民党党产的它们背靠台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