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巅峰宝鉴 >

第130章

巅峰宝鉴-第130章

小说: 巅峰宝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后来卫修得以平冤,但是被撕开的伤口即便也好了,也依旧会留下伤疤。虽然大家平素里还是看不出什么,但是那心底的裂痕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的。

卫修想劝父母搬到清河市居住,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其他地方方言的话,他完全可以在璋山县买套房子给他们。

不过卫父卫母显得不是一般的倔强,死活不愿意搬走,说是习惯了这种生活,到其他地方适应不了。

卫修闻言颇感无奈,心中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回老家投资,到时候家乡富裕了,镇民都跟着富裕了,他父母生活质量自然也就能跟着提高了。

现在他就是在父母账户上打钱,那些钱依旧被父母搁在银行里涨利息,平时吃喝依旧是自己那点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这种情况实在是让卫修感到很无奈。

这趟回家,卫修老老实实的陪着父母备年货过春节,并跟父母说了一下,自己将要领队考古的事情。

卫父卫母听说能在电视上看到卫修考古现场的事情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担心卫修能不能吃得消那种辛苦的工作环境。

对此卫修也只能宽慰父母,这种由国家发起的活动,后勤方面肯定没问题。再说了又不是去那种地方常驻,只是工作一段时间罢了,不打紧。

听到卫修的宽慰,卫父卫母这才好些。

在公历二月初九也就是农历春节之后的正月初二这天,匆匆陪父母过完春节的卫修,踏上前往燕京的道路。

就像卫修和谭筱筱吐露的那般,这是一次证道之旅,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这对于他的未来将有着难以估量的推进作用。

第二百八十四章万事开头难

满脸无奈的南湘悦任由母亲拉扯着围巾“使劲”的将自己脖子勒住,听着妈妈的唠叨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妈,又不是去刀山火海,看把你紧张的。”

“怎么不是刀山火海?你个死丫头片子,大雪山脉那是人呆的地方吗?去那种地方怎么不跟我们说一声?瞅瞅你这熊样,在家手不理暖手宝,坐在被窝里还嫌冷,那地方可是零下十几度,到时候你就是哭鼻子你爸妈我们也听不到……”

南湘悦的妈妈使劲的唠叨着,唠叨得南湘悦一个脑袋两个大,眼睛不由得向爸爸求助,只可惜站在她旁边的老爸,简直比她还怂,典型的“气管炎”,一脸‘帮不了你的表情!’

话说这春节刚过,这才大年初二的,什么人能逼着南湘悦大春节的跑任务?说起来,这任务还是南湘悦自己争取的,不然以她老爸的威名,谁敢逼迫她啊?

南湘悦是央视记者,之前一直常驻日本,最近一年才回到国内。按道理来说,以她的资历,家庭背景,其实已经不需要怎么跑任务了,然而南湘悦偏偏争取了这个任务,用她的话来说,她想尝试新鲜的事务。

没人知道,南湘悦之所以争取这个几乎没有人愿意去的任务,就是因为看到那串考古名单上的两个字——卫修!

幸好卫修是考古队的队长,名字排在最上面,不然南湘悦那惊鸿一瞥或许就不会看到他了,看不到他自然也就不会争取这个任务了。

南湘悦认识卫修,不过卫修却并不认识南湘悦。

说起来这件事还颇有几分缘分,南湘悦之所以认识卫修,却是因为那次她从日本回国在飞机上正好偶遇熬夜酣睡的卫修,被卫修滑稽香甜的睡姿给吸引,随后又看到燕京相关媒体报刊在机场等候报道卫修,这才对卫修留下来印象。

本来这份印象随着时间长河的缓缓流淌,逐渐也就会消磨殆尽。

岂料,卫修这家伙简直就不是省事的主,先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名头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后来又是卷入食堂投毒案,再到后面直接被冤枉逮捕,可谓一个案子比一个案子热闹,就是燕京央视都给予了报道,也难怪南湘悦能记住卫修。

南湘悦也不知道自己怎么鬼使神差的就冒头接下了这个几乎没人接的任务,或许是因为好奇,也或许仅仅如同她所说的,她想尝试新鲜的事务。

南湘悦再次见到卫修的时候,是在正月初四的上午,此时考古队整装待发,浩浩荡荡足有三辆45座大型客车,除此以外还有两辆设备运输的货车、四辆越野车以及一辆电台转播车。

看这浩浩荡荡的车队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哪领导下去视察呢?

不过不知情也好,这要是知情,指不准又一帮喷子开始大骂:“美帝探太空,华夏挖古坟!”有这钱,资助两所山区小学多好?

唉,遇到这种喷子,实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美帝没祖宗,当然不研究祖宗。赞助贫困山区,那是政府其他职能部门负责,难不成所有部门屁事不干,统统跑过去资助贫穷山区?

此时在一辆大巴里,南湘悦终于与卫修搭上第一句话。

“卫队长你好,我是南湘悦,以后麻烦你多多关照。”南湘悦微微歪着脑袋,露出雪白的牙齿,看起来很是年轻。

卫修诧异的看着面前漂亮的记者mm,惊诧的笑道:“早听说这次跟队拍摄有位美女记者,现在看到果然名不虚传。”

卫修略带几分赞美的招呼,令南湘悦大眼睛都变成了月牙。

这次南湘悦过来,主要是和卫修认识一下,彼此交流一下任务,算是培养一点默契。

要知道考古队还没开始工作,央视却已经开始了工作,他们除了要采集沿途一些风景供给后期编辑之外,还要趁着这段时间正是开始一些人物采访。

按照上面制定的计划,这次考古行动最终结果其实十分模糊,前期打算仅仅以每周一期不超过四十分钟的跟踪报道为主。在考古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结果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这是央视一次大胆全新电视节目的尝试!

过于庞大而臃肿的车队,使得车队速度根本提不起来,行驶了两天多时间才赶到大雪山脉最近的一个小镇子。

这个小镇子叫嘎达木镇,只有五十余户,其中大部分都是汉族,属于汉族与蒙古族混居地,也是这方圆百里商品贸易交流中枢。

这里也将成为考古队的补给站!

车队到了这里暂停修整一夜之后,第二天再次出发。

这次出发就有得罪受了,车队不在行驶在平整的柏油路上,虽然大雪山脉天寒地冻,冻土结识跟水泥地一般,车队开过去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地形并不平整啊!尤其是坐在大型客车中,车身稍微一点倾斜就会被放大十倍,令坐在里面的人倍感胆战心惊。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本来被许多人误以为镀金而来的卫修,却丝毫没有任何异色,甚至没出现一些老专家晕车之类的症状。

车队在傍晚抵达考古目的地——大青山山脚下,此时目的地已经有一批先遣队在附近搭建起几座低矮的板房。

卫修跳下大巴车,眺望着四周的环境,三面环山,一面是荒凉灰茫茫一片的冻土荒原。到了这里,气候越发寒冷,地面上还残留着厚厚的积雪。

在卫修的记忆中,只要是下雪,那必然是天地一片雪白。然而到了这里,卫修才发现原来雪与灰色土地也可以泾渭分明。

“卫队长可还受得了这寒气,若是吃不住,还是趁早随大巴车回去为好。”一声嘲讽的声音从卫修身后想起。

卫修不用转身也知道这是副队长方普泽!

别看方普泽都年近四十的人了,看他这养气功夫还不如卫修这个毛头小子,或者说卫修抢了他的位子令他已经愤怒的几乎失去了理智。

卫修大约也是知道自己抢了方普泽的位子,闻言毫不生气的道:“多谢方副队长的关心,年轻人火气旺,这点寒意不足挂齿,倒是方副队长可得注意身子啊,人到中年身子骨开始走下坡路,可别在这种鬼地方烙下病根。”

听到卫修特意咬重“副队长”三个字的方普泽,脸色更是难看,冷哼一声:“卫队长说得有道理,这不,党和国家关心我就让我做了闲差,这次考古就有劳卫队长了。”

说完冷笑着转身离去!

镀金?哼哼,我叫你镀金,没个真才实学,记者摄像头天天跟着你这个负责人跑,看你不露馅才怪!

没了我,我看你拿什么考古!

方普泽这是在撂担子,而且撂得心安理得,外人根本无法指责他。因为他这个副职,理论上就是辅佐队长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

如果是一般的副职敢这般撂担子,早开出了你丫的!

可惜他方普泽可不是一般人,这次文化部莫名其妙将领队之位给了卫修,自然必须得照顾到他这个老专家的面子,其在队里的地位之超然,可谓无人能使唤得动。

卫修看都没看方普泽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有探索者存在,就是一根针丢在这大青山他也能找出来,更何况一座已经发现踪迹的古墓?撂担子也要,省得碍手碍脚。

“卫大哥,那老头又来挑衅你来了?”宋梓杰拖着一个巨大无比的行礼走了过来,看到方普泽离去的背影追问道。

说起这个宋梓杰,卫修就不得不感叹缘分的其妙。

这个宋梓杰竟然就是宋国维老爷子的嫡孙子!这次赫然代表文化部而来。不过,卫修瞅宋梓杰第一天上车看到他就跟他称兄道弟的模样,就严重怀疑他估摸着是利用这次机会来旅游来了。

瞅瞅他那包裹,尼玛,简直有考古设备的十分之一的分量。这要不是有特殊关系,就他拖着这包裹的模样,早被踹回老家吃奶去了。

“没事,老前辈嘛,有些怪癖也是可以理解的。”卫修无所谓的道。

“卫大哥就是好脾气!”宋梓杰赞道,本想再说两句,无奈荒原上的风太大灌得嘴巴发僵,赶紧闭口不言。

这次考古,孙老给卫修支援了一百多号人手,十几名野外勘探专家、二十多名文物保护专家、还有近五十人的工程队技术工种,总人数占全队的一半还多。所以卫修并不担心方普泽撂担子之后,自己这工作如何展开。

然而在安顿下来之后,第一个问题就难住了所有考古队员——古墓的位置无法确定!

在卫修率领的考古队碰到第一个扎手的难题时,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也遇到史无前例的舆论挑战。

第二百八十五章荒原冻土

田野考古最先确定的工作就是遗址测绘,既然是遗址测绘,那自然就要先找到或者确定遗址的位置。传统考古,这一步将是个十分冗繁的工作,需要一点点小心谨慎的摸索与挖掘。

遗址测绘这个问题在华夏中原地区,并不是什么大难题,只需要付出一点时间与耐心即可,但是到了这大青山这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冻土与磐石成为阻挡考古队最大的拦路虎。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几乎所有的传统方法都失效,无法大面积尝试挖掘的考古队,几乎在开局就陷入了死局当中。好在卫修就不是专业考古人员,脑子里虽然短时间记忆了大量考古资料,然而这些资料却并不会令他形成思维定式,于是一个几乎轰动全国的考古案例出现了。

……

2016年年末的时候,央视宣布将在新年初十cctv第七套电视节目播出大型考古直播报道!

老实说,随着近两年考古直播节目如雨后春笋节节冒出,央视这次的宣布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甚至还不如某跑男综艺节目下一季预告来得火热。

然而等到央视初十首次公布这次考古团队名单的时候,网上炸开了窝,当然不排除有心人的推波助澜!

两百多人的大型考古团队的队长,竟然是一名年仅二十二岁还没毕业的毛头小子,而且还是大家颇为熟悉的年轻人——卫修!

考古名单一经公布,文化部、文物局可谓受到全社会的质疑!你当考古是过家家啊,谁都能去?更别提让一名几乎没有任何考古经历的人领队,这是谁任命的?脑子进水啦?

不得不说,卫修在网络上还是具有颇高的人气,这次名单已公布,大家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嚣着公布履历,人肉搜索之类的,实在是卫修大家太熟悉了,可是正是因为熟悉,众人才质疑。

这个质疑不是质疑卫修,而是质疑安排这次考古的相关部门。

卫修他是鉴宝专家,这点咱们大家都承认,人家那彪炳战功在那摆着呢,咱没法怀疑。问题是这鉴宝专家啥时候又成了考古专家?鉴宝专家跟考古专家是一回事吗?拿我们纳税人的钱不当钱啊?把我们当猴耍啊?

就算卫修是特殊人才,再怎么特殊也不带这样使唤的吧?瞅瞅瞅瞅,全国著名考古专家方普泽教授,博士头衔,竟然被安排成了副职,尼玛,说这里面能没有猫腻,谁信?

网上的舆论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间开始转向对卫修的攻击。

话说,卫修也是倒霉,每次只要闹点事情上了网上,保准都没好事,不是被人骂,就是被人怀疑,估摸着好运气都被探索者用完了。

网上闹得沸腾,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