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清朝强龙 >

第63章

清朝强龙-第63章

小说: 清朝强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击中妖道的鼻梁。 
  “哎……”妖道厉叫,后空翻远出两丈外。鼻梁被击中、双目必定受到波及,眼球必定充血,短期间出现失明危境。 
  “你逃得了?”赵四爷的叫声震耳,贴地滑进。 
  妖道转正身形飘落。本能地挥剑自保,布下严密的防卫纲,同时准备第二次飞跃逃走。 
  岂知戒尺从下盘一锲而入,尺尖发出无穷大的劲道,变成了锋利的刀尖,贯入妖道的丹田要害,直抵脊骨。 
  剑尖疾沉,剑光突然出现异象,象是烈火发自剑内,同时响起一声雷鸣。 
  剑碎成百十段,向前呼啸激射。 
  可是,赵四爷已斜滑出两丈外去了,碎剑激射的方向差了甚大的角度,全部落空。 
  妖道向前踉跄冲出两步,突然向前俯。 
  赵四爷收了戒尺,大踏步离开。 
  “打破贫道的……的天灵盖……”妖道狂叫:“让……让贫道兵……兵解……成……成全贫道……” 
  “咱们走!”赵四爷沉声说:“大群强敌将至,迟恐不及,快!” 
  七人身形乍动,眨眼间便消失在夜幕中。 
  “天啊……”妖道厉叫,向前一栽,在泥水中蜷缩着挣扎。 
  两里外常道观方向,大群高手正飞赶而来。 
  凡是见过报应神的人都死了,当然不知道所发生的事故演变,只知道事故的发生是在村东丘家,丘家的主人是三十年前退出江湖的侠义老英雄伏魔天罡丘家麒。最后的消息,是出动大批人手,由太上真仙主持,前往捉拿伏魔天罡一家老少,押往常道观处治,之后便失去连络。 
  现在死了许多人,太上真仙也死在至常道观的途中,丘家一门老少不知下落。那么,结果只有一个:伏魔无罡一家老少,杀掉了派往捉拿他们的人。 
  问题是,死在捉拿现场的人,与太上真仙五个人被杀的地方,情理上无法解释。最可疑的是,太上真仙所发的警啸,并非被人追杀而发的啸声,如果是在捕捉现场被追杀,不应该在出村的回程才发生,应该在捕追现场求救,由村中问题的答案不难估料,那就是捉拿得手之后,押回的途中,受到丘家的亲朋好友袭击,救走了丘家一门老少,杀死了押解的人。 
  村中的公祠,也是安乡口村的社学所在地。社学,也就是日后演变的私塾,不同的是,社学是朝廷规定的必须设立的村社公学,经费却由村社的人自行负责,经费不够,因此请来的两位外地夫子,只好住在公祠的客房里。 
  两夫子之一的陶夫子,今晚摇身一变,成了提供消息线索的线民,也暴露了他是湖匪的眼线身份,真是斯文扫地。 
  公祠的后堂灯火辉煌,气氛紧张。 
  从常道观赶来声援的人,有二十余名之多,加上在村中布纲守候的十余名首要人物,后堂便显得有点拥挤了。 
  堂上坐了十二个人,有六名是穿了道装却又不象道装的人。堂下右首,二十余名首要人物神色激忿。堂下左前,是十四名骠悍的湖匪首脑要员。这些湖匪中的高手,本来是派在湖滨埋伏守候的人。 
  堂下,跪着十八名村中的父老,都是村中有地位的所谓乡贤长辈。 
  另两人是站着回话的:朱村正与陶夫子。而十八名乡贤,一个个跪伏在他不住发抖,有人念菩隆保佑,有人念神灵慈悲……反正生死关头,只有求神灵庇佑了。 
  堂上高坐的十二人中,有四名是湖匪,为首的是二寨主飞鱼潘光前,一个五短身材,但生性极为凶残的悍匪。 
  人声起自堂外,四名大汉押了一位中年胖子,连拖带拉住堂下一推,在脖子的叫喊哀求声中,两大汉将人按倒,强迫跪下。 
  “这人就是阎七爷阎会昌。”陶夫子向上面的人说:“是与丘家交往最密切,交情最深厚的人。” 
  “也是本村掌词九老之一。”朱村正加以补充:“他与丘家映经常在一起喝酒,下棋。 
  丘家的晚辈。都叫他七老爷。“ 
  “与丘家有密切往来的人,都抓来了?”那位穿道装。天生一只三角限,神情阴森的中年人沉声问。 
  “回仙长的话,都抓来了。”朱村正欠身恭顺地回话。 
  “似乎这些人,都不是武功出众的人。”穿道装的人冷冷地说。 
  “村中没设有武馆,所以无法知道谁练有武技。”陶夫子代朱村正回答。 
  “陶夫子,你在安乡回村卧底三年,竟然不知丘家麒是早年的伏魔天罡。”二寨主飞龙潘光前厉声说:“你应该滚回水寨巡风守更,哼!” 
  “属下在安乡口极少与外地的人接触,怎知道伏魔天罡的名号?”陶夫子拉长了苦瓜脸。 
  “潘二寨主,怪贵属下不得。”穿道装的人淡淡一笑。“贵属下出生,伏虎天罡已经退隐了。老实说,本教的名人高手中,真知道伏魔天罡底细的人也没有几个。请不必过问,让贫道处理。” 
  “是,但凭仙长作主。”飞鱼客气地说。 
  “你们,都给本法师听清了。”穿道装的人,向快吓昏了的十九名乡贤厉声说:“贵树一定隐伏了不少武功极为高强的人、做丘家的帮凶,不但救走了他一家五老小,更肆意杀了本法师二十余位弟子。你们是村中的父老,一定知道一些线索,谁能指出这些凶手是甚么人,目下可能逃到何处躲藏。谁就可以活命,本法师法外施仁。保证他的安全,不究既往。 
  假使你们胆敢推说不知,哼!“ 
  “那就一体处死。”飞鱼凶狠地说。强盗们说话毫不含蓄,血腥味甚浓。 
  “阎七爷,你一定知道的,是吗?”陶夫子在发抖的阎七爷耳旁蹲下。语气半哄半骗:“村附近一定有丘家老小藏匿的地窖、洞窑等等,平时大家躲贼的地方,你一定知过的,你是丘家的好朋友,是吗?说出来吧!他们会宽恕你的,也宽恕全村,你不希望凌寨主下令屠村吧?” 
  “皇天在上……”阎七爷拍地哀号:“我承认和丘……和丘家比……较走得近,但我怎能知……知道他们的事?天啊……” 
  “不要叫天!”陶夫子凶恶地掀起阎七爷,举动一点也不象夫子,“你一定知道的。你这老狗杀才,不要害了全村的人。你要知道,凌寨主的人全来了,即使要把安乡口村的地皮全翻转,也要把丘家的人找出来的。村四周封锁得密不透风,丘家的人如果往外逃,决难避免被发现,而现在还没有动静,一定藏匿在村内或村外围的洞窟或地窖里,你一定知道。” 
  “我发誓,我……我一点都……都不知道……天啊…………”阎七爷简直在嘶叫了。 
  “你还是不说?”上面的老道厉声问。 
  “皇天……我真……真的不……不知道……” 
  “砍!”老道拍案怒叫。 
  一名大汉手起剑落,阎七爷的头向前滚出,鲜血向前喷,血腥刺鼻。 
  “皇天……”几个可怜蠢尖叫。 
  “饶……命……”有人狂号着磕头求饶。 
  有三个人当堂吓昏了,有一大半的人屎屁流满裤当。 
  当然,不可能有人知道丘家五老少的下落,安多口村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大批歹徒在村中穷搜,安乡回村大灾难临头。 
  村东南约两里余,一座荒僻的池塘南首树丛中,七个人席地而坐。草中泥水四溢,但他们全身泥水,不在乎再沾一些污泥。 
  “如果丘老前辈能帮助晚辈弄到一艘船,就算报答晚辈了。”王二爷向伏魔天罡诚恳地说:“其他的话,可以不必诸多客气,是吗?” 
  “好,老朽不再晓舌说些无谓的话。”伏魔天罡苦笑:“船都被拖上岸严加看管,目下除了冒险硬抢,别无他途。因此,老朽愿顿路打头阵。抢船远走高飞。” 
  “晚辈要船是为了把对面洲上的人接过来,而不是要远走高飞。”王二爷郑重地说:“因此要抢两艘船,一艘让老前辈一家远走高飞。” 
  “你们还要回来?”老太爷讶然问。 
  “是的。”王二爷语气十分坚决。 
  “他们人多……” 
  “干军万马,何足道哉?” 
  “这……你们知道弥勒教的可怕吗?” 
  “知道,还加上湖匪。”王二爷冷笑:“四海报应神早晚要和弥勒教彻底了断,这时正是时候,不能让他们认为报应神是釜底的鱼,愈早解决愈好,来到此地的甚么大少主,一定是龙虎大天师李教主的长子李大仁,咱们报应神在澧州杀了他的二弟李大义,他不会放过我们的。水上有湖匪帮助他们行凶,在水上我们不能和他们玩命,所以宁可在此地和他们拚死活,我们不能乘船逃走。” 
  “那就算老朽一份,伏魔天罡不是怕死逃避的人。”老太爷咬牙站起:“小老弟,我们去抢船。” 
  “不能强抢,晚辈不希望他们发出警讯,让湖匪在中途袭击。” 
  “那……这就难了……” 
  “老伴,小洪洲相距仅十里左右。”老太太三湘龙女说:“我们一家,难道就不能把他们两个不会水性的人带过来?黑夜中从水上移动,比乘船安全一百倍。” 
  “对呀!”小姑娘兴奋地说:“这点点风浪算得了什么?带几段竹筒防险,我们这时出去,天亮之前,一定可以平安地回来登陆。” 
  “两位请放心。”老太爷笑笑:“有竹简给贵同伴防险,寒家每一个人,都可以拖带三个人。老朽的老伴早年绰号称三湘龙女,老朽的孙女静姑,似乎水性更高明些。” 
  “只是……岂不把前辈一家拖进这凶杀的……” 
  “小老弟,老朽一家已经涉入此事了,目下已是有家归不得,这里的基业丢定了。” 
  “王二爷,我不喜欢你这种天下灾难一肩挑的态度。”小姑娘用手时碰碰王二爷的手臂:“你要是不让找们参予。我会恨你一辈子。” 
  “你……” 
  “我怎么啦?”小姑娘毫不退让:“我们地形熟,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俱全,难道这不配替你们摇旗呐喊?不管啦!你得答应。” 
  “哈哈!”赵四爷跳起来大笑:“二哥,可找到一个敢和你争论顶嘴的对手了,而且显然你是输家。丘老前辈,到何处可以找到竹筒?” 
  “老朽知道何处找,准备走。”老太爷欣然说。 
  “你看,你就没有四爷干脆。”小姑娘向王二爷嫣然一笑,一跳而起:“有我们相助,你不会后侮的,二爷。” 
  夏日的暴风雨,是下不了多久的,天将破晓,天宇中已是云开月明,但风浪仍大,湖岸仍然浪花澎湃,涛声乱人听觉。 
  扼守湖滨的人,根本无法发现泅水登陆的人。丘家的人熟悉地势,知道在何处登陆可以避开把守的人。 
  天终于亮了。 
  公祠前面的前场,横七竖八摆放了三十三具死尸,男女老少都有,一看便知是被匪徒们处死的村民。 
  七十余户住宅,大门全被捣毁,屋内屋外一团糟。 
  每一家村宅,皆建有藏粮食却躲兵避匪的地窖,这时全被找出来挖开了。有些地窖建在屋侧,有些则远离住宅,有些则建在菜园或田地旁,但由于匪徒们早两天由村中带入各宅住宿。村民不知这些凶神恶煞的底细,还真以为是村正带来办案的公人,没有人走避,被匪徒一加威逼,所有的地窖皆被迫招出来了。 
  村中除了匪徒的人外,全村两百余位男女老少,目下皆踪迹不见。 
  除了余留的三十三具尸体,确是人烟已绝。三十三具尸体中,有昨晚被押至公祠逼供的十九个乡贤,自然也包括了身首异处的阎七爷在内。 
  好残忍的大屠杀! 
第九章
         洞庭湖的湖匪足有百十股,通常各有猎食的地盘,通常派有眼线,在地盘内各重要村落潜伏,一方面留意村民的活动,注意地方武力的兴衰;一方面打听官府的动静,官兵与乡勇到达之前,匪徒得以及早撤离。   以湘阴以北湖滨各镇市来说。过去曾经受到湖匪的血腥洗劫,把湖匪恨入骨体,联合组成了极为雄厚的乡团,拥有各式快速的战船,以鸣锣吹角传讯,瞬息可传三二十里,警讯传到,民壮乡团立即放下活计出动,个个奋勇争先,抓住湖匪,一律格杀毫不留情,因此湘阴以北直抵岳州一带湖滨,湖匪绝迹鸡犬不惊。 
  不予匪妥协,这是自保的最佳途径。只有不怕牺牲誓死自卫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安乐。 
  湘阴以西湖滨各村镇。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是地处偏僻,村落也稀少,人丁不多,本身就没有充分的人力,无法抵抗汹涌而来的大群湖匪。一是官府鞭长莫及,巡逻的官兵或丁勇一年也来不了三两次,兵来匪走,兵走匪来。发生不了吓阻作用,再加上匪徒的屠村威胁,想反抗的人也不得不考虑后果,只好听天由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