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王牌医生 >

第346章

王牌医生-第346章

小说: 王牌医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局长笑得更开心了,不过却摇头道:“好啦,有这份心就成。谁请还不都是一样,走吧。有什么话上车再说。”
    海城市北,靠近码头地太原街一带有一家名声很响亮,口碑极好的饭店,叫做“老张家骨头记”,楼上楼下一共三层。大厅包间一应俱全,菜做地地道。味道也好,所以平时想要在饭口的时候在这里找一张空桌,那最起码要排队等上半个小时,甚至还需要预定。
    今天中午“老张家骨头记”一样是人满为患,满坑满谷的。当李局长带着白文静来到这里的时候,白文静也不禁为此处的生意如此之好感到吃惊。
    可是很快白文静就发现今天地这顿饭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原因很简单,当李局长和他。在饭店老板殷勤的接待下进了三楼包间,当看到了里面布置停当的一切,他就知道今天两个人相遇似乎并不是什么巧合。
    一上桌,李局长就让白文静点自己喜欢饭菜。白文静见到这个场面。也知道最后肯定要说一些什么,但是现在他却不着急了。反正人已经到了。难得来这家饭店一次,怎么说也要尝试一下他们家的拿手菜。至于其他的。就等到酒足饭饱之后再说吧。
    这么一想,白文静却是没有和李局长客气。随手点了几道饭店的招牌菜。然后就一言不发,静静地等候。
    李局长见此倒是暗自佩服白文静平心静气地功夫,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着天。说的都是一些近期关于港口医院的事情。
    白文静对此倒是没有太多话,只是客气的应承罢了。
    饭店的酒菜上的很快,他们家地特色菜就是大骨头,酱的,熏的,都很入味,味道也不错。相比之下其他的菜或许逊色许多。可是大家来这里,就是奔着他们家地骨头来的。总地来说,这家店的酒菜就已经很不错了。
    吃饭地时候李局长也没有刻意的劝酒,一共就两个人,再加上白文静下午还要上班,这酒自然也喝不起来。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李局长这才笑着和白文静说道:“白医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港口医院可是变化很大啊!我知道,这些都是白医生地功劳,不过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可是没有想过白医生竟然还有如此一份惊人的本领。”
    白文静回味了一下刚才的骨髓的浓香,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李局长谬赞了。至于医院现在的变化,只能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至于我个人,也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不,不,不!”李局长摆摆手说道:“尽管整体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个人,大家的一起努力。可是我们也不会忽略个人在这里所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才会让一群羊找到前进的方向。”
    见李局长刻意的捧着自己,白文静心中更是奇怪了。因此他只是笑,却不接话。
    李局长见白文静不回答,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觉察到了什么。心中在惊叹的同时,也不由得佩服白文静眼光独到。随即说道:“今天也是正巧遇到了白医生,正好我这边也有一件事情需要请白医生帮一下忙。”
    “帮忙?”白文静心里一动,心说终于说到正事儿了。
    就见李局长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是这么回事儿,我有一位老上司,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不,看样子也想自己主动退下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可是这几天天气变化很大,我这位老领导身上的一些老毛病也犯了,其他医生都拿这些陈年旧疾没有办法。所以我就想着请白医生你过去给看一下,或许还有什么治疗的办法。”
    白文静听到这里,立即沉默了。心想着对方话里的可信度,说到底对方也不会因为真的以为自己的医术好,就请自己。毕竟相比之下,自己还算是一个“新人”。但是有病人需要自己,又加上李局长开口相求。白文静就算是出自对老革命同志的尊敬,估计这一趟也不得不去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PaoShu8。,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三百三十三章 领导面前
    第三百三十三章领导面前
    海城距离省城滨州一百二十公里,开车上了高速,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滨州市区。作为东部地区连接南北的重要省份,滨州一直以来都是南北方信息以及物资往来流通的重要通道,也正是如此,也造就了今日滨州市交通四通八达,经济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即便是国际上的对外贸易额锐减的情况下,因为国内的物流贸易也使得这座城市的繁荣并没有因为外界大环境而停滞下来。
    相反,国内的内需市场扩大,更使得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重要古城,再次的散发着它青春的活力。
    海城是建国之后才由地区改成的市,发展历史与滨州这座拥有千年历史沉积的城市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从高速上一下来,进入市区的路上,白文静也难得仔细的透过车窗欣赏着这座到处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古城,时而几座还保有明清时期的建筑,以及民国时代以及解放后的老楼都穿插其中。
    别的不说,每当经过某某带有国营性质的老厂,又或者是党政机关所在地的时候,都会发现其中那明显带着时代气息的建筑以及特殊的文化氛围。这一点和杭州以及上海都不相同,杭州古香古色却是偏安一处。上海市后来居尖端的优势。可是滨州不同,滨州本来就是诗书之乡,再加上千年的文化沉积,又有当年抗战时期留下的大批日式建筑,使得这里充满了奇异的色彩。
    这么说,在白文静决定下一次有机会一定带夏小青和白素儿来这里好好转转,实在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看。
    滨州市区内的路况很好,街道都很宽,一般都是八车道。因此即便是车辆很多,也不显得有多拥挤。所以车子几乎是没有费什么周折就到了目的地。
    滨州老干部疗养院位于市北老城区的新风情旅游街一带,这里最初是一帮白俄以及犹太人建筑师建筑的,所以建筑都很具有地域风情。另外,也就是解放前都是一些日据时期官员们的聚集地,所以房屋都是以二三层独门独院地小楼为主,结构典雅带着几分北欧风情。到了解放之后,这边又成了市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家属的居住区,一直保留至今。
    街道两旁都是一人难以抱拢的高国梧桐,郁郁葱葱。一副恬静祥和的样子。
    白文静一下车就喜欢上了这里,只不过远远的看着街道的另外一面似乎有些喧闹,李局长顺着他的目光瞄了一眼,就笑道说:“不用看了,市政府年初就下了命令,要翻新这一片的旧房子。那一边的房都残破不堪了,所有现在要拆除重建。”
    “重建?”白文静远远望了一下。问道:“还是保留以前地建筑风格?”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听说有承建商看重了这里。打算建成一片高档地住在小区。呵呵。现在有钱人是越来越多了。”李局长有些羡慕地说道。
    白文静猜测了一下。槟城目前地房价一般都是在七八千一平米左右。这还是因为金融危机才会下降这么多地。要是建高档住宅区。估计加钱最起码要翻一番。只不过现在国家似乎有命令规定禁止这些高档别墅地审批用地。更是大批地开发经济适用房。要是这么说地话。能够单独开发这样一大片土地地地产商。身后地背景一定很雄厚。最起码与政界地关系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地。
    要不然怎么说房地产这里面地水深着呢。要是没有一点实力地话。最好还是不要
    不过这些都与白文静没有太大地关系。跟着李局长下车穿过一条小街巷。绕到后面。眼前赫然就出现了一个面积宽阔地小花园。通向花园地是一个搭建起来地葡萄架。连接着外面与内部。传过去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典型地拜占庭风格地二层楼建筑就出现在白文静面前。
    “这里就是疗养院了。因高级干部休息疗养地地方。所以外面没有挂牌子。”李局长给白文静解释道。
    白文静点头,尽管没有挂牌子。但是建筑前面的大门前依旧有解放军战士在持枪站岗,一旁光是挂着一块写有“军事区域,严谨外人出入”地牌子。
    看到这个,白文静就对此处有了一种莫名的好奇。不过在门口登记后,有专人出来接待,听李局长的意思,这名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是今天要见领导的私人秘书。
    “我姓崔。”崔秘书自我介绍道。与此同时,他地目光也不住的再白文静地身上打量,眼神中不经意的流露出几分惊讶。
    说实话今天白文静他们来之前,领导就有给他打过招呼,说有一位白医生今天要过来给自己看一下身体。刚开始他也以为是哪一位专家教授呢,有资格给他们领导看病地医生,年纪少说都会上四十,可一见白文静如此年轻,要说不吃惊那肯定是假话。
    不过能够在这个级别的领导身边担任私人秘书,必定有其过人地地方,最起码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白文静信步在崔秘书的陪同下进了疗养院,说实话,疗养院并不是很大,平时来这边的人也不多。最多的时候,在这里,都算是热闹的时候。而一般的时候,这边所有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也只为一名领导服务。
    因此从门外到特护病房这一路上,白文静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安静。”
    崔秘书似乎看出来白文静的惊奇,就笑道说:“平时这边就很少有人来,一般都是我们书记在这边住……现在大家都喜欢去温泉山庄那样的地方疗养,所以这边倒是无人问津领导就是喜欢一个清净,人家都不来才顺他的意呢。”
    白文静笑了笑,神色淡然的跟在后面。
    特护病房内的布置很朴素简约,但是又不失雍容华贵,五星级酒店的水平。充满了威严的气息。
    那是一个穿着灰色睡袍年过古稀地白发老人,带着一副老花眼镜,依靠在床上,静静的拿着一份报纸在看。
    听到门口响动,这才放下报纸抬眼看来。
    崔秘书示意白文静和李局长停步,先上前打招呼道:“吕书记,李局长还有白医生到了。”
    “他们到了?这么快?”说着这才算是看清楚眼前的人,也发现了李局长和白文静的存在。
    李局长在一旁低声对白文静说道:“老书记的眼睛有些不好使,看清楚人要慢一白文静心中一动,估计这位吕书记估计有白内障或者是一些神经性视觉障碍的病症。不过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要看报纸,还要和自己这个“无名小卒”见面,倒是人老心不老啊!
    李局长这时很大声的叫道:“老书记,我是小李啊!我来看你了。”
    白文静惊愕的看了一眼身旁差不多有五十岁的李局长,听到那一声“小李”觉得有些对不上号。不过再看一下吕书记的年纪以及身份地位,这个小李也算是名副其实。
    “小李啊!叫那么大声干什么!以为老家伙我眼睛不好使,耳朵也不灵光啊!”吕书记面色不悦地说道。
    李局长倒是显得与吕书记很亲近的样子,陪笑道:“哪能啊,我这不是见到老领导你有点激动嘛。”
    “你就那张嘴好。”吕书记打趣道。随即推了推眼镜。把报纸丢到一边,目光看向白文静,笑道说:“这位就是白文静白医生吧。”
    白文静笑着点头,上前一步道:“吕书记您好,见到您很高兴。以前只有在电视里见过您,没想到还能见到本人。”
    吕书记闻言哈哈大笑,说道:“我看你是想说,竟然见到活人了吧。我可是一只脚要进棺材的老家伙了,估计你欢见的。不过你这位小医生,倒是年轻的很。比我想象中的还是年轻。不过也正应了那句话嘛,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有为,后生可畏气道。
    “小崔啊!还不请客人们坐下,倒茶。”吕书记吩咐道。
    这位吕书记尽管慈眉善目的,但是举手投足之际都流露出一种很强烈的威严。这是多年身为上位者所积累的气势!
    白文静倒是真地在电视里见过这位吕书记,来之前他可没有想过自己要见的领导竟然来头这样大。
    说到这里。这位吕书记究竟是何许人也?白文静也仅限于知道人家是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几岁就在延安参加了革命。参加过抗战,抗过美。援过朝,后来离开军队。一直在地方工作,文革的时候却是因为根正苗红,又有军队背景,所以侥幸躲过了那一场风暴,等到动乱结束之后就进了中央工作。然后一直都在经济建设单位担任要职,直到退休。
    可以说,眼前的这位老书记那绝对是实力派的政治家,即便是退休了,在中央或许是地方,那也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至于李局长又是如何和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