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明星系统 >

第299章

大明星系统-第299章

小说: 大明星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森这么一搞,害得他们制片部又多了很多工作,这让莫基有些不满。

“谁知道呢?这部电影都没有拍出来,我们还是小心提防为妙,顾小凡这个人很不简单,毕竟亚伯很希望能得到《黑暗骑士》与《冰与火之歌》。”

说着哈森也不继续与莫基交谈,就自顾自地走到了楼梯间,然后拿起了手机拨出了一个电话。

“卡狄更夫人,有个好消息告诉,是的……亚伯已经准备动手了,他支持的影片是《与巴什共舞》……如我们约定的,只要顾小凡能够正面击败《与巴什共舞》拿下最佳外语片,那么就可以由你就应该按照约定支持我了吧……”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英国口音的女声:“那你觉得他这次有多少胜算?”

哈森充满*与阴谋的笑容浮现起来:“我不知道,我预计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吧。”

“那你让我准备什么?”那边英伦女声奇怪道。

“不,你不了解那个顾小凡,他是跟我一样的人。”哈森微笑道:

“就算这次不成功,他也会下次再来,下次不成功,那么下下次他还会变得更强再出现,我预计最多五年,他就会达到这个目标,而五年之后,你的女儿也应该成年了吧?”

“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电话那头的女人笑道。

“谢谢夸奖。”哈森笑答挂上电话之后,又拨给了另外一家游说公司,开始准备《入殓师》提名游说工作。

顾小凡真是有意思的人,这么高喊自己要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在跟自己这边喊话吗?

哈森不由笑了起来,心里也是佩服顾小凡的魄力,这样一来不管成功不成功,起码让那些动摇的股东看到他的决心。

这次获奖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但只要能得到提名,事情就会向他预期的方向发展。

唯一令哈森有些意外的是,顾小凡实在是太着急了一些,一回去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参与这次奥斯卡,这才短短4个月,这样仓促之作想获奖,实在是希望渺茫。

在一片争议声中,时间很快来到了9月份下旬,顾小凡有条不紊的布置一切,由于是日本题材改编过来,美工极为重要,顾小凡也邀请到了刚刚拍完《让子弹飞》的香港美术指导张叔平。

这位王家卫御用美术指导,对于色彩与造型的把握,在华人电影界首屈一指。

为了几位主演的服装风格的确定,拍摄场景的搭建,张叔平与顾小凡两人一起,足足制作了二十一本厚厚且精美的风景剧本。

电影人都知道一句话“画面与氛围,就是导演个人喜好的综合体”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虽然那同样是一部《入殓师》,但是日本人拍与顾小凡拍,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人。

这里面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镜头的色彩了,日本的电影给人画面感觉非常朴实,活泼中却很怀旧,让观者就像是进入一个温暖怀旧的小木屋,温馨平静。

而顾小凡的电影画面感觉却有那种鲜明的朝气蓬勃,鲜活感十足,就是是面对“死亡”的题材,他也能拍出令人心醉神移的美感。

当然这一切,也是建立在张叔平强大的美术创造力上,如果通常只需要提出构想,张叔平就能用各种方式把他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在他的眼前。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入殓师》剧组除了客串的演员之外,全员都到齐,举行了开机仪式。

而开机后,顾小凡并没有着急于让大家开始拍摄,而是开始进行了前期的排戏工作,与之前作品不同,这次的故事主要是以人物情感交流为主,对于角色之间的互动细腻程度,远远超越之前所有的作品,所以排戏的过程也要更加细致得多,整个剧本都要过无数遍。

而在其他人排戏的时候,顾小凡与周闰发两人却是不同,并不对剧本台词,而是顾小凡每天就跟着周闰发一起,模仿着他的举手投足,两人每天,都在一个假人模型面前,不断重复着整理化妆的动作。

甚至到了深夜也不例外……令人毛骨悚然,时常到了深夜,大家起来上厕所的时候,都看到拍摄场地里,两道人影还在沉默地坐着同一套动作。

前期的拍摄的剧情很轻松,对于顾小凡,高媛圆,周闰发这样经验丰富的演员来说,这些剧情都驾轻就熟,并没有任何的难度,唯一的难度在顾小凡扮演的小林,拉大提琴的机场戏上,而这似乎对顾小凡一点都不是问题,这位导演的多彩才艺似乎没有不会的。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入殓师》的开机,凤凰卫视与浙江卫视,弹幕网也开始联合,暗自进行了一场全国性质的歌手海选。

第一届《中国好声音》的正在悄然的展开着,一切都按照着顾小凡的计划顺利前进着……

第603章大牌来探班

晚上8点,《入殓师》剧组正在南丫岛的一家小店里,紧张地拍摄着。

剧组上下都在各司其职忙碌着,没有人想到,这时候顾小凡的至交好友,冯晓刚与姜闻,会结伴来探班顾小凡的新戏拍摄。

他们来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因为当然是给顾小凡帮帮场子的,毕竟《1942》与《让子弹飞》都是顾小凡投资的。

第二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想法是,冯晓刚与姜闻两人都非常感兴趣,顾小凡说的“要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究竟是口头的宣传,还是他真的这么有自信呢?

说实在的,冯晓刚与姜闻两人不是没想过奥斯卡,是个导演都想过,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切入的角度,毕竟中西文化差距太大了,就算你拍得好,人家美国人也不一定看得懂。

顾小凡这次,是想到什么样的好办法吗?

两人一来时候,顾小凡正与周闰发一起在镜头里,拍摄一场为一位亡者入殓的戏份,负责管理现场是上影厂的徐副导演,他赶紧招呼这两位内地大导演。

“不过招呼我们了,我们自己看看。”冯晓刚与姜闻示意徐副导演,不动声色,两人都是导演,知道拍摄中最忌讳因为来人停下来。

徐副导演却小声提醒道:“冯导,姜老师,这场戏他们已经拍了很久了,昨天就拍了一天,估计还要今天要拍到很晚了。”

“哦?”冯晓刚一愣,然后望向姜闻,两人都是声色一凛,看来这场戏不简单啊。

他们这么期待这场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他们来到现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讲任何台词。

要知道,以表演而论,最不需要技巧的表演方式,其实就是“台词”。

你想表达什么,无论什么情感,什么内心活动,直接说出来就好了嘛。

所以电视剧是最容易演的,因为电视剧是靠着台词来描述剧情的。

电视剧中里台词直白表达情绪,最好,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琼瑶言情剧,琼瑶阿姨虽然很多人都很看不惯,但是台词功力却是顶级的。

看看在2007年热播的《又见一帘幽梦》中,琼瑶阿姨是怎么让女主角紫菱,表达自己的内心的?

紫菱问男主角:“云帆,我晕车耶!”

男主角回道:“怎么会晕车呢,这只是马车呀,是不是中暑了?有没有发烧?”

紫菱这时候,就说出来了一个天下无敌的“十三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不是那种晕车!我是坐着这样的马车,走在这样的林荫大道上,我开心的晕了,陶醉得晕了,享受得晕了,所以我就晕车了。

其实,我自从来到普罗旺斯,就一路晕,我进了梦圆,我晕,我看到了有珠帘的新房,我晕,我看到古堡,我晕。看到种薰衣草的花田,我还是晕,我看到山城,我更晕。”

这一场戏,这么清晰一段富有感情的台词说出来,女演员根本都不需要什么演的,只要念完就足以令观众感受她内心的激动了。

正是因为琼瑶阿姨擅长这样的台词戏,所以琼瑶戏,特别适合没有太高演技的年轻男女演员去演。

但是如果反过来,你不让女主角说话,同样一段,她怎么通过表情,肢体,反应,来表达她心里这“十三晕”情感呢?

如果是这样,恐怕任何年轻女演员都会当场愁得七孔流血吧……

所以,虽然用台词不代表这段表演很容易,但是不用台词的戏,一定非常非常的难。

冯晓刚与姜闻两人赶紧仔细看去,想知道这场戏有什么激动的地方,可他们看了一会之后,却有些大失所望,因为顾小凡与周闰发演的其实在“入殓”一个演员演的“尸体”。

那个尸体大概40多岁,1米8的个头,顾小凡与周闰发把他披上一件“佛衣”(白色的寿衣),然后用沾上酒精的毛巾擦拭这名“尸体”的全身。

重点还不这里,重点在于擦拭的过程,不能让他们对面的10几名“亲属”看到过世亲人除脸之外的肌肤。

周闰发做一遍,顾小凡做一遍,每一遍他们都会因为东拉西扯的过程弄得满头大汗。

虽然尸体是演员扮演的,但是在化妆师的巧手化妆之下,看上去肌肤铁青,整个人还散发着一股“尸臭”,虽然你明知道是假的,但是还是令人无比的恐惧。

很多工作人员,都不住的在旁边呕吐着,就连那些扮演亲人的演员,脸上都自然而然地露出害怕厌弃的神色。

更多的人是害怕,冯晓刚与姜闻都看得出,现场的人当中,只有顾小凡与周闰发毫无惧色。

顾小凡动作已经很熟练了,看起来好像已经做了千百次了,他每次的入殓都非常流畅,没有一丝的停顿,甚至可以说是优雅。

当他“入殓”的时候,大家便不那么害怕了,因为他镇定情绪能感染现场的所有人。

冯晓刚与姜闻都微微点头,看得出来,顾小凡为了这个镜头,练习了不知道多少天了,这可是这个体力活,绝对不是做做样子就能有这样熟练的。

不过令两人意外的是,顾小凡演得都能让人淡却死亡了,难道这有还拍得不行吗?

只要做到这一点之后,然后再让化妆师,把“尸体”演员的重新化为平日里红润的气色,那么在电影里,就会显得非常有效果了。

这样顾小凡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冯导,要是你,这场戏能过吗?”姜闻沉着嗓子小声问冯晓刚。

“恩……姜老师你呢?”冯晓刚反问道,姜闻却只是笑道:“那我恐怕还得要比这好上一点,我总不能跟你拍得一样吧?”

冯晓刚听着不由哑然失笑,这姜闻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好上一点点,一定要当这个第一。

姜闻刚说完,就轮到周闰发来“入殓”了,只见他的动作与顾小凡刚才的一模一样,速度却是天差地别,他很“慢”出奇的“慢”。

这种慢,却出奇的美……

冯晓刚与姜闻,都是看得一愣。,突然觉得如此残酷令人作呕的场面,仿佛一瞬间被照上了一层光彩,宁静且美好,整个镜头里都好像是一副艺术画卷一般。

“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姜闻目瞪口呆,突然轻喃出一句古文。

这是苏东坡评论书法的一句名言,就是强调良好的书法,心态的关键就在一个“忘”字,首先要做到心手相忘,其次是手笔相忘,这样不仅仅忘记了自我,也忘记了自我意外的事物,包括书法的用具与书法的技巧等。

第604章至美的艺术

这样的“物我两忘”的境界,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只有做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创造出“不艺之艺术”

周闰发表演,犹如是一个书法大师在挥墨一般,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表演,甚至忘记了自己。

他的举手投足之间的气韵,已经超越了一切“有形”的东西,那些神色刻意变化,气息的运用,肢体的协调,而是在完全“灵感”状态下,力求情性的充分发挥,自然天成,不着痕迹。

这样的表演创造才是“至艺”,这样的呈现才是“至美”……

冯晓刚虽然没有姜闻那么深的古文功底,但是也看得目瞪口呆。

因为顾小凡刚才表演已经足够出色了,把原本恐怖散发着“尸臭”,令人厌恶的环境,变成不那么令人反感了。

而周闰发则是不同,他的层次又高了一层,他把“入殓”这件令人从心底厌恶的事情,变得神圣而美好。

仿佛死亡是那般的平静,美丽,崇高……

那些原本扮演“亲人”的演员们,因为害怕死亡,所以只会用恐惧和忧虑的眼神去偷看死者的面孔。

当顾小凡“入殓”的时候,他们才敢抬头去看,但是所有镜头后的人,都能感觉到他们眼神混杂着惊惶、恐惧,厌恶……

虽然台上挂着那位演员“身前”微笑的照片,但是大家看他的眼神里,却像是在看一个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怪物一般。

这并非是演出来的,就像是拍鬼片的人会被经常吓个半死,在晚上拍这种入殓戏,明知道是假的,你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思绪。

可当周闰发入殓的时,这些人的脸上的惊惶、恐惧已经消失不见了,竟然已经完全入戏了,他们看着那具“脸色铁青”的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