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建三国 >

第58章

重建三国-第58章

小说: 重建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道:“敌军疲劳至极,皆都已入睡,岂有何动静呢?”
    黄严道:“会不会有诈呢?”
    甘宁道:“今日就是大王命我等攻取建昌之限期,有诈也要一搏。”
    黄严道:“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黄严、甘宁、陈到各领部将向建昌进攻,蜀军大举攻城,战鼓齐响,几路军共向建昌而涌,长梯直架城墙之上,冲车直撞。吴军从梦中惊醒,不知何事,向城下一看,蜀军密如麻,有此已上城墙,吴军守将立使兵报之董袭、谭雄。
    董袭、谭雄闻讯赶来,可蜀军一鼓作气,已攻破城门,涌军而入。直奔杀城府而来,一兵来报道:“禀董将军,敌军已杀入城,我军抵挡不住,请将军弃城而走吧。”
    “弃城而走?”谭雄道,“此城守不住,如何去见周都督呢?”
    兵道:“此时紧急,还是保命要紧吧。现敌军已正杀将过来矣。”
    说到就到,黄严率兵从南面直杀而来,董袭、谭雄见此,掉头就跑,此时东面甘宁率兵杀来,谭雄见此,出马来战,战五回合败退,欲奔而走,甘宁插刀于地,取弓而弯,搭箭而上,发箭而出,飞箭即出,似流星之快直穿其胸,谭雄立落马而死。
    董袭见此,撤马奔走,可陈到又率兵破北门从北面而来。董袭向西门而奔逃,吴军顽强抵抗,董袭趁此机会率兵自西门杀出,黄严率兵从北门追击而来,截取其前路。甘宁自率兵自其后追击而上,两军夹攻,董袭只胜数千骑于身边,蜀军围攻而上,困其于其中。
    黄严叫道:“董袭,手下败将还不快快出来送死。”董袭心中大叫不妙,就是不出来与黄严挑战。
    甘宁下令道:“擒贼先擒王,射敌先射马。冲啊,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看书要回贴,认为好,你就砸票!!多多支持!!!!
十五、柴桑议和
    话说甘宁、黄严率兵攻取建昌,以连夜攻城,再突然不攻,敌不知何意?是坚守,还是休息?难下定意。而蜀军却经一夜休息,黎明之时复来攻城,董袭、谭雄慌忙来督战,却闻蜀军一举之下攻破城门而入。谭雄被甘宁射杀,董被围困。
    甘宁下令擒拿董袭,董袭率兵顽强拼搏,且战且退。董袭也不愧是一条好汉,战至一兵一卒也死力抵抗,陈到率长枪步兵杀至而来。吴军大都皆为骑兵,兵种相克,吴军死伤惨重,枪兵围董袭于其中。长枪直指董袭,董袭单枪匹马对阵,陈到一声令下,长枪如荆棘丛一样围攻而上。董袭坐骑被除数刺数十枪,长声嘶叫倒地,董袭落马而下,立身再战,杀退数兵;兵再至,长枪多得密而无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中数枪,董袭难支撑,兵再至,董袭前后左右皆已中枪,被蜀军长枪活活刺死于地。
    蜀军大胜,回军建昌驻守。建昌失守,吴将董袭、谭雄战死之讯传入柴桑。周瑜一听大怒,其余众将皆大惊。朱然道:“都督,现建昌又失陷,敌军必来攻柴桑,我柴桑乃孤城矣。不知都督有何对策?”
    周瑜道:“现敌军数十万大军正兵临城下,能有何对策呢?我军援军又未到,如若出城而战,敌军必命另一路军攻取柴桑,到时我军必受其追击,无城池相护,我军兵力难敌蜀军。”
    黄盖道:“都督言之有理。可是我军仅此孤城,坚守亦守不了多少时日,如若待到粮草尽,军心涣散,更是加速城破之时日。”
    朱然道:“依属下之见,何不趁敌军未围攻而上之时,弃城而去,他日再议如何夺回此地。”
    黄盖道:“不可,此万万不可。”
    朱然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今敌已近在眼前矣。如不速思一对策,我军必困于此地,此地也是我等的葬身之地啊。”
    周瑜道:“我已使人报之大王,想毕不久,大王援军便至。”
    朱然道:“时到如今,我军探兵也报援军之讯。如若敌军北守彭泽,南守建昌,阻击我军援军渡河,就算援军至,我等也必困死于此。请都督三思,事急紧迫,不可再拖延了啊。”
    黄盖道:“都督,朱将军所言也并无道理。都督,依我观之,”
    周瑜不语。朱然道:“都督,我军战荆州,已先后战死李异,吕岱,贺齐,谭雄,董袭等将军,兵将死伤无数,我军元气大伤,再无力与之相抗。现我军能守备自己国土,不被灭国就乃大幸了。如若蜀王兰飞率军攻取我江东,我东吴不灭亦废啊。”
    正此时,兵入报道:“禀报都督,蜀军已驻守彭泽,阻截湖口我军援军,建昌亦加重兵把守,阻截我军豫章(今南昌)军渡籁河来援。现我军乃成了孤城。”
    周瑜大惊道:“这么快?”
    正在周瑜思忖之时,又有兵入道:“禀报都督,蜀军发兵来攻柴桑。”
    周瑜立传令兵将坚守城池,自来城楼督战。城西外蜀军摆阵列兵,叫战者蜀将赵云是也。
    朱然道:“都督,我军是否迎战?”
    周瑜道:“将军有把握胜过赵云乎?”
    朱然道:“没有。不过如若敌军几番叫战,我军比闭门不出,敌军会说我军胆小怕死,会影响军心的。今日敌军是与我军对决而来,如若他日敌军围城而上,我军怎办?”
    周瑜知朱然又说何事?是想劝自己弃城而走,可是如今敌已封锁行军必要出口,自己似笼中鸟,撤军也难了。
    却说孙策率三十万大军自吴都来援,此时已至鄱阳,下寨十余里。正招众将相议如何与蜀军议和,退蜀军之策。有兵将柴桑情形报之鄱阳,孙策道:“现敌军意取我柴桑,众下将有何良策?”
    鲁肃道:“大王,我军柴桑恐怕难守矣。依臣之见,不如令柴桑退兵,再前去议和,必定成功。”
    孙策道:“子敬之意,就是故意送柴桑与兰飞,以此来作为议和的筹码?”
    鲁肃道:“臣正有此意。柴桑被蜀军围困,我军援军又未能相助,所以柴桑被蜀军攻破是迟早之事。何不以此议和,退蜀军不再进攻我江东之地,可保我江东安全,再者我军此战荆州已元气大伤,退兵可保我军实力。”
    孙策道:“子敬言之有理。可今蜀军阻我军前往柴桑,如何前去议和?况且公瑾(周瑜)正在柴桑。再说正如你所说,柴桑本乃兰飞囊中之物,取之乃举手之事。如若兰飞不答允又当如何?”
    此时,步骘道:“大王,臣有救出周瑜出柴桑,且又可与蜀相议议和之策。”
    孙策转对步骘道:“哦?子山(步骘的字),你有何妙策?”
    步骘道:“大王可使先兵驻守南昌、湖口,以防敌军渡河来犯;再一面夜使鄱阳数船从鄱阳湖上前去柴桑载周都督与众位将军回鄱阳,一面使人前去蜀军营中议和。兰飞皆不会想到我军已撤军。”
    孙策略思一翻,道:“好,果然妙极!可是子山,依你之见,使何人前去说议知之事为妥?”
    步骘道:“依我观之,可使子敬前往。”
    鲁肃欲言,步骘道:“子敬不必担心,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杀来使;你大可放心去便是,不会有事的。”
    孙策道:“子山言之有理,好吧,此事就交与子敬去办。”孙策又转身对太史慈等人下令,命其率兵前往湖口驻守,传令于南昌吕蒙等将,加兵严加防守;现命程普等将备数百大船,欲向柴桑。
    我率兵叫战柴桑,可敌军就是不出城迎战。于是命兵退,再商攻城之策。一日,我正在营中与赵云、黄严、甘宁等将商议如何破敌之策。有兵入报道:“禀大王,东吴使者鲁肃来见大王。”我心想又有何诡计?正乃我取柴桑之时,却使者前来,是何意?
    我道:“快请。”
    鲁肃入见,拱手跪拜道:“东吴使者鲁子敬见过蜀王殿下。”
    我伸手示意道:“子敬快快请起!不知子敬此来又为何意?莫非又是魏军南下攻取扬州,又前来结盟我军,联军攻魏乎?”
    鲁肃一听大惊道:“蜀王明查,昔日我大王使我前来与蜀王商议共抗曹魏时,我并不知各中原由。况且我大王联魏攻蜀,后悔莫及,故今日特使我前往与蜀王商议议和之事。”
    “议和?”我大怒道,“你可知此次你军进攻我荆州,害我多少百姓,伤我多兵卒乎?还敢有意思前来议和?哼,简直是岂有此理,欺人太甚,你当我兰飞是何等人?”
    鲁肃道:“蜀王请息怒!我亦不想见到贵国与敝国兵戎相见,怎奈我无能为力,劝阻不了我大王?我大王说我军愿从柴桑退兵,以柴桑作筹码与蜀王议和,不知蜀王殿下意下如何?”
    我思忖一下道:“哼,攻取柴桑乃我举手之易事,以此作谈和条件,未必又太没将我兰飞放在眼里吧。昔日我欲与贵军结盟,故不取江夏,让与吴王以报其父仇;想不到今日,我却信你等,中你等之计反来攻我荆州,你道我兰飞好骗乎?”
    鲁肃道:“蜀王息怒!子敬并非此意,我大王亦为昔日错误之举而追悔莫及,此次乃真心与蜀王议知,还望蜀王念在天下苍生”
    我挥了挥手道:“好了,你不必说如此多的废话!我就姑且再信你一次,我是看在子敬你是个人才的面子上。你暂且回去,你转告吴王,如若三日之后,不撤军柴桑,我便自去取之。自吴军退兵,柴桑乃我大蜀之地,蜀吴两国以籁河水、鄱阳湖为界。如若此次吴王再反复,不守信用,再来侵犯我大蜀,我定率我蜀国数十万大军灭了你东吴。”
    鲁肃连声道:“是,是,是。子敬告辞。”
    待鲁肃退门出去后,甘宁道:“大王,你真的相信鲁子敬所言乎?”
    我道:“我也不太相信,但我军与柴桑对持已久,久难下,如此敌军撤兵,柴桑不攻而自得不好么?”
    赵云道:“话虽如此,可是不知敌军在耍什么花招。大王还是加倍小心,恐防有诈。”
    我点了点头道:“嗯,此事我自有分寸。大家不必太过于忧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看书要回贴,认为好,你就砸票!!多多支持!!!!
十六、夜渡鄱阳
    话说东吴孙策使鲁肃前来与蜀王兰飞议和,而兰飞竟然答应了,其中有何缘由呢?
    鲁肃退走之后,甘宁道:“大王,昔日东吴出尔反尔,为何大王还要答应与其议和呢?兴霸实在不太明白。”
    我看了看甘宁,微笑道:“兴霸请听我慢慢道来。我之所以答应东吴议和,一者可让东吴将柴桑拱手相让,二者可在柴桑周瑜朱然等将撤兵出城之时,一举围攻而上,生擒周瑜、朱然等将。”
    黄严道:“对,昔日孙策出尔反尔,说什么联蜀攻魏,却反来攻我大蜀,如今我等也不要与他讲什么信用。”
    我道:“我军先从柴桑城外暂且退兵十里,三日之期限过后如若柴桑仍不撤军,我军便攻城而上。”
    自鲁肃离开蜀军营,蜀军从柴桑城外暂且退兵。第二日夜,鄱阳湖上,吴军数百大小船支向柴桑使来。子夜之时,柴桑城内大小军校,向东门而出,轮流载向鄱阳郡,至黎明时分,柴桑吴军已全军撤退。
    周瑜见孙策跪地泣道:“大王,臣有负大王所望,不但未能取得荆州半点城池,且使我军失江夏、柴桑二郡。”
    孙策双手扶其道:“公瑾不必自责,事已至此,还是不须重提旧事了。如若不是子山出此计,恐公瑾今还困于柴桑城中。”
    周瑜起道:“哦?是何计策?”
    孙策道:“子山劝我一面使子敬前往蜀军营中议和,一面备数百大船先渡公瑾等至鄱阳,以恐蜀王兰飞不允议和,再者就是兰飞答应议和,也恐其变卦,因为蜀王兰飞已经不再信任我等了。”
    周瑜道:“嗯,子山之计是妙,乃有缓敌之意。对了,大王真想与蜀军议和乎?”
    孙策道:“我等是有此意,可兰飞并非如此想。况且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只可防犯,岂可攻之呢?我军兵将战死无数,元气已大伤,无力再战,还是重整军校,以待时机吧。”
    周瑜道:“无论蜀军是真意与我军议和,还是假意?只要我军坚守湖口,南昌,临川等地,蜀军要取我江东也并非易事。”
    鲁肃道:“大王,请恕臣言,依蜀王兰飞之兵力,麾下将军之多,如若前来灭我东吴,我东吴难以抵抗。我观兰飞兵将列阵,军规律令,皆非一般。以我之见,可再与蜀军联盟,现敌乃曹贼是也啊。”
    孙策道:“子敬之言我亦并非没有想过,只是兰飞并非愿意,如之奈何?”
    鲁子敬道:“大王可与蜀军结为秦晋之好,到时”
    “秦晋之好?”周瑜道:“子敬之意是指”
    鲁肃对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