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宸宫_沐非 >

第19章

宸宫_沐非-第19章

小说: 宸宫_沐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准时来接姐姐便是!”
    梅贵嫔达到了目的,娉娉婷婷的离开了。
    晨露望着她的身影发呆,半晌,轻轻笑了起来。
    那笑容如同晨间初曦,美不胜收,却别有一种冰凉,让人生出颤栗。
    她眯起眼,清冽瞳仁中,是不容错认的憎恨炽焰——
    林媛……终于,又要再见面了了!
    正如晨露所想,前廷那边的,确实是精彩非凡。
    太和殿中,一派庄严肃穆,文武大臣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至高御座中,元祈单手托腮,正听得兴致勃勃。
    大殿中央,那两位使者之一的青年,正大声读着忽律可汗的国书。
    他音调有些怪异,听起来殊为可笑,只是朝中气氛沉重,却是谁也没有心思笑她。
    元祈不慌不忙,甚至有些悠闲笑意,他待使者读完,并没有请他们下去,而是环视殿中诸臣,开口问道:“诸卿有何高见?”
    这一句问的空泛,也听不出喜怒,众人都是官场混老的人精,谁敢去触这霉头,于是底下一片寂静。
    那青年使者对中原官场毫无了解,见众人噤然不言,以为他们都怕了鞑靼铁骑,不由得意洋洋道:“我大可汗秉承长生天的仁慈,不想多造杀孽,让你们交出这些岁贡,换取这中原万里的宁静,实在是很划算的事!”
    “岁贡?”元祈英挺剑眉一挑,好似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的词语,不怒反笑。
    “大胆蛮夷,竟敢在朝堂之上口出狂言!我天朝何曾向你称臣,又哪来什么岁贡?!”
    众人不用抬头,就知道是那位梗直然而书生意气的黄尚书。
    青年仿佛就在等他这一说,张口正欲挑衅,皇帝终于开口了。
    他声音不高,那沉稳下隐藏的压迫,却让鞑靼使者心生警惕——
    “使者,我该叫你穆那大人,还是,穆那王子?”
    元祈一开口,就让殿下诸人目瞪口呆。
    使者没料到有这一出,惊得退后几步,却被瞿云以大擒拿手一把制住。
    “王子不用惊慌,朕并不打算把你扣在这里——只是烦请回禀你父汗,他书信所请,朕一律不允!”
    穆那也不挣扎,瞪视间,一意轻蔑——
    “我鞑靼大军一至,你们中原江山,片刻就会化为灰烬!”
    “那朕只好效法先帝,把你们重新赶回漠北!”
    元祈一径笑得温文悠闲,不愠不火的加了一句——
    “在发兵我朝之前,你还是祈祷你父汗能在‘弥突’中取胜吧!”
    皇帝淡淡一句,结束了这次廷议,他轻松起身,望也不望阶下惊惶欲死的穆那,起身回宫。
    风吹过他额前的旒冠,晶莹流金,更印得双目深邃,风姿若神。
    申时刚过,后宫各殿便忙碌起来,太后在慈宁宫中摆下家宴,虽说是欢乐雍睦,宫中一家,可嫔妃们没有一个敢怠慢,梳妆打扮之后,就乘着软轿肩舆,三三两两来到了慈宁宫,等候服侍凤驾。
    众人才等了一会,太后身边叶姑姑便从宫中出来,浅浅行了一礼,笑道:“太后请各位娘娘进去呢!”
    众妃知道她是太后身边最得用的,就是皇帝也要尊一声“姑姑”,哪敢受这大礼,纷纷避开,莺声燕语,一句一声的谢过,才小心翼翼的,按品级入内。
    只见一路瑞气祥宁,诸班宝器都是古趣盎然,却偏偏觉得清新雅洁,看不出一丝颓老,只在那光华流转间,偶露峥嵘。
    走过四扇双交福寿镂花扇门,早有一众宫娥,管事恭候,穿过一百零八颗檀木香珠串成的帘幕,便进了主殿。
    此间并不奢华,宫人随侍也殷勤周到,只是妃嫔们只是垂手侍立,平日的活泼机灵,荡然无存。
    只听得叶姑姑一声轻咳,一阵人影闪动,太后由左右拥扶而出,升座殿中。
    有新晋的嫔妃,往日只是远远的晨昏叩拜,没有瞧得真切,此时偷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只见太后虽然四旬,眉目间却仍如皎月明曦,美不胜收,一双晶莹眸子,流转间,威仪天成。
    太后出身高门大阀,林家在前朝就与皇室有血姻之亲,这样的血统浸润,使得她顾盼之间,高贵凛然。
    看她的眉目,与皇后有几分相象,只是一旁侍立的皇后,却不及她神韵一二。
    她端详着两排嫔妃,眼中笑意温蔼,待她们盈盈下拜后,忙命她们平身,转身笑谓皇后:“真是姹紫嫣红,各擅胜场,你可给比下去了吧!”
    皇后笑着受了,却娇嗔着不依:“母后见了妹妹们,就忘记淑菁了!”
    太后笑着以扇指她:“这鬼丫头吃醋了!
    底下云贵人口齿伶俐,连忙拣那讨喜的话,说了凑趣:“皇后娘娘莫要生气,实在是众姐妹见了太后,如蒙煦日,巴不得多受些慈意照拂——左不过就抢了娘娘一天,太后可是视您如嫡亲生的一样呢!”
    她说得双目盈润,一字一句,出自真心,既把太后捧到了天上,又不露痕迹的恭维了皇后,旁边诸妃见她如此精乖伶俐,心下嗤之以鼻,面上却统统应是,一时之间,不知多少赞美恭维,如云雾一般飞向太后。
    太后笑着受了,却没有如普通妇人一般眉开眼笑,只是叹道:“论起我对你们的好,却是抬举我这老婆子了……先帝去的早,我对皇帝管教得可算严厉,对你们也不无苛刻……”
第三十一章 林媛
           众嫔妃心中大诧,太后对后宫女子一向严苛,若有狐媚,一律严惩,有很多妃子心中暗恨她偏袒自己侄女,如今听她自己说出,却居然对众人隐愤了如指掌。
    “你们这些孩子,也可怜见的,离了父母,来到这处处陌生的宫里……我先前不过是因着皇帝年轻,现下他已长成,我也不会管你们小儿女的事了。”
    太后笑得温和,话语也极为诚挚,众嫔妃听了,已有六七分相信,心中防卫,不由松懈。
    “我年轻时也是这样过来的,什么没见过?小两口蜜里调油,难舍难分,也是有的。”她掩嘴轻笑,几个嫔妃被说中了心事,不由脸上飞霞。
    “你们还年轻,这些荒唐事,我能容则容……不过有一桩,要是犯了,就休怪我铁面无情了——”她环视着众嫔妃,不怒而威:“虽然你们服侍皇帝,都是姐妹,可也有个嫡庶之分,要是有谁存了夺嫡争宠的心思……”
    她后半截没有说,只是语意森冷,让人禁不住战栗。
    晨露在庭中听得真切,虽然殿中央离此有十数丈远,可她功力倍增,太后亦是提气说出,这些言语全都收入耳中。
    果然好手腕!
    她心中微微冷笑,林媛眼看皇帝亦在后宫布下重重棋子,知道强行压制已然不行,用这等又打又拉的手段,却也能迷惑不少嫔妃的眼睛。
    不过,天底下,总有聪明人,不是吗?
    她想起两道或是曼妙,或是挺立的身影——
    “你们为何呆呆站着?!”
    骄傲肆意的语气,因着熟悉,听起来也不那么刺耳了。
    晨露回过头去,只见周贵妃和齐妃联袂而来,也到了庭院中央。
    今日因是太后家宴,虽也能见到圣驾,但妃嫔们对太后敬畏过神,满身装束,虽然用了心思,却仍是以素雅为主,可是齐妃却毫不顾虑,身着百蝶扑花锦绣宫裙,中间镶嵌金线,一眼望去,如同一朵极尽艳丽的牡丹花。
    她旁边站着的,是一身玄黑长袍的周贵妃,碧色丝绦尽处,系着一只黄玉貔貅——在年长者的宴席上,她身着这样不祥的颜色,比起齐妃的妍丽张扬,更是犯了忌讳。
    两人今日颇是奇怪,居然联袂而来,并肩而立,毫无平日的剑拔弩张,晨露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心下也很是佩服齐融与周浚两人的胸襟与气度。
    论起两家的关系,实在不算是好,一个是名门高第,自然看不起军人的跋扈粗鲁,另一个在先帝时期屡屡受到对方的压制,心中也存了嫉恨,两家的女儿又都登了妃位,性子又是天差地远,宛如冰炭不同炉一般。
    此次她转告齐融的,却是皇帝在对待鞑靼上的主张,齐融虽然刚愎自用,但也不是笨人,在朝中,他属于主战派,一直鼓吹再一次北伐,想在告老之前,留名青史,可近几年,皇帝亲政后,却并没有对他委以重任,只是借重他的势力,与太后一党周旋抗衡。
    此次由皇帝身边亲信传下话来,他开始不服,仔细想了一夜,终于豁然开朗——皇帝是真想远征鞑靼,但必须有绝胜的把握,只有得到周浚的支持,才能做到这一点。
    老狐狸齐融立马飞鸽传书,向周浚表示了“将相和”的诚意,晨露今晨才接到齐妃托宫人传来的致谢书信,如今见两人关系融洽,自然知道,此事已水到渠成。
    齐妃望了眼晨露,递过一个默契眼神,然后好似才看到梅贵嫔,夸张的提高了音量:“这不是我们弱不禁风的梅妹妹吗?”
    梅贵嫔一见她和周贵妃,立即露出极为惊惶的神情,好似见到了恶鬼一般,颤抖着往后退。
    她如此孱弱可怜,任谁看了都要怜惜不已,进而怀疑二人对她有什么出格恶毒的行为。
    齐妃柳眉一挑,就要上前跟她理论,周贵妃一拉她的袖子:“何必跟她一般见识!”
    齐妃仍是气不过,自从上次梅嫔小产,她被皇帝罚俸禁足,前些日子才被放出,她在后宫中威仪赫赫的形象,不免大打折扣,她自觉冤屈无比,今日梅嫔居然还做出这种嘴脸,着实让她压不住火气——
    “你少装出这副样子!告诉你,我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你那件事,根本和我毫无干系!”
    “也与我无关。”
    周贵妃在旁低低和了一句。
    两人向晨露微一点头,径自向前走去,晨露再也忍不得梅贵嫔做戏,一拉她的柔荑,也跟着向前。
    四人来到殿门口,正要进入,只听得里面一道柔媚声音,有些做作的惊奇道:“哎呀,都已经申时三刻了,她们迟迟未到,到底把太后的家宴当作什么了啊!”
    门口的宫人正要替她们揭开帘子,这话听的真切,不禁有些尴尬。
    齐妃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云萝,怒不可遏,正要进去理论,却听皇后淡淡道:“云贵人可真是错怪姐妹了,我让梅妹妹去带一个人来给太后见见,所以晚了些,至于那两位娘娘……也必定是身有要事。”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在最后的“要事”二字上加了重音。
    太后的声音隐隐传来,却殊无怒意:“这两个孩子迟到却是家常便饭,只那一身行头,便需好半天才能收拾停当——不过穿起来却很各色,我瞧着也好。”
    齐妃倒没有什么,周贵妃素来不喜这些脂粉打扮,此时听着把她也算在内,好似她衣着古怪,是故意博得他人注目,她面上顿时带了严霜。
    梅贵嫔看着一旁两人,不欲站在门口外太久,连忙让宫人入内禀报,随着一声通传请入,四人按位阶鱼贯而入。
    日光斜斜照入殿内,透出一种温暖的橙黄,三位妃子向太后行大礼参见,晨露迎着日光,望向那玉座珠帘——
    时间,在此时此刻,凝固成永恒,这夕阳落日的余晖暖意,在晨露看来,化为幕天席地的血色,汹涌而来——
    时隔二十六年,在这人事已非的今天,她穿越天人永绝的黑暗,静静的,站于此处。
    林媛!我们,终于,在此相遇!
第三十二章 静王
           晨露想起,今日午时,瞿云听说她晚间去太后那里赴宴时,那震惊到极点的神情——
    “你疯了!”
    “小云,你这话说的太奇——哪有这样咒我的!”
    “你压制不住自己的怨愤——只要出手一击,她便会身首异处,你能忍耐不做此想?!
    “小云,你少说了一点——想到自己要向她跪拜,我心中怒火,如同决堤汪洋,不能自已!眼看她安享尊荣,眼看着元旭寿终正寝,成了英明神武的‘先帝’,就算倾四海之水,又怎能熄我心头之恨?”
    “小宸!!”
    “即使如此……小云,我仍然想去,我想亲眼看看,这位尊贵显荣的‘太后’!”
    ****
    太后坐于正中,听得身边叶姑姑悄声介绍:“这便是皇上亲封的尚仪了。”
    她命那少女起身,细细打量了一回——
    她果然如传说中一般清秀稚嫩,一身绛色朝服,更显得肌肤如雪。
    她并不如一般嫔妃畏缩,站定之后,抬眼迎上太后——
    那双眼,清澈见底,毫无平时见惯的谄媚与畏惧,莹润中,透出飒爽的精干。
    果然盛言不谬!
    太后暗赞一声,知道眼前女子,乃是凭自身本领立足,亦是皇帝倚重的亲信,与座中这些闺秀,殊然不同。
    她笑道:“我们的红线隐娘(注)来了!快快坐下,让我这老太婆也瞧个真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