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南宋 >

第165章

重生在南宋-第165章

小说: 重生在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涛明白李文东的意思,坚决地摇头道:“这债务我们必须按照承诺去做人无信不立,国也是一样的,如果国家不讲信用,就不会有人为国效力了”
    李文东流露出惭愧之se。
    陈涛安慰道:“你也不须自责你毕竟是在为国家利益考虑”“多谢主公见谅”李文东感激地道。
    陈涛额头,问道:“我们欠了多少债务?”
    “六十七万八千六百三十两白银”
    “粮食呢?”
    “总共五十万担”
    陈涛深吸一口气,半开玩笑地道:“也好所谓债多不压身”
    三人不禁一笑。
    陈涛一边吃着饭一边思索着。三人明白他正在思考事情,都不敢发出响动。
    陈涛道:“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你们替我考虑考虑”三人流露出关注的神情。
    陈涛道:“我想发行一种债券,~~~~”随即将后世国家借助国家债卷融资的方法简要说了一遍。最后问道:“你们看怎么样?”
    李琳对于这些是不懂的,很苦恼地还靠着,她这个样子真是非常可爱。
    商蓉兴奋地道:“这个办法好可以持续从民间获得大量的资金,而且还款的压力比我们之前的做法要xiao得多”商蓉非常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个政策的关键点,不得不说商蓉在金融商业方面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天赋。
    听到商蓉的说法,李文东才意识到发行债卷与之前向商人借款的区别。
    商蓉随即皱眉道:“不过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如果我们在战场上失利,或者出现其他一些不好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全面抛售债券的现象,届时我们就雪上加霜了~~~”
    陈涛一脸欣慰地看了商蓉一眼,“凡事有利也有弊至于值不值得做就看利弊之间谁大谁
    商蓉、李文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李琳则是一脸茫然的模样,她根本就想不明白这些事情。说实在的,这种xiao傻瓜似的模样倒是挺可爱的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集体婚礼
    第三百三十一章集体婚礼
    “儿啊,这就是皇宫?”一个穿着麻布衣服的老妪jī动地问道,她站在开封皇宫的广场上,一对年轻的男女扶着她,女的是她的媳fù,不算漂亮,但却非常本分的样子,男的则是她的儿子,名叫铁木,也就是当日在大同府说打完了仗就回家成亲的那个年轻士兵。wWw、
    铁木兴奋地点头道:“听将军说,这里过去就是皇宫”
    老妪一脸茫然地喃喃道:“想不到啊想不到我竟然可以进皇宫”在古代,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进入皇宫绝对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一种荣耀,这也是陈涛为什么将集体婚礼选在原北宋皇宫的原因之一。
    老妪拍了拍未来媳fù的手背,感慨道:你的命可真好啊”
    女子点了点头,脸颊已经因为jī动而绯红了。
    此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家庭在广场之上,他们都是将要在此举行婚礼的新人和他们的至亲,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广场上穿梭着,这些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是汉王府的这让在场的所有人又不禁jī动了一番。
    “儿啊,这里是主公的住所吗?”老妪好奇地问道。
    铁木摇了摇头,“不是这里是皇宫,主公还只是汉王殿下所以主公不住在这里”
    老妪一脸渴望地道:“汉王这么好,早就应该做皇帝了”
    铁木感到母亲说得很有道理,不禁疑huò地抠了抠脑门。
    “汉王驾到娘娘驾到~~~”
    现场立马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由得朝入口处望去。只见一位穿着玄铁重甲的英伟年轻人在两名身着盛装的绝sè女子的陪同下走进了广场。
    所有人都不禁jī动起来。
    这时有人提醒他们,“快拜见汉王殿下”
    众人回过神来,连忙大礼参拜,一时之间广场之上全是jī动的声音,有意思的是,称呼千岁的有,但大多数都是称呼万岁,显得有些不过却反映出大家内心的真实想法。
    陈涛对此倒不感到意外,因为类似的场面他见到太多了。
    待众人参拜完毕,陈涛微笑着扬声道:“大家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大家见传说中横扫千军的汉王殿下竟然如此随和,不禁感到心与汉王更加贴近了些。
    陈涛在商蓉、李琳的陪同下朝大殿前的台阶上走去。
    参加婚礼的新娘子们的目光都不禁落在商蓉和李琳的身上,眼眸中充满了艳羡之sè,她们感到两位娘娘简直就像月宫的嫦娥一般。
    陈涛不经意间瞥见了处在一旁人丛中的铁木,停下脚步,朝他走去。原本拥挤的人群连忙让开了路。
    “小人拜见主公”铁木叩拜行礼,他的母亲和媳fù回过神来,连忙也要叩拜。陈涛阻止了老妪,微笑道:“今日是喜庆的日子,不必如此多礼”老妪和扶着她的媳fùjī动的说不出话来。
    陈涛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铁木,笑骂道:“还跪着干什么?快起来”
    铁木站了起来,一脸憨厚的笑容。
    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数十枚烟huā同时打上天空,呯呯呯爆出一片灿烂辉煌的烟huā,整个开封的百姓都能看到。
    一名喝酒的酒客看到那美丽的烟地道:“好像是皇宫方向吧?难道那里有什么事情?”
    同伴笑道:“这你都不知道?~~”
    酒客坐回座位,好奇地问道:“你知道?”
    同伴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摇头晃脑地道:“真不明白你平时都干什么去了?这么大的事竟然都不知道告诉你,这是汉王殿下为麾下的士兵在皇宫举行婚礼~~”
    酒客惊声道:“汉王殿下亲自为士兵举行婚礼,而且还是在皇宫?”
    同伴点了点头,一脸艳羡地道:“可惜我手无缚鸡之力,要不我也去当兵了”
    此时皇宫后huā园内热闹非凡,已经换上盛装的新娘子们的在汉王府shì女和飞凤卫的搀扶下来到她们夫君的面前,新郎们jī动得满脸通红,接过系在他们妻子身上的红绸缎。
    陈涛扬声道:“今天,我在这里祝贺我的士兵和他们的妻子,祝你们永远幸福”随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谢主公”众士兵jī动地一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夜深了,微醉的陈涛乘坐马车离开了,数百名卫士护在周围,商蓉和李琳则在马车中照顾陈涛。
    陈涛笑道:“今天可真高兴啊很久没有这样喝酒了”
    商蓉、李琳抿嘴一笑。李琳开心地道:“看到他们幸福的样子我也感到很开心呢”
    商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今天这一晚的huā销还真是值了”
    陈涛哈哈一笑,搂着商蓉的纤腰调侃道:“你啊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商蓉没好气地瞪了陈涛一眼。
    视线转到西夏。
    战争的失败正在影响着西夏朝野所有人,所有人都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百姓的担忧很快变成了歇斯底里的怒火,当地的汉民成为他们发泄恐惧和怒火的对象,全国各地均出现抢掠残杀汉民的现象,整个西夏仿佛陷入了无政府的状态,一片这使得当地的汉民踏上了逃亡的道路,他们心目中的乐土便是汉军控制下的地域。
    金国。
    金国在收缩防御的同时加紧解决内部问题,金国的内部问题比西夏更加眼中,他国内的奚人、契丹人、汉人等其他民族的人比他女真人还要多,整个西京路的丢失造成的后果便是,非女真族的叛乱活动如火如荼,金**队现在就如同救火队一般到处去扑火,不过由于战线收缩,金军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军队平定国内的各种叛乱了。金国除了叛乱的问题外,经济、粮食等都是让金国统治者头疼的问题,虽然金国常年采取了鼓励耕作和军屯的政策,不过这些田地多在长城以南,随着长城以南领土的丢失,金国失去了他最主要的产粮区,而经济又因为这些年来朝廷对商贾的掠夺xìng政策而萎靡不振。
    金熙宗叹了口气,愁苦地道:“如今局势实在不容乐观啊~~”扫视了眼前几人一眼,渴望地道:“你们均是我肱骨之臣,可有良策?”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变革
    第三百三十二章变革
    完颜仲多抱拳道:“陛下,我研究了汉人的政策,发现他们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无外乎四点~~~”
    众人流lù出关注的神情,金熙宗急声问道:“快说说”
    完颜仲多伸出一根手指头,“第一点,无论在民政还是军事上均做到赏罚分明为此他们制订了严密的程序,并且进行设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wWW!
    完颜仲多接着道:“第二点,限制sī人兼并土地,同时鼓励百姓垦荒,并且结合军屯制度这使得汉军在粮草保障上远远好于我军如果换作使我军处在目前汉军的位置上,根本就没办法发动最近的这一场战争第…,鼓励工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这为汉军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这使得汉军的装备普和待遇普遍优于我军第四点,以陈涛自己为核心领导并且训练军队,采用新型训练方法,这是汉军强悍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熙宗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错丞相分析得非常透彻”扫视了三人一眼,“你们认为我们可不可以效仿陈涛的做法?”
    三人稍作思忖,完颜亮、完颜乾坤看向完颜仲多。
    完颜仲多斩钉截铁地抱拳道:“一定可以”
    金熙宗一拍案几,“好咱们就按照陈涛的方法进行变法”
    “陛下英明”
    金熙宗看向完颜仲多,语重心长地道:“仲多,这内政方面的变法就交给你了”完颜仲多信誓旦旦地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金熙宗点了点头,看向完颜乾坤和完颜亮,“至于军队方面的变法就交给你们了”“是”两人郑重其事地抱拳道。
    金熙宗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挂在身后的一幅画作前,惆怅地叹了口气。这幅画作是完颜青凤当日做的。
    金熙宗喃喃道:“哎我真后悔啊”
    三人明白金熙宗的意思,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视线转回到陈涛方面。
    陈涛听了李文东的报告,呵呵笑道:“这个陆游就是这样的人真xìng情爱恨都在言语之中”原来不久前陆游在开封和最有名的酒楼与儒家士子们来了一场大论战,不得不说这个陆游绝对是辩论的绝世高手,十几个北方儒家名士竟然被他一个人惨败,真正正的又一个舌战群儒的好戏,如今这个事迹已经被聪明的说书艺人变成了一则故事在酒楼茶肆广为传说。
    李文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陆游不仅是真xìng情的汉子而且才能极为出众~~”随即从袖笼中取出一份文书呈给陈涛,“这是陆游有关内政外交及军事的见解”
    “哦?”陈涛接了过来,仔细地看了一遍。合上文稿放在案几上,点头道:“不错虽然很多方面有些稚气,但却不失独到的见解~~”笑道:“看来他并非一个只会huā前月下无痛呻吟的文人”
    李文东微笑着点了点头,抱拳问道:“不知主公要不要见一见此人”
    陈涛打趣道:“你很看好他嘛?”
    李文东笑道:“他确实是个人才”
    陈涛想了想,“嗯,选日不如撞日,如果他今天有空的话就把他带来吧”
    李文东兴冲冲地道:“主公召见,就算没空也得有空”
    陈涛笑骂道:“要真是这样我岂不是变成昏君了”
    李文东呵呵一笑,“哪能呢?古往今来能如主公这般英明而又大度者可谓凤毛麟角我看英明如唐太宗也不过如此”
    陈涛哈哈一笑,“你这顶高帽子戴得我晕乎乎的”
    李文东笑了笑,抱拳道:“主公,要没有别的什么事,属下便告退了”
    “等等我最近在思考一件事情~~”看了李文东一眼,“我在想,须要建立一个从民间广泛选取人才的制度”
    李文东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主公的意思是,改变之前的科举制度?”
    陈涛点了点头,思忖道:“儒家的思想其实也有很多优秀的内容,‘仁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笑了笑,“是人区别于畜生的根本可是这些仅仅只是道德准则,想要仅仅靠这些去治理国家是非常可笑的必须有实现这些道德准则的手段因此我们选取人才的制度,必须是在这种道德准则基础上的以法治国”
    李文东一愣,“这,主公的观点可谓开千年所未有之生面啊”
    陈涛哈哈一笑,思忖道:“我们依旧采取考试制度,不过内容要改一改,取消所有为经典背书和解释的内容,以实际案例为主要考试题目,以道德考题为辅,两者占分比例为六比四,同时要注意一点,严禁考题中出现对某种学说偏好的态度我们这些年来打压士族的影响力并非是要消灭儒家思想,而是要消弭那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