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南宋 >

第34章

重生在南宋-第34章

小说: 重生在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方面,陈涛目前控制的军队超过十万,另外还有万余负责地方治安的厢军,十万主力的兵员全都是流民和当地百姓中最为强健者,由于山东人本就比其它地方的人强壮高大,因此陈涛的军队单就形象这一项来说绝对最为惹人注目。这些军队目前正在紧张训练。
    装备方面,超过两万匹战马,这使得陈涛能在短时间内组建起一支两万人的骑兵队伍;八千步人甲,一万五千长弓,还有数量庞大的轻装甲衣和普通刀枪弓弩。这些装备的大部分都是岳飞送给陈涛的。
    粮草方面,有些紧张,不过问题并不严重,毕竟最近山东地区才丰收了一次。
    银钱方面,还有十八万两储备,不过依照目前的税收情况,来年开春之时,陈涛就会入不敷出了。
    陈涛揉了揉额头,站了起来,“钱啊!我该到哪去搞钱呢?”
    '。。'
    
第六十五章 群情激愤
    视线转到开封。wWW。
    “启禀元帅,岳家军确实撤退了!”斥候兴奋地禀报道。
    一听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大松了口气,之前仿佛压在心头的大石登时消失不见。
    “你确定吗?”金兀术问道。
    斥候点了点头,“确定!小人亲眼看到他们与数十万百姓一道朝南边而去,小人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了颍昌!”
    金兀术大喜,当即命令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率所部进占颍昌,命韩常率军直扑郾城。
    两将分别率领所部将士离开开封分别朝郾城和颍昌扑去,不久之后金兀术亲帅大军出开封南下,他打算重新夺回之前被岳家军收复的土地。此时那些原本被岳家军夺回的州县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有的甚至正在遭受匪军的洗劫,好在这些地方相当数量的百姓已经随岳家军南下,否则的话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枉死。
    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金兀术将重新夺取了之前丢失的州县,主力进驻邓州、唐州、颍州、蔡州四地,这四州位于南宋京西南路、淮南西路之北,在两国边境线附近,都在现在河南省的南部。这四州在北伐发起之时,被岳家军一鼓而下,可是现在金军却兵不血刃地夺了回去!
    与此同时,其他各路金军也都发起了反击,原本被杨沂中、张浚等部收复的失地又都相继沦陷。
    金军到处搜捕曾经帮助过宋军的百姓,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风声鹤唳一片血色。当岳飞得到这个消息后,又怒又愧,当场吐血。
    ——————————————————
    “杨兄,你说金兀术会不会收留我们?”李金有些担忧地问道。李金和杨凯正率领数百名亲信朝开封而去。他们在密州城下被击破之后,便一路向西逃跑,得知陈涛击破密州金军后又攻破海州的消息,决定返回海州重新投奔陈涛,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得到了宋军南撤北伐失败的消息,在犹豫了一番之后,他们决定转投金兀术。
    杨凯不是很确定地道:“应该会吧!”
    “要不咋们回去?”
    杨凯断然摇头道:“那怎么行!宋军南撤,就凭他陈涛根本就孤掌难鸣,金人下一个目标就是他和太行山的梁兴,他们死定了!”
    “可是金兀术也不一定会收留我们啊!要是他把我们当土匪正法了,岂不冤枉?”
    杨凯也不禁担忧起来。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支骑兵,大旗上绣着大大的是金兀术麾下大将韩常的人马。
    众匪大惊。
    金军骑兵将杨凯、李金众人团团包围,为首军官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杨凯、李金滚下战马,跪拜下去,杨凯谄媚地道;“小人杨凯,特率人投奔完颜元帅!”
    军官皱了皱眉头,喝道:“拿下!”
    众人大惊,但却不敢反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对方捆绑起来。
    “带走!”军官扬声道。
    骑兵押着杨凯、李金等数百人朝开封而去。
    临安。
    北伐半途而废的消息在朝野引发轩然大波,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痛批如此荒谬的行径,更有甚者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身为宰辅的秦桧。
    长公主赵琰数次与赵构激烈辩论,不欢而散。最后赵琰被愤怒的赵构禁足在寝宫之中。
    某一天,赵构府邸的仆役早上打开大门后赫然发现大门口不知被谁摆放了数桶大便。这件事很快便在朝野流传开来,很多人都觉得特解气。
    “姐姐!~~”赵馨的声音在门口响起。随即大门打开,赵馨像个小偷似的溜进了寝宫。
    赵琰看到这个跟自己最要好的妹妹,烦躁苦闷的心情不禁好了些。“你怎么来了?”赵琰问道。
    赵馨笑道;“人家来看姐姐嘛!”随即关切地问道:“姐姐,你还好吧?”
    赵琰叹了口气,“我是很好!可是北方却非常不好!哎!父皇为什么做出这样荒谬的决定呢?”
    “姐姐,你不要想太多了!你就装着顺一顺父皇的心意吧,要不还不知道父皇要把姐姐关到什么时候呢!”赵馨忧心忡忡地道。
    赵琰苦笑着摇了摇头。“对了,有没有北边最新的消息?”
    赵馨响起一件事情,“人家差点忘了!姐姐,父皇现在正在为一件是生气呢!~~”
    赵琰气苦道:“父皇还有什么好气的?都遂了他的心愿了!”
    赵馨献宝似的道:“姐姐你知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撤回来了哦!~~”
    赵琰一愣,急忙问道;“是谁?”
    “嗯,那个人好像叫陈涛吧,是山东宣抚司宣抚使!”
    “是他?!”随即担忧地问道:“那父皇决定如何处置他?”
    赵馨笑道:“父皇没打算怎么处置他!”
    赵琰一愣,“这怎么可能呢?”
    赵馨笑道:“因为父皇的命令是各部各回防区!他是山东宣抚司宣抚使,所以他返回治所父皇不能处罚他!”
    赵琰不禁一笑,非常钦佩地道:“想不到他竟然利用父皇命令的漏洞滞留在北方!”随即不由的担忧起来,“可是他能应对金人的反扑吗?”
    赵馨摇了摇头,“这个人家就不知道了!”
    赵琰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空忧心忡忡地道:“希望他能够抵挡住金人的攻击!”随即思忖道:“我该如何帮助他呢?”
    视线转回来。
    陈涛在海州停留了一日,率领数万人马离开了海州前往登州,与他同行的还有杨再兴、雷刚。
    数日之后抵达密州,刺史邓公与一众幕僚出城迎接。
    府衙中。
    “邓公,这段时间密州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陈涛问道。
    邓公回禀道;“一切事务都在按计划进行!”
    陈涛点了点头,“密州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邓公抱拳道:“属下一定尽心尽力!”
    “我让你写的东西写好了吗?”
    邓公取出一份文书,呈给陈涛,“请主公过目!”
    陈涛接过来,看了一眼,放到案几上,“我晚些时候再仔细看!”
    陈涛稍作思忖,问道:“曹元此人有没有什么异动?”曹元,之前被迫投降陈涛的那个密州刺史,在投降陈涛后被任命为密州留守,这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衔。曹元投靠陈涛并非真心诚意而是形势所迫,所以陈涛才有此一问。
    邓公禀报道:“曹元倒非常规矩,不过他手下的曹樵时常有怨言!”
    陈涛笑道:“有怨言是正常的!要是没有怨言,那才叫奇怪!”顿了顿,将亲卫队长张顺叫了进来。
    “主公,有何吩咐?”张顺抱拳问道。
    陈涛指了指立在堂下的邓公,“张顺,我想留你在这里帮助邓公!”
    张顺看了邓公一眼,抱拳应诺。
    陈涛道:“你的官职是密州厢军统领,我会留十几亲卫做你的助手!”
    “是!”
    “平时的训练不可马虎,虽然你统领的是厢军,但也不能疏怠了!”
    “是!”
    '。。'
    
第六十六章 剪除内患
    “邓公,银矿的情况怎么样了?”
    “已经步入正轨!”
    陈涛点了点头,“一个月可产多少白银?”
    “五万两左右!”
    “还可以继续扩大吗?”
    “这恐怕很难!五万两是这座银矿最大的产量了!”
    陈涛点了点头,“其它矿山的情况呢?”
    邓公回禀道:“两座铜矿也已经步上正轨,每月能产五万斤熟铜!”
    陈涛叮嘱道:“这密州周围沃野千里,要都开垦起来!”“是!主公,在下有一个建议!”
    陈涛点了点头,“说吧!”
    “主公,单靠民间的力量根本无法完全开垦这些土地,不如实行军屯制度!”
    陈涛思忖道:“你这个建议我也考虑过,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影响军队的训练,在目前的情况下影响军队训练是无法接受的!不过我们也许可以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抬起头来,“各地厢军可以在任务间歇从事屯田!”
    “主公考虑得非常周详!不过厢军人数有限,只怕效果不大!”
    陈涛笑道:“那就增加厢军的规模,我本来也想增加厢军规模!一万人实在是少了些,增加到两万五千吧!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由四州厢军统领统辖,一则负责地方治安,二则实施军屯!”
    “主公英明!”
    陈涛思忖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张顺!”
    “主公!”
    “你可以立刻开始招募厢军!对了,目前密州的厢军有多少人?”
    张顺看向邓公,张顺在此之前还是陈涛的亲兵队长,根本就不知道密州厢军的情况。Www!
    邓公回答道:“有两千余人,基本上全都是之前的签军!”
    陈涛思忖道:“将人数扩编到六千人,还要注意将原来的架构打乱重组,多从底层提拔有能力且忠诚可靠的人!这件事由你两人配合完成!”“是!”两人抱拳应诺。
    当天晚上,陈涛在油灯下思考着事情。他正在考虑如何编组目前手下的军队。
    不久之后,杨再兴、雷刚、邓公三人进来了。见陈涛正聚精会神地考虑着事情,不敢打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陈涛完成了手头的事,抬起头来,看到三人,笑道:“你们来了?”
    三人连忙起身行了一礼,“大人。”
    陈涛压了压手,“不用拘礼,都坐下!”
    三人依言坐了回去。
    陈涛将刚刚写好的东西递给杨再兴,“杨将军,你看看这个!”
    杨再兴起身接过稿子,看了一遍,笑道:“这样的编制很接近我岳家军了!不过我有一个地方有些不妥!”
    “哦?杨将军请说!”
    “大人将骑兵分散到三个军中这将骑兵的力量分散了!须知骑兵的威力就在于集群冲击力和快速机动!”
    陈涛点了点头,“我也知道这一点!我之所以将骑兵分散,主要是为了配合其他军队做战!不过现在想想,这个想法确实有些问题!”朝杨再兴一抱拳,“多谢将军提醒!”
    杨再兴很好奇地摆了摆手,“大人不必客气!”
    “邓公,雷刚,你们也看一看!”
    两人仔细地看了一遍,均表示没有意见。
    原本留在登州的军队正在赶往密州,除戍守益都府及海州的四万守军外,所有军队都会到密州集中训练。负责益都府防务的将领是张豹,李文东从旁协助,同时他也负责整个益都府的内政工作。负责登州防务的是商烈,登州没有正规军,只有几千厢军,全都是之前守卫登州的签军,登州刺史是王刚,他负责整个登州的内政事务。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在千余军士的护拥下朝密州赶来。
    “我们县地小粮食少,没办法提供给他想要的!”张洋毫不客气地道。他面前立着一人,是登州派来的使者,这是他第三次来催缴税粮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这个张洋是登州下黄山县的县令,他和登州内另外两个县令一直以来都对陈涛的命令置若罔闻,他们非常抗拒陈涛的统治,他们认为‘读圣贤书怎可屈身匪类’!
    使者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就告辞了!”退了出去。
    张洋冷哼一声。
    “大人,咱们次次都拒绝他们,会不会~~~?”一名部下有些担忧地问道。
    张洋双眉一扬,“怕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岂可屈服于此等匪类!”非常正义凛然的模样。也许有人觉得他非常滑稽,做汉奸竟然做得如此正义凛然!其实在那个时代,这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人只知忠君,完全不知道国家是什么意思,真不知道是不是死读书把脑袋给读坏了!
    部下连忙应了一声,不过心中依旧忧心忡忡,他下意识地感到这一次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的预料很快便得到了证实。当天下午,商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