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残夜花香月满楼 >

第11章

残夜花香月满楼-第11章

小说: 残夜花香月满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了想,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男女间的情事,牵涉到家族就会变得复杂。脑中突然闪过一镜头,似乎是我那世的爸爸在追问我:“他家的门槛太高,他的父母也看不上你,你为何还要跟他在一起。更何况,他也不一定、、、会真心待你!”爸爸口中的那个他,莫非就是我那一世的男朋友?只是为何一想到他,我的头就会疼,而且完全记不清他的样子!心中突然一惊:我似乎好久没有做那一世的梦了!
    小莲的声音在这夜色中有些伤感,难道、、、她已经有心上人了,而恰好她的心上人亦是那仇人的儿子!只是这古人也未免太早熟了点吧,小莲才十二岁,是不是还不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是,她还在等待我的回答呢,于是我道:“小莲,只要是两人真心相爱,就不要畏惧外界的阻力。”
    其实我心里明白,在这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女性基本是没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的。梁祝式的爱情悲剧揭示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这有仇的两家儿女在一起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可是,小莲的性子本就柔弱,我如何能把这残酷的事实告诉她呢?何况,就连我自己,也常常在迷惘,我的爱情路将在何方!只能用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来形容罢!
    我苦笑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小莲有心上人了?”
    夜凉如水,小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她呆呆地看了看那遥远的星空,遂说累了,便回房休息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莲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激起了我心头的阵阵涟漪。虽然我常常提醒自己,我还小,还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可有着两世经历的我,不可能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前世我的情路似乎走得并不轻松,所以我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如今小莲既然提到,我也忍不住暗暗问自己:我的那个他将会是谁?闭上眼时,脑中浮现出一张天人少年的脸。不可能是他?我摇了摇头,果然又出现了另一张儒雅秀气的脸,那是孟秋的脸。孟秋的脸上永远是温暖的微笑,那才是女儿家心目中的理想情人。只是,孟秋他、、、会是我的良配么?
    我起了身,缓缓走出了院子。既然睡不着,心思又乱,就去睡莲池边走走吧。淡淡月色下,睡莲花香幽幽,风儿也幽幽,吹皱了那一池的水,也吹乱了我心事。
    就着亭边的柱子,我坐了下来。随手扯下一片不知名的叶儿,我放在嘴边,吹起了一首曲子。那是一首缠绵的曲子,它道尽了女儿家的心事,那种欲语还休欲罢不能的心事。
    还记得前世初知男女情事时,最爱看琼瑶的书。她笔下的故事不知哄了多少怀春少女的眼泪,而我就是其中一员。有段时间,我狂热的看完了她所有的书,并且达到了不眠不休的地步。为此,我的爸爸妈妈大为恼火,断绝了我的经济来源。经济来源断了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肚子问题才是首要问题。琼瑶笔下的爱情故事,全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女在创造着一个个的爱情童话。彻悟之后,我就能理智而又客观看她的小说了。不过她的笔法细腻,许多的词句写得很美,确实还是有它的吸引人之处。她的书拍成电视剧之后,我记住了一个曲子,便是那曲《一帘幽梦》,因为我觉着它道尽了女儿家的心事:
    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
    我今晚情不自禁吹的,正是那曲《一帘幽梦》。
    一段吹完,正欲吹第二段时,一阵悠扬的萧声突然响起。它缓缓地追着我用草叶吹出来的声音,象是那清风追着柳叶,飞鸟追逐那白云,鱼儿腾越在小溪、、、那悠扬的声音和着我那清脆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竟是奇异地和谐。莫非,这一叶一萧也能成知音么!
    一曲终了时,那萧声带了一分试探,又奏响了另一支曲子。它似在期待我来应和它,我一时性起,遂也追着它的声音吹响了那草叶。我们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这淡淡月光中,在这幽幽荷香中,竟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嘿,我们也能与俞伯牙与钟子期相媲美了呢!只是不知,我那知音到底是谁呢?
中秋
           中秋
    定业十年秋,金桂飘香的季节,顾府上下忙忙碌碌,都在为中秋节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而我,成了真正的闲人一个。柳大少一个月前出去巡视他手下的产业,一直没有回来。我除了呆在望月楼看书之外,整天便是东瞧瞧,西望望。当然,有时我也会帮助崔婆婆她们准备吃食,顺便嘛,也可以偷吃点东西罗!
    节前春兰就告诉大家,公子爷不能回来过节了。一听这个消息,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猴崽子们乐成了一团。看来,这柳大少的杀气还蛮重的嘛!以后可得提醒他,越是当领导,就更应该平易近人,不然,可就成了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了!瞧,这不,群众多么急于脱离他!
    临近中午的时候,伺书却回来了,他这次随了柳大少一块儿出去。他告诉大家,公子爷可能要明日才能到,他先把一些东西带了回来。看着伺书肩上的大包小包,大家都很好奇。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伺书说,他特地给我们带了礼物。大家一听可乐了,忙上前帮他卸包袱。伺书无奈的瞪大眼,似在说:你们早干嘛去了,听到有礼物才这么积极帮我拿包袱!
    细心的伺书怕我们起内讧,给每个人的礼物上都贴了名字。大伙儿领了之后打开一看,嘿,里面的东西居然一模一样!
    伺书偷偷把我拉到一边,又偷偷另塞了一个布包给我。我正欲接过时被伺砚发现了,他大嚷:“伺书你真不够义气,偷偷给南丫头送东西还瞒着我们,快翻开给我们看看!”
    伺书涨红了脸,抱着那布包不肯松手。我心思一动,莫非伺书是感激我上次扮高人助柳大少脱了困,才送那礼物给我的。伺书啊伺书,你我同事一场,帮一点小忙是应该的,何必弄得这么客气呢!于是我说:“伺书,打开给他们看看嘛,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伺书看了看我,脱口而出:“不行,这是公子爷吩咐单送给南丫头的,凭什么给他们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我的脸上则还挂着僵了一半的笑,下一刻竟不知道该做何表情:这柳大少是什么意思,平白无故为何送我东西!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不会有什么目的罢!
    我故作轻松地抢过伺书手中的包,打开给他门一看:咦,里面竟是书,而且还是志怪小说。我恍然大悟,想起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情景。那时我正在三楼看一本书,看着看着就出了神,看到好笑处便忍不住笑出声来,而抬头则看到柳大少一脸的探究。我怔了一下便告诉他,我看的是志怪小说。在大秦,诗词曲赋是阳春白雪,而志怪小说则流于通俗。但我见那里面的故事新奇有趣,平时挺喜欢看。柳大少书房里的藏书虽多,但这一类的却很少,估计是主人不屑于看这毫无风雅的东西。柳大少听了我的话,倒没露出那不屑一顾的表情,反而从我手中拿了那书去看。于是,我便麻着胆子告诉他,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曲高则和寡,通俗的才更受欢迎。其实我心里是在暗暗说:你太高傲了,所以很难交到朋友,平和一点,才会更受大家喜欢。当然,柳大少是绝不会猜到我的想法的。不过这事过后,他倒也会常在外面找两本志怪小说给我看。
    此刻,看到这几本书,我心里不由赞了他一声:好小孩,你终于跨出了成为成功领导的第一步了!
    月上中天之时,我们搬了桌子到院中,还在上面摆了各种各样的吃食。今夜难得的是春兰和夏荷也加入了我们。
    热热闹闹地吃完这顿团圆饭,我照例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次却讲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什么选上这个故事呢?今天晚上的月亮够圆,气氛够浪漫,而我不知为何亦有一点点的伤感。要是不弄得煽情一点我还真是心有不甘呢!
    于是,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略带伤感的声音中娓娓道出。众人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脸上都带上了一份萧索和遗憾。春兰看我的眼神是一如既往的复杂;夏荷则带上了一副淡淡的惊奇;善感的小莲装了满眼眶的泪;就连最调皮好问的伺砚,这回也没了以往的嬉皮笑脸,他一脸悲伤的看着我,好象在说:南丫头,这么个大团圆夜,你怎么弄了个这么哀伤的故事、、、
    良久,坐在我对面的小莲突然抬起头,她的眼泪还没干,眉毛却高高地挑起。指着我的身后,她有点失态:“公、、、公子爷!”
    她的声音里还带了一份惊喜!
    我回过头,也愣了:柳大少正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我们。而他的身后,则跟着风尘仆仆的东方。
    大家连忙站起了身,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桌椅。即将散去之时,柳大少唤了我的名字,我连忙规规矩矩地站到他面前。良久,他没有说一句话,我也没有抬头看他,气氛似乎有点凝重。
    内心天人交战无数遍之后,我终于冲他福了福身子:“公子爷,多谢您给我带的书。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您先休息吧!”
    他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有浓浓的悲伤:“你说的故事是真的么,仇人家的儿女真不能在一起么?”
    咦,怎么这句话这么熟悉?哦,我想起了,那个月夜,心事重重的小莲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难道他们两个——富家公子看上小丫鬟的故事莫非就要在我身边上演了!心里升起了一股异样的感情,我辨不清是为我自己,还是为小莲在悲哀。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神色也变得有点惶惶。一时间,我竟忘了柳大少的提问。
    我们两个人就这样呆呆地站在院子里,良久,良久、、、
    是夜,即将入梦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萧声。那声音里有期待,有彷徨。是你么,知音,你在唤我与你应和么,可我的心太乱了、、、
解困
           解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定业十年冬,远离中京的裕门关众将士们,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大雪封了官道,不知为何,朝廷的粮草迟迟未发送到裕门关。边疆快马急报送了一批又一批,朝中却迟迟没有回应。
    顾家军镇守边关多年,众将士背井离乡,誓死方可保得一方百姓太平。此次朝廷迟迟不发粮草,边关百姓皆有微词。顾家军虽节衣缩食,但军纪严明,数万士兵竟无一人扰民。
    就在顾家军捉襟见肘之时,边关又传来急报,大齐境内似乎集结了一批军队,正往裕门关开来。
    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偏遇顶头风”,顾将军为此一筹莫展。这时,有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突然送了大批的粮草到了顾将军的帐外,然后又悄然离开。众人议论纷纷,好奇地猜测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到底是何人所指挥。
    而此时,大齐军队离裕门关只有四十里之遥,这批粮草,真可算得上是顾家军的救命粮草啊。
    柳老爷和柳大少又外出了,这次伺书留在了顾府。自从我扮了一回高人之后,伺书看我的眼神就多了一份崇拜。其实在柳大少那次解困后不久,伺书就告诉我,他知道那办法是我想的。因为没道理高人有意帮忙不去告诉公子爷却为何独独托梦于我。他还再三保证,他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的。只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告诉我。我一方面感慨于他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则叫苦不已——我可不是什么万能的先知呀,伺书同学,你的难题我可不能回回都解呀!
    伺书把裕门关之困告诉我的时候,我刚收到了春生的来信。近来孟秋颇得岳相器重,事情也挺多,来信倒没有以往频繁了。
    过去的这一年里,得知春生与二牛决意从戎,我便有意把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他们。此外,我还把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也一一写信告知他们,也是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而根据伺书他们说,他们二人目前已在顾家军渐露锋芒,似乎顾将军亦有意提拔他们呢!
    拿着信,我走出了望月楼门口。刚踏上台阶,哧溜一下就溜出了好远。而身子不受控制,也重重地跌坐在地上。伺书见我摔倒,忙跑过来扶我,哪知一个不防,他也摔倒在我的身旁。看着两人俱是一脸的狼狈,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伺书尴尬的咧了咧嘴,似在说:你倒挺会苦中作乐!
    忽然,我脑子一激灵,问道:“伺书,为何门口会这么滑?”
    伺书摸了摸头,思索了片刻才道:“今儿早上起得忙,这洗脸水就给直接泼在了台阶上。估计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